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明朝第一驸马 【23】被皇帝注意了

《明朝第一驸马》【23】被皇帝注意了

作者:幻龙影虎 字数:2736 书籍:明朝第一驸马

  “古掌柜,这多出来的~~”宋友亮有些意外

  “多出的部分是几位掌柜送给公子的见面礼~~”古雨山笑道

  江苏会馆的吴智力操着一口吴侬软语腔的官话说道:”区区薄礼,是我等几位掌柜的一点心意,还请公子笑纳~~”

  “客气~~真是太客气了~~”宋友亮一面派人查点入库,一面派人安排酒席招待几位客商

  宾主各自落座,几句寒暄之后,宋友亮开门见山地说道:”想必各位来此之前,古掌柜已经告诉各位掌柜此行的目的了吧?”

  安徽会馆李明胜拱手道:”那是自然,只是每年五万石的粮食古掌柜一个人吃不下,而我们六个人又吃不饱。不知道宋公子能否再考虑一下?”

  宋友亮想了想,答道:”五万石已经是眼下海阳所全年产粮的三成,眼下年景不好,我总的留够口粮。不过诸位掌柜可以放心,不出三年,海阳所每年可收获粮食百万石~”

  “好大的口气~~”诸掌柜心里都是暗叹

  “所以,眼下我最多给诸位包销十万石~六位平分~”宋友亮笑道:”日后就不可限量了~”

  “爽快~”西安的季辉掌柜一拍手,”季某人就喜欢痛快人~季某人就包二万石~”

  “我也要二万石~”

  “我一万五~~”

  粮食卖掉了,宋千斤以及姜怀仁、许仁彪等人看见摆满堂屋的银子,彻底无话可说了,憋了好久,才憋出”点石成金”四字。当宋友亮按照十倍的返利把银子放到姜怀仁等人手里的时候,姜怀仁用力拧了一把许仁彪的胳膊

  “哎哟~~”许仁彪疼得一阵怪叫,”你拧我干嘛?”

  “我看看是不是在做梦~~”姜怀仁结结巴巴道

  “那该拧你自己~~”许仁彪也狠狠地拧了一把姜怀仁

  “哎呀~~疼啊~~”姜怀仁也是一阵怪叫

  随即,宋千斤的屋里传出一阵又是哭又是笑的怪声

  古雨山等客商运走粮食的同时,还派手下伙计在海阳所开设店铺,从油盐酱醋等日用品,到锅碗瓢盆,再到布庄酒肆,海阳所渐渐繁华起来。周围流民不断涌入海阳所,按照孙和京的统计,截止崇祯十年十月,海阳所有丁口七千四百三十二人,耕地十九万亩,存粮十一万石。而六大客商包销的粮食,今年预计可以为海阳所提供十五万两的利润。

  北京城

  天刚一擦黑北京城里已经禁街,只有野狗偶然出没,汪汪叫唤几声。在重要的街口有几队兵丁把守,不时盘问零星的过路行人。大街小巷的墙壁上四处张贴着戒严的告示,偶有更夫打着更穿街过巷。家家户户门口都挂着红色或白色的纸灯笼,被西北风一吹,无力地在屋檐下摇曳,显得格外凄厉。

  城内有兵马巡逻,禁止宵行,但深宅大院中仍然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那些离皇城较近的府第中,为着怕万一被宫中听见,在歌舞佰酒时不用锣鼓,甚至不用丝竹,只让歌妓用紫檀或象牙拍板轻轻地点着板眼,婉转低唱,有时歌声细得像一丝头发,似有似无,袅袅不断,在彩绘精致的屋梁上盘旋,主人和客人们停杯在手,脚尖儿在地上轻轻点着,或注目静听,或微微闭眼欣赏,那节奏慢得几乎连呼吸也停顿下来。歌喉一停,他们频频点头称赏,快活地劝酒让菜,猜枚划拳,住宿在太庙后院中古柏树上和煤山的松树上的仙鹤,时不时成群飞起,在紫禁城和东城的上空盘旋

  北京城里的灾民和乞丐本来就多,两天来又从附近州县逃进来七八万人,没处收容,有很多人睡在街两旁的屋檐底下,为着害怕冻死,挤做一堆。他们在刺骨的寒风中颤抖着,**着,抱怨着,叹息着。女人们小声地呼着老大爷,哀哀哭泣。孩子们在母亲的怀抱里缩做一团,哭着喊冷叫饿,一声声撕裂着大人的心。但当五城兵马司派出的巡逻兵丁走近时,他们就暂时忍耐着不敢吭声。现今每天都有上百的难民死亡,多的竟达到二三百人。虽然五城都设有粥厂放赈,但死亡率愈来愈高,特别是老年人和儿童死得最多。今夜刮东北风,冷得特别可怕,谁知道明天早晨又会有多少大大小小的尸体被抬送到乱葬场中?

  今天晚上,崇祯皇帝是在承干宫同他最宠爱的田妃一起用膳。作为万历皇帝的孙子,天启皇帝的弟弟,虽然他还是一个二十六岁的青年,但是长久来为着支持摇摇欲倒的江山,妄想使明朝的极其腐朽的政权不但避免灭亡,还要妄想能够中兴,他自己会成为”中兴之主”,因此他拼命挣扎,心情忧郁,使原来白皙的两颊如今在几盏宫灯下显得苍白而憔悴,小眼角已经有了几道深深的鱼尾纹,眼窝也有些发暗

  皇帝的御膳很简单,以蔬菜为主,只有两道荤菜,甚至比不上普通富裕人家。崇祯自然自己已经极为勤勉,可偏偏这些年他越是想”励精图治”,越显得是在空抛心力,一事无成,只见全国局势特别艰难,一天乱似一天,每天送进宫来的各样文书像雪花一般落上御案,为着文书太多,怕的省览不及,漏掉了重要的,他采取了宋朝用过的办法,叫通政司收到文书时用黄纸把事由写出,贴在前边,叫做引黄,再用黄纸把内容摘要写出,贴在后边,叫做贴黄。这样,他可以先看看引黄和贴黄,不太重要的就不必详阅全文,可是紧急军情密奏和塘报,随到随送进宫来,照例没有引黄,更没有贴黄。所以尽管采用了这个办法,他仍然每天有处理不完的文书,睡觉经常在三更以后,也有时通宵不眠。今天,他整整一个下午就没有离开御案。

  饭后,田妃为要给皇上解闷,把她自己画的一册《群芳图》呈给他看。这是二十四幅工笔花卉,崇祯平日十分称赏,特意叫御用监用名贵的黄色锦缎装棱成册。他随便翻了一下,看见每幅册页上除原有的”承干宫印”的阳文朱印之外,又盖了一个”南熏秘玩”的阴文朱印,更加古雅。他早就答应过要在每幅画页上题几个字或一首诗,田妃也为他的许诺跪下去谢过恩,可是几个月过去了,他一直没有时间,也缺乏题诗的闲情逸致。他一边心不在焉地浏览画册,一边向旁边侍立的一个太监问:

  “高起潜来了么?”

  “陛下说在文华殿召见他,他已经在那里恭候圣驾。”

  “杨嗣昌还没有到?”

  “他正在齐化门一带城上巡视,已经派人去召他迸宫,马上就到。”

  “骆养性呢?他派出的缇骑回来了没有?”

  “刚到,正在殿外候着呢~~”

  “宣~”崇祯来了精神

  须臾,两个身穿飞鱼服的锦衣卫快步进殿,”臣骆养性叩见陛下~”

  “臣吴孟明叩见陛下~~”来人便是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在他身后的是锦衣卫千户吴孟明,也就是骆养性的下一任。

  “海阳所近况如何?”崇祯开门见山的问道

  “回禀陛下~海阳所宋友亮开荒大获成功,金黄色的麦浪一望无垠,好似大海~”吴孟明绘声绘色地说道,”但是树大招风,被山东一股响马盯上了~~响马乘宋友亮去济南乡试之际偷袭,海阳所损失不小~”

  “哦?”崇祯微微皱眉,”后来呢~”

  “那宋友亮初生牛犊不怕虎,率领近千军户硬是杀上斜山梁,剿灭了半天云一伙。”吴孟明朗声答道

  “哼~~”崇祯一拍扶手,怒道:”这些个封疆大吏平日都干嘛去了?就知道党同伐异、就知道捞银子。真要他们捐饷的时候就一毛不拔,跟朕伸手要银子就慷慨豪迈,怎么不学学这个小军户,自立自强、自给自足、自力更生。朕看,这个小军户当为天下楷模~~”骂罢,崇祯对吴孟明说道:”你回去之后把海阳所的情况详详细细地梳理一遍,明日早朝,你讲给群臣们听,朕要借此机会好好鞭策一下群臣~~朕还要命人写成邸报,遍传天下~”

  “遵旨~”

  “陛下~~”一旁一直是默默不问地田妃忽然插嘴道:”恕臣妾无礼,臣妾以为借机鞭策已经是把那个小军户推上风口浪尖了,再遍传天下的话,那就是把他树成文臣们倾轧的靶子了~”

  “嗯~”崇祯冷静下来一想,觉得田妃的话有理,于是打消了邸报遍传天下的念头,”这样吧,就以开荒、收留流民、剿灭马贼等功劳擢升为指挥使~~”

  “陛下~~”骆养性打断了崇祯的话,插嘴道:”这个宋友亮年仅弱冠,而且还没有官职功名如此擢升恐怕群臣又是一通进谏~~”

  “进谏进谏,就知道进谏~~~”崇祯再次被勾起肝火

  “陛下,臣倒是有个迂回的办法~”吴孟明小心翼翼地说道

  “讲~~”

  吴孟明答道:”那宋友亮的爹宋千斤是海阳所千户,今年59岁,只有宋友亮这么一个儿子,早就报兵部备案日后由宋友亮接替自己。而宋千斤也差不多到了替职的年纪。不如授宋千斤指挥使之职、武略将军、上轻车都尉衔,提前致仕,由其子宋友亮替职,如此一来便可绕过悠悠之口~~”

  “嗯~~就这么办~”崇祯终于露出了久违的微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