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 1105 想见见张煌言

《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1105 想见见张煌言

作者:彼岸之筏 字数:2066 书籍: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

  陈义德在新钦州投资建造船厂,是一个偶然。

  陈义德是通过朱北国的介绍来到紫霞岛的。

  刚刚来新钦州港的时候,仅仅是新钦州的钢制浮动码头就让陈义德很是稀奇,要不是当初在马尼拉城外的涧内墟认识了那两位姓朱和姓徐的澳洲人,并且跟他们长谈深交数日,对澳洲人和澳洲货物有所了解的话,当他脚踏实地踏在钢铁制成的浮动码头上时,肯定会怀疑自己看到了魔法——没有一根木头支持,钢铁居然能漂浮在水面上这种事情,是颠倒三观的。

  对于陈义德而言,在这个叫新钦州的澳洲港口建造船厂的决定很偶然——当时,有一位叫任柯的带兵将军,看到自己在码头附近的海滩上让船搁浅,然后满世界地找木料修缮有破洞的船身时,居然主动带着士兵们过来帮忙,而且提供的金属工具十分趁手,总之一切都让陈义德很感动,当然了,他不知道的是,那位叫任柯的将军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好奇,早先,任柯在电报里看到过朱哥介绍的关于这位汉人甲必丹的事情,任柯这个火塘俱乐部的中坚,顶级明粉,对于在这个明清交替之际,不肯趋炎附势投靠满清的任何人都会生出天然的好感,而这位陈义德,不仅是逃脱鞑子掌控远遁海外的华人海商,还是一位与金厦郑家关系紧密的海外华人领袖,这样的人能亲眼见到,任柯自然是要攀谈攀谈的。

  而且这支三艘广式帆船组成的船队,是紫霞岛自从开埠以来,第一次靠岸的海外船队。

  更为难得的是,任柯跟陈义德在海滩上的交流很顺畅,因为两人居然是老乡!三百年前的乡音居然依稀可辩。

  陈义德带着任柯参观了自家的船队,接下来又目睹了陈义德与当地移民的一桩交易——陈义德把广式帆船上的一艘小哨船,其实就是救生艇,卖给了前来谈生意的几位女寨姑婆们。

  这是一艘被称之为鸟舟的小船,头尖身直,舷浅舱平,上有篷杆,左右各有船橹一支,下水后有风扬帆,无风摇橹,在水面上划行入飞,很是适合近海捕鱼作业。

  这几位姑婆任柯自然是认识的,女寨的姑婆是识货之人,籍着任柯的关系,便来找陈义德买船。任柯知道,女寨最近正在筹办一支近海捕鱼队,需要各种能出海的小船,而她们手里,目前只有各种简陋的渔筏子。

  于是任柯告诉陈义德,新钦州港有许多移民造的近海渔筏,这是最近总督李大人倡导后的结果,因为紫霞岛正在扩大移民规模,为了能少依赖海外的粮食和肉类的供应,发展渔业是一个很好的路子。

  然而移民们的造船技术相当简陋,而且你也看到了,这里不缺造船的木料,如果你能常来这里,搞一个造船修船的作坊,生意肯定兴隆,特别是刚才你卖掉的那艘小艇,如果能造的话,只要价钱合适,肯定不缺买主。

  于是陈义德满口答应了下来,如今,这座造船厂已经能造这种鸟舟,除了女寨以外,岛上的十来家移民已经拥有这种船只,能够在紫霞岛附近海面捕鱼了。

  显然朱徐二人肯定要去新钦州见陈义德的,傍晚,一辆人力轨道车沿着新修成的铁路,以十五公里的时速,载着朱徐二人到达了新钦州码头。

  朱徐二人首先看到的是高大的木制船台,时间已经接近傍晚,但船台上仍然人来人往,两艘鸟船的雏形已经成型,另外一艘正在铺设龙骨,那里干得热火朝天。

  陈义德的船厂建立后不久,就决定扩大船厂规模,不仅是因为生意好——几个月下来,修船的船把式根本忙不过来,而且新造鸟船的订单已经排到明年,还因为,在陈义德眼里,这里的经商环境好得要命。

  在这个时代,官府对商家的各种盘剥、刁难和重税,在这里居然完全没有,这里的税收非常正规且固定——营业额的百分之七,除此之外,没有任何苛捐杂税和摊派,也没有胥吏的吃拿卡要,仅仅是这一点就让陈义德有把整个身家从马尼拉搬到澳洲的冲动,当然了,他不可能这样,自己的事情不是一人一家的,他身负使命,其中包括澳洲人的——澳洲的朱徐二位大人交付的使命。

  众人欢宴到半夜就地住宿,如今齐姑的“梧府酒店”已经能提供住宿了,大伙看到时间太晚,也都有些倦了,便不再出酒店的大门,在齐姑的安排下,众人各回各自的住宿房间。

  只有朱北国朱大博士不知疲倦地与陈义德深谈到半夜,因为刚才在酒桌上,陈义德提及,最近在马尼拉,郑家人托自己在海外收集澳洲神药,还说是要交给浙东沿海抗清的张煌言张大人,如今那里正在闹瘟疫,还说,自从去年江宁败绩到现在,张大人的队伍一直没有恢复元气。

  原因除了士气和人员财物损失严重外,偏偏浙东一带最近又在闹瘟疫,岛屿军民多有患病的,张大人用了军中所藏的澳洲神药给身边的患病亲兵治疗,居然大有病愈回复者!

  故张大人使人去金厦求药,郑家去年得到了一些澳洲神药,但是数量不足,现在郑家也在四处寻药。

  陈义德还说,因为去年国姓爷与朱先生交道中,得知澳洲神药在蚝境有出,已派船去那里了,只是详尽情形如何,如今尚不得知……

  这些情况立刻触动了朱北国一直就想北上面见张煌言的那根敏感神经,于是两人一聊就聊到了深夜,结尾陈义德还给朱北国写了一封给张煌言的介绍信——朱北国这才知道,原来眼前这位陈掌柜,曾经给张煌言部运输过粮食和铁器,两人居然认识……

  临晨六点半,成东匆忙用完早餐,没有叫醒正在酣睡中的朱徐他们哥几个就起身离开了齐姑的酒店,下楼带着一群随从上轨道车回紫霞镇去了,没办法,这位总督大人平日里就是这么忙。

  王继兰起得稍微晚一点,他也有事情——今天要去紫霞公学视察,顺带主持一个毕业班的毕业典礼,再主持一个新生入学典礼。

  然后再去一个居民点召集土地评议员,主持一场新垦荒地的分配,然后再去另外一个居民点做法官,断一个家庭不和分家案,这是李俊明大法官要求总督或者副总督必须承担的工作业务,如今联邦法院系统只是一个空架子,竹园向日葵一时半会儿肯定培养不出基层司法人员,所以民间发生的断案诉讼什么的,无论民事刑事,暂时全靠当地的总督和副总督来处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