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九重春华 第四卷 风起天阑,伪面君子三尺剑 第437章 非得死,才够刻骨吗? 为钻石3333加更

《九重春华》第四卷 风起天阑,伪面君子三尺剑 第437章 非得死,才够刻骨吗? 为钻石3333加更

作者:蓝家三少 字数:1687 书籍:九重春华

  三娘是在御前都敢抬头(并且冒出无数问题)的人,面对这群年龄比她大不了几岁的小孩儿自是不会怯场,眼也不眨地回过去,一双乌漆漆瞧着又亮又圆,一便叫人心生亲近。

  若说是官员家的儿女,这些皇孙们也不是没见过,可像三娘这般玉雪可的还真少见。与她一同进来的李泌也不似寻常少年,小小年纪瞧着便像个世间难见的神仙人物。

  不少小孩忍不住多了他们两眼,颇好奇他们到底都是什么人。

  李隆基向来也是个脸识人的,比如他如今最宠的武惠妃便是冠绝一时的美人。

  哪怕群臣还笼罩在则天大圣皇帝的阴影之下,坚决不同意他立武惠妃为后,他依然给了武惠妃至高的荣宠。

  他瞧见三娘与李泌齐齐上前行礼,只觉两小孩光是站在一块便颇为赏心悦目。

  李隆基抬抬手免了他们的礼,笑道:"今儿叫你们过来,就是想让你们相互认识认识。"他指着为首的李俨说道,"这是我们家李俨,平日带着弟弟妹妹们住在百孙院里。"

  李俨乃是太子长子,眉目俊秀,气质宽和,明明只比三娘大两三岁,瞧着却很有群孙之首的模样。

  作为李唐皇室这一代的嫡长孙,将来倘若太子顺利登基他也会成为储君,气度自是与旁的皇孙大不相同。

  起来挺可靠的。

  三娘不懂这么多弯弯绕绕,朝李俨露出一个灿烂的笑脸,主动自我介绍道:"我姓郭,单名一字晗,阿娘她们都喊我三娘或者阿晗,你们想怎么喊都可以。"

  李泌听她先开了口,便也介绍了一下自己。

  由于李隆基的孙辈比较多,所以光是互通姓名这一环节便花了快一刻钟。

  李隆基没有丝毫不耐烦,饶有兴致地在旁边这些少年郎与小娃娃们相互认识。

  直至他们把彼此都认全了,李隆基才道:"便是到了温泉宫,你们也不可放松学业,接下来还是比照着从前来上课。阿晗她们都是极聪慧的,这段时间让她们跟着一起上课,瞧瞧你们自己能学多少,人家又能学多少。"

  李俨应道:“孙儿必不会松懈。”

  李隆基对李俨还是挺满意的,即便武惠妃时常在他耳边游说他换太子,他也没有废掉太子李瑛的打算,毕竟李瑛已经给他添了几个颇为伶俐的孙子孙女。他打量完乖顺的孙辈们,才转头向三娘和李泌。

  这么一,便对上三娘那双满是雀跃的乌黑瞳眸。

  仿佛不管什么时候过去,这小家伙都是这副活力满满的模样。

  三娘见李隆基朝自己过来,似乎轮到她俩说话了,她立刻也学着李俨回了一句:"阿晗也不会松懈。"她说完又忍不住和李隆基说起自己的满腔喜悦来,"刚到温泉宫那会儿我还问阿泌哥哥我们能不能去旁听贺学士他们讲课,没想到您这么快就允我们一起上课了,您对我们可真好!"

  李隆基平日里没少听人溜须拍马,可真诚这东西永远是最打动人的,像三娘这幺小一点的娃儿哪里知道提前准备那么多说辞,肯定都是想到什么便说什么。她说你好,那就是当真觉得你好。

  李隆基笑道:"你这么盼着听课?"

  三娘用力点头。

  谁不希望接受博学多才的人教导呢?她一路上受贺学士点拨便觉获益良多,若是能天天听到这般厉害的人讲学,说不准她以后也能变得很厉害!

  至于具体有多厉害,她一时半会还想不到。

  既然李隆基都问到了,她便洋洋洒洒地说起自己近来的学习收获,从在贺家、钟家抄习字讲到跟着王维练琴,甚至还提及自己准备刻苦努力地把琴学好再寻机问问王维能不能教自己作画。

  她想学的东西好多啊!

  "对了,我在路上还学了对句。"三娘积极地和李隆基分享,并告诉李隆基连钟绍京都夸了她。

  那可是钟绍京欸!

  钟绍京都说她对得好,显见她还是有那么一点天赋的,她以后一定好好学!

  三娘想起贺知章提及的入门,不愿意麻烦贺知章帮自己多跑一趟,便凑到李俨身边询问他本人:"你们那边有《初学记》么?"

  李俨瞧见个奶团子冷不丁凑到自己边上,一时都没反应过来。

  事实上刚才到三娘在李隆基面前滔滔不绝地说话,他就已经愣住了。

  怎么会有人敢在他们皇祖父面前这么放肆啊?

  就这么一愣神的功夫,三娘便直接挨到他边上来了。

  见他没回答,三娘又凑得更近一点,重问了他一遍。

  "就是圣人让人编的那本《初学记》,你们有吗?"

  李俨这才听清楚她问的是什么。

  "自然是有的。"

  李俨答道。

  三娘高兴地道:"那能借我吗?贺学士说学对句得先读读这本。"

  李俨道:"有何不可?"

  等他答完了才想起还在御前,忙抬眼觑向倚坐在上首的李隆基。

  李隆基抬眼扫了扫自家孙儿稚气犹存的脸庞,笑道:"你们功课上有不懂的可以多问问李泌,他虽只比你们年长几岁,学业上却比你们精进太多了。"

  众人自都喏然应是。

  等李隆基摆摆手让他们退出殿外,那群年纪不等的小皇孙们才活泛起来。连李俨年纪都还不大,其他人的岁数自然也没比三娘大到哪里去。

  其中李俨有个叫李俅的弟弟便与三娘一般大,他与李俨并非一母同胞,兄弟之间的感情却还不错。

  主要是李俨是个好兄长,对待弟弟妹妹一贯都很优容,有些小打小闹的问题他还会帮忙遮掩一二,是以弟弟妹妹都颇亲他。

  李俅长得圆胖圆胖的,小圆脸起来极有福气。他一到三娘就觉得这个妹妹可得紧,有点想偷偷骗回家当亲妹妹养。

  要知道东宫前头几个全是兄弟,他还没有姊妹呢。

  堂姊妹不算,她们大多嫌他从小赚钱,总不乐意和他玩(大抵是记恨他以前骗走过她们手头的余钱)。

  李俅显然也是个从小话多的,忍不住问三娘:"你怎么敢在我阿翁面前说那么多话的?我平时都不敢讲这么多。"

  三娘能感受到李俅对自己的善意,马上和李俅边走边聊起来:"圣人这么好,我便是说错了什么他也不会怪罪我的。"

  她还和李俅讲起自己从小摸索出来的沟通技巧,表示她并不是随随便便开口的,都是得了圣人示意才开的口。

  只要多和人聊聊天,其实很容易知晓该怎么判断他们是不是有耐心听你讲话的。对方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你就能明白接下来该自己说了!

  当然,如果别人都有点儿不耐烦了,你还不管不顾地讲个没完,别人当然不乐意再搭理你啦。

  至于具体该怎么把握这个度,必须自己去摸索才行。

  一通交流下来,李俅感觉获益良多,隐隐有些明白自己的创业大计为什么屡战屡败了。原来跟人说个话还有这么多学问啊!

  李俅夸道:"你懂得真多。"

  三娘回道:"没有懂很多,就是我比较跟人讲话,讲着讲着就知晓别人的眼神和表情是什么意思。"

  她见其他人也在听她和李俅讲话,便给她们演示起不同的表情和眼神来,不时还搭配上对应的动作,比如听着听着身体往前倾,那就代表对方对这个话题很感兴,你可以放心大胆地继续讲了。

  这个微表情和微动作小课堂听得李俅他们这群年纪不大的皇孙们眼睛都睁圆了。

  这些普普通通的表情和动作,居然能分析出这么多东西吗!

  目睹了整个过程的李泌:""

  一不小心连他都听入神了。

  平时努力维持皇室嫡长孙姿仪的李俨也听得一愣一愣的,向三娘的眼神非常复杂--这郭家三娘起来怎么和别的小孩完全不一样。

  才刚认识一会儿就把他这群弟弟妹妹全吸引住了是怎么回事?

  三娘被一群朋簇拥着,非常享受和小伙伴们快乐交流的感觉,丝毫没有注意到李俨他们向她的眼神有多复杂。

  她连宫宴都是在皇孙堆里吃的。

  一顿宫宴吃完,三娘回去的时候也是跟着李俨他们一起走的。

  等走到温泉宫这边给他们安排的"百孙院"门口,李俨才再次开口:"你不是想借《初学记》吗?要不要随我进去先拿一卷?"

  三娘闻言立刻跑到李俨身边去,开开心心地仰头问道:"真的能现在就借我吗?

  李俨了眼她水灵灵粉嫩嫩的脸颊,微微转开了目光,"嗯"了一声,点着头回答:"可以,你完再来拿第二卷就好。"

  三娘便向他保证自己会很惜它的。

  她随着李俨去取了《初学记》的第一卷,才快活地挥别朋们回去找自家祖父。

  眼下天还没黑,她赶早回去还能好一会呢。

  郭家祖父这会儿已经知晓李隆基准备让三娘去给皇孙们陪读,一时也说不清心里是忧是喜。

  他摸着三娘脑袋说道:"不着急,慢慢。"

  他怕他宝贝孙女样样都学得太快,遇到什么变故他们这些当长辈的根本来不及应对。

  三娘说道:"贺学士说有三十卷呢,我不快一点不知得到什么时候!"她说完想到自己还没跟贺知章说自己已经借到的事,当即央着她祖父带她去寻贺知章。

  郭家祖父能怎么办,只能带着她去了。

  三娘哒哒哒地跑进贺知章所在的院子,便见贺知章正优哉游哉地坐在那儿喝茶,对面还坐着两个有点眼熟的人。

  她认真回忆了一下,想起来了,这是重阳宴上见过的张旭和吴道子。张旭自不必说,那天他写的屏风有人花重金想和贺知章买贺知章都不肯卖来着!

  吴道子当时倒是不显山不露水,要不是三娘记性好,怕是都记不得他到底是谁。

  听说这个吴道子也很会画画!

  三娘跑上前挨个向他们问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