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乱唐诡医 第二百二十七章 广厦将倾

《乱唐诡医》第二百二十七章 广厦将倾

作者:顾髣唯 字数:2891 书籍:乱唐诡医

  顾醒寻了一处草坡默默坐下,草坡下是入夜微凉的河水,浅荡流淌,注入不知归途的远方。

  今夜月明星稀,不似前夜端阳节晚,暴雨过后那般清新不染,反倒多了许多烟火气。许是刚入夜不久的缘故,又经历了那轰隆巨响,许多正要起灶做饭的百姓,此时才慢慢燃起了炊烟。

  只是没了夕阳余晖下的炊烟袅袅,在清冷月夜里显得有些浑浊,但那自都城洛阳飘来的饭菜香味,却让人久久难忘。

  顾醒没来由地想到,自己似乎从未有机会,坐下来和家人好好吃顿饭。

  前世的自己,亦如喧嚣都市中匆忙的人,与父母隔着冰冷的屏幕,遥遥相叹。今生偶有几次与姑姑同桌而食,却少了几分温馨,多了些清冷的无奈。

  第五疾拽了拽老泪纵横的郁天风,夜风撩动衣袂,如心绪起伏,波澜迭起。郁天风抬起衣袖擦拭了脸颊上的泪水,快步走到顾醒身侧,目视远方。

  第五疾站在两人身后,思绪交错间竟是有些错愕,抬手使劲揉了揉因流泪而有些发涩的双眼,沉默不语。

  两人此时的背影,仿佛刹那间回到了那意气风发的年代,顾将军就这般坐着,凝视着山崖峡谷中的千军万马,郁副帅在旁压剑而立。

  第五疾不经轻叹,“老啦。”虽是细若不闻,却似偷吃蜜饯怕被父辈抓住的孩子,连忙收敛神情,也快步走了上去。

  顾醒和郁天风在第五疾齐身时默契侧头望来,一人眼中满是对过往的哀叹,一人却满是对父辈丰功的向往。

  第五疾怎会不明白,他和郁天风一样,因为当年往事满是愧疚,此时全数告知未尝不是一种解脱。可这种解脱对一个才十四岁大的孩子而言,又该是怎样一种折磨呢?

  或许顾醒并未做好准备,但他此时此刻不得不面对这段血腥残酷的过往。或许经历了入世江湖的种种不公和生死,他能够坦然面对。

  对于顾醒的传闻,两位顾府旧臣有所耳闻,但江湖传闻经久既变,多了很多添油加醋和似是而非的言谈,反而让人心存疑虑。

  所以,第五疾不愿继续等待,等待少年足以承受这一切,也亏了第五疾的贸然出手,才让犹豫不决,本想继续完成当年未尽之事的郁天风,由暗转明。

  当郁天风走出城北“半截面摊”的时候,他或许已经想到了今天。当他在巷弄深处瞥见顾醒时,他或许看见了久违的希望。

  少年身上流淌着当年那位将军和横空出世的那位奇女子的血脉,一定能够拾旗而起,将当年未尽之事,彻底了结。这是宿命,亦是传承,躲不掉,逃不了,也放不下。

  只有坦然面对,才能彻底解脱。这或许是郁天风的私心,但这私心却是那般纯粹,人活着为了信念,信念便是为顾府报仇雪恨,洗清骂名。

  顾醒从都城洛阳万家灯火中收回视线,仿佛要强行掐断那对平淡生活的向往,那遥不可及的梦,此时注定只能深藏心底。

  脚下潺潺河水流淌不息,顾醒终于开口问道:“我阿耶是个怎样的人?”

  第五疾和郁天风对望一眼,他们本已稍显平复的思绪忽而又荡起了阵阵涟漪。顾大将军,顾闫勋是怎样一个人呢?又该怎样去形容才更贴切,一个孩子对自己父亲一无所知,却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悲伤。

  良久沉默,许是不知该如何开口,亦或是不知该由谁来回答,两名顾府旧臣显得有些局促。

  顾醒将低下的头重新扬起,灿然一笑,“不妨事,说说吧,我做儿子的对阿耶一无所知,不免觉得有些可笑啊。”

  这一句话似一颗定心丸给两位老者服下,心中稍安。郁天风已然不吐不快,开口说道:“顾将军是一个矛盾的人。”

  此言一出,第五疾明显愣了愣,却并未阻止郁天风继续说下去,眉宇间愁容渐起,眼神中多了许多伤感。这么一个杀伐果断的老者,被这么一句带出了太多过往。

  顾醒明显来了兴致,他心中的顾大将军,定然是一位顶天立地的好汉,为江山社稷,为家国大义,甘愿奉献一生。可这“矛盾”二字,却似乎将他的形象勾勒地更加真实,有血有肉。

  郁天风望了望第五疾,后者短暂沉默后重重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顾醒眼神变得有些灼热,宛如一片干涸的土地,渴望着久别的甘霖。

  当他真正知晓了过往的一切,理清了其中的隐秘,那当他再次面对纳兰和其他蝇营狗苟之辈,便有了必杀的决心和底气。

  他不能不明不白,不清不楚地来完成这次复仇。曾经是一腔热血,为了姑姑的嘱托,为了孤啸山庄的大业。但如今他要做的,便是师出有名,为过往,为那一夜画上一个斩钉截铁的句号。

  郁天风理了理思绪,继续言道:“之所以说‘矛盾’,是因为顾大将军对后唐和李存勖,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将军他一方面希望后唐能够延续大唐的荣耀,重振当年的辉煌,一方面又希望后唐能推陈革新,创造属于自己的历史。”

  郁天风这一番言语中满怀无奈,是对当年壮志未酬的感慨,亦是为当年满腔热血,希望重塑江山社稷的顾大将军的惋惜。

  顾醒喟然长叹,“人立于天地,当行力所能及之事,若是逆天而行,必然不得善终。”

  这一番“大放厥词”让第五疾再也按奈不住,老者须发皆张,但碍于情面只能压抑住内心的激动,极力控制地说道:“少主,此言有些偏颇了!”

  顾醒自觉失言,摆了摆手,“我并无诋毁斥责之意,只是感慨这重塑江山社稷的大事,若是成了,必然名垂千古,若是不成,或许就会背负千古骂名。”

  两位顾府旧臣闻言默默点头,皆是摇头叹息。

  郁天风紧了紧衣衫,弯下身敲了敲膝盖,怅然道:“谁会想到,曾经薄甲杀敌七百里,今夕夜风扰吾膝。若是顾将军在此,必然不会为此等小事所扰,他心中唯有天下,唯有黎民百姓。”

  “但他是否辜负了我阿娘?”顾醒没来由地问了这么一句,让两位顿足感慨的老者微微一愣。

  “如果说因为家国大义轻了儿女情长,那确是负了夫人许多。”这次开口的是那第五疾,或许因为知晓来龙去脉,才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慨。

  “但夫人何等奇女子,又怎会在意这等小事,夫人言行举止与我等皆有不同,仿佛九天仙人入凡,但却并非为了江山社稷,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情。所以,纵然顾将军一心戍边卫国,夫人却几乎没有怨言。”郁天风极力挽回顾大将军颜面,担心顾醒多心。

  顾醒眼神中多了一抹莫名色彩,忙不迭追问道:“我阿娘又是怎样一个人?言行举止有何不同?”

  两名顾府家臣相视一笑,异口同声道:“夫人最常念叨的一句话是‘瞧这倒霉孩子’”。当这话脱口而出,两人仿佛又找到当年那种闲暇乐趣,一扫陷入过往的阴霾。

  瞧着顾醒一脸错愕,第五疾接口补充道:“夫人说话总是这般‘没大没小’,但却没有丝毫不敬,反倒深得顾老夫人欢心,若非老夫人极力撮合,也没有这一桩因缘。”

  顾醒从言语中抽丝剥茧,顾老夫人当年怀抱他的音容笑貌又浮现而出,不觉嘴角浮现笑意,似乎当年的美好,从未淡忘,深藏在记忆之中。

  “那劳烦两位叔父,将当年之事细细讲来,有劳。”顾醒或是觉得这一问一答有些繁琐,便提出了这么一个看似合情合理,却要让人重新揭开旧伤疤的提议。

  两人皆是一声叹息,本想娓娓道来,看来时不我与。

  顾醒自觉此言过于沉重,抬头笑道:“两位叔父宽心,若是适逢不愿过多提及的过往,可只言片语带过,我只想了解所有尘封旧事,以定我心。”

  这次没等郁天风先开口,第五疾已然说道:“如少主愿,那便由我先行讲述,其间有未详之事,还请郁副帅从旁补充。”

  郁天风漠然点头,有些事埋藏心底多年,终究是躲不掉,说出来,便是解脱。

  顾醒已然回转身来,盘膝而坐,示意两人如他一般。三人围在草坡上,开始讲述起当年那段峥嵘岁月和意气风发的过往。

  此事还需从朱温灭唐开始讲起。

  当年我等皆是先唐府兵兵卒,晚唐已非初唐盛世,兵乱四起,更有诸多贼子野心勃勃,其中就以朱温、李克用等人最为肆无忌惮。

  因多年前安史之乱动荡大唐根本,导致大唐至玄宗起便开始由盛转衰。原本空前繁荣的大唐江山,摇摇欲坠。曾经得以践行的均田制被地方官吏枉顾,以至于固田而安的百姓流离失所。

  由此而起,流民四散,大唐庙堂却依旧我行我素,玄宗被杨贵妃蛊惑,夜夜笙歌,对世间百姓疾苦置若罔闻。

  随着庙堂与世间的逐渐割裂,那些狼子野心之辈便逐流而起,开始培养起自己的势力。当年我等不过无名小卒,纵然有心却是无力。

  加之玄宗后期奸相李林甫当道,把持朝政十九年,将本就岌岌可危的大唐庙堂搞得乌烟瘴气,更让这庙堂尽失民心。加之折冲都尉府日渐势大,拥兵自重,自立一方已是大势所趋。

  随着持续其后庙堂持续动荡国本,虽是平息安史之乱,但所造成的创伤已是无法痊愈。随之而来的便是重苛赋税,压得底层百姓叫苦不迭。

  于是乎,黄巢之乱由此而起。几乎一夕之间山呼海啸,大唐江山大势已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