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明朝第一驸马 【46】烟草、火枪和造船

《明朝第一驸马》【46】烟草、火枪和造船

作者:幻龙影虎 字数:1988 书籍:明朝第一驸马

  而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17世纪前后的禁止烟草与欧洲有点不同。出于农业社会的传统观念,亚洲国家的统治者认为,种植烟草占用耕地,减少粮食生产,所产作物又没有什么实际的好处。日本土地本来就缺乏,烟草又不能当饭吃。崇祯时候更加因为天灾不断,粮食都种不出,还种什么烟草?所以,当时欧洲利用烟草引发人们嗜好,从而大赚其钱的观念,还没被亚洲人接受。

  同一时间,进行禁烟的还有满清。《东华录》记载:”天聪八年(公元1634),上谓贝勒萨哈廉曰:闻有不遵烟禁,犹自擅用者。对曰:臣父大贝勒曾言,所以禁众人,不禁诸贝勒者,或以我用烟故耳。若欲禁止用烟。当自等始。上曰:不然,诸贝勒虽用,小民岂可效之,民间食用诸物,朕何尝加禁耶!又谓固山额真那木泰曰:尔等诸臣在衙门禁止人用烟,至家又私用之,以此推之,凡事俱不可信矣。朕所以禁用烟者,或有穷乏之家,其仆从皆穷乏元衣,犹买烟自用,故禁之耳。不当禁而禁,汝等自直谏,若以为当禁,汝等何不痛革!不然,外廷私议禁约之非,是以臣谤君,子谤父也。”《皇朝通考》刑考也记,崇德三年(公元1638)严出境货买烟草之禁。从这一段记载,我行知道:第一,后金之禁烟,在1634年之前,比朝鲜的记载早四年,第二,当时的贵族,王公贝勒大臣中有不少人都抽烟,大贝勒代善也有烟瘾,多尔衮其实烟瘾也不小。第三,后金禁烟的对象是老百姓,不禁贵族。由于禁下不禁上,没有什么效果,贵族大臣们有意见。第四,后金之禁烟月的是为了非土产,耗财货。这一点除了已见上引的朝鲜记载以外,还在1641年的烟草解禁令中明白指出,据《东华录》:”崇德六年(公元1641)二月戊申。谕之部曰:前定禁烟之令,其种者用者,屡行中饬。近见大臣等犹然用之,以改小民效尤不止。故行开禁,凡欲用烟者,惟许人自种而用之,若出边货买者处死,”烟禁的开放,只限于自种自用,至于从国外走私输入的,仍然要杀头,和上引朝鲜记载可以互证。从这件事情看来,清太宗对烟草采用民间自种,严禁走私进口的政策是正确的,在那个时代能够有这样的措施是件很了不起的事。

  由于开放了禁令,东北有很多地方种了烟,《盛京通志》物产,《皇朝通志》昆虫草木略都说:”陇旁隙地多种之,叶肥大至径尺,食之御寒。”《热河志》说:”陇旁隙地,多种烟草,肥大至径尺,其近顶处数尺曰盖露。”这就是有名的关东烟叶,当时人以为味胜建烟。

  这些情况给了宋友亮笑笑的启发,宋友亮发展烟草种植,眼下有两个得天独厚的条件,第一是海阳的粮食生产有保证,能够放心的种植烟草而不影响粮食生产;第二是山东有悠久的烟草种植历史,以临朐为例,烟草种植大约始自明朝万历年间。当时种植的烟草,即现在所说的”晒烟”,俗称”笨烟”。烟叶成熟后,从顶往下逐个叶带拐割下来晾晒而成。其烟草素以色泽金黄、灰白火亮、油份足、味香醇等特点而享有盛誉。第三是1620年之后,开始有把鸦片混入烟草吸食的记录,这又给了宋友亮一个大大的启发。既然满清权贵和百姓都喜欢抽烟,而且葡萄牙人在罂粟产地印度又有殖民地,那么向满清走私烟草与鸦片不光能获得巨额暴利,还能彻底摧垮满清上层,乃至整个满人集团。

  为此,宋友亮重金买下了欧洲移民手里的烟草种子,并将距离陆地很近的险岛开辟成烟草种植场,这里种植出来的烟草全部归自己所有。同时,让多纳特去印度为自己大批量购买另一种货物——鸦片

  多纳特不是很情愿,”那是法律禁止的!”

  “正因为如此,我才愿意出高价,不是么?”

  高额利润的驱使之下,多纳特决定铤而走险,第二天他就率领那维克号和两艘盖伦帆船驶向果阿

  至于多纳特口中那些善用火器的雇佣兵,在与海因里希等正宗雇佣军交谈后,宋友亮发现他们其实不全是德意志雇佣军,其中有不少是使用非制式武器的森林猎人,他们手中的猎枪都是非制式的猎枪,让宋友亮欣喜地是,这些猎枪大多属于杰格式步枪。杰格步枪跟随德国移民传入美国。由于狩猎和自卫的需要,杰格步枪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经过拓荒者的不断改良,美国的杰格步枪口径变小,枪管加长,加上枪托,弹头采用浸了油脂的布或皮革包上以利前膛装弹。逐渐演变为著名的美国肯塔基来复枪。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美国大陆议会通过法案征募来复枪手来助战,其中最出名的是由摩根上校带领的来复枪手。他们由于熟悉野外环境,对于地形地物的利用有特别的专长,在作战时成为辅助部队,专门对付英军军官并扰乱英军行列。在1777年6月的萨拉托加大捷中,美军的来复枪手在300码外射杀了英军的西蒙•弗拉塞将军,彻底粉碎了英军的突围计划,导致从加拿大南下的数千英军投降。

  欧洲人有先进的技术和枪械,宋友亮有丰富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这使得海阳卫的军械所的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滑膛枪的产量提高到每月150支,杰格步枪的产量也稳定在每月20支左右。同时,宋友亮还派熟悉西洋火器的孙和鼎和沈氏兄弟一起学习寇菲林和加农炮的制作技术。

  几天之后,司徒弓带着一批造船匠回到了海阳,准确的说是抓回了海阳。当锦衣卫找到这些工匠的时候,这些工匠各个都吓得屁滚尿流,抖如筛糠。司徒弓反复强调自己是带他们去造船不是坐牢,但是工匠们还是有人害怕得上吊。司徒弓无奈之下,只能把这些工匠的家眷一起带来海阳。当这些工匠终于知道自己是要给海阳财神干活的时候,他们又都破涕为笑。

  “早说是给海阳财神干活,那我自己就跑来了,也不劳烦大人跑一趟~”

  “他娘的,老子早说过了,可你们几个信么?”一个锦衣卫骂骂咧咧地说道:”还害老子费这么大劲儿~”说着他朝那个工匠屁股上提了一脚,”去那儿排队,会有人安排你的~”

  结果宋友亮安排这批中国工匠由邓连生率领,向欧洲工匠学习西式造船技术,争取早日榨干这些洋鬼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