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晚清神捕 第五章 没事找事

《晚清神捕》第五章 没事找事

作者:乔尼小样儿 字数:2620 书籍:晚清神捕

  李国楼走在大街上,不用去看街道上的人,就知道闲杂人等在指指点点说着他。风和日丽的清晨,让人心情舒畅,他摘下帽子,抚摸额头上新长出的寸发,是该剃头了,大清帝国百姓的马尾辫额头要剃得光秃秃才好看。李国楼最注重形象,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天底下有钱人均是一样,将钱财花费在鸡毛蒜皮的个人仪表上,以为别人看他,会看得仔细。他住的四合院里有剃头匠周富贵,但李国楼从来不找周剃头剃发,情愿多花“同治哥子”到正规剃头行剃发。

  时间尚早,李国楼故意从怀里掏出金表,看看几点?一个细小的动作,街道上让所有的人侧目。

  剃头行里的王胖子,正在店门口张罗客人,“客官,早上剃头,一天清爽,生意兴隆,财源广进。小哥,进来看哈哈镜吧。笑一笑十年少。”

  王胖子看见李国楼走来,心里一喜,这是一名老主顾,非常勤快,每次都给赏。

  王胖子一个箭步,蹿到李国楼跟前,笑嘻嘻道:“小李子,今个这么早就来。狗得毛您!”

  李国楼白眼,喝道:“王胖子,第一不许叫我小李子,叫我假洋鬼子也比小李子好听,我不是宫里的太监。第二不许说这种不伦不类的英语,要知道英语是很高尚的一种语言,不是狗嘴里吐出的象牙。”

  王胖子嘿嘿笑道:“好嘞!假洋鬼子,老哥知道了,里面请,一位大虾饺来啦!”

  李国楼知道,王胖子喜欢开玩笑,深知他不以为许,故意在早上与他说笑。他没有一丝胡子,却大叫道:“王胖子,来全套,修一下面。”

  李国楼跨入“王记剃头行”,门口坐落一面哈哈镜,这是这家店面吸引顾客的一块招牌,许多客人来这里剃发,就是想照一照这面哈哈镜。镜子里变形的身材模样,看得让人发笑,一天的好心情从这里开始。王胖子舍得花钱,有创意还有手艺,这条街上四方邻居,大多在王胖子这里剃发。只有一些穷人贪便宜,路边摊将究一下,才在周剃头那里剃头。

  王胖子瞅一眼李国楼,心里窃笑,土鳖老帽,想长胡子想疯了。店家斩客,就喜欢这种人多来。

  王胖子叫道:“小二子,上碧螺春一杯。”

  学徒小二子听见师父王胖子的话,立刻明白,有一个“上”字,就是说来的客人是上等人,茶水不能马虎,上等好茶伺候。这店家做生意,都藏有玄机,行内人在说客人事情,都有术语,外行人身临其境,亦不知里面的秘密。

  李国楼喝一口茶,仰天靠在理发的皮椅上,敷衍了事,道:“嗯,茶不错,是今年采摘的。”

  他闭目养神,不再睁开眼睛,好似老僧入定,大清帝国生活节奏缓慢拖沓,衙门里办差更是见钱才挪动一下屁股。李国楼通过一年的努力,已经融入了这种生活方式。

  “假洋鬼子,假洋鬼子,你死到哪里去了,快点给我死出来!”

  大街上传来两个声音,一个声音粗,一个声音尖细,两个声音一声长,一声短,不停的叫嚣着,弄得大街上鸡飞狗跳,没有人敢招惹那两名大爷。

  闭目养神的李国楼愤然睁开眼睛,喝道:“小二子,不会做事吗?快点请两位大爷进来啊。”

  小二子带进店里两位年轻的小伙子,他们就是李国楼在京师交到的最好两位朋友。

  王小崔,二十岁,身高六尺,膀阔腰圆,已经虬髯丛生,丹凤眼狮子鼻老虎嘴,天生一副凶相。他是北海武馆的弟子,排名老五,江湖人称“大刀王五”。他与李国楼不打不相识,曾经因口角之争,当场翻脸。

  所谓何事?就是因为假洋鬼的打扮,让王小崔非常不爽,故意找李国楼茬。大街之上身形交错时,故意猛撞李国楼一下。

  李国楼措不及防,摔倒于地,他从小有一股侠义在胸,脾气本来是很冲的,不然不会在英国被康桥大学劝退,结业了事。李国楼最喜欢行逊闹事,岂肯低头认栽。真刀真枪实打实的,就在大街上干起来,两人一交手,旗鼓相当,谁都没有占到便宜,倒是都挂了彩。没想到一转身形,跑到同一家跌打师傅那里去治伤。

  李国楼、王小崔,你瞅我,我瞅你,不由得一起笑起来,这就是不打不相识。一回生二回熟,能在武馆学艺之人,家里都有些钱财,这叫穷文富武,王小崔无事可干,喜欢惹是生非。两人都是闲散人,都喜欢武术,又各有所长,玩到一起了。

  那财金,比王小崔大一岁,身材偏瘦,贼眉鼠眼,五尺出头,打扮光鲜。是满族正红旗人,就是大清帝国的一等人。家族出过一名“巴图鲁”,是康熙皇帝的一等侍卫。当然“那巴子”出口便是,“我祖宗的时候······”如今嘛?连满语都说不利索,只会地地道道的京师话。

  王五的父亲原本是那巴子父亲的包衣奴才,如今王五家生意做得风生水起,那巴子就靠上王五这个朋友,满人最喜欢交朋友,(就是喜欢受贿,衙门主官都是满人,却挂名不干事,收钱了事。)汉人为了自身的地位还要加入满族(就是八旗)。但是今时不如往日,满族人已经没落了,连打太平天国也要湘军、淮军,这些汉人出面攻打,满族人的八旗子弟“绿营”全部是窝囊废,“绿营”都被太平军消灭得差不多了,现在是第三个“绿营”。如今地方驻军也已汉人为主,汉人在大清帝国的地位已经不同了,江浙两省都被汉人掌控了。

  那巴子虽然已经没有官职,但他能说会道,六府衙门,特别是内务府他很熟,王五家的生意,他还帮王家推销到内务府里。在京师专门有一群满人,替人跑腿,四处捞好处,人脉关系掌控在他们手里。汉人是插足不进去的,满人是最团结的一个种族。

  李国楼的差事,就是靠那巴子搭线,那巴子收过李国楼无数钱财,当然他嘴上说够哥们,只收一成,其他全部用在官场打点上面。真实的情况,唯有那巴子心知肚明。

  李国楼相信那巴子也是有理由的,在大清帝国见官,是要花钱的,明码标价,李国楼每次见官均是那巴子牵线搭桥的。有的差事落空,谁在里面做手脚?李国楼了然于胸,但他不信邪,还是要靠自己独闯六府衙门。

  人嘛!吃吃喝喝,说说笑笑,整天在一起,就会变成好朋友。王五、那巴子气势汹汹的跨进王记剃头行,他们有要事找李国楼,看见李国楼还在闭目修面,脸上额头上都是白沫,还在享受呢。

  王五急切,喝道:“假洋鬼子,快点啊。今天有大事,你跟我走。”又道:“王胖子别假模假样,我知道你一个回合就能剃好,别磨蹭时间了。”

  他们三人没正当职业,都是无事找事,每天眈在一起不是喝酒说大话,就是一起练武,找人挑逊找茬。

  王胖子果真加快速度,手里的剃刀飞速在动,微笑道:“王五说话,老哥岂敢不听,我这里没有青帮来找茬,还不是靠北海武馆的师父们罩着。老哥,保证一个回合搞定假洋鬼子。”

  李国楼也已快要变成慢性子,早就没有当初的冲动与热血,依然闭着眼睛,说道:“王五,急什么?皇帝不急急太监,天还没塌下来呢。”

  王五也坐在一张剃头椅上,笑道:“假洋鬼子,真的出大事了,我们北海武馆,旁边一条街又开了一个武馆,还兼是跌打馆,名曰‘宝芝林’,是南方佛山一名武师开的,这不是不给我们北海武馆面子吗?场子开到我们家门口来了,抢我们北海武馆生意。我师父气得说不出话来,又怕由我们北海武馆出面挑战那个姓黄的,万一打输了,以后我们北海武馆牌子都要摘下来了。所以我向我师父推荐你,你的功夫我知道,只比我差一点吧。由你出头,赢了我们北海武馆就赢了,要宝芝林关门大吉。输了!嘿嘿······假洋鬼子,与我们北海武馆,没有一点关系。”

  李国楼一听这算什么事!找人茬,划场子,竟然要他一个外人去做,吃饱了撑的,傻子才会干。

  王胖子叫道:“爷,好嘞!清爽无比,您瞅瞅,亮堂得能当镜子。”

  李国楼睁开眼睛,随手拉掉脖子上的衣巾,从镜子看向旁边的王五、那巴子,开口道:“王五,我说你一大老爷们儿家,一大清早儿的就站在当院满嘴跑火车,半点儿不着调。我隔着窗户纸这都运一脑门子气了,您这是唱的哪出儿啊?对,没错,就说你呢。王八蛋,我傻啊!还是呆啊!找开武馆的师父打架,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李国楼说得清楚,他不会去宝芝林捣乱,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让两位大哥痴心妄想落空,会有这么简单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