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穿书之绿茶她香且软 第一百二十六章 窈窕淑女,求之不得

《穿书之绿茶她香且软》第一百二十六章 窈窕淑女,求之不得

作者:佾舞生 字数:1863 书籍:穿书之绿茶她香且软

  “老君山上缘来庙,缘来佛祖也难料。”这男女姻缘,什么时候来?何时结束?缘起缘灭,任凭是佛祖来了,也是没有办法的。

  可这世间的人,总是想向上苍求一个万全之法,在神明眼前许下一个天长地久的誓言,似乎这样,此生来世就能至死不渝。

  缘来庙在老君山顶,山路窄而弯道极多,男女结伴而行,偶有驻足歇息,也是各自寻了个地方坐下喝水,小声说话,既有害羞的原因,也是出于私密情话,不必宣扬于世。

  陈家公子说到做到,真就郑重其事得写了帖子到齐季两府,邀请几人一起去缘来寺品尝斋饭。

  一路上倒也没发生什么特别的事,陈贵轻轻挥舞着手里的折扇,上面的竹叶栩栩如生。

  他自觉充当季渊等人的向导,一路上引经据典,头头是道。

  “这是红糖小冻,娇娇试试,是否偏甜?”阮情将小碗递给霍水儿,银质小勺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走到半山腰上,女子多少有些吃不消了。

  几人选了个阴凉地,立刻就有粗使婆子摆好方布,另有干净的蒲团供他们歇息。

  阮情心细,带了些消遣的吃食,小巧而且简单,红糖是单独装在小盒子里,要吃的时候,淋在果子冻上,干净又卫生。

  花茶都做成了茶包,将开水从壶里倒出来,把茶包放进去,泡一会儿,那香味直往鼻子里钻。

  “家里做的水晶紫薯糕,不知道你们的口味,也不好放蜂蜜,便单独拿出来,想甜些直接淋上去就好了。”阮情带的食盒就像百宝箱,什么都能拿出来。

  “常听家妹称赞阮姑娘,心灵手巧,今日得见,果真如此。”陈贵啜饮了一口花茶,那茉莉花香久久萦绕喉咙不散,他突然夸赞了一句。

  阮情微微低头,“陈公子谬赞了,这都是些小事,担不起心灵手巧。陈小姐也是极其巧慧的。”

  “阮姑娘之才,金陵皆知,在下,不过是说出事实罢了。”

  阮情今日穿了一身嫩绿襦裙,梳的是金陵最时兴的少女发饰,看着青葱娇俏,陈贵的眼睛只看了一眼,便是再也挪不开了。

  “陈公子也是人中龙凤。”阮情无奈,便也回了一句,轻轻侧了侧身子。

  陈贵听了这话,就算理智知道她是礼尚往来,心里也有股细密的欢喜,像是泉水一样,咕嘟咕嘟得冒出来。

  “是么,不知道阮姑娘有没有读过……”

  “陈公子,你的茶凉了。”齐柏衍冷了冷脸,出声提醒。

  这冰冷的声音将陈贵从虚妄中拉出来,尴尬得扯了扯嘴角,“这就喝。”

  他端起来,吹了吹,似乎又觉得不对,一饮而尽,“好茶,好茶。”

  霍水儿微不可察的瞥了一眼季渊,刚好发现他也看着自己,两人对视一眼,尽在不言中。

  这个陈公子今日约他们出来,恐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总在这儿呆着也无趣,我们不妨还是跟着走吧。”陈贵刚刚的话叫众人一片沉默,这会子季渊主动出声,也算给他一个台阶下。

  “季兄说得是。”

  缘来寺因那棵姻缘树出名,树冠很浓密,遮天蔽日得,站在下面几乎看不到太阳。

  有小和尚守在一张桌子前,不停得拿着笔记。

  需要求问或者保佑姻缘的男女,在签筒里摇个签,有和尚专门解签,再将名字和生辰八字都告诉他们,一并写在小木牌上,用红绸绑了挂上高高的树上。

  这棵树的树冠上都挂满了小木牌,风吹过来,互相碰撞,发出钝钝的声音,并不清脆,有些沉闷,像是几千年前传过来的混沌呜咽。

  “阮姑娘,季姑娘,这队伍太长了,还是我们去排吧,你们就不要劳累了。”陈贵本着好心,提议道。

  “我觉得大可不必。”阮情礼貌又疏离,“我是不太讲究这些的。”

  陈贵当时脸色有些发白。还是不死心,“但求心安吧?姑娘便这样有信心么?”

  阮情退了一步,整个人都被齐柏衍高大的身躯挡住。

  霍水儿笑了笑,“这缘法一事,信则罢,不信也就看个人经营了。很不必挂怀。”

  陈贵愣了一下,才勉强挤出个笑容,“季姑娘说得极是。”

  进庙之后,齐柏衍一直握着阮情的手,霍水儿和季渊索性隔开了他们,避免之后产生更多不快。

  好不容易,这尴尬的气氛,到了大殿才有些许消解。

  “阿弥陀佛,几位施主可有需要帮助的?”

  陈贵双手合十,“我们随意看看,不敢劳烦大师。”

  “阿弥陀佛。几位自便吧。”

  缘来庙的大殿,并不像护国寺那样宏伟大气,富贵堂皇。

  想必,本就是因为姻缘出名,庙门前那棵树,几乎包揽了整个缘来寺的香油钱。

  既有富余,都来呵护那棵百年老树了吧。

  霍水儿倒是诚心跪在蒲团上,念了几句佛经。

  她自恢复记忆以来,便有些信了这世界上当真是有神明的。

  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各有各的缘法。

  跪了一会儿起身,阮情出大殿时,突然说了一句,“若是人人都肯如娇娇这样敬畏神明,倒也是一件好事。”

  世间的恶如何来,什么才是恶的源头?阮情从前不知道。

  帮着齐柏衍打理了些生意,她大概有了个模糊的认识,“心有戒,行才有界。”

  如果那些无耻之徒,都肯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如果那些杀人犯,都相信死后会受地狱业火的惩罚。

  这世间的恶兴许能少一点。

  可是最让人无能为力的,就是好人信了神明的存在,坚守着仁义礼智信,恶人却把一切约束都打破,践踏律法的尊严,戕害无辜的生命。

  霍水儿初听了这话,还不知道她想表达什么。

  略一思忖,回道,“敬畏是好事,不敬畏也未必是坏事。”

  善恶的界限,是一念之间吧。

  有整日吃素念经的杀人犯,也有喝酒吃肉的大善人。

  敬畏神明,不是惩恶扬善的驱动力,人才是根本。

  人心善了,行为也善。人心恶了,自然是无所不为。

  出了大殿,走在鹅卵石铺成的小路上,看见刚刚解了签文,一张张欢喜的面孔。

  大夏民风固然开放,也少见此情此景,在肃穆的佛门,竟然容许这样的七情六欲,爱恨嗔痴。

  所以,其实每个时代,都留了一个缘来庙,情到浓时,让年轻男女互诉衷肠。

  也许是古朴的寺庙,也许是在彼此的心里。

  文学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