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玄界军师 第二百一十二章 凌云之巅(六)

《玄界军师》第二百一十二章 凌云之巅(六)

作者:扶摇晨曦 字数:1999 书籍:玄界军师

  天幕放上了行军图。

  地图里六路大军正在匀速前进,与匈奴主力军队交锋。突然另生出一只代表霍去病的箭头来,与大部队分散后长驱直入,直指单于本部。

  【不难看出,其他正常的汉军将领都在追击匈奴军队,而霍去病却把目光投向了更遥远的单于庭。】

  漂亮的战绩。

  卫青眼底里闪过一丝笑意,嘴角微不可查地勾了勾。

  “公孙敖、公孙贺、赵信、苏建、李广、李沮,你们……”

  刘彻欲言又止,而被他念到名字的人却无不羞愧地低下了头。

  说实话,这几个名字里大多数刘彻都很熟悉,可以说单拎任何一个出来,都是在他心里排的上号的优秀将领。但是天幕上显示的战果,实在是让人大跌眼眶。

  第一过分的人是赵信,不过看见天幕里说他本来就是匈奴降将刘彻也就释然了,没见过面,大不了打的时候遇见直接就杀掉,降都不让他降。

  第一过分的是苏建,当了逃兵。刘彻默默给他安上了一个不堪重用的评价。

  至于其他人……不过无功而返,既然已经在天幕上丢脸了,刘彻寻思还是别继续伤人了,特别是李老将军。

  万一气出个好歹咋整,朕的大将军一个比一个年轻,眼下大汉还是要多多倚仗他老人家呀。

  刘彻如是想到,下定决心在有可能的范围内对李广好点。

  【霍去病率领的部队近乎全身而退,然而一路杀死敌军达两千余人,其中不乏匈奴的高官贵族,还活捉了单于的叔父罗姑比。消息传回长安,汉武帝赞叹霍去病勇冠三军,故逢其为冠军侯。】

  【于是整个大汉最耀眼的天才将星,就这样以势不可挡的姿态,充满新意的战法横空出世了。】

  大秦

  “初出茅庐就能取得如此骄人战绩……名副其实的勇冠三军。”

  秦始皇向天幕投以欣赏的眼神,

  “不过汉武帝和卫青也做得很好,甚至称得上是相当谨慎。”

  身为外戚,在军队的统领上天然就具有优势,皇帝可以不信很多人,但是外戚,大多数时候都是偏相信的多,更何况领兵的还是亲舅舅卫青。

  谨慎的地方在于,他们都没有因为霍去病的主动请缨而让其担任更重要职务,予以一个八百人的军队,按他们原本的规划,不多不少,但也能让霍去病锻炼下领兵能力。八百人,这样的部队对于正常人而言,只不过是策应主力作战的一小股军队罢了,对战局不会有任何决定性影响。

  然而这八百人却与匈奴军队类似,清一色的都是骑兵,而骑兵向来都比步兵要精锐的多。何况骑兵的速度也远快于步兵,两相交战,即使霍去病打不赢,逃走也是轻而易举,可见他们的考虑周全,进退都给霍去病留足了余地。

  秦始皇是真的有注意到这两个人对于霍去病的支持。

  大汉

  “横空出世,这个词用的真是妙极

  了。”

  刘彻老怀欣慰。

  真是用到了自己的心坎上,这样不世出的天才,不是横空出世还能是什么。天才就是天才,哪怕只有八百人,霍去病照样打得漂亮。这让他怎么可能不对霍去病另眼相看呢?

  刘彻深刻理解了为啥霍去病一战封侯的原因,这样的少年将军,还是自家的子侄,他见了可太喜欢了。

  【这对于汉武帝而言意义非凡,他非常渴望渴望打破汉匈双方的胶着状态,在诸将里面,长途奔袭,闪电战,大迂回,大穿插,放眼望去只有霍去病的打法最别出心裁,最出人不意。】

  【为什么?因为“顾视方略何如耳,不致学古兵法。”因为霍去病他不读兵书,也□□!他的战术不是从兵法里学会的,而是霍去病自己领悟的!】

  好家伙,打仗只要看大的用兵战略怎样就行了,不必去向古人学习战术战法。

  大将军就是大将军,连拒绝皇帝也就是朕教他兵法,都拒绝的这么利落干脆,和别人一点儿都不一样。

  刘彻眼里异彩连连,怎么办,更喜欢了。

  【首先,我们以古代乃至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孙子兵法》为例,讲一讲霍去病为什么不学兵法。】

  这个话题引起了众人的兴致,对啊,为什么不学兵法呢?

  【一概而论之,《孙子兵法》是对华夏世界内部的战争经验的总结。注意,是内部农耕民族间的战争,汉以前的内部战争是什么样的呢,无非就是用两大平原,丘陵的主要兵种步兵、车兵去对抗另一个国家的步兵、车兵。】

  【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时期,春秋以前,中原地势相对平坦,车战威力巨大,所以军队作战以车战为主,步兵为辅,没有骑兵这个兵种,而春秋时期步兵兴起,局面则变成了车步并重,而骑兵,从始至终都不是主流兵种,大多数时候不过是军队百分之一的数量。】

  天幕列出了春秋战国时期一些兵种的对比数据。

  如秦国拥兵百万,骑兵也不过区区万人,燕国用兵数十万也只有骑兵六千人。

  【而因为步兵、车兵机动性极差,对辎重后勤要求高,又产生了一系列的作战要求,这就是孙子兵法的主体内容,攻城守城都是在此基础上展开。】

  这可是在讲兵法战术了,众人屏气凝神,甚至有的人手里也没闲着,运笔飞快。

  【当然孙子兵法的精华之处在于奇正相合,在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虽然霍去病不读兵书,这精华之处无疑是和他的战术不谋而合的。】

  “别说,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霍去病可都做到了。”

  李世民想想一者之间的联系,发觉还真是如此。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大汉作战的对象——匈奴。在国家方面而言,这是一个机动性超强的骑兵游牧帝国。而在秦汉以前的中国历史上,我们从来没有过跟游牧民族进行过大规模交战的翔实记载。】

  【霍去病之所以令无数英雄心向往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此,他

  所率领军队发动的攻击是一千多年以来面对游牧政权少见的主动攻击,其他相当长的时间里要么和亲,要么赔款,皇帝被掳走了的也不是没有。】

  大宋诸人叫苦不迭:别骂了别骂了。

  【霍去病他就很清楚,他面对的敌人没有固定城池,机动性极强,草原荒漠是他们的主场,而自己人呢,则是在草原里连辨识方向、补给水源都很困难。】

  【古兵法讲究排兵布阵,讲究攻城守城,可匈奴,连像样的城池都很少,这样古兵法在对阵匈奴方面,实质上是失效了的。像他老前辈李广,他的战法就是兵书上得来的,中规中矩,守城守得不错,可就是打不赢,或者打赢了小仗,却赢不了整场战争。】

  李广的脸色瞬间涨得通红,被天幕这样说,多少他还是有点没面子。

  【所以对付机动性极强的游牧骑兵最好方法是以夷之道以治夷,也组建起一支精悍的骑兵部队,依托于“文景之治”后的强大国力,大汉打造了一只论精锐程度远胜于匈奴的骑兵。】

  天幕放上了晁错的《言兵事疏》

  劲弩长戟射疏及远,则匈奴之弓弗能格也;坚甲利刃,长短相杂,游弩往来,什伍俱前,则匈奴之兵弗能当也……

  【西汉冶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终于点亮了“炒钢”这一技术点。炒钢技术不仅使汉代冶铁技术迎来一大改革,在满足农耕需求的同时,还能装备锋锐的铁制武器,以及防御力更强的铁制防具。坚固的铠甲、精良的环手刀、先进的弓弩,汉朝军队可谓被武装到了牙齿。】

  【反观匈奴,同时期他们连青铜兵器都无法全面普及,从装备上汉军直接碾压了匈奴。】

  炒钢。

  秦始皇捕捉到了令皇心动的关键词,他们和汉朝离得可不远。

  铁器好不好,当然是好的,大秦那点子铁器,可都用在了生产农具上,一是农业重要,一也是因为农具相比于武器显然对冶炼技术的要求更低,以当下大秦的技术,铁制兵器的硬度和强度都远远不如青铜兵器,容易断就算了,还贵……所以他们用最先进的铁器去生产铁犁、铁锄这样的农具而不是生产武器。

  饶是秦始皇也忍不住diss了一下自家铁制武器造价的高昂,只属于前沿科技“实验品”而不是贴近生活的“实用品”。

  毕竟他是真的不爱用铁兵器,自己的陵墓里都没几件。众所周知,秦国的青铜兵器铸造水平已经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秦青铜剑硬度可以和中碳钢掰手腕,韧性和现代玻璃相比也不遑多让。而且仰赖于铬盐氧化保护技术,秦青铜剑千年不锈,这一点直到20世纪西方人才研究出来。

  但是能全面更新换代青铜器,那就证明汉朝掌握的冶铁技术最最起码已经超过了秦朝现有的冶炼技术,时间差距又不大,能把这个技术弄到手……

  嗯,一定很香。

  秦始皇深以为然。

  “蒙毅上卿,这次的评论内容朕打算问询这炒钢之术,一刻钟之内有多少人手能完成点赞?

  ”

  他咳了一下,向蒙毅发问道。

  蒙毅心领神会,不假思索地大声回答:

  “回陛下,如以哨箭为令,一刻钟之内本朝点赞人数约为十万,以白色烽火为令,一刻钟之内本朝点赞人数可达三十万,这两种方式都可以上前排,但是烽火更快,传播范围也广。”

  一硝一磷三木炭,方士们的火药研究现在是过了明面的正经工作,而在研制过程中,他们对这三种材料的认识也在不断积累,比如说磷,自燃时为蓝色火焰,但是正常点燃的话,点燃之后却是白色火焰,上一次为了试验磷火的效果,他们在天幕时隔一年后的首场苏轼评论区里在第一刻钟内杀进了前三,然后果断收手。

  没办法,和其他朝代相比,所有的大一统朝代里大秦建立最早,时间也短,就人数而言大秦没什么优势,想要继续在评论区保持优势位置,怎么办呢?

  卷吧!测速度,卷速度!

  这是一个从第一期开始,他们大秦就在筹备的大工程,不得不说,大秦的天幕实名制管理让统计数据的工作量小了很多,基本上能和本土的什伍制度契合,只要有名册在,任何一个敢违背政令不点赞的人都逃不过大秦的法眼。

  而这,全都仰赖于陛下的先见之明。

  蒙毅神采奕奕,精神抖擞,今天又多爱了自家的陛下一点点。

  其实这个数据当天他就知道了,再问一遍只是给其他与会大臣透一个底。

  事实证明,数量的劣势可以通过速度弥补回来,只要上赞速度够快,能早早把持住前三的位置,不出意外的话点赞量虽然涨幅有些乏力,但是后续应该是很稳当。

  无师自通了流量玩法的嬴·卷王·政aka秦始皇参上。

  【汉朝的马同样也是如此,“文景之治”给汉武帝留下的东西可太多了,民间养马可以免税,再加上官方养马,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到了汉武帝时期光是骑兵就有十万之众。】

  【那么现在的大汉兵强马壮,有了这么好的军队,如果你是统帅,你会怎么打?】

  天幕抛出了一个疑问。

  如果我是霍去病……众人陷入了遐想。

  【是守城不出,不求无功但求无过呢?】

  【是亦步亦趋跟着匈奴屁股后面打呢?】

  【还是不对称作战,自己选择主动进攻方向,凭借超强的机动性能狂飙突进,摧毁那些根本想象不出汉军意然能够深入如此之远的游牧民族呢?】

  刘彻听的嘴角抽搐。

  这话说得,谁能看不出来最后一个就是霍去病选的呢。

  于是刘彻眉头紧皱,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既然是两短一长,那朕就选最长的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