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错嫁惊婚:景少追妻请排队 第919章 愿不愿意在庭上帮我作证

《错嫁惊婚:景少追妻请排队》第919章 愿不愿意在庭上帮我作证

作者:灵犀蝌蚪 字数:1780 书籍:错嫁惊婚:景少追妻请排队

  是夜,肃州城外火光通明。

  方形篝火熊熊燃烧,半人高的火把绕祭台排列。自城头俯瞰,似一条巨龙盘踞大地,威严峥嵘。

  木制的栅栏高过两米,下宽上窄。囚徒被推入门内,一个挨着一个,互相拥挤在一起,连转身的余地都没有。不想被踩踏,众人只能踮起脚尖贴近栅栏,争抢呼吸的空间。

  公子长身份特殊,没有同氏族关押在一处,而是独自锁进一间栅栏。

  在他左侧是有狐丹父子,右侧则是熊熊燃烧的火把。火光照在他脸上,几点火星飞溅至眼角,灼烧的刺痛令他骤然惊醒。

  望见奴隶牵出的战马,看到马鞍下拖拽的绳索,他艰难地滚动喉结,脸色变得青白。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麻木憎恨消失无踪,尽被无限的恐惧取代。

  火光下,宗的身影由远及近。

  迥异于平日里的装束,他身着宽大的麻衣,腰间系一条长带。灰白的发披在身后,额上勒三股发绳,带上串联玉饰,玉上雕刻玄鸟图案。

  在他身后,数名年轻男子手捧小鼎,鼎中盛满清水。鼎纹粗犷古朴,源于开国之初,由天子赐给初代晋侯。

  "宗伯!"

  公子长从地上跃起,猛扑向栅栏,双手牢牢握紧栏杆,头压向缝隙,大声道:“宗伯,林珩有罪!他不孝悖逆,召国人驱逐父君,他是晋国的罪人!"

  "他是罪人!"

  公子长竭力嘶吼,单手探出栅栏,手指抓向对面的宗。仅仅数寸距离,此时却有如天堑。

  满是脏污的手指开合数次,用力攥紧,掌心却空空如也,正如他的命运。宗站在原地,宽大的袖摆被风鼓起,灰白的发遮住脸颊,也掩去他脸上的表情。"宗伯,林珩是罪人,他是罪人!"

  嘶吼变成咆哮,公子长声音变调,形似疯癫。宗始终不为所动。

  “君上偏宠妾庶,多行昏庸之举,实乃偏离正道。背弃先君誓言,欲坏祖宗之法,有今日下场是咎由自取。"

  "况成王败寇,古已有之。"

  宗上前一步,目光锁定公子长,眸底浮现暗光。

  "落败就该承担后果,慨然赴死,方为林氏子豪迈。你身

  负胡血,公子珩仍许你以晋室血脉受刑,已是法外开恩,莫要不知足。"

  法外开恩?

  不知足?

  公子长怒睁双眼,牙齿咬得咯吱作响。手指紧扣木栏,用力到指尖发白,指甲一片片翘起,流下殷红的血。

  “你胡说!”

  他大声咆哮,欲以癫狂掩饰恐惧。

  见他这副模样,宗摇了摇头,转身走向祭台,再不看他一眼。

  跟在宗身后的晋室成员手捧小鼎,经过栅栏时,落在公子长身上的目光颇为复杂,既有厌恶也有鄙夷,还有幸灾乐祸,唯独没有怜悯和惋惜。

  同被关押的氏族始终缄默。

  包括有狐氏父子在内,没人给予公子长半点关注。

  有狐丹在战斗中受伤,伤口恶化,已经奄奄一息。有狐显的状况不遑多让。他双腿骨折,右小腿粉碎,被族人抬着出城,正因高热昏迷不醒。

  有狐达情况稍好,却也是满身狼狈,不复见往日的卓尔不群,一表人才。

  父子三人关押在一起,有狐达靠在栅栏上,呆滞地望向天空。掌心探出缝隙,接住几片飘落的雪花。

  看着雪花缓慢融化,过往的一幕幕浮现脑海,他忽然发出一阵狂笑。笑声喑哑变调,堪比嚎哭。

  甲士听得不耐烦,大步走上前,反持长矛捅向栅栏。矛杆末端狠狠撞上有狐达的胸口,近乎能听到骨裂声。

  "嚎什么嚎,闭嘴!"“明日受死,今夜省点力气。”

  有狐达胸口受创,发出剧烈咳嗽,当场咳出鲜血。

  见他无力再嚎啕,甲士满意地收回长矛,转身走回到祭台下,监督奴隶运送牺牲。城门处出现几点火光,不多时,一辆马车穿过夜色向刑场驶来。

  抵达近前,马奴勒住缰绳,做侍人打扮的马桂跳下车辕。

  四下里打量一番,他迈步走向公子长,见对方落魄的模样,不由得嘿嘿一笑,冰冷阴狠,令人不寒而栗。

  再看有狐氏父子,他更觉得满意。

  当年正夫人病逝,公子珩被送往上京,玉堂殿上下几经磨难,数人被活生生打死。动手的是丽夫人,但无有狐氏在背后撑腰,没有君上偏爱公子长,她岂敢肆意张狂。如今风水轮流转。

  丽夫人已死,马上就轮到公子长和有狐氏。思及此,马桂再次冷笑。

  他袖手走近栅栏,上下打量着公子长,令后者顿觉屈辱。

  “阉奴,当年就该毙你于刀下!”

  马桂权当是在听犬吠,好整以暇的看着他,朝身后摆了摆手。

  立即有一名小奴走上前,怀里抱着一个粗陋的陶罐。罐口敞开,里面装着一些焚烧后的灰状物,还埋着不成形的碎骨。

  马桂举起陶罐,当着公子长的面倾斜罐身。

  粉渣淅淅沥沥洒落,垂挂在一条长线。碎末落在地面,很快积成一小堆,被坚硬的履底踏上,用力碾压。

  马桂盯着公子长,翘起一边嘴角,阴冷道:"公子命我传话给你,当日宫外,你胆敢对正夫人言出不敬,今将罪妇有狐氏挫骨扬灰,骨灰洒于荒野,任人兽踩踏。"

  一番话说完,陶罐倾倒一空。

  看着双眼赤红的公子长,马桂逼近栅栏,低声道:“当年正夫人中毒,君上脱不开干系,有狐氏就是君上的刀。如今罪妇先行一步,公子长,你马上就会踏上后尘。可惜公子仁慈,还许你一个体面。如你这般罪人,本不配氏族之刑,就该如胡奴一样拖在马后,任凭砂石磨砺,肉枯骨裂而死!"

  公子长眦目欲裂,隔着一道栅栏愤怒咒骂,却拿马桂无可奈何。

  “阉奴,你不得好死!”

  马桂却是笑了。

  他直起身后退半步,随手丢掉陶罐。

  一声脆响,陶罐砸在雪地上,当场四分五裂。

  “回城,向公子复命。”

  不理会公子长的咆哮,马桂施施然登上马车,命马奴调头。小奴利落地爬上车栏,稳稳坐在车上,一个个数着栅栏里的人,模样天真却透出残忍。

  "药奴,记着,敢对公子不利之人,注定要死无葬身之地,死后挫骨扬灰。"马桂的声音传来,阴测测,令人寒毛倒竖。

  小奴却咧开嘴角,清脆地应道:“桂翁放心,我一定牢牢记住。”

  "乖。"

  马桂笑了。

  不再是皮笑肉不笑,真切透出几分慈爱。马车行入城内,逆风穿过

  长街,停在晋侯官前。

  马桂和小奴走下马车,后者跟着侍人离开,他则快步穿过宫道去往林华殿。在殿门前,马桂遇上脚步匆匆的马塘。

  “事办成了?”

  "成了。"

  兄弟俩语速飞快,声音压得极低。"昏君入郑,郑侯欲借机生事。"

  “郑侯野心勃勃,早对边境数城虎视眈眈。”

  “珍夫人传回消息,昏君本欲西行,继而北上。不料被郑拦截,如今困在郑国。”“西行,北上。”

  马桂陷入沉思,脑子里一念闪过。莫非要去戎地?

  兄弟俩对视一眼,都能看出对方所想。

  若是晋侯去了戎地,势必要惹来麻烦。郑国中途拦截,反倒是阴差阳错办了一件好事。寝殿内,林珩挥退侍婢,仅留许放在殿内。

  待殿门关闭,他亲自移来两盏铜灯,照亮铺在案上的舆图,

  “郑、晋、犬戎。”

  图上线条分明,清楚标注晋国西北边境数座城池。

  其中丰、皋二城地处要冲,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数百年间几度易主,直至晋国兵势鼎盛,才将两地完整纳入版图。

  “天子分封,两城原为戎地。”舆图旁堆着数卷竹简,上载开国时分封的领土,明确不包括两地。

  "彼时殷民东迁,荒漠之戎徙入旧城。"

  丰、皋历史悠久,本为殷人建造。历经百年,城池不再适合居住,殷人集体东方迁进入镐地,戎人占据这片土地。

  "放翁,我在上京翻阅史书,见到过成王旨意,言未封之土无主,可夺。"

  "确实如此。”许放颔首道, “丰、皋曾为戎占,惠公开疆驱逐戎人,将二城纳入晋地。惠公薨后,郑国趁丧期抢夺城池,其战不义,国人皆愤慨。孝公继位后,发兵夺回两城,入郑百里,割当岁粟麦,掠羊马逾千,奴隶数百。"

  许放学识渊博,不亚于一本史书。提起晋郑两国的战事,可谓信手拈来。

  “此后近百年,两国频繁发兵,互有胜负。至烈公继位,伐邻国犬戎连战连捷,丰、皋再未易主。"

  晋烈公,林珩的大父,在位

  时武功盖世,氏族咸服。"烈公薨,今上登位,承余荫发兵,伐郑、蔡大胜,逐犬戎百里,边境数年安稳。"

  许放实事求是,虽不喜晋侯,却不讳言他早年的战功。

  追溯二十年,晋侯甚是有为,守成绰绰有余。没人能够想到,不过二十年时间,他的变化如此之大,简直像换了一个人。

  听着许放的讲述,林珩观览舆图,总觉得丰、皋两地的位置有些熟悉。

  他半垂眼帘,手指敲击桌面,脑海中的记忆如走马观花,突然定格在某一瞬间。敲击声戛然而止。

  他想起来了。

  石涅。

  梦境中,丰、皋两地有矿,以石涅为最。此物能燃,燃烧时温度极烈,用途甚广。

  "放翁,郑伯困父君,对我言出诋毁,分明是欺我年少,以为肃州动荡人心不齐,以为有机可趁。我不能任他轻视。"

  "公子,冬日不宜战。"许放皱眉道。

  “我知。”林珩颔首,目光落在图上,认真勾勒边境城池。越看越觉得地狭,理应再扩百里。

  "天子压下请封奏疏,事已传出上京。诸侯定然各有思量。郑伯率先发难,余者必接踵而至。当此时,退让隐忍皆不可取,当予以迎头痛击,方能惩前毖后,杀一儆百。"

  郑侯主动做出头的椽子,林珩便要以他试刀。

  “冬日不宜战,于晋如此,郑亦然。郑侯料定晋不发兵,故肆无忌惮。何妨反其道而行,舍弃战车,以骑兵深入,命就食当地。毁城拔邑,灭郑之胆,壮晋之威。"

  林珩挥开竹简,将舆图移向正中。火光映入他的瞳孔,火舌飞窜跳跃。他所谋不仅是边境城池,更是西北方的诸侯国。郑、蔡首当其冲。

  “肃州方定,若短期发兵,氏族会否不愿?”许放担忧道。

  “恰恰相反。”

  林珩单手覆上舆图,五指缓慢收拢,恰似攥住广豪沃土。

  “晋以战立国,国人以战功为荣。氏族要稳固官爵,势必要战场立功。智氏、陶氏等如此,鹿氏、赖氏等更为迫切。"

  “上万国人滞留肃州非长久之计。”

  “我意组建新军,此番伐郑,

  正好借势而为。”

  林珩侃侃而谈,许放肃然静听。直至林珩的话告一段落,他才开口道:“调走国人,临桓城缺失防守。"

  林珩从案下取出一只木匣,手指点了点盒盖,道:“越有攻城九械,传言是际会神女所获。我亦有机缘,令百工坊打造守城器械,不日可得。运至临桓,半数兵力就能守城。待掠得郑国人口,一切迎刃而解。"

  "公子,此举恐被非议。"许放提醒道。

  “无妨。”林珩轻笑一声,出口的话却令人胆寒, "孝公能为,我亦能为。郑侯困我父,我不仅要入郑地,更要灭郑国,实乃师出有名。"

  再者,夺取更多土地,氏族获取利益,变法的阻力也会减小。林珩不介意刀锋染血,但能少些麻烦,他更乐意向外挥刀。

  "人杀不尽,但能为我驱使,端看手腕。"

  这一点,大父驾轻就熟。父君仅学得皮毛,甚至路还走偏。"以力降之,以利诱之,双管齐下,识时务者必俯首帖耳。"火光下,林珩勾唇浅笑。

  肤色白皙,有病弱之态。双眸幽暗,墨色犹如深渊,蕴藏森冷的刀锋。

  许放看着他,仿佛看到战场上的先君,挥斥方遒,千军万马如臂指使。

  短暂的恍惚之后,他迅速收敛心神,开始认真思量。此计虽有些冒险,但能助晋开疆拓土,公子珩的声望更上一层楼,氏族再无挑战可能。

  届时,就算天子压下册封,林珩也是晋国之主,无人能够置喙。

  "公子英明!"

  当夜,林华殿的灯光始终未灭。

  翌日天明,林珩率群臣出城,先观逆臣行刑,再登高台祭天地鬼神。仪式结束后,他将驾车前往猎场,执弓开启冬猎。

  刑场之上,公子长被拖出栅栏。

  粗糙的麻绳捆绑手脚,一端套住脖子。

  他呈大字形躺在地上,身下是冰冷的积雪,仰望湛蓝天空。

  冬日作现晴空,阳光洒在身上,他却感觉不到丝毫温暖,只有无尽的寒冷。鞭声炸响,蒙着眼睛的战马发出嘶鸣,拖拽战车向不同方向奔跑。

  伴随着车轮

  滚滚,公子长猛然腾空。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暴出一声怒吼:"林珩,你暴虐杀亲,必将血脉断绝,后嗣无人!"人字出口,化为一声惨叫。

  鲜血膨开,弥漫大片血雾。

  黑袍公子立于玄车之上,看一眼飞溅在地面的血痕,漫不经心地挥了挥手,道:"继续。"栅栏开启,有狐氏父子被拖上刑场。

  重复的一幕再度上演。

  行刑持续一个多时辰,林珩始终伫立原地,氏族分列左右。

  国人和庶人围在刑场四周,起初不敢出声,唯有心头鼓噪。随着血腥味弥漫在空气中,人群中突然传出一声暴喝:“杀得好!”

  如同大幕拉开,国人纷纷发出吼声,庶人紧随其后。声音汇聚成洪流,惊走聚集的渡鸦,压过隆隆鼓声。

  面对这一切,氏族脸色难看,心情异常复杂。智渊和陶裕看向林珩,目光明灭不定。明明身形瘦削,年少病弱,却给予他们无穷压力,仿佛巨峰横亘,威势更胜先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