当前位置 首页 武装萌娘 第一百一十八章 能源炮

《武装萌娘》第一百一十八章 能源炮

作者:笑笑肥 字数:2728 书籍:武装萌娘

  陈延就很捧场了,“梅花姐姐太厉害了,第一次拿笔就这么稳。”

  “有,有吗?”

  “有的。姐姐第一次比我第一次写的好多了。”陈安也附和。

  有两位读书人加持,陈梅花总算安了心,让陈延比较意外的是,在教学这方面,陈安仔细且极有耐心,而且在陈梅花写出三个不错的大字之后,他好像比梅花姐姐更开心。

  这时候,奶叫吃饭了,几个人相继出了门,陈延看着陈安明显快活了的背影,若有所思。

  好为人师吗?

  ……

  雪没有停,甚至有越下越大的趋势。

  路上有积雪,牛车肯定是走不了的,陈延和陈安只能跟着大人步行去县里。

  今天去的大人比较多,不仅有老陈头和陈大伯,陈延的娘亲李银花也跟来了县里,据庄头老把式老陈头判断,雪还得下一阵子,上县里不方便,快过年了,不如趁着这次把过年需要的一些物品买齐咯。

  陈延走到吕氏私塾的时候脸已经被吹垮了,不仅如此,他感觉自己的鞋底也湿了。

  进入内堂,身子一下就暖和了起来,夫子坐在一张长案的后面,好像在写什么东西,他脚下则点着一盆炭火,身上还穿着一件毛绒绒的马甲。

  ……

  好幸福,看着就好暖和。

  陈延:读书的动力又多了起来!以后我也要这样!

  路上有细碎的雪粒子,交上去的宣纸上有些湿点,不过吕秀才不在意这个,他先看了陈延的作业,满意几乎溢出来了。

  “不错。”

  再看陈安的,这质量比课上的要好上许多。但有许多不足,他点评了一番后,告诉两人私塾放假的事,然后又说起来年进度会更快,墨义贴经也是时候提上日程了,可能要买更多的书,让两个人提前准备好。

  这一大串的书名让陈安直接脸一白,陈延虽想找吕夫子借书,但现在已经休沐了,若要借他必须把书带出私塾,他思忖了片刻还是没说。

  吕夫子见他一言不发,略有些好奇,但作为夫子,他显然是不会开口问那个问题的,便让两个小孩回去了。

  刚出门,瞅见三个大人眼巴巴的等着,陈安扯了扯陈延的袖子,“康弟,今天要去买书吗?”

  “先不买吧。”家里人咋可能带那么多钱出来,“让大伯先带我们去看一下那些书多少钱吧。”

  “好好。”不知不觉间,陈延已经成为了陈安的小主心骨。

  吕家私塾不远处就有一个书肆,五人很快便到了,由于陈大伯推拒,所以带着两人进书肆的人还是老陈头,他本想和之前一样,讨价还价买一本‘二手货’,然而惊天霹雳!

  由于四书已经逐渐脱离启蒙书范畴,书肆这边的二手本不多,而且因为厚度‘惊人’,所以这些书很贵。

  即使是粗印版都得一两六钱银子一本。

  一两六钱——

  陈延当即拉住了老陈头,“爷爷,我们还是再看看吧。”

  最后,陈延和陈安抱着一令纸出了书肆。

  陈安发现今天买的纸比平时的竹纸贵,“康弟,今天怎么买这么好的纸?”足足七百文呢。

  “好的纸才有人买。”

  “?”陈安不懂。

  陈延:年方七岁,开始搞钱。

  好在这半年来他昼夜苦读,加上吕秀才经常在课上夸他,里正的孙子又藏不住话,让陈延在家里狠狠刷了一波脸,涨了一波信任度。让他做什么事,都好像有了‘书中自有黄金屋’、‘文曲星原地下凡’光环。

  壮壮乃白银永动机

  ◎陈壮壮:给钱,本人就是永动机◎

  从书店出来之后,一行人就去了陈家大人们熟悉的市集。

  陈延看见长辈们进入这里,就仿佛鱼入水中,怡然自得了起来。

  娘亲也快速奔向了肉铺,割了一点半肥的五花肉,准备在冬日里给大伙儿补补身体。大伯则去了卖干货的地方,准备购置一点干货,老陈头去了买红纸并些许家庭用具,三个大人分工倒是很明确。

  不一会儿,陈延和陈安的手里就挂满了东西。

  “娘,怎么了?”陈延看着自个娘有些失落的空手而归,忍不住问。

  李银花擦了擦头上的汗,“你爹说今天去河上捕鱼了,娘本来想买点嫩豆腐炖鱼,没想到这么早豆腐就卖完了。”大鱼若是干煎,废油废料不说,家里这么多人分也难分,“早知道第一个来买豆腐。”

  “这里豆腐卖得这样好吗?”这才几点,还不过午,李延听母亲这说法,好像这豆腐摊子经常卖断货。

  “可不是。”李银花点头,“制豆腐也是一门技艺,我们川安县有这门技艺的可不多。”她思来想去,觉得煎鱼还是不行的,“走,我们去找你大伯,买点干粉条来。”

  粉条能和肉煮着,想来煮鱼味道也不会差。

  被催促的往前走,陈延则往后看了一眼后面豆腐摊上箩筐空空 ,正在擦汗的老板,若有所思。

  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他先前大概是受年龄影响,加上家里的生活平顺无忧,还是比较咸鱼瘫的,到现在虽然想改变家里的经济情况,但手里的很多东西是不能直接拿出来的。

  毕竟匹夫无罪怀璧其罪,陈家就是个底层农门,要是被盯上了,全家的性命都不够填的。

  如果是做豆腐……本身城里也有卖豆腐的,加上‘世间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如果能卖豆腐,既可以给家里营收,又不会那么打眼,惹人嫉妒。

  快乐卖完粉条之后,回程的路上一行人碰到了一个糖葫芦小贩,遂多添了一串糖葫芦让陈延拿着。

  这一串糖葫芦不多不少,刚好五个,足以让家里的小朋友们都‘尝个鲜’,红彤彤的果子外面挂着一层略黄的糖衣,看上去晶莹剔透,十分好吃。

  这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但酸酸的香味来了之后,陈延的舌尖还是不由自主的分泌了一些液体。

  他饿了。

  ……

  肉菜放在外面冻着,不过今天的午餐依然相当丰盛,香喷喷的大鱼炖粉条摆在桌案中间,所有人都吃了个肚溜圆。

  姑娘家们已经起身准备打扫‘战场’了,每次陈延看见都会想着去帮忙,但每次李银花都会把他推出去,“去去去,男娃子来什么灶房凑热闹。”

  虽然陈家已经是十里八乡里最开明、肯给男丁和女娃娃都留体面的人,但男娃不管家务,女孩操持家事是自古以来的传统,陈家也是相当践行传统的。

  这个陈延插不进去,陈延想了想,决定立即开始自己的赚钱大计。

  他把陈安叫了过来。

  少年一脸不信,“什么?挣钱的法子?”

  “康弟,你该不会是听了班上哪个富户同窗的话罢?挣钱的法子哪那么容易想……”

  陈延:“跟我们上午买的纸有关。”

  说是难以解释通的,陈延决定直接开始做。

  手指轻轻摩挲着薄薄的纸张,不得不说,在虚假宣传还不流行的古代,一分价钱果真就是一分货,今天买的这一打白纸可以买两打竹纸了,但这手感对应这个价格不亏。这个质感,应该还是有人能看上的。

  感慨完,陈延就开始裁纸了,陈安一开始看见他撕纸的动作,那叫一个目呲欲裂,“康弟你这是干什么!”

  “大哥你别惊慌,你再看看。”他边说,手上的动作飞快,沿着折痕把纸分成了一些均等的长方形,然后把它们叠在了一起,虽然纸页不多,“大哥,你看看,这一堆如果写满了字叠在一起像什么?”

  写了字的纸叠在一起……

  陈安灵光一闪:“书?!”

  “没错!”

  这就是陈延想到的无痛挣第一桶金的方法,原本他是想给书肆抄书的,奈何他的字虽然工整,但是火候不到加上年纪太小,书肆是不招的。

  老板不收他当打工仔,他就自己当老板!怕触了县里书店的霉头,在进行计划之前他还调查了一下,发现各书肆基本不管盗印,古代除非有家族、有流传的书,启蒙类读物是不存在版权的,想卖就卖。

  “书肆里一本崭新的三字经要八钱甚至九钱银子,我们买的那本都要六百文,如果我们能自己做三字经卖,就用这种纸。”陈延抬起手,“一本做出来可能就一百多文,我们可以卖六百文。”

  这个时候学过基础算学的陈安同学脑子开始转了!一本赚500文十本赚5000文一百本!数不清的银子突然落了下来!

  他动了,动得比陈延更快,“康弟那还等什么我们快来裁纸吧。”

  起初第一本书是摸索状态。

  陈延觉得这东西应该不会太难,他先根据三字经全文的字数、然后判断一张纸上大概写多少字,预估出了一本三字经大概四十页左右,计算一下损耗,一份纸分五十张就可以。

  介于陈延用笔功力更高,所以裁好纸后,陈延很快开写了,但写着写着,他突然发现了不对。

  一张宣纸上的字不多,他尽量头对头,尾对尾,但到了,起和落的位置又不一样了,把两张纸车在一起的话,字对不齐。

  他做这种书是为了卖给十里八村的普通农户、小中产阶级的,六百文对他们来说不是个小数目,有这种瑕疵恐怕会被压价。

  是以,陈延让陈安先别裁纸了,“大哥,你先来给纸定个位吧。”

  把每张纸的头尾做好记号,左边的空位留整齐,这样一来,总算是顺眼多了。

  他又开始写,稍好一些的纸已经不洇墨了,因为是售卖的商品,加上是第一本,陈延写得不算快,一盏茶的时间才能写完一张纸。

  而且连写两三张,就得歇一歇,见此,陈安被银子塞满了的脑子终于空了一些,“这,康弟,你能快一点吗?”

  “这样一个年休我们好像都写不完几本。”他满脸担忧。

  陈延甩甩手,“既然如此,大哥跟我一起来 写吧。”

  “不行的!”陈安立即拒绝,“我写不了这幺小,而且我写的……谁会买。”

  “其实这种启蒙抄本对字迹的要求不高,工整即可,大哥也可以的。”

  涉及到钱,陈安有点心动,“真的吗?那我现在……练字?”

  陈安被说动了,陈安开始练字了,就在陈安为自己要用纸练字的浪费而心痛的时候,陈延立刻补了一句,“一令竹纸不过三百文,大哥要是能赶紧练好字来帮我抄书,两本书就回本啦。”

  他一想,也是!立刻动起了笔。

  霎时间,小屋内洋溢着各种学习的氛围,陈延写到手冻手痛的时候,偶尔会歇息歇息,休息的时候他会盯一盯陈安同学,结果他发现陈安在这一长段时间里基本不抬头,不喊累,十分投入、认真,就像是上次教梅花堂姐念书一样。

  他发现自己好像又发现了堂兄一个神奇的特点,对长期投入才能有收益的东西(比如科举)有劲儿但很难浑身是劲儿,但是面对只要努力好像就能立刻回报的东西可以完美全身心投入。

  从某种角度来讲,这个八岁的人比自己还自律。

  ……

  大人们忙完,很快发现了这边屋内的场景。

  老陈头一看两个孙儿都这么勤勉,眼里几乎闪着泪花,“有这样的儿孙,我们陈家何愁不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无下一章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