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宿主她专注种田 第1262章成为德鲁伊的那些年

《宿主她专注种田》第1262章成为德鲁伊的那些年

作者:鞑罗猫 字数:916 书籍:宿主她专注种田

  虽然逸出的电子不是聚变燃料。

  但可以给环流装置提供电压,这样聚变自循环的发电系统,就多了一项输入电压。

  Ⅳ-Ⅲ型核聚变反应堆的输入电压,仅有一个“点火电压”。

  就是仪器发动之后,核外电子开始剥离,然后聚变反应开始,产生大量的热,进一步发热烧水,蒸汽推动发电,产生的电力一部分回馈到换流装置本身,进一步推动聚变反应的进行。

  虽然这样的设计满足了输入大于输出的设定。但有一个问题,就是启动时间太久。

  要知道,推动聚变反应的大量进行,需要超高温高压的环境。

  一般的核反应堆,需要庞大的电力支持瞬间达到。

  而自循环的情况下,需要运行数个小时乃至数日才能达到。

  因此这是顾氏反应堆唯一的缺陷。

  但如果能够使用从原子身上剥离出来的核外电子,那就能够大大提速。

  而且羊毛出在羊身上,从原子身上薅核外电子,对输入电能的消耗就更少了。

  当然,现在还是高考期间,他还没有那么多精力去验证可能性。

  毕竟能够承受这样极端环境的ito、活性层、电子传输层的材料,或许在近十年都很难找到。

  不过,他还是把这个可能性记在心里之后,才继续往下做题。???.biQuPai.coM

  实验题是力学实验和运动学的结合体。

  验证重力加速度的实验。

  是一道比较简单的题目。

  不过……

  顾知秋越做越不对味,尤其做到了最后一步,问重力加速度的大小那一步,他难得的卡壳了。

  这里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题目。

  一张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桌子。

  桌子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a。

  另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b,悬挂在半空。两个物块用一根细线相连。

  在桌面上有两个光电门。光电门的原理简单来说就是这东西两侧有一个射光孔,有一个收光孔,一旦有东西通过,射光孔的射线被阻断,无法到达收光孔,然后会记录下来被阻断的时间。

  这类题的解法,很明显,就是用物块a在通过两次光电门的时间,算出来各自的速度,然后根据vt2-v02=2ax算出加速度。

  而有了加速度就有了合外力f合=(m+m)a=2ma。

  而合外力就是物块b的重力,即f合=mg=2ma。

  联立之后,就有g=2a。

  很无聊很简单的一个题目。

  题目唯一的坑也就是隔离法和整体法的应用。

  其他的没有一点心机。

  但顾知秋迟迟没有下笔。

  这个题他一眼就能看出来答案,但他不太愿意把这个答案给写出来。因为题目上少了一句说明和前提——“本题目重量等于质量”

  通过mg=2ma,最后算出g=2a的前提是等号两侧的“m”会被约掉。

  但问题是,这两个m本来就代表的是不同的含义。

  一个是万有引力定律中的质量。

  一个是牛顿第二定律中的质量。

  虽然两个都叫质量,但其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想要测量物体的质量,通常是放在秤上。

  然后通过称面受到的压力,来测出万有引力。然后再根据重力加速度,反推出质量。

  这种质量,称之为引力质量,或者重量。

  一旦脱离引力,这种方式就不管用了。

  所以引力质量是表征物体在引力场中受到引力大小的一个物理量。

  而在牛顿第二定律中的质量,又叫做惯性质量。是表征一个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快慢的物理量。

  一个是影响引力大小,一个是影响物体运动快慢。

  惯性质量决定任何方向上的力对物体带来的加速度,而引力质量,只决定受到的引力大小。

  重量恒指向地心。

  而加速度可以是任何力,在任何方向上的结果。

  爱因斯坦也曾说过一句著名的话,特意来区分这两种质量之间的差异——地球以重力吸引石头,而对其惯性质量毫无所知。地球的召唤力与其引力质量有关,而石头所回答的运动,则与其惯性质量有关。

  其中的逻辑有些复杂和抽象,再加上越来越多的老师忽略了这个问题,导致在物理的严谨性问题上出现了如此巨大的纰漏。

  当然,一定有人会说,为什么一般做物理题的时候一直都是直接把他们约掉了呢?

  其实针对这个问题,物理学家们做了无数次实验。

  包括牛顿的单摆实验,以及课本上提及,但历史上并未发生的比萨斜塔实验,甚至还专门跑去月球,做了铁球和羽毛的自由落体实验,得出的结果是惯性质量精确地等于引力质量……

  虽然直到现在,无数科学家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们的世界是这样的。但它就是这样。

  所以绝大多数的物理老师,为了不影响做题,也就不会告诉你这两个质量完全是不同的概念。

  而你把他们约去,也仅仅是因为一个数值上的巧合。

  如果你曾经也怀疑过这两个质量为什么可以约去,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你已经具备了成为一名优秀物理学家的潜力。

  顾知秋为这个题生气,并不是小题大做。

  而是这件小事关乎着物理的严谨性。

  连高考这样的高水平的试卷,都会出现这样的纰漏,无疑是让人心寒的。

  出卷组的疏忽大意,导致的或许就是无数学子对这个世界的错误认知。

  当无数学子也得过且过之后,那物理学界的新鲜血液,也将越来越少。

  为此,顾知秋特意在写下答案之后,用广义相对论的等效原理,对引力质量等效惯性质量这一观点进行阐述。并且在最后也表达了对出卷团队的期望。

  高中阶段的知识可以考察的简单,可以出现悖论,因为高中生的理解在那里,任何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认知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步一步进化的。

  在很小的时候,认为天圆地方、认为地球是宇宙中心。无关紧要。

  但是到初中要告诉他,地球是圆的,它围着太阳在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