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汽车崛起 第13章 搞AT变速箱正当时

《汽车崛起》第13章 搞AT变速箱正当时

作者:流浪的肘子 字数:1844 书籍:汽车崛起

  至于6AT自动变速箱,那还遥远的很,在汽车史上,第一台6AT自动变速箱是在二零零二年才量产的,这就是采埃孚与宝马合作的ZF6AT变速箱!

  九十年代4AT变速箱技术开始慢慢成熟,当然这时候5AT也开始推广到更多的车型上。

  所以现在海陆提出要搞国产AT变速箱,在座的工程师们都觉得,海陆是不是有点夸夸其谈了?

  毕竟现在国内在手动变速箱技术上,都还非常的弱。

  还有一个问题便是,现在手动变速箱才是主流,甚至绝大部分的汽车工程师都觉得,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手动变速箱的主流地位不会改变。

  比如说桑塔纳轿车,现在都是装的4档手动变速箱,申海牌轿车更不用说了。

  只有海陆才知道,现在搞AT变速箱正是时候啊,因为AT变速箱可以说是未来综合性能最好的变速箱,而且现在它也没有专利壁垒,如果等AT变速箱专利壁垒出现,那就晚了。

  大众集团后来为什么搞双离合自动变速箱?那还不是因为AT变速箱技术专利壁垒搞的。

  AT变速箱绕不开的一个问题,就是专利。

  所以趁现在,爱信,采埃孚这些变速箱巨头还没有形成AT变速箱专利技术垄断,搞国产AT变速箱,不就正是时候吗?

  一想到前世的时候,种花家车企,饱受AT变速箱被国外垄断之苦,海陆就有些痛心疾首,那些变速箱巨头,在AT技术不断进步的同时,通过层层专利保护筑起技术壁垒,让后面的变速箱企业被一道几乎不可逾越的障碍挡住了。

  所以做AT变速箱就得趁早啊,现在4AT技术还未成熟,6AT变速箱面世还早得很,海陆心想自己完全可以带领大家搞出国产的4AT变速箱,6AT变速箱啊,甚至有可能,世界上第一台6AT变速箱就会在种花家诞生!

  如果成功了,那么种花家汽车工业,将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未来。因为将来自动变速箱的主流,那可不就是6AT吗?

  一台爱信的6AT变速箱,采购价格达到八千元,所以即便是大众汽车都不太愿意用,更不要说后来因为与丰田汽车争夺世界第一汽车巨头,被爱信断供,大众不得不研发双离合变速箱。

  就是后来种花家自主品牌,也只能绕开AT专利技术壁垒,搞双离合变速箱。

  海陆还记得,在二零一七年,自主品牌逐步开始应用自己生产的双离合变速箱,并且形成了二百多万台的年产能,只不过实际装车只有三十五万台而已,仅占自主品牌自动档车型销量的百分之五都不到。

  双离合变速箱成为了种花家消费者避之不及的东西,这也确实是因为它不如AT变速箱技术成熟可靠,就连大众汽车开发的双离合变速箱,也曾经出现了很多问题,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改进,才慢慢的成熟起来。

  之所以自主品牌采用双离合不受欢迎,而大众汽车采用双离合卖得很好,除了技术差距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种花家国内,因为桑塔纳和捷达这两款车几十年的口碑,带来的大众车标信仰。

  一个大众车标值五万,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虽然说后来种花家国内,也有两三家企业开发了AT变速箱,但是性能并不理想,技术还是汉斯家不要的,比较落后,只有二三流自主品牌才少量试用,结果并不理想。

  最后种花家国内自主品牌,还是大量的采用双离合变速箱了,比如说长城汽车在二零一八年后,几乎不怎么采用AT变速箱,全部采用自主“研发”生产的双离合变速箱。

  但是说到国内自主研发的双离合变速箱,其实仍然是和国际变速箱系统巨头合作,或者是部分引进技术开发的,仍然是受制于博格华纳或者是格特拉克这些巨头,因为双离合变速箱的重要部件,比如离合器模块、液压控制模块及TCU都是这些国际巨头提供的,而且这些部件的价值,占到了整台双离合变速箱的百分之六七十,可以说国内所谓自主研发的双离合变速箱,核心技术仍然不在手中。

  这就好比海陆重生前发生的华为芯片事件,大家都以为华为的麒麟芯片自主研发很牛,但其实只要国外一制裁,不给你生产,那就熄火了。

  所以种花家汽车工业,不管是变速箱也好,还是整车也好,都是受制于人,大部分的利润都被那些国际巨头给赚走了。

  现在可是九十年代初,AT变速箱还不存在技术专利垄断,所以现在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T变速箱,绝对是一个好时候,而且还要解决核心部件的自主问题,才不会受制于人。

  一旦开发成功国产AT变速箱,那么现在虽然看起来,可能市场很小,只有高端车型才用得上,但是将来呢?

  这些可是只有海陆这样的重生者,才能看到的,整个申海汽车几千号人,没有一个会有这样的眼光。

  所以海陆一提出搞AT变速箱,工程师们便觉得海陆是一个很会吹牛,会忽悠领导的年轻人。

  不过海陆所讲的新技术,真的太专业了,又让他们感到迷惑,连他们都不知道的技术,海陆竟然知道。

  从发动机,到变速箱,再到底盘,海陆把整个汽车模块平台的技术,以及不同车型的开发,都讲得很详细,虽然大家都觉得海陆有点飘,可在座的每一个工程师,都不得不承认,海陆讲的东西,确实都是干货啊,他们自叹不如。

  待海陆讲完,技术研发中心副主任宋伟强便站起来问道:“海陆同志,我觉得你提出的汽车模块化平台,确实是不错,可是我们现在就这么点人,经费也不足,如何能够完成这样复杂的技术开发呢?更不要说AT变速箱了,即便是采埃孚,都离不开博格华纳这些巨头的技术支持,咱们是否应该考虑和这些巨头合作呢?”

  海陆可是提的自主研发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箱的重要系统,这的确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看起来几乎不可能完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