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是宠物喵 晚点更新说明

《我是宠物喵》晚点更新说明

作者:墨筱笙离 字数:101 书籍:我是宠物喵

  大唐酒肆开得遍地都是,酿酒业自然也蓬勃发展,蓝田县就有不少酿酒行家。

  像杏花酒、杏子酒都是很寻常的佳酿,酒食么,讲究的不就是就地取材?这边杏树多,开发各种对应的吃法喝法。只要酒曲找得好,寻常米饭铺上一层杏花都能酿出很好入口的杏花酒来。

  要是换成酿法复杂的酒,三娘可不会给李白他们夸下海口。

  对狂热的饮酒好者来说,你欠他酒比欠他钱还叫他难受!

  过了中秋,蓝田县的杏脯大受欢迎,连长安城中不少酒楼都来订购当果盘。不过今年的存货就那么多,卖完就没有了,也就热闹了这么一阵子。

  可光这么一阵子,也足叫人出三娘的能耐了。不愧是能考状元的人,在长安认得的人就是多!

  狄县尉对三娘这个同僚也是颇为叹服,遇到什么特别的案件就要和三娘聊上一聊。虽说审案判案不归他们县尉管,但他是明法科出身,对这方面分外感兴。

  别的案件他不好过问也就罢了,自己在任上着底下人把犯人抓来了,那自然要跟进跟进的。

  别萧戡这人好像不太靠谱,抓人还挺有一套的,他每天不是跟着三娘在蓝田县走走逛逛就是自个儿出去走走逛逛,愣是被他揪出不少犯罪分子。

  有买卖人口的,有逼良为娼的,有坑蒙拐骗的,甚至还有些杀人冒籍的。

  犯罪程度不一,但都挺倒霉,大多都是自己直接露了馅,莫名其妙撞到萧戡面前,叫萧戡好生过了一把行侠仗义的瘾。

  对于那些苦主的感激和酬谢,萧戡一概没接受,都让底下的不良人分了。

  竟是叫底下的不良人真心实意奉他为老大。

  这就导致不良人平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能放过去的情况,如今也第一时间禀报给萧戡这位不良帅。

  其实萧戡倒是没想那么多,他从小不缺钱,又没家没室,不像寻常不良人那样上有老下有小,哪里得上这点好处。

  狄县尉对县衙大牢人满为患的情况也颇觉惊奇,私下和三娘分析了一通:以前他还觉得蓝田县算是天子脚下、处处一派祥和来着,如今才晓得底下藏着这么多龌龊事!

  这其实也不全是萧戡的功劳。

  当初三娘在国子监也是选修过明法科的(具体情况是她自己跑去旁听导致明法博士不放她走),狄县尉聊的话题她全都接得上话,很快便被狄县尉引为知己。

  两个县尉关系这般融洽,底下的人就更不敢松懈了,都卯足劲办好自己的差使。

  这就跟水清无鱼一个道理,由上而下都清明了,干坏事的人也就无所遁形了。

  不少有组织有纪律的犯罪团伙都已经准备悄悄撤出蓝田县。

  惹不起,惹不起。

  三娘与狄县尉关系好起来了,便把主意打到狄县尉那位赫赫有名的祖父身上。她与狄县尉相对而坐,很随意地聊起狄仁杰的事。

  狄仁杰年轻时就是个工作狂人。

  有段时间他出任为大理寺丞,一口气把人家积累了不知多少年的陈年旧案全给扒拉出来解决了,一共判决了一万七千多人。

  恐怖如斯!

  后来他去当江南巡抚使,发现江南人搞封建迷信,又一口气上报捣毁淫祠一千七百多所,打击当地歪风邪气,倡导百姓相信朝廷、相信正经寺庙道观,没事不要瞎拜拜!

  光从数量上,就晓得狄仁杰工作效率有多高了。

  人家的实绩可是动不动就是成千上万!

  三娘的想法是这样的,狄仁杰名气大,乃是大唐家喻户晓的名人。而狄县尉是狄梁公亲孙子,甭管狄梁公教没教导过他吧,总归是血脉相连的至亲,且狄县尉还继承了狄仁杰的些许天赋,对案件特别感兴!

  那么作为狄梁公的亲孙子,牵头排演几出“狄公案”不过分吧?

  亲孙子能有什么坏心思呢,亲孙子不过是想做好他们蓝田县的普法工作罢了!

  这个想法其实三娘在知晓狄县尉的出身时就冒出来了,只是那时候他们还不熟,哪里能一见面就跟人说“借你祖宗我用用”这种话。

  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她们已经是明法科方向的知己了,大家一起为明法科的发扬光大贡献一份力量不过分吧?

  狄县尉是比较读的类型,不太理解俗讲之类的娱乐活动,颇为犹豫地问:“这东西该怎么弄?”

  三娘道:“你拿出些既有意思又有教化意义的案子来,别的我来想办法。”

  她什么都不多,就是朋多,不仅是她自己从小跑佛寺里听俗讲,她叔郭幼明还是组织各类活动的一把好手,如今她叔虽然去了洛阳,人脉却没完全断掉,请几个师傅过来带带人还是可以的。

  至于为什么不是请全套人马过来,那当然是因为主要还是以挖掘本地人才为主。要是卯足劲把事情办成了,结果整个班底都是外头的,那不是白费劲吗?

  听三娘这么一说,狄县尉马上应了下来:“没问题!许多案件我都记得,就是许多细节可能不够深入。我这就给我阿耶还有叔伯们写信,能不能从他们那儿了解得更仔细一些。”

  三娘道:“也不着急,贪多嚼不烂,你先琢磨一两个好案子,争取到时候能一举打响名头。”

  都说一招鲜,吃遍天,像公孙大娘常在人前演出的也不过是那么几支舞,还不是有许多人抢着花钱去捧场。这说明很多事在精不在多,你要是一开头就让观众索然无味,煞费苦心整个十出出戏也是白费功夫。

  别的不说,就说《狄仁杰三大奇案》和《狄仁杰判语一千例》摆在一起,你想先了解哪个?

  狄县尉点着头表示自己明白。

  这事儿对他来说着实大有好处。

  他祖父的名气虽然很大,可到底已经去世了,他们这一代还能沾点祖荫,再往后可就不一定了。

  但若是他提供的案子真像三娘说的那样成了蓝田县——乃至于大唐别开生面的普法“俗讲”,那可就不一样了。他的名字怎么说都会让不少人记住了!

  狄县尉下衙后都还很兴奋,回到家后就开始铺纸研墨琢磨该挑什么样的案子好。

  因着想得入神也写得入神,狄县尉都没注意到自家十一二岁的女儿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悄悄在他边上探头探脑他在写什么。

  等狄县尉察觉到女儿来了,无奈地搁下说道:“你鬼鬼祟祟的做什么?”

  小姑娘笑嘻嘻地说道:“阿耶您在写什么!您是在写曾祖父的事吗?”

  狄县尉道:“对。”他最喜女儿聪慧,也不介意与她多说一些,不过话题说着说着就转到三娘身上,给女儿说起三娘的厉害之处。

  他们这位郭少府可不止考了状元那么简单,人家才刚到蓝田县不到一个月,在蓝田县衙说话已经很有分量。

  这说明人不仅读得好,做起事来也不含糊!

  崔县令本来多清高一个人啊,哪怕面上彬彬有礼,骨子里还是有着世家独有的倨傲。可现在呢,瞧见郭少府就满面笑容,不知道的人还以为郭少府是他亲闺女。

  她的能耐从这里就可见一斑了。

  狄县尉今天亲自体验了一下就发现,不是崔县令抵抗能力弱,而是吧,有些事你真的拒绝不了。

  如果有人给你搭好台子,你只要上去讲两句就能名利双收,你能狠下心拒绝吗?

  你肯定也不能!

  这位郭少府年纪不大,揣摩人心的本领可比许多人都要强。

  狄县尉因为出身的关系,从小接触的也都是名门望族,只是他自己比较喜欢读,不太出去应酬,只有聊到刑律相关的问题时才会有说不完的话。

  难得遇到个自己这般欣赏的同僚兼“小”,他自然忍不住跟女儿多夸几句。

  一夸就夸出问题来了。

  第二天一早,三娘去点卯上衙。她才刚坐下,就到两个小脑袋在门外探来探去。

  三娘定睛一瞅,认出来了,这是狄县尉家的一对龙凤胎。

  他们县衙来来去去就这么几个主官,她还是最后来的,逢年过节当然会去同僚家里串个门。

  崔县令他们的家眷她虽不能说全都认识,大多也都打过照面。

  狄县尉家这两个小娃娃就挺让人印象深刻的,兄妹俩是双生的,从小长得一模一样,不过妹妹性格活泼可,哥哥则有些沉默寡言,且身体还有些病弱。

  这是双生子常有的情况,母亲孕育一个孩子已经很艰难了,换成双生子很可能会有供养不足的问题。

  才十一二岁的娃娃脸上时常带着些病容,瞧着总是叫人心疼的。

  许是因为早慧的缘故,三娘虽然只比她们大三岁,见着狄家这对小孩儿却觉得她们是小不点。她放下正在搁下公文的,朝她们招了招手。

  得了三娘善的信号,两个小不点屁颠屁颠跑到三娘面前开始自我介绍。

  兄妹俩的名字也好记,哥哥叫狄平,妹妹叫狄安。

  一听这么两个名儿就知道她们刚出生时有多凶险,不然相门出身的娃儿大抵不会这么起名。

  她们母亲卢氏也是许多年都没再生养,专心致意地抚养她们兄妹俩长大。

  两小娃娃一左一右地瓜分了三娘手边的位置,趴在案前她写东西。

  三娘来了兴致,不时指几个字考校她们兄妹俩,很快摸清了她们的水平。

  狄县尉夫妻俩可都是名门出身,教养儿女自然是用心的,两小孩基本把字都认全了,也读了不少。

  三娘叫人去取了两本适合她们的,安排她们先着,有什么不懂的可以来问她。

  两小孩乖乖应下,开始积极争当三娘的小跟屁虫。

  这天傍晚狄县尉回到家,很快察觉自己家里空落落的。

  他里里外外找了一圈,不仅没找着自家娃儿,连妻子都不见踪影!

  怎么回事?!

  他那么温柔体贴的妻子呢?!

  他那么聪明可两孩子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