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原本想回地球 初入异世 第十六章 轻松接到的任务

《我原本想回地球》初入异世 第十六章 轻松接到的任务

作者:苏坡烦有点烦 字数:3184 书籍:我原本想回地球

  山脚出现了四十余名青衣大汉,领先的五个人穿的却是绸衫,每个人都带了兵刃,快步向这里赶。

  李老实父子也看到了,从田里往回奔。

  邻居也纷纷从田野中赶回,情势一紧。

  印-步出亭外,左手端着小碟,左脚踏在亭栏上,右手拈了藕片慢慢品尝。

  张家的人到了,一大群。

  在前面穿绸衫的中年人高大健壮,手长脚长,头上戴了英雄巾,但仍掩不住发根与颈部的癞疤,果然是癞头龙来了。

  张四爷也来了,叫声急躁:“叔叔,就是他,他,亭子外的那个人。”

  癞头龙在二十步外便愤怒地大叫:“先上去四个人,撕了他。”

  四名大汉急步抢进,两把单刀,两根花枪,叫啸着挺刀枪冲来。

  印-淡淡一笑,右手一抖,手中吃了一半的半片藕,突然飞射而出,快得令人几乎肉眼难辨。

  第二片藕他也咬了一口,接着扔出。

  第三片……

  “啊……”第一个大汉膝盖挨了一片藕,藕未碎,膝盖却碎了,惨号一声,砰然摔倒,花枪扔出丈外,爬不起来了。

  “哎……”第二个人接着倒下了。

  四个人先后栽倒,全是右膝被藕片击中,相距在十步外,全倒了。

  癞头龙大骇,倏然止步在五步外。

  印-不加理睬,原式不动,若无其事地吃他的藕片,甚至连眼皮也没抬。

  在气魄上,他已占了上风。

  “再上去五个人。”癞头龙厉叫。

  五个人并肩向前走,不敢奔。但外甥打灯笼,照舅(旧),在十步外全被击倒了。这次射来的藕片甚小,小得不易看清是啥玩意。

  癞头龙大骇,叫道:“杨师父,你上。”

  一名穿绸衣的大汉应声跳出,挟着一抱天王伞,“唰”一声将铁骨皮面的天王伞撑开,小心翼翼地向小亭逼进。

  印-仍然不动,嚼着一片藕置之不理。

  近了,天王伞侧转,风声呼呼旋转如轮,向印-旋削,身手不等闲。

  印-一声长笑,踏在亭栏上的脚一挑,一声怪响,亭栏以雷霆万钧之威向大汉飞去。栏粗加海碗,长有丈二,飞砸而至,声势骇人听闻。

  大汉大骇,向下一蹲,躲已来不及,只好硬接,伞掩盖了全身,人躲在伞下万无一失。

  “蓬!”暴震声中,亭栏将伞砸扁了一边。

  大汉惊得顶门上走真魂,扭头便跑。糟!身后有人挡路,是印-,左手仍端着小碟,右手拈了半片藕,笑道:“这半片给你。”

  藕片塞人大汉的口中,嘴唇破裂,四只上下门牙一起打断。

  “滚!”印-叫,伸脚一拨。

  大汉一声厉叫,摔倒在地滚出丈外,破伞丢掉了。

  印-又回到原处,点手叫:“一起上,来吧,免得多费手脚。”

  谁还敢上?人群开始骚动,开始后退。

  癞头龙大叫道:“冲上去,杀!”

  叫声中,拔刀领先冲出。

  “哈哈哈哈!来得好,一起上来送死,免得在下一个个收拾,哈哈哈……”

  癞头龙冲出十余步,怪,怎么后面没有声音?扭头一看,糟!只有一个张四跟来,其他的爪牙不进却退。

  “你们怎么不上?”他怒极大叫。

  “他会妖术,我们害怕。”有人叫。

  “把狗血喷简带上来。”

  两名大汉脸色泛青,各举起一支用大竹制的喷简,战抖着向上挪,一步一顿似乎走不动。

  到了癞头龙身后了,癞头龙看了两人的恐惧畏缩神情,不由怒火如焚,大叫道:“喷呀!你们……哎……”

  他不叫倒好,这一叫,叫得两大汉浑身一震,紧张得头脑失去控制,喷口喷出腥臭的黑狗血,喷得他和张四一头一脸一片红。

  两大汉一看闯了大祸,惊得魂飞魄散,丢掉扭头便跑。

  癞头龙怒火如焚,抹掉口鼻上的腥血,大骂道:“你们这两个该死的畜生……”

  “哈哈哈哈……”印-的狂笑声震耳欲聋。

  张四顾不了污秽,拔腿飞逃,大叫道:“妖法,妖……法……”

  其他的人扭头逃之夭夭,一哄而散。

  癞头龙抹掉眼中的狗血,这才看清自己只有一个人了,不由心胆俱寒,撒腿便跑,大叫道:“等我一等,等我……”

  喝声如沉雷,直震耳膜:“站住!癞头龙卓均。”

  他只感到双腿一软,几乎栽倒。

  “转身。”

  他打一冷战,艰难地转过身来。

  印-仍然站在原地,脸一沉,喝道:“过来!”

  他又打一冷战,如受催眠,迈动沉重如山的双腿,战抖着走近。

  印-冷哼一声,说:“有两件事问你,要你立时回答。”

  他不住发抖,战栗着说:“你……你是……是……”

  “我,印三。”

  “噗!”他惊得一屁股坐倒,站不住了。

  “你万竹山庄比白河废堡程家如何?”

  “印爷,请……请饶……饶我……”他嘶声尖叫,状极可怜。

  “其一,李老实的山你还要不要?”

  “不……不要了……”

  “不要就好,你得每年付出五百两银子给李老实做买路钱,不然不许走这条路。”

  “这……”

  “你不答应?”

  “答应,答应?”

  “答应就好,以后,李老实一家大小,如有些许风吹草动,在下会回来屠尽万竹山庄的老小,鸡犬不留,以为鱼肉乡里者戒。”

  “印爷放……放心,我……我……

  “其二,你的老朋友一笔勾消沈福,目下躲在何处纳福?”

  “他……他……”

  “说!我唯你是问。”

  癞头龙颓丧地说:“我不知道,你……你杀了我吧。”

  “好,我就杀你……”

  “不!不!我……我说,我说。”癞头龙屈服了。

  “我在听。”

  “他……他在月儿潭隐修。”

  “他在那儿多久?”

  “五年。

  “他日下可好?”

  “他来时左脚已断,豪气尽消。”

  印-点点头,挥手道:“你走吧,留你一命,记住你的诺言。”

  “是……是……”癞头龙如逢大赦地答,踉跄站起撒腿狂奔。

  “好走,别跌倒了。”印-叫。

  他跑得更快,急如丧家之大,漏网之鱼。

  所有的邻居,包括李老实一家老少,全被眼前的神奇变化惊呆了。

  印三,那不是铲除程家,轰动白河家喻户晓的神奇外乡小挑夫么?短短几天中,白河两大豪一死一丧胆,太令人不可思议了。

  印-在众人的惊奇注视下,飘然入屋,带了自己的行囊,悄然从后门走了。

  只有一个人知道他走的,那就是小梅。

  这位清窦初开的少女,站在山坡上目送他踏上旅程,秀目中流下两行清泪,痴痴地低语:“我不知你是谁,不管你是姓赵还是姓印,但我会永远记得你的音容笑貌。祝福你,你这不要根的人。”

  月儿潭,在县西六十里,与汉中府的洵阳县交界。汉江上游有无数险滩,过了乱石纵横怒涛汹涌的蓝滩,江流奔泻而下,到了月儿潭水势一缓,形成一座巨大的水潭,碧水青山映辉,水影如月,因此称为月儿潭。

  小径沿江南岸向西延伸,鸟道羊肠数十里罕见人迹。

  河谷两岸田地甚少,全是洪荒世界。离开两岸一二十里,便是千山鸟飞绝,万里人踪灭的绝域。

  月儿潭形成一处湾流,上行的船只在此缓一口气养精蓄锐,下行的船只,则在此庆贺度过险恶蓝滩。

  江湾里,就有几家农舍,过着遗世孤立的清贫岁月,绮丽的潭光山色,在这些人的心目中,并未引起多少诗情画意的感慨,生于斯死于斯就是这么一回事。

  路小,人稀,野兽成群,愈往西走,愈感到空茫寂寥。印-背了包裹,孤零零地向西又向西。

  倦鸟归林,暮色四起。攀上一道山脊,登高一望,但见千山万峦一片青绿,江流一线索洄如带。

  下面,月儿湾静静地躺在脚下,三五小舟在河上慢慢漂浮,好壮丽的景色,令人胸襟为之一宽,俗念全消。

  湾南有几户人家,显得那么孤零。

  他想:“人活在这里,为什么?生,无益于世,死,也无求于世。为自己而生,为自己而死。辛勤觅食,为的是活下去;活下去,为的是等候死亡的光临。也许,湖光山色清风明月,可以涤尽尘世的俗念,可排除七情六欲返璞归真,但何益于世?岂不是与草木同腐,与禽兽为伍?即使有宽阔的胸襟,有空灵超脱的才华,也只是个自生自灭的行尸走向而已。不过,的确也是逃世者隐居的好地方。”

  到了山下,首先找一个树洞,将包裹藏好,仍穿了他那身村夫装,剑插在腰带上。

  他的左手戴了一只特制皮护臂,扣了一把八寸长的匕首,被袖所掩,外表看不出丝毫痕迹。

  到了第一家茅舍,两头大黄大狂吠着迎客。

  柴门开处,出来一位十二三岁小娃娃,好奇地打量来客,含笑问:“大叔是过路的么?

  请进来歇歇脚,天色不早了。”

  他堆下笑,说:“小兄弟,这里是不是月儿湾?”

  “是的,这里就是月儿湾。”

  “请问,这里住了一位独脚老人,他的家在不在此地,是哪一家?”

  小娃娃眉头一皱,摇头道:“大叔,我们此地只有六户人家,全都是手脚齐全的人,没有独脚的。”

  “哦!也许是我记错了地方。河对岸好象有条小路,那儿有人住么?”

  “是有一条小路,通向两百里外漫川哩。”

  “该有村子。”

  “没有,村子在十里外。”

  “哦!也许真的记错了地方,打扰了。”

  口齿清晰应对流利的小娃娃,竟然不留客,说:“不必客气。”

  “砰”一声响,柴门关上了。

  日落西山,山路崎岖,山居的人久与外界隔绝,因此极为好客,任何陌生人经过,都会受到主人热诚的款待,岂有不留客之理?

  他向西继续赶路,走了三四里,小径绕过一处山嘴,天色快黑了。

  不久,一个中年人。快步而来,脚下轻灵得象猫,速度甚快却无声息发出。

  中年人到了山嘴,锐利的目光向前眺望,前面草木森森,暮色苍茫,视界有限,兽吼声四起,枭鸟无声地掠过林梢,夜来了。

  中年人松了一日气,自语道:“他好象真走了,胆气真令人佩服,他就不怕遇上虎豹豺狼。晤!他来找独脚老人,会不会是前来寻仇的?管他,他走了也就算了。”

  说完,再稍候片刻,方转身往回走。

  一艘小舟悄然驶向对岸,中年人与小娃娃一前一后,四桨齐动。舟行似箭。船靠一滩岸,两人将小舟拖上岸来,然后向西北角疾走,小径由于行人甚少,已被野草俺没了一半,不易分辨了。

  穿越两座树林,山坡下出现一间狐零零的小茅屋。相距十余步,中年人扬声叫:“福老,在家么?”

  门扉半开,有人笑道:“贤父子黑夜过江枉顾,无任欢迎,请进。”

  “打扰福老了。”中年人客气地说,跨入堂屋。

  堂屋中间有一盆火,但已用灰掩住炭火,发出微弱的暗红色光芒。主人用火棒挑开一个孔,炭火一亮。

  小娃娃上前行礼,笑嘻嘻地说:“沈爷爷万安,小奇给你老人家请安来了。”

  炭火的光芒,令堂中光度略为增加。

  主人是面貌狰狞的一笔勾消沈福,左膝以下空荡荡,以拐杖代足,比当年苍老了许多,头发已开始变白了。

  一笔勾消呵呵笑,挽小奇的肩背笑道:“小奇,沈爷爷过两天,带你到枯柳垭去打黄糜,敢去么?”

  “沈爷爷,真的?”小奇雀跃地问。

  一笔勾消与中年人落坐,向依在一旁的小奇说:“怎么不真?但你如果敢去,必须获得你爹的许可,不然不行?”

  中年人笑道:“兄弟自然同意。福老这几天,最好离开几天。”

  “哦!陈老弟,为何?是不是有事?”

  “黄昏时分,有位年轻人至舍下问消息。”

  “问什么消息?”

  “问一个独脚老人住在何处?”

  “哦!老弟可曾问他找谁?”

  “他没提,我也不好问,他带了剑,因此兄弟便命奇儿出面,奇儿一听他说要找独脚老人,便把他支走了。”

  “这人的长相……”

  “很年轻,十七八岁,英俊魁伟,一团和气,那双大眼表面明亮并不出色,但神光内敛深不可测。”

  “人呢?

  “小奇告诉他附近没有独脚老人,他不再多问,连夜西行。兄弟跟踪了三四里,天黑后方转回。唯恐那人是福老的仇家,因此过江打个招呼,福老必须小心些,最好到枯柳垭住几天避避风头。”

  一笔勾消老眉深锁地说:“老朽隐此五载,甚少朋友枉顾,这位青年人如果是老朽的仇家,怎敢独自前来查探?陈老弟,还有没有其他岔眼的人?”

  陈老弟若有所悟地说:“对了,午间兄弟与奇儿在潭西收虾篓,曾经看到一个灰衣人,站在岭脚的山坡上眺望。

  “是什么人?”

  “相距太远,看不真切。兄弟以为可能是到金州的旅客,并未在意。”

  “以后呢?”

  “兄弟收完虾篓,那人已经不见了。”

  门外,突传来一阵窃窃怪笑,声如枭啼。

  陈老弟父子一怔,两面一分。

  一笔勾消单足一点,飞射门后,手向衣下一探,取出威震江湖的判官笔隐于肘后,屏息以待。

  笑声倏落,外面有人叫:“沈兄,你在此地纳福,老朋友夤夜造访,为何闭门不纳?”

  一笔勾消如释重负地吁出一口长气,拉开木门说:“长城兄,五年久违,你怎么找到此地的?”

  进来一位五短身材的灰袍人,佩了一把长剑,肋下吊了一个小包裹,有一双可透人肺腑的鹰目,眼神极为凌厉,年约花甲,举动仍充满活力,跨进门便说:“兄弟在阴魂不散罗兄口中,知道你老兄心灰意懒在此地避仇隐修,却不知你的仙居在何处,花了半天工夫,在附近穷找,总算找到你了。”

  “请坐,我替你们引见。这位是本地的主人陈炳南陈奇父子,早年也是我道中人。”――

  扫描,bbmmOCR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