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因为有你才有光 第 811 章 卑鄙的手段

《因为有你才有光》第 811 章 卑鄙的手段

作者:蓝雪涵铭 字数:952 书籍:因为有你才有光

  哪知老尼姑并不因此放松半步,她的话锋更凌厉起来:“胡说!哪有这样娃儿般的女匪?你说你受伤,她受伤比你更重,你们把她击晕之后,还来动手,这分明是非奸即盗!”

  说着,说着,那老尼姑已是巅巍巍地走到了跟前,凶徒口中含糊地分辩,暗中却下毒手,左手捻了三枝燕尾镖,右手握紧锁子枪,猛地一抖,锁子枪便似长蛇入洞的直吐过去;而燕尾镖也已分三路打到,距离既近,老尼姑手中又无兵器,凶徒心想,纵然你是绝顶功夫,也难逃脱!

  哪知事与愿违,凶徒非但没能得手,反吃了大亏!别看那老尼姑,那巅巍巍的样子,动起手来,可真疾如飘风,她身形略闪,燕尾镖已全部打空。而就在这一闪之时,她的铁拂尘也早已搭上凶徒的锁子枪,只那么略略一带,那枝锁子枪已脱手而飞,不知给她抛落何处!而那使锁子枪的凶徒,也给她的拂尘,轻轻拂了一下,登时全身酸软,仆在地上,不能动弹。

  窜下深谷的凶徒,一共有五个人,都是功夫比较好的。当老尼姑与使锁子枪的家伙动手时,其余四人也已疾驰而上,但老尼姑手法,疾如闪电,只举手之间,就把使锁子枪的打倒,其余四人还未来得及赶上,老尼姑又已冷笑一声,左手一抬,幽谷中又发出了刚才那种奇怪的声音!那老尼姑喝道:“叫你们尝尝牟尼珠镖的滋味。”

  声到镖到、这珠镖其实只是黄豆大小的念珠,在苍霭沉山,夜幕将降之际,老尼姑一手四珠镖,竟每枚镖都打中了一个凶徒的软麻穴!

  老尼姑举手投足之间,将一众凶徒完全制眼。她嘿然笑道:“鼠辈不知道我的来历,难道连牟尼珠镖也没听说过?听了牟尼珠镖的传声,居然还敢动手?不给你们吃点苦头也不能够了!不过,我佛慈悲,贫尼不愿也不屑伤害你们性命,你们去吧!”说罢到每人跟前,轻轻举脚一蹬,众人立觉酸麻消失,站得起来了,老尼姑一面给他们点活穴道,一面又笑道:“性命是给你们留下来了,但却也不能让你们再有武功去为非作歹,我给你们点活穴道,顺便也给你们留点内伤,我需要告诉你们,以后再也不能练武,或者做过劳的工作了,安安分分地好好做人,内伤不会发作;一练武或过分用力,三天之内,准保你们呕血而亡!那时你们须怪贫尼不得!好了!你们去吧。”

  众凶徒一齐骇然,服服帖帖,低首俯耳地从谷底寻路而出。那使锁子枪的跟随胡一鄂日子较久,江湖阅历较深。他一听到老尼姑说出牟尼珠镖的话,猛地省起十余年前,本门一位师伯曾对他说过,少年时曾听江湖同道说及,有一个不知来历的老尼姑,好像是从塞外来的,很少在中原露面,但一露面准保有强梁吃亏。据说从未有人见她用过兵器,动手只凭一技拂尘,几枚念珠,念珠专打人身穴道,而且发时镖未到,声先到,好像故意叫你提防似的,可是从没人提防得了。还有一样,她的牟尼珠镖也不是动手便发的,在她要发珠镖之前必定先来“珠镖传声”,先虚掷一粒直上遥空,再跟着发一粒和前一粒相碰,珠镖中空,迎风有声,两粒相碰,其声更厉。若在场的人,听了“珠镖传声”,即行停手,她定会从轻发落,若还恃强不服,准会大吃苦头。还有她的铁拂尘也煞奇怪,软软的好像一丛马尾的拂尘,却能抵敌刀剑,而且她的拂尘,也不知出于何家何派,没人知她的路数。她的铁拂尘可作五行剑,可作藤蛇鞭,更奇怪的是她还独创了“拂穴”之法。

  什么叫做“拂穴”?原来武林之中,关于点穴的本领,从来只分两派,一派是用兵刃来“打穴”,用的多是点穴撅、判官笔、铁烟杆之类的兵器来打穴道;一派是“点穴”,在交手时,全用“空手入白刃”的功夫,骈指扣戟,去点敌人的穴道的。例如云中奇、胡一鄂都是“打穴”的能手,而柳剑吟、独孤一行、娄无畏等则精擅“点穴”功夫。但那位不知来历的尼姑,既不是用兵刃去打穴,也不是用手指去点穴,而是用“拂尘”去“拂穴”,她只要用拂尘轻轻一扫,同样的也能封闭敌人的穴道。据传有一次她独战三十个为非作恶的剧盗,一枝铁拂尘在刀剑丛中飞舞,结果一大堆刀剑全给她夺出了手,而且每人都给她“拂”了穴道。

  只是这已是几十年前的事了,近几十年来无人再见她的踪迹。而且几十年前有人见她时,已是年纪老迈,大家都以为她早已死了,不料她今晚竟会在此地出现。使锁子枪的凶徒,一想起正是此人,真是吓得失掉魂魄,回去后和众凶徒果然改邪归正,那是后话。

  再说老尼姑发放了众凶徒之后,再伏下身来,将柳梦蝶一看,只见她星眸已闭,气息如丝,伤口血珠汩汩流出。。老尼姑急抚她的酥胸;见柳梦蝶心脏尚兀自跳动不休,这才松了一口气。

  老尼姑急给柳梦蝶止伤敷药,可是柳梦蝶失血过多,又受敌人猛的当胸一拳,神经受了极大震荡,虽然老尼姑给她止了血,还是不能醒来,看情形,纵有良药,也要昏迷几日了。

  老尼姑皱了皱眉头,但随即又微笑起来,喃喃自语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几十年来我总想寻一个传人,但寻来访去,都找不到一个当眼的女娃,这小姑娘武功已有根基,又是出自内家正宗,一看便知是良材美质。这样的人不收归门下,更自哪里去找。”老尼姑竟一低头,就把柳梦蝶背走了。

  柳梦蝶在老尼姑背上伏着,昏昏沉沉地过了好多天,只迷迷糊糊地觉得似乎在云里雾里行走一样。这也是老尼姑的绝顶轻功,给柳梦蝶在昏迷状态中留下的妄觉。

  到柳梦蝶神智微清,睁开眼睛时,已是昏迷后的第六天了,她睁开眼睛一看,只见华严木枷佛像列前,烛影摇红,香烟闪闪,自己竟置身佛堂内了,再一望,身边还有个和蔼慈祥的老尼姑,在照拂着自己。柳梦蝶用力思索,好不容易才想起前事,好像记得自己曾被敌人一拳击中,不知怎的,竟会来到此地。

  “莫非是梦?”柳梦蝶又用力咬了咬嘴唇,“唷”的一声喊了出来,竟然很是疼痛,分明不是梦了!这时老尼姑已缓缓地说道:“小姑娘,你还未痊愈,不要动身,不要说话,好好再躺几天,我再和你说话。”

  过了几天,柳梦蝶已能起床,缓缓试步,老尼将她扶着,走出寺门,这时时节已是初夏,塞外积雪融化,草原风来,拂面不寒,风中带着新鲜的泥土气息,柳梦蝶迎风瞩日,不觉心旷神怡,精神为之一爽。

  柳梦蝶放眼一看,只见塞外风光,远殊关内,更奇怪的是草原白皑皑的,那些草竟都是白色的,只有在寺门不远之处,有荒冢一堆,却是青草离离,十分可爱,宛如白茫茫的大海中浮现一片绿洲。柳梦蝶不禁问道:“这里是什么地方?”

  老尼姑微微一笑道:“这里已经是离开武邑三千里外的绥远境了,这个地方是塞外有名的大黑河河畔,那边的荒冢就是绝代美人王昭君的墓。大黑河畔,地多白草,只此家独青,所以又名青冢。你没有读过杜甫的诗吗?‘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所指的就是这一荒冢了。大概是昭君墓周围一带,地质不同,水草特别丰饶的缘故吧。”

  柳梦蝶一来从未出过家门,二来平日专门习武,读书不多。现在到了塞外,眼界开阔;听了老尼姑的话,更是许多自己不知道的。一种青年人的求知欲,本能地油然而生,她看着老尼姑慈祥的颜容,不觉生出了一种敬爱。

  那老尼姑见柳梦蝶看着周围景物,好像处处觉得新鲜似的,因而又微微笑道:“这里的景色还不算奇异呢!我的师祖在蒙藏共建了三个佛寺,一在外蒙的伊索昭盟;一在藏边的扎什伦,还有一个就是此寺。在伊索昭盟,春天的足音,要在五月下旬才听得到,在江南,那已经是荷盖嫁嫁,榴花照眼的时候了吧?”

  “在外蒙,五月下旬,野草才开始滋长,到八月,又已是秋意沁人,霜雪初降了。在外蒙,春秋两季都只一个月的样子,夏季也只有两个月,其余八九个月都是冬令,而且时有狂风,风力极猛,飞沙扑面。狂风起处,常卷成土阜,平地移动。行旅客商,一碰见狂风起,黄沙扬,就要迅速躲入蒙古包中,否则就有被狂风卷起,甚至有被活埋的危险。

  “更奇妙的景致是:在外蒙因为空气干燥,水分稀薄,天空经常是一碧无云,非常明朗;夜间星光,特别辉煌灿烂;白天看远方的物体也如在目前,所以有‘望山跑死马’的俗语。意思是说,你分明看见有一座山已经是在迎面‘不远’之地,可是你策马驰驱,马跑死了都未必到呢!又在七月酷暑,沙漠的天空,常有海市蜃楼出现,历历楼台,苍茫人物,空际飘浮,也是一大奇观呢!”

  老尼姑见柳梦蝶听得入神,又往下说道:“我再给你说西藏的景色。贫尼师祖所建的第二个寺,就是在藏边扎什伦的。西藏高原有两座大山横亘其间,一个叫做冈底斯山,还有一个就是出名的喜马拉雅山。在喜马拉雅山中,有许多远古遗留下来、已熄灭的火山口,遗迹化为湖沼,化为温泉,那些温泉,就像烧开了的水一样,沸沸腾腾,也极为美观壮丽。”

  “在西藏高原,气候比外蒙尤其寒冷,山峰亘方积雪,固不须说。就是平原,全年夜间,也都是滴水成冰的。还有一个奇景是,遍地都是盐湖,皑皑白色,刺人眼帘,在阳光下更幻成异彩浮空,令人神摇目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