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妖刀之鸣鸿天下 第五十五章 杨柳岸,晓风残月(3)

《妖刀之鸣鸿天下》第五十五章 杨柳岸,晓风残月(3)

作者:微尘陌上 字数:3446 书籍:妖刀之鸣鸿天下

  .

  鬼洞族是一个以母系社会为主体的群居部落,由上古时期戌边将士的后裔逃过了大洪荒,经过数万年的繁衍,形成了一个单一的族群,因为传承及在荒僻之地生存的需要,他们掌握着一些上古流传而来的文明及通灵的法术,所以,他们有着与异世界界其他族群不同的特殊文化、生活习性和风俗习惯。因生存环境的恶劣,也造就了这个族群性格的坚韧与倔强。战争中魂魄已逝的战士,自此在冥境与人世之间再无轮回,死去的魂灵长眠于此,没有去路,没有归途。但即便如此,鬼洞族从来未曾屈服于任何入侵的外来者,包括白宫。

  主持的长老手拿经书,按捐躯的战士先后顺序念经,祝告天地、冥界、人间,有灵有念,以此为故里,保佑鬼洞族每个族民都平平安安安稳过活。念经完毕,主持长老手拿牛角对着天空吹响,呜呜的牛角第一声号响,便如战场上出战的号令,表示战舞马上开始。

  场中央篝火熊熊,数十名战士光了上身,露出雄健有力大块纠结的肌肉,鱼贯而入,双腿微曲劈开,双臂向上屈伸,站在场中央,鬼洞战舞即将开始。

  号角声渐渐隐去,一阵芒筒吹起低沉雄浑的音色,“嗡嗡”的沉厚低音配合了箫筒吹响的轻柔旋律,悠悠苕水呜咽的水流声,山鹰偶尔在山谷里的鸣叫声,竹板不时响起,还有那神秘的经语,共同营造了一种特有的朴拙悠扬却又苍劲的音乐气质。在芒筒铺就的“嗡嗡”的背景声下,竹笛声以及箫筒的引领,竹板偶尔不经意的打击声,潺潺流水时而撞击岩石的轰鸣,让所有灵魂在无限的空间中驰骋,这一刻没有了时间与空间,只有放飞的自由、自由、自由……。

  这古朴苍凉的声音承载了魂灵的意识,或遨游,或端坐,或跳跃,或回转,或醉卧,或俯冲……,是一种灵魂的释放。

  这一刻所有魂灵与天地交融,深沉而宁静。

  不得释放的禁锢,是反性灵的,而自由,则是灵魂本能的追求。

  观众席上,席地而坐的鬼洞族军民全体站起来,双手举向天空,前后挥动,有节奏地拍手,呼喝着“风!风!风!风!”……“风!风!风!风!”……“风!风!风!风!”……几千个声音在山谷间回响,声势浩荡,这是鬼洞战吼。这有节奏的拍手和大吼,让每一位身处现场的族民都热血不已。

  火光熊熊,场中数只牛皮大鼓一起擂响,一阵隆隆的鼓声响起,声震夜空,大地也似随之震动。

  场中央的鬼洞战士开始挥动手臂,便如手拿坚盾大斧,战舞的律动源自于上古时期称为“万舞”的干戚舞。随着隆隆的鼓声,战舞节奏短促有力、动作简单直接——大量运用半蹲、屈肘的动作来展示粗壮的四肢;用拍击胸膛和手臂来发出咚咚的响声,展示勇气与悲壮;表情时而用瞪眼和吐舌的动作,露出狰狞的面目,以作对敌的威慑。舞姿雄健,动作狂野,粗犷彪悍,充满阳刚气质。

  在隆隆的鼓声中,篝火吞吐,一个粗豪雄壮的男性声音应和着节奏领唱起来:——

  吆尔荷耶,吆尔啷个荷耶,

  天上那个日月万万年那个梭呀,

  地上那个烟云转眼间那个过呀,

  魂走那个天地一场空呀,

  盖棺那个定论谁凭说!

  ……。

  场中所有战舞者跟着一起唱:——

  魂走那个天地一场空呀,

  盖棺那个定论谁凭说!

  ……。

  众战舞者一起唱响的声音雄壮豪迈,在山谷间久久回荡,便如战场上嘶吼。

  这个粗豪雄壮的男性声音应和着节奏继续领唱:——

  吆尔荷耶,吆尔啷个荷耶,

  这辈子吃了几多那个苦啊,

  吆尔荷耶,吆尔啷个荷耶,

  下辈子会有几多乐喂,

  吆尔荷耶,吆尔啷个荷耶,

  来来去去好比一场梦啊,

  生生死死都是一首歌!

  ……。

  众人:——

  来来去去好比一场梦啊,

  生生死死都是一首歌!

  ……。

  领唱者:——

  吆尔荷耶,吆尔啷个荷耶,

  阎王那个叫我呀三更走哇,

  还要那个关头唱到那个五更歌,

  阎王那个叫我呀三更走哇,

  还要那个关头唱到那个五更歌,

  吆尔荷耶,吆尔荷耶,吆尔啷个荷耶!

  ……。

  众人:——

  阎王那个叫我呀三更走哇,

  还要那个关头唱到那个五更歌,

  吆尔荷耶,吆尔荷耶,吆尔啷个荷耶!

  ……。

  歌声粗豪质朴,词意古拙苍凉,多的是深情悲壮,久久回荡在苕水、山谷、长空,豪迈而雄浑。

  战士们的干戚舞随着歌声舞动,同时,随着歌声的节奏,呼出“风!风!风!风!”的战吼,约十分之一柱香的时间后,歌子渐渐收尽尾声,战舞亦随之停止。

  这时,从山腰崖壁上的船棺中飘出无数荧惑灵,像一个个飞翔的精灵一般,轻盈地飞到场中央,围着篝火,发着幽蓝色萤火,欢快的旋转,跳舞,便如无数透明的有着荧光的深海鱼。

  一阵唢呐声吹响,声音低沉,苍凉,有如苕水的呜咽。

  梵香看着这高山流水,篝火闪烁,想到白天的惨烈战斗,战场上尸体枕藉,断肢残腿人员的呼号,失去亲人的痛哭,以及自东而西沿途以来所见人世间的惨苦,心下戚然,遂站起来,摘了一片树叶放在嘴边,应合着唢呐的调子,轻轻吹响,呜呜的音韵,空灵幽远,却又苍劲浑厚,如秋水盈盈,如慕如诉,正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凄绝与苍凉,荡气回肠处,却又是缠绵悱恻的意味,悠扬,婉转,缥缈而幽怨。

  在这空灵幽远的木叶声中,舞场中央的空中,突然飘下片片如翠羽似的细碎竹叶,翩翩翻飞,如蝶,如翎羽。随后,一缕缕微甜的幽香暗暗浮动在夜空中,一片片素馨的白色玫瑰花瓣自空中飘下,玫瑰花瓣在空中飘舞着,如无数白色的精灵。

  一个女子在白色花瓣的环绕中,自空中翩然而下。只见这女子眉目如画,随意挽了一个丸子头,丝丝秀发飘垂,身穿一袭玉白色裙装汉服,轻纱绸衫,长裙飘逸,系于高腰,系扎一条淡青丝带,直至腋下,对襟低领,颈部的雪白肌肤微露于外,长袖善舞,衣带飘飘。

  此时,清白而素馨的月光斜斜洒下,为这苍凉的大地平铺了一地银光,晚风轻拂,清凉如水,苕河的水面轻轻荡漾,映了洁白的月光,波光粼粼之中惊动了无限涟漪,仿如美好的心河,有舟楫轻荡,惊起的梦象流溢的霞光,素洁、美丽、层叠接续。

  唢呐低沉的声音渐渐消失,而空灵幽远的木叶声,依然轻轻的吹响,落花一瓣一瓣的掉在她头上、衣上、影子上,衣袂如蝶,柔和的光影中,明丽不可方物。

  在素馨的月光与热烈火光的交相辉映之下,那少女发上、脸上、衣上、手上、脚上都是绚烂而柔和的光影。裙袂翩翩,华带飞舞,端庄、优雅、飘逸,令人油然而生仰慕之情,不敢直视。

  数千双眼睛定定的,凝视着那少女,每个观众只感眼前一亮,均是想着一句话——“她好美!”

  大家心中柔和宁静,静静的看着她自空降临,盈盈站在舞场中央,眼前萦绕着她的影子,脑中回味着她的容色,深深沉醉。一时间,场中央,战吼静止了,鼓声静止了,苕水静止了,围绕篝火旋转而舞的荧惑灵也静止了,然后,木叶声也停止了,这世界好静……。

  那少女对着每一位军民微微一笑,晶莹无邪的眼神从每个人脸上划过,众人但觉心中温暖,脑中皆是那少女温柔宁静的神情。

  舞场中央的篝火呼呼燃烧着,映着那少女美如春花的面容。

  那少女站在场中,伸手将头顶的丸子发髻散开,一头青丝长发垂肩而下,抬起手去,将脸上的几缕发丝捋一捋,轻轻撩在耳后。

  那少女踮起脚尖,高高站直了身来,长袖轻动,彷如雪中那朵玫瑰花,不胜寒凉的颜色,有荦荦遗世的孤独。

  她弯了腰,伸出手去,摘了一支黑色的蓇蓉花,放在鼻下微微轻嗅,眼光从梵香脸上划过,微微一笑,轻轻唱起来:——

  去年的这一天,

  我是守候的莲,袅袅香气,

  是谁,或是你,来来来,惊醒了我的心?

  .

  今年的这一天,

  你是柳絮于飞,袅袅梵音,

  是谁,或是你,去去去,弄疼了我的深情?

  .

  去年的这一天,

  我身披长风,倾倒在你怀中。

  今年的这一天,

  你洁白的样子,融化在我拈花的指尖,

  .

  一季四月的深情,绚烂了你的身影,我曾聆听!

  .

  今年今日,

  你的样子,惊鸿来去,

  皓如苕水上的那个衣影,

  一次相许,柔婉了谁的一世深情?

  .

  风儿作歌,月儿作琴,

  歌声幽幽,又是几许清音,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一程别离,打湿了谁的十里长亭?

  .

  你是那一袭皓影,

  锁扣了眉梢,如花相似,

  扁舟离离,只得一句葬花吟!

  .

  于万千的人群中,于无涯际的长空里,

  来来去去,我聆听你的声音,

  没有早一天,没有晚一天,

  来来来,去去去!

  ……。

  歌声如诉,深情幽婉。

  此时,场上已是按等边三角形的方位摆好了三面牛皮鼓,三面鼓均是相距约十米左右。

  常羲径直走到中间靠后那面鼓前,拿起了鼓槌。素心言站在左右两面鼓的中间,从袖中取出青云绸,用手轻轻抖了抖,绸带一端的那十数个金铃发出“叮铃铃”清脆的响声。

  常羲拿起鼓槌,“咚咚咚咚”有节奏的开始敲响鼓声。

  素心言踮起脚尖,在三面大鼓之间,迈着小碎步,轻盈滑动,青云绸随着鼓声挥摆,律动,划圈。

  鼓声或轻或重或缓或急,轻盈的舞姿旋转起来,青云绸卷动金铃击打着左右两面大鼓,“叮铃铃”的脆响,不绝于耳。绸带左右画大圆,在中位画蛇形,一字跳跃。渐渐的,鼓声的节奏感越来越强烈,素心言飞在半空,旋转,长袖轻舞,长长的绸带在半空里或披在双肩,或双手执绸而舞,有时折迭,有时挥出,炫目绸花舞出“大八字”,“小八字”,“波浪花”,“双对花”,“肩上圈”,“跳圈花”,“盘肠”,“大车轮”等,如天女散花,在天空中轻盈飞翔,回旋飞舞。

  鼓声急骤时,绸带如青色长风拂过; 鼓声轻缓时,绸带似缕缕炊烟,袅袅飘散。月光下,火光中,长长的青云绸,玉白色的身影,舞姿裹着绸花,一个个绸带卷起的圆圈便如一团团轻云击打地面的大鼓,“叮铃铃”的声响处,舞姿优美生动,动作轻快自如,音乐,节奏,舞蹈,深沉的情思,便是这世界的全部。

  绸端的金铃,时或会远远的甩出,击打左右两面大鼓,应和着常羲的鼓点,咚咚之声不绝于耳。

  夜风拌和着青绸的舞动而飞扬,场中的篝火火苗随着鼓声的节奏吞吐闪耀,便如有了生命一般;而那些荧惑灵亦是跟随鼓声,围绕火苗旋转,翻飞,轻盈飞舞。

  数千观众皆是屏息观看。

  苕水在柳林下轻轻流淌,山脚的竹枝轻摇,柳条扶风,场中除了咚咚咚咚的鼓声,便是绸端金铃叮叮当当的脆响。

  这是一阙精彩唯美的绸带舞,鼓声隆隆,青绸飘逸,旋转如飞天,蓦然的回首,空灵唯美的舞术,而夜风悠悠,鼓声单纯而朴拙,一曲终了,鼓声暂歇,场中那个美丽的影子静静背立,然后缓缓走开,只留下篝火旁的荧惑灵独自跳舞,便如三五挚友并肩相偕走了一段路,待要分手时,静静沉浸于分手之际的那一刻眷恋中,来不及回首。

  良久,观众们才醒过神来,叫好声雷动。

  过了一会,主持的长老站出来,宣布最后的流程——正式送棺起灵仪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