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玄界军师 第一百一十七章 有人来了

《玄界军师》第一百一十七章 有人来了

作者:扶摇晨曦 字数:2049 书籍:玄界军师

  感觉才睡了一会儿,林远秋就听到了铜锣声,这是提醒众考生要开始发第一场考试的试卷了。

  秋闱一共分为三场,每场三天时间,众考生须得在贡院里带上九天,加上八月正是最炎热的时候,可以说,科举考试中,最艰难的一关就是考乡试了。

  等林远秋把隔板放回原位,发卷官两人一组,挑着担子就过来了。

  两只竹筐里,一边是一摞摞码放整齐的卷子,另一只筐里是整叠的草稿纸。随着担子的移动,发卷官挨个给每位考生把卷子和草稿纸递了过来。

  接过之后,林远秋并没急着把卷子打开,而是先从考篮里把一应物什拿了出来,然后往砚台加水磨墨。

  这是考前必做事宜,如此可避免考卷上被沾上墨汁。

  等磨好了墨,把砚台挪到右上角的位置,林远秋才拿起卷筒小心解开。

  很快,第一道经义题就映入了他眼帘。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征为事,羽为物。五者不乱,则无怗懘之音矣......

  林远秋立马想起这是礼记中的乐记篇,本篇用五音拟喻了音乐与政治的关系,且把“宫”音比作“君“,把“商”音比作“臣”,把“角”音比作“民”,把“征”音比作“事”,把“羽”音比作“物”。

  想来,这题接下来想问的,肯定是那句“五者不乱,则无怗懘之音矣”为何意吧?

  像这种阐明义理的题目对林远秋来说,并不难,只要记住了释义,就能解出其义。而每次夫子讲到这些内容时,林远秋都会用笔墨记录下来,再加以熟记,所以对经义题,他是不惧的。

  心里想着答题的思路,手里翻试卷的动作并未停,林远秋把试卷从头到尾数了一遍,一共有二十四张。三天时间,相当于每天八张试卷,且第三天酉时就得交卷,可见在时间上还是比较紧的,所以得规划好了才行。

  林远秋在心里给自己定了每天的答题量,那就是必须完成八张以上,否则等到了第三天,就会有些忙乱了。

  想到这里,林远秋也没耽搁,很快把所有试题都浏览了一遍。最后发现,像填空题一类的帖经和墨义没有了。这场考试除了六道经义题,剩下的就是诗赋和律法,以及三道算术题,算是中规中矩了。

  心里有数之后,林远秋点出九张试卷,把剩下的小心放到考篮里,而后拿过草稿纸,准备答题。

  不过在此之前,还得在卷头的位置先填上自己的姓名、籍贯,以及年龄。

  等交卷时,收卷官会把这处用纸封上,再在骑缝处按上指印。如此,在出成绩之前,不论是誊抄朱卷之人,还是考官们,都不会知道答卷人的姓名籍贯。

  填好了籍贯信息,林远秋便开始在草稿纸上正式答起题来。

  五者不乱,则无怗懘之音矣,其释意为有序协调,才能奏出和谐之乐。知晓释意后,接下来便是阐明义理了。

  虽林远秋已剖析出义理的脉络,可他知道,越看似简单的答题,越要仔细对待。再则,此次青阳郡乡试,赴考学子足有两千之巨,若想自己的义理能在一众考生中脱颖而出,须得思路新颖,要写出新意才行。

  想到这里,林远秋就用起了最简单最笨的法子,先提笔把一条条端绪列到了草稿纸上,这样更方便自己理出新的答题思路来。

  等做完三张答卷,已差不多到了午时,该是吃中饭的时候了,林远秋把试卷收到了考篮里。而后拿出煤油炉,点上,再从竹筒里倒出水到小铁锅里,接着小心把铁锅架到了煤油炉上。

  天热,水很快就烧开了。

  林远秋把他奶做的炒米拿了出来,往锅里抓了两把后,再放了几块兔肉干进去。

  原本这米就是炒熟了的,下到锅里后,很快就颗颗饱满了起来,林远秋拿着小木勺搅拌,再往锅里加了点水,等翻滚开后,就可以吃了。

  兔肉干吸足了米汤汁,嚼着特别的香。刚刚林远秋特地往锅里多放了水,这样带着汤汁的泡饭,大热天的吃起来才舒服呢。

  在林远秋吃饭的时候,就看到有考生往号舍前经过,身后还有衙役跟随,这样子应该是去上茅房的。

  林远秋突然想到他们这一排可有三十多间号舍呢,这样的话,不就等于有三十多名考生要在最西头那间茅厕解手了?

  所以,临近茅厕的那几个考生也实在太惨了吧。

  想到这里,林远秋不免有些庆幸自己还好离的远,否则这臭气熏天的,哪还有答题的心思啊。

  可让林远秋没想到的是,这样的庆幸也只坚持到了第三日的早上。

  等茅厕里堆积的“肥料”越来越多后,臭气终于往整条过道上散发,加之蒸笼般的暑气,让处在中间位置的林远秋也闻到了刺鼻的臭味。

  特别是在他憋不住去了一趟茅房后,那装得满满的粪桶,让刚吃了早饭的他实在恶心了起来。

  林远秋有些想不明白,为何就没人想到给那些大粪桶配上木盖子呢,这样就不会直观的让人难以“承受”了啊。

  忍住想吐的冲动,林远秋尽量把自己的注意力转到答题上来。

  今日酉时之前,自己还有五张题卷要完成呢,所以千万不能再分心了。

  想到这里,林远秋提笔蘸墨,对照着卷子上诗赋题的要求,开始在草稿纸上作起诗来。

  咏梅的诗句前世林远秋写过不少,所以这会儿稍稍一想,就把一首七言绝句写了出来,待修改润色之后,便誊抄于答题卷上:古月清风净寒潭,唯有梅梢寄冷香......

  今日的中饭林远秋没有煮,只从考篮里拿出芙蓉糕吃了起来。

  之所以没做,一是怕答题时间不够。再有就是大热天的点心根本存不住,不趁早吃,就浪费了。另外,这无处不在的臭气实在让人没有一点食欲。

  若不是担心不吃东西会伤了胃,恐怕这几块点心林远秋都不愿吃。

  等把糕点吃下肚,林远秋又拿起竹筒猛灌了几口水,总算把中午这顿解决了。

  正午时分的日头是最烈的,虽没直接晒到身上,可也让人热得受不了。

  这会儿众人也不讲究什么温文尔雅,什么风度翩翩了,一个个都宽衣解带,怎么清凉怎么来。

  林远秋也看不到其他考生的形象,反正他自己已经裤腿卷得老高,至于那长褂,早就往亵裤裤腰里一塞,跟短衫没啥区别了。

  差不多到了申时,林远秋才完成了所有题卷。等检查没有遗漏后,他总算松了口气。

  今日是第一场的最后一天,交了试卷后,考生们是被允许出号舍的。

  林远秋提着竹筒去巷口的大水缸里装水,趁着这会儿天还亮着,他想煮碗兔肉泡饭吃。

  交了卷子之后,就有差役过来把几个粪桶抬去清理了。所以,今晚应该会好过一些。

  等吃了晚饭,林远秋准备早点睡觉。过了今晚,第二场又得开始,只有睡醒了,明日才会有个好状态。

  再睡觉之前,林远秋点燃驱蚊草熏了熏。没有门挡着,号舍里蚊子成堆,不熏一熏的话,简直能把人抬走,至于睡着之后,那就随它怎么咬了。

  ......

  第二场的题卷发下来后,林远秋就加快了做题的速度。昨晚刚清理了粪桶,这会儿还闻不到臭味呢。

  这场考的是杂文、律法,以及诗赋三首。

  和第一场一样,每在草稿纸上做好一题,林远秋就会把它誊抄到答题卷上。这样的做法,就杜绝了张冠李戴的情况发生,也不会出现漏题的事。

  感觉天越来越热,其实这个时候想预防中暑的话,就可以抿上一小口梅子酒了,可自己的那瓶已经被打碎了,所以这会儿林远秋只能用多喝水来稀释暑气。

  等交了第二场的试卷,好多考生连晚上睡觉都不愿在号舍里待着了。

  林远秋也学着他们的样子,把两块木板搬到号舍门口的地上,然后就这样露天躺着。

  也不知是不是心里作用,这样睡着,确实要比在三面围着的号房里,凉快了许多。

  人一但舒服了,就有了聊天的**。于是就有相邻的考生说起了话来,内容从你是哪里人,渐渐说到了今日的考题上,比如那句“唯君子为能知乐”是如何审题的,再有那两首诗赋作的如何。

  林远秋没有参与到讨论中去,像这种能影响情绪的事他才不干呢。

  在林远秋看来,既然题已经答好了,那就随它去吧。

  对于考生们的讨论,监考官不会过来干涉。反正卷子都已经收上来了,再怎么探讨也与成绩无关了。

  等第三场的试卷发到手时,林远秋发现,这场只考策论。

  虽卷面上的考题只有一道,可林远秋知道,这道题为《益稷》的策论才是重中之重。这不,单答题纸就有七张呢。

  林远秋并没急着提笔,而是先把尚书中的益稷篇好好在心里温习了几遍,特别是禹告诫舜的那部分。

  等理出了头绪,林远秋才动笔在草稿纸上写了起来。

  这一写就是两天,写好之后便是润色修改、检查避讳,等发现无误后,才开始最后的誊抄。

  要写三千多字的馆阁体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抄写中不但要求字体工整,还要避免错字漏字。

  林远秋全神贯注,从早上一直写到收卷前半个时辰,才堪堪誊抄完毕。

  来不及安抚咕咕叫的肚子,搁下毛笔后,林远秋立马检查了起来。

  先是姓名籍贯处,再把检查无误的答题卷按照顺序整理好。草稿纸也一样,这些都是要交上去的。

  等林远秋刚把试卷收拾好,考场里就响起了铜锣声,最后一场考试结束了。

  交了试卷后,身心俱疲的众人,在各自号舍里呆坐了好一会儿。

  备考了三年,也不知结果如何。

  林远秋起身,拿着竹筒去巷口装水,炒米和兔肉还有一些,他还是想煮泡饭吃。

  身上的衣衫已跟梅干菜没啥区别了,加上汗臭,着实不太好闻,可谁还会去管这些啊。

  吃过晚饭,天差不多已经黑了下来,大家还跟上次一样,全躺到了号舍门口,今晚有些闷热,总感觉会下雨的样子。

  果然,等到了下半夜的时候,豆大的雨点“吧嗒吧嗒”的落了下来,被淋醒的考生们,忙把木板搬回到号舍里。

  林远秋亦是如此,再看到号舍顶上有好几处漏雨的地方,不免庆幸如今已经考好了试,不然定会把卷子给淋湿了。

  第二日大家排队出了贡院,迎面而来的是鼎沸的人声,显然都是接考生来的。

  等林远秋出来时,林三柱一眼就瞧见了,他家狗子就跟一根竹杆似的,最是容易辨认了。

  看到儿子又瘦了一圈的脸,林三柱心疼极了,这屁的考试居然一关就是九天,也不知道是谁规定的。

  他上前接过考篮,而后蹲下身子道,“远秋,快趴到爹背上来,爹来背你!”

  林远秋摇头,“爹,儿子不累,儿子就是很想洗个澡了。”

  想洗澡还不简单,林三柱笑道,“咱们租房那里的水和木柴都是现成的,等回去后,爹就帮你把洗澡水烧出来。”

  ......

  两千多份卷子要在十天内批改完成,可不是件轻松的事。留在贡院里的考官们,都进入到了紧张的阅卷当中。

  而众考生,则随着放榜时间一天天临近,心里的焦灼也日益渐增了起来。

  总归关系到自己前程的事,哪有不担心的人。

  林远秋说不上心里是什么感觉,紧张和期盼肯定是有的。可除了这些,他发现自己少了笃定,随着时间一日日过去,对自己的答题内容,林远秋越来越没底了起来。

  八月二十九,乡试放榜日。

  还未到辰时,贡院门口就聚满了等着放榜的学子。

  等林远秋和林三柱过去时,已没有可挤进去的地方了。见这情形,父子俩往后退了退,想着等稍微空上一些再过去。

  随着三声鼓响,几名身穿皂服的衙役把大红榜单贴到了墙上,这下等着的众人立马往榜单处挤了过去。

  听到人群中有人大喊着“中了中了”的话后,林三柱实在没忍住,忙也往榜单前挤去。

  他是认识自家儿子的名字的,是以挤到榜单面前,就从前往后,一个个看了起来。

  只是,等林三柱把所有名字都看了个遍,也没看到林远秋三个字。

  难道自家狗子没考中?

  等人群散去一些,林远秋也走上前去,逐个看过之后,发现确实没有自己的名字来着。

  所以,他的确落榜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