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魔迹仙踪 第406章 化龙之象

《魔迹仙踪》第406章 化龙之象

作者:清风一曲 字数:1828 书籍:魔迹仙踪

  “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听了公孙策此言,狄进脑海中浮现出的第一句话,就是这个。

  之前公孙策看了《苏无名传》时,还真就担心过,万一有人把上面的手法学了去,怎么办?

  当时狄进的态度是不能因噎废食,此类书籍的意义是让刑侦水平普遍不足的古代,规范查案流程,重视人证物证,尽量构成完整的证据链……

  至于偶尔有心怀不轨之人,学习上面的手法作案,甚至是清楚了查案的流程后,提高了反侦查的意识,那也没有办法,世事终究不能十全十美。

  但现在这速度,未免也太快了吧?

  《苏无名传》至今写了四卷,每卷由文茂堂誊写了二十册,雕版还没出来,只有手写的版本,这一共也就八十册,传播范围极度有限,基本也就是在二十个人手中,怎的就有人开始模仿里面的情节杀人了?

  不过狄进也立刻明白,公孙策为何要说对不住自己:“你准备揭露这个线索,然后从看过此书的人里面,寻找嫌疑者?”

  公孙策点头:“不错!此书稀少,从这入手,无疑能最快找出凶手,只是如此一来,你就会受到牵连,这刘家恐怕会将刘从广之死怪罪到你头上,我……唉!”

  狄进倒是没什么迟疑:“如果当真如此,现在不说,终有一日会被其他人发现,只是早晚问题,与其患得患失,战战兢兢,倒不如快刀斩乱麻。”

  公孙策闻言不禁拱手:“仕林镇定,策深感佩服!”

  狄进苦笑着摇摇头:“不镇定也没用啊,现在人都死了,我还能如何?得你提醒,至少有所应对,总比再被开封府衙带过去来得强……不过现在凶手到底是怎么杀的人,我要仔细查一查,可否先从你这里先打听一下基本情况?”

  公孙策道:“当然!你问!”

  狄进问:“刘从广是何时死的?发现尸体的是谁?”

  公孙策道:“昨夜身亡,发现尸体的,是其二兄刘从义。”

  狄进问:“为什么不是仆婢,而是刘从义发现的?”

  公孙策道:“根据刘府下人所言,这些日子来,刘从广愈发喜怒无常,动辄打骂身边人,下手极为狠毒,除了他最宠爱的妾室胡娘子,连子女都不敢接近,早上不起,自是没有仆婢敢贸然进房,而今早刘从义恰好有事来寻这位弟弟,一入房间,就发现他倒在地上,已然没了气息……”

  狄进问:“那位妾室胡娘子,是什么来历?”

  公孙策道:“小户女子,长相美艳动人,被刘从广纳入府中,极受宠爱,连正妻都不放在眼中。”

  狄进问:“昨晚胡娘子在何处?没有与刘从广同房?”

  公孙策道:“没有同房,但也没有下人证明,她就在自己房中,这位妾室恃宠生娇,对于下人也颇多苛责,众人又惧又怨……”

  狄进道:“那就是没有不在场证明。”

  “不在场证明……嗯,此言甚妙!”公孙策目光一亮:“确实没有不在场证明!”

  狄进道:“就目前为止,还看不出什么关联,伱为何怀疑凶手的手法,是出自苏无名审的通奸杀夫案?”

  “原因有三!”

  公孙策沉声道:“其一,也就在今日,刘从广的女儿九小娘子,突然哑了!”

  狄进问:“其母是哪一位?正妻?妾室?”

  公孙策道:“刘从广的正妻秦氏,生了一子一女,九小娘子是她的小女儿,今年十岁,灵慧乖巧,深得府中上下喜欢,但就在今早刘从广的尸体被发现后,她突然说不出话来,恐怕是看到了什么,惊讶过度,亦或是被歹毒的凶手直接弄哑……”

  狄进问:“医师看过了吗?”

  公孙策有些不屑:“没有!我本以为开封府衙是京师衙门,总归与地方不同,可今日所见,也比庐州那些糊涂官差好不到哪里去!他们只顾着查看刘从广身死的现场,再询问其他人的口供,眼见九小娘子说不出话来,以为孩子年纪小,被惊吓到了,若不是下人仆婢发现,这点险些就被遗漏过去了……”

  狄进凝眉:“既已十岁,不会写字么?”

  公孙策道:“这小娘子确实不会写字,或许是刘府没有聘请女教习,可即便会写,以她受到惊吓的状态,这几日怕是也写不出来发生了什么……”

  狄进想了想,继续问道:“那第二点依据呢?”

  公孙策沉声道:“妾室胡娘子,似有与男子私通的劣迹,而刘从广宠她信她,却绝对容不得这等背叛,一旦被其发现,此女的下场可想而知!”

  狄进问:“如此隐秘之事?也是下人发现的?”

  公孙策冷笑:“这等大族之中,多的是嚼舌根之人,那些主子的丑事,更是瞒不过仆婢的眼睛,刘从广活着的时候,他们或许还不敢什么都说,现在人都死了,还有什么顾虑的?”

  狄进微微颔首:“所以胡娘子有了杀人的动机,一如通奸杀夫案的凶手……第三点呢?”

  公孙策道:“我查看了仵作验尸的尸格!”

  狄进懒得吐槽对方为什么能看到尸格,以公孙策的家底,肯定是钱财开道,就不知道是仵作还是别的吏胥,胆子真够大的,这样关键的内容也能随便泄露出去。

  而公孙策接下来的话,也让他的神情郑重起来:“刘从广的尸体有被捆绑的痕迹,尤其是头部,根据仵作判断,他的口中先被塞了异物,然后整张脸都被罩住,似乎防备他呼喊……”

  狄进道:“不让被害者在临死前叫出来?”

  公孙策道:“不错!我由此立刻想到,书中被害者临死前发出一声尖叫,尖叫引来了女儿,让凶手被迫毒哑了自己的女儿,以掩盖罪状,而刘府下人众多,如果凶手再想用相似的手法杀死刘从广,那就必须事先堵住他的嘴!”

  请访问最新地址

  狄进微微点头:“此言不无道理……”

  “现在只待仵作进一步验尸,如果能在头顶找到钢针留下的细小伤口,那就可以确定,刘从广是被人用针从头心钉下,惨遭杀害……”

  换成以往,公孙策保证要展开折扇,潇洒地摇一摇了,但此时他却大为叹息:“当真如此的话,那凶手肯定是看过书,才能全程实施这个手法,对于你和这部奇书……都是打击!”

  死者是权贵,哪怕不是直接责任,间接责任也会被牵连进去,而一旦被定为邪书害人,狄进的声名肯定大受影响,《苏无名传》日后也休想印刷出版了,没有书肆敢卖的。

  相比起公孙策的叹息,狄进神情里反倒没有太多紧张,目露沉吟,缓缓地道:“明远,我并非为自己辩驳,但此次凶案,并不一定是模仿我书中的杀人手法,《苏无名传》不该受此不白之冤,影响世人对它的看法!”

  公孙策奇道:“如此相似,还不是模仿杀人?”

  “现在还没有证据,不过我要防范一件事……”

  狄进来到书桌前,提笔飞快地写了两封信,在等待墨渍干时,又从书架上取下一本亲笔写的《苏无名传》,开口道:“这两封信是给权知开封府的陈直阁,连带这第一卷,劳烦明远为我送去开封府衙,第一封请陈直阁当场打开,第二封则拜托陈直阁在至少一位判官或推官的见证下,暂时收于府衙之内,等到时机成熟,再公之于众。”

  公孙策完全不惧出面,却奇怪于这种方式:“这又是做什么?”

  狄进道:“我此时有了间接涉案的嫌疑,不宜再去开封府衙,却也不可坐以待毙,这两封信件上所言,如果达成,那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自证清白!”

  公孙策剑眉一扬,升起了浓浓的兴趣,手伸了过来:“可否予我一观?”

  “不可!”

  狄进微笑着拒绝:“公平起见,这其实是一场赌约,在答案揭晓之前,第二封信谁都不能提前观看。”

  宋人最喜博戏,公孙策偶然也会玩上一两手,此时被勾得心痒痒,看了看外面的天色,把心一横:“也罢,我现在就去送信,不然今晚都睡不着的!”

  狄进都不至于如此急切,有些哭笑不得:“这个时辰了,开封府衙……哦,或许是有人的!”

  公孙策呵了一声:“死了太后的侄子,又不是平民百姓,开封府衙哪得清闲?还不得秉烛查案?墨渍干了吧?”

  待得狄进收好信件,递了过去,公孙策立刻接过,大袖一摆,兴冲冲地快步而出。

  ……

  正如公孙策所言,此时的开封府衙,烛火通明,吏胥衙役进出,虽然没有白日的规模,但加班的也不在少数。

  陈尧咨亲自坐镇刑房,也强忍着喝酒的欲望,偷偷地啧了啧嘴,心想这越来越不守规矩的外戚刘家怎么不干脆多死些,那他现在固然烦恼,但于长远而计,却是对朝堂的裨益,能让那位想要牝鸡司晨的安份些。

  正在这时,有书吏上前禀告,陈尧咨浓眉皱了皱,开口道:“带人进来!”

  公孙策被左右两个衙役,几乎是半押送地带入屋内,却依旧表现得风度翩翩,作揖行礼:“学生公孙策,字明远,拜见陈直阁!”

  陈尧咨沉声道:“你冒着宵禁,夜来府衙,说是为了刘崇班之案而来?你如何得知此案的?”

  案件固然重大,但普通人是不得而知的,陈尧咨这一问就是关键。

  公孙策不慌不忙:“学生与狄仕林是邻里好友,今早便见府衙登门,得知刘崇班身死,后于刘府外了解到些许案情,再受狄仕林之托,将案情线索奉上!”

  听到狄进参与其中,陈尧咨眉头微微皱起,他并非喜怒不形于色的城府之人,不悦几乎是写在脸上,显然觉得狄进明知此案凶险,还主动参与其中,是辜负了自己的一番心意。

  刘从广之死已经在高层流传开来,不知多少人关注着开封府衙和宫中的那位,就连他都有些如履薄冰,区区两个士子,简直不知天高地厚!

  不过对方已经来了,又言明有凶案的线索,也不可能将之压下,陈尧咨沉声道:“说!”

  公孙策取出第一封信件,和书一起奉上:“狄仕林所言皆在信中!”

  陈尧咨莫名接过,拆开飞速扫了起来,看着看着,脸上就变了色,放下信,拿起书来,开始翻看。

  待得匆匆将《苏无名传》的第一卷阅览了遍,陈尧咨吁出一口气,明白对方为什么要主动涉入了,这是避不开的麻烦。

  不过当他重新拿起信,将后半段看完后,又面露古怪,喃喃低语:“为公案正名么?这狄仕林倒是屡屡有出人意料之举!第二封信件呢?”

  公孙策赶忙取出第二封信件递了过去,然后眼睛瞄向第一封信件,忍了忍,没忍住:“陈直阁,能将第一封信予我一观么?”

  陈尧咨奇道:“你不知里面写的什么?”

  公孙策摇头:“仕林说这是一场赌约,任谁都不能提前看第二封信的内容,以示公平,我便连第一封也没看,匆匆而来!”

  “难怪你二人为友!”

  陈尧咨呵呵一笑,将信件递了过去:“那你就看看吧,狄仕林在信中对你颇为推崇,有言他不便出面时,由你这位庐州神探查案,他最是放心呢!”

  公孙策傲然一笑,觉得此言再正确不过。

  同样的道理,他若是身陷囹圄,最相信的无疑是那个同乡的包黑炭,现在还要多一位并州狄仕林。

  接过信件,他匆匆看了起来,发现上面言简意赅地讲述了通奸杀夫案的手法,与此次刘从广之死可能存在的联系,证明了情节确实有被凶手用来杀人的嫌疑。

  但其中还存在诸多疑点,由于证据不明,未免显得他故意撇清自身责任,便用一个办法来验证。

  关键的赌约,在最后一句:“若三日之内,另有人将这部公案传奇作为线索,告知府衙,请打开第二封信件,为《苏无名传》正名!”

  请访问最新地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