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错嫁惊婚:景少追妻请排队 第12章 他算什么东西

《错嫁惊婚:景少追妻请排队》第12章 他算什么东西

作者:灵犀蝌蚪 字数:1353 书籍:错嫁惊婚:景少追妻请排队

  大家意见统一了,但林姗姗却说不,她说:“我们的决定没有半毛钱的作用,只有教授的决定才是真的决定,他要是说不联系的话,我们意见最统一也没有用。”

  “我们不是说猜教授的心思吗?我们是猜教授会联系,哈哈。说真的,我们也是真没这方面的决定权。”徐加伟说。

  他们不再讨论这事了。在实验室里干坐着盯那老是不变的视频很枯燥,徐加伟说还是轮流值班吧,大家一致同意。徐加伟安排自己值第一班。

  实验室里非常安静,“天华一号”传回来的视频里没带一丝声音,说明那边的天空也很安静。

  徐加伟的研究方向是寻找地外资源,他在研究时有个大前提,就是要先确认这个星球上没生命,只有在这个大前提下才有意义研究,因为只有没有生命的星球才可开采那边的资源,否则和这个星球上的生物争夺能源势必会导致星球大战。

  至目前,人类还没有在太阳系外的星球上真正开采过资源,一是不确定是否有生命,生命的定义已不是地球上的标准,更不单纯把水和氧气当做构成生命的基本要素;二是技术上还没达到要求,徐加伟他们做的是探路,如何开采那是别的团队研究的事情;三是不对太阳系内的大行星进行开采,怕破坏太阳系环境。徐加伟上大学的时候曾经到过金星,按照地球的标准,金星的表面温度高达500℃,大气压约为地球90倍,不存在液态水,加上极高的大气压力和严重缺氧,时常降落巨大的具有腐蚀性的酸雨等残酷的自然条件,不可能有生命,可以加以开发利用。但徐加伟却认为,不能光凭人类的标准去衡量是否适合生命,要用金星的标准去衡量,地球上的生命不适合在那里生存并不意味着那边就不能有生命,假如那边也有“人”的话,他们来到地球上,也会说地球的环境太恶劣了,没有可供他们呼吸的空气,地表上71%被液态水占领,也没有温暖的阳光,最高只有几十度的气温一下子就会被冻死,简直无法生存。还有即使金星上确定无生命,但一旦大规模开采会不会导致太阳系的环境改变也未可知。他从金星回来后,发表了一篇论文,其中提到不排除金星上有生命,除了科学考察外,不能人为干预金星大气环境、想当然的去改造金星,不鼓励安排去金星旅游,更不应该去金星采矿。他的观点在天文学界引起了轰动,在国际上享有权威声誉的沈威教授在他毕业后直接把他招进了研究所,成为自己现在这个研究团队的第一个弟子,按照古代武侠帮派的说法是“大师兄”。

  对于小行星的开发利用,已经进行了三个世纪,400年前的那场世界科学大会后,各国科学家采纳了中国科学家的意见,举全球之智在火星上建立起了基地,就近开采小行星资源。火星外的小行星带有数不清的小行星,可供人类开采上亿年。小行星的开采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直径千米以下的小行星就直接整体捕捉到火星基地,个头大的就派智能人上去开采搬运。在火星上制成成品后有的运回地球,有的就在放那边使用,比如飞船,太空旅行的发射基地已经转移到火星上了。这些小行星上的许多材料地球上找不到,尤其是飞船用的材料,用上小行星提炼出来的材料后,效率比地球上更高,这种国际上命名的Z-3材料,通过和地球上的稀有金属合成后能自动转化成动能,飞行速度达到光速的10倍,目前星际旅行都采用这种材料,人类在太阳系中活动,要到达任何一个点都是分分钟的事。从理论上说这种Z-3材料可以制成在真空环境下速度达到无穷大的飞船,100倍光速的已经在实验室试验成功。在小行星带,这种带有Z-3元素的小行星多得难以估量,火星上制成的材料各个参与国按需享用。那个霸权国自取灭亡后世界太平了,没有人来抢夺资源了,大家都是平等的一员,共享大自然的赐予。

  10天后,林姗姗值班时发现比邻星的行星出现了微妙的变化,她立即把同伴们叫进实验室。

  “你们仔细看,跟上几天有什么变化?”林姗姗问大家。

  徐加伟说:“变化比较明显,基本上能判断,一,最靠近恒星的两颗行星有大气层;二、越往外行星的体质越大。”

  “要是教授在就好了,叫天华小智测出大气层的物质,看看是否适合地球人类生存。”林姗姗说。

  “这不是早晚的事?教授很快就会回来了,答案马上就会有了。我感兴趣的是,是否有人类隐藏在这里,你们看,比邻星是颗红矮星,质量比太阳小,温度也比太阳低,前两颗行星有大气层,也许适合人类生存。还有,半人马座上有大量的行星在,又有三个太阳,热量充足,人类在这里寻找适合居住地的余地大,那条150亿光年外的信息朝这个方向发过来,说不定我们的先人就隐藏在这里。”

  “有道理,但是我们的先人为什么就不跟我们联系呢?这也说明他们居住在这里的可能性不大。”马彪说。

  “这还不简单啊,他们在这里安逸的生活着,地球那边的人类也好好的活着,两边没有什么交集,为什么要联系?”陈杰说。

  “还有种可能,他们时刻跟我们在联系,并且就在我们中间,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也许教授就是他们派过来的,否则为什么这么聪明。”徐加伟说着笑了起来。

  “怎么在背后议论起我来了。”真是说曹操曹操到,沈威教授回来了,他听到实验室里讨论得这么有趣,很满意。

  “热烈欢迎教授归队!”林姗姗说。

  “哼,本来就是队里的一员,无非是离开了几天时间,还说什么归队。”沈威教授笑着说,“说说看,讨论得怎么样?”

  徐加伟说:“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对那条信息的处理,我们认为应该回复,但不能急,在确保万无一失的情况下才回复,并且在回复时隐藏我们的方位。还有一个是天华小智发来视频信息的事,据我们分析,比邻星上的5颗行星,前两颗有大气层,也许有我们的先人居住在那边,或者是居住在半人马座里的某个行星上,这条信息是发给他们的,被我们捕获了。”

  “不错不错,同学们都很努力,分析得很不错。”沈威教授鼓励道。

  “那教授您那边开会的情况怎么样,定下来了没?”徐加伟问。

  “定了,原则上同意我的方案,就是再等等,看看有没后续消息,如果没后续消息了,说明他们已经得到了下一步的指示,就证明在我们的地球之外还有一群跟我们一样的人类,他们的科技水平比我们发达,对于他们来说150亿光年不是什么很遥远的距离,人生的当世就能去一个来回,更有可能就像我们去比邻星这么方便。如果还有后续信息,看他的信息内容是什么,如果是等待同样的回复,那就说明这条消息不是几万年前发的,很可能就是不久前发的,目的地就是地球,这就证明是我们的史前人类发过来的。如果是这样,我们可以试着回复。”

  “什么叫试着回复?”马彪轻轻的问。

  “在天文科学院我们已经完全排除了病毒的可能,证明这条消息是真的,只不过是发给谁的问题,我们说试着回复出于两种考虑,一,考察一下他们收到消息并且再回复我们消息的时间有多长;二,我们说的话他们能否听得懂,否则一个被他们错误理解的信息,会导致灾难性后果。”

  “那他们怎么不用视频和音频手段呢?”徐加伟提出疑问。

  “也许他们在用,只是技术标准不一样,我们接收不到而已,也许他们那代人没考虑这一技术,史前人类的思维方式跟我们肯定不会完全一样。”沈威教授说。

  “那我们如何用试探性语言?”

  “那要看他下面这条信息的内容是什么,这个具体内容不可能在那样的会上研究,这是我们团队的事。”沈威说,“还有,会议对后续的的研究作了展望,可以派飞船去接应,参加会议的生物学家说,人类在太空中超光速飞行,身体会停止发育,这样生老病死的问题解决了,飞船的材料也没问题,至于速度,我们已经试验成功100倍光速的速度了,一旦投入使用,外太空旅行基本没问题。”

  “我觉得这个速度还是不够快,即使是100倍的光速,去150亿光年外的地方也需要亿年,不现实,一定会有更快的,比方说史前人类那艘飞船就肯定超过了100倍光年。”徐加伟说。

  沈威教授很欣赏徐加伟的这种思想,他说:“加伟同学说的非常对,100倍光速对太空旅行来说是太慢了,我们应该造出更快的飞船,但目前我们的技术就只有这个水平了,哈,科学是急不来的。”

  “也对,我们先不考虑飞到这么遥远的地方去,把眼前的事做好,想一想回复的语言,一定不能使对方误会。”徐加伟说。

  “教授,您是否看一下天华小智发来的视频?”林姗姗说。

  “哦,眼下最重要的事还不是150亿光年外的那件事。”沈威教授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