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疑是春闺梦里人 第22章:迟来的愧疚

《疑是春闺梦里人》第22章:迟来的愧疚

作者:溶月0708 字数:2255 书籍:疑是春闺梦里人

  五人跃下马后,同时对冷面阎罗一个长揖,说道:“胡大哥别来无恙,这几年你到那里去了,害我们找得好苦……”

  冷面阎罗轻轻叹息一声:“你们还找我作甚,我早已洗手归隐,不问江湖是非了。”

  最左首一个年龄较大之人,忽然面现凄然之色,说道:“大哥纵然洗手归隐,也该知会我们一声才好,这几年来,江北武林道上,盛传大哥遇害之事,一班兄弟,无不忿恨填胸,立志要替大哥报仇,只是大哥遇害一事经过,传说纷纭,莫衷一是,究竟谁是正凶,一时之间无法探得确实消息,害得一班兄弟们奔走江北六省,到处寻访大哥行踪,探听大哥遇难确讯,数年奔走,始终未能探得确实消息,但我知大哥一身武功,已达超凡入圣之境,放眼当今江湖,有谁是大哥敌手?遇害之事,恐是谣传,但因无法寻得大哥下落,只得半信半疑,一班兄弟在久寻大哥不得,大都心灰意冷,只余下我们五个,立誓要寻得大哥下落,如果证实遇害之事确真,亦要寻得大哥遗体安葬,再找正凶,替你报仇,想不到大哥确是有意逃避我们……”言词虽是说的婉转,但隐隐含有责备之意。

  只听冷面阎罗黯然一声长叹,说道:“承蒙旧时兄弟们对我这等关怀,小兄十分感激,但近年之中,我已深悔过去的一切作为,满身罪孽,两手血腥,因此埋名深山,隐迹荒巅,忏悔我半身债孽。”

  五个大汉望望他身后飘拂的血红剑穗,马鞍上挂的铁拐,脸上现露出不信神色。

  冷面阎罗目睹几人神情,不禁微微一耸双眉,冷冷的说道:“我胡柏龄几时打过诳语?

  这次我重整剑拐,再履江湖,但我欲所作为之事,已和昔年大不相同,道不同不相为谋,就请几位转告一班旧时兄弟,说我胡柏龄谢他们的一番关怀旧情,但我已于数年前洗手退出江湖,江北绿林道上,早已没有冷面阎罗胡某人这号人物了。”

  说完带缰转马,欲待走去。

  五个大汉素知他为人做事,稍不遂心,举手就要杀人,见他转马欲走,那里还敢伸手拦阻?相互一使眼色,一齐拜伏地上,说道:“大哥请稍留片刻,我等还有下情禀报。”

  原来这胡柏龄在未洗手退出江湖之前,乃江北六省绿林道上的总瓢把子,声威所指,江北黑白两道的人物,无不俯首听命。

  此人发迹奠基,亦是际缘时会而起,当初江北道上,出现了五个人物,这五个人中,三个是触犯清规,被少林寺逐出寺门的弟子,蓄发还俗之后,仍借少林派外门弟子名义,横行江北。两个是武当派中私自逃离的门人,出没在江北地面。因为几人都是初涉江湖,不懂绿林过节,横冲直撞,引起江北道上绿林反感,暗传绿林箭,邀集高手,合力截击,想把几人逐出江北地界。五人因利害相关,结成一体,因为个个身手不弱,在几番被人围歼搏击之中,伤了不少江北绿林道上高手。

  这一来,事情闹的越发不可收拾,江北六省所有绿林高手,一致愤而联手围剿。五人武功虽高,但难抗对方人多势众,遭人步步追迫得日夜奔走,狼狈不堪。

  正在此时,行于江湖的少林、武当两派门下弟子,亦探得五人在江北诸般恶迹,回报两派的掌门师尊,联合调遣门下弟子,由少林派天明大师率领,渡河北上,准备生擒五人回山,以派中戒规治罪,以肃门规。

  天明大师位列当代少林寺天字辈三大高手之一,除少林寺掌门方丈,行脚天涯,三十年未回过一次少林寺的天觉禅师之外,天字辈中,天明大师的武功,可列为少林派第一高人。

  这时,冷面阎罗胡柏龄亦在江北崭露头角,因他武功太高,行踪飘忽,神出鬼没,虽在江北露面数年,但知道他的人,却是寥寥无几。

  天明大师率领两派弟子,下山之后,难免伸手管些不平之事,行踪所及,挑了不少黑道窑子,江北绿林道上,遂传出少林、武当两派联手扫荡江北绿林的消息。

  这一来确使江北所有的黑道人物,大起恐慌,因为少林、武当两派的武功,早已誉满天下,而且率领之人,又是誉重一时,号称少林寺三大高僧之一的天明大师,这传言震动了整个江湖。

  可是这一变故,反而救了五人,所有穷追五人的高手,都纷纷撤回,聚会保定府,筹谋对付少林、武当两派的来人。

  冷面阎罗胡柏龄听到江北绿林聚会保定府之讯,单身匹马,赶往赴会,他轻功已达炉火纯青之境,无声无息的进了会场,数十个江湖高手,没有一个发觉他何时入了坐位。

  直待众人意见分歧,迎战避敌两者难作定论之时,胡柏龄突然起身插嘴,力主合力迎击。

  当时他年纪还轻,人又无名,虽然说的慷慨激昂,愿作先驻,独斗天明大师,但却无一人附和赞成。

  胡柏龄生性本极暴戾,看众人无—把自己放在眼中,不觉大怒,飞起一脚,蹋翻桌子,大骂群集的江北盗首,个个都是贪生怕死,欺软怯硬的酒囊饭袋。

  他这猖狂的举动,触犯众怒,立时有四个著名大盗,向他扑去。

  冷面阎罗见状,冷笑一声,挥掌迎战四人,不过十合左右,四个声誉卓著的江北巨盗,全被他点倒当场。

  他这一现身手,果然镇慑全场,遂有—大半主张截击两派的人,愿随他迎堵两派高手,不过,要他出手对付天明大师,因为群匪所以难作定论,大都是害怕天明大师的威名,既然胡柏龄愿独斗天明大师,少去一个顶尖强敌,余下便可应付。

  胡柏龄眼看江北绿林的大部著名高手,肯受自己节制,内心十分高兴,当下哈哈大笑一阵,领着主战群匪,迎截天明大师率领的两派高手于黄河渡口。

  那一战虽是动员大部江北绿林道上精英,抗拒少林、武当两派高手的大会战,但最为主要的还是胡柏龄和天明大师的一场博斗。

  两人由晨至暮,由暮至晨,一昼夜的惨烈搏击之中,仍然无法分出胜负。

  天明大师当时已在六旬以上,而冷面阎罗胡柏龄只不过三旬左右,那时出道江湖尚不及三年,天明大师虽未输招,但在一昼夜火烈绝伦的拼搏之中,也没有占得丝毫上风,他本是望重武林的高僧,看自己经一日夜之久的时间,还未把一个初出江湖的黑道人物打败,不禁大感惭愧,既心折对方武功,又感无颜再战,当下急攻三杖,把冷面阎罗胡柏龄迫退两步,跃出战圈,说道:“老衲一生之中,会过无数高人,但如施主这等年龄,有此身手,实在罕见罕闻,就凭施主这身惊人绝艺份上,老衲愿承担敝寺掌门人责怪,就此率本门中弟子,撤回嵩山本院,不过武林之中,首戒背叛师道,兰因絮果,一毫不爽。施主一身武学,举世无匹,如能步入正途,不难成为一代大侠,正邪之分,一望即知,是非之辨,全由心念,老衲不揣冒昧,说了这番肺腑之言,尚望施主三思。”

  说完,果然率领少林门下弟子,退离江北,返回嵩山。

  天明大师一走,武当派中几个弟子,也随着撤离了江北。

  这不但使江北绿林同道对胡柏龄刮目相看,就是少林、武当派中的几个杰出高手,也震惊于他的武功,因那天明大师不但是少林寺中三大高僧之一,就当时武林而论,也是极负盛誉之人。

  老和尚久战无功,含愧退回嵩山,而胡柏龄却在那一战之中,声誉鹊起,奠定他领导江北绿林的盟首基础。

  几个被少林、武当搜捕的叛徒,在感恩之下,自动投依麾下,正式拥立胡柏龄出任江北绿林道盟首,继而纠众呼应,披靡江湖,一时之间群豪折服,绿林翕从,凡是冷面阎罗胡柏龄足迹所到之处,无不远接远送,畏忌三分。

  在胡柏龄的属下助手中最为得力者,就是被两派所要缉捕的五个少林、武当的叛徒。五人投依胡柏龄后,备加友爱,插香结盟,合称江北五龙。

  这时,江北五龙都早已恢复了俗家姓名,以年序排称,老大叫出云龙姜宏,老二叫入云龙钱炳,老三叫飞天龙何宗辉,老四多爪龙李杰,老五喷火龙刘震。

  胡柏龄正是血气方刚之年,在江北五龙从旁推恿之下,俨然以江北绿林盟首自居,并自制江北六省绿林盟首令牌,传谕北六省绿林同道,限期聚会五龙山。

  这一道令谕,引起了江北六省中不少著名黑道人物的反感,暗中作梗,阻拦大会,致使依限赴会的绿林同道,寥寥无几。

  五龙眼看赶会之人不多,立时又鼓动胡柏龄对那些未遵谕赴会之人,应逼使就范,并戮杀主谋作梗之人。

  胡柏龄经五龙挑起怒火,果然放手大干起来,费时近年,足迹遍及六省,凡是未参与绿林会之人,只要稍具声望,不是被他诛绝剑拐之下,就是被迫加盟,再加上五龙相助,奔走呼应,软硬兼施,不及—年江北六省中绿林人物完全臣服,胡柏龄的万儿,愈来愈响了,但随着他日渐高张的声誉,恶迹血债也堆积如山,仇人也愈来愈多……直待他遇上了那玄衣少妇谷寒香,陡然间悔悟前非,悄然洗手归隐深山……可是他积欠的血债,并未因他改过而消解,追讨的铁蹄,仍处处紧追着他……

  这诸般往事,闪电般从他脑际闪过,他回头望望眼前五个昔年效忠于自己的兄弟,心中忽然生出依恋,暗道:“哼!过去我纵横江北,是何等的威风,只要我一句话,整个江北地面,立时会掀起滔天的风波,血流成河,尸骨堆山,冷面阎罗胡柏龄七个字,震荡着千万人心,不管是黑白水陆道上的人物,谁敢不遵我胡某的命令……”

  他眼睛中闪起冷傲的光芒,陶醉在往事的回忆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