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不是打酱油的 第305章 找乐子

《我不是打酱油的》第305章 找乐子

作者:小萧何 字数:1789 书籍:我不是打酱油的

  接连跑了几天市场之后,孟青善才知道,重生不是万能的。

  自己虽然知道一些大事的走向,可是很多事情他还是太想当然了。

  比如他以为很好卖的白酒,经过自己几天对苏联白酒的调查,他才发现,自己一直以为国内的粮食酒,在这里会很受欢迎是错的。

  苏联人很爱喝酒不错,可是他们大都偏爱带有甜味的酒,国内的白酒在这边并不怎么受欢迎。

  看来几年后会出现用二锅头换皮衣的事情,大概率应该是解体后,前苏联的很多人处于迷茫和彷徨中。

  很多人不知道以后的命运如何,整日沉迷于借酒消愁,他们国内的很多企业包括酒厂又已经乱套,这才使得国内的白酒有了大举进入这里白酒市场的机会吧。

  孟青善忽然感觉很沮丧,自己还是太自大了,没来之前就匆忙让老哥收购酒厂,购买散酒和其他品牌的酒。

  以为自己能凭借那些白酒大赚一笔,可惜这次自己不但赚不了钱,连投入的钱败的酒厂和酒也暂时砸手里了。

  好在白糖在这里还是很抢手,得知他的国际贸易公司能弄来白糖,不少听到消息的周边商人都跑来跟他联系,希望能从他这里订购大量白糖。

  这个结果倒是让孟青善心中舒坦不少,最起码之前在国内收购酒厂和买酒的钱,有白糖赚的钱支撑,自己倒赔不了什么。

  和几家这边的大经销商经过几天的商谈,双方签订了白糖销售合同。

  之所以用了几天时间,是因为两边都需要了解对方,是不是真的有那个实力提供(销售)这些白糖。

  双方了解的都很快,苏联这边的经营方式和国内差不多,以国有销售公司为主。

  孟青善的公司人家给魔都那边的总领馆打个电话,就能打听的非常清楚。

  两世为人的孟青善当然不会觉得,这只是两个公司合作那么简单。

  他跟这些公司掌权的那些人私下会面,承诺给他们,每批货款到了自己公司账上,他就马上按照一定比例给他们的账户上打钱。

  当然他们的账户可以是苏联国内的,也可以是国外的。

  孟青善也是不得不这么做,按照双方合同上写的来倒是不会出什么问题,可是人家不说不给你钱,拖你个一年半载非常正常。

  自己还希望这些钱能快速运转,让自己能短时间内积累起不菲的资金呢。

  更重要的,是这个庞然大物马上就要倒了!

  晚一分钟回款都会让他心惊肉跳。

  好在这时候,白糖已经逐渐成为苏联的紧俏商品,不是说了么,这里的人喝酒都喜欢带甜味的。

  就连这边最著名的烈酒伏特加,他们都会在酿造的时候,原料中除了小麦、黑麦、马铃薯还会加上菜糖桨增加点甜味。

  所以在这里白糖是跟粮食一样重要的东西,不过这里土地虽然广阔,可是他们太靠北了,气候寒冷种不了甘蔗。

  甜菜那玩意出糖量很低,根本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一直都在大量进口白糖。

  孟青善为了能快速回款,给那些合作部门掌权的小官僚制定了所谓的干股分成。

  这对那些小官僚可是意外惊喜,白糖是紧俏物资,既能弄来白糖,自己又能得到不少好处,他们当然非常配合。

  甚至他们凑到一起商议了个非常好的价格,跟孟青善签署的采购合同。

  这个孟青善当然不会有意见,他们想自己多分点,把价钱提高些大家都有好处。

  孟青善也给自己老哥打了电话,让那边一旦联系好糖厂,马上发一船高质量白糖过来。

  可惜电话里得知,自己老哥已经买下了老家临市的白酒厂,其他白酒的厂家也联系了不少。

  算了,就这样吧,反正过些时间市场一放开,这些酒的价格也会涨不少。

  和自己老哥通完电话后,跟几家打好招呼,告诉他们第一批白糖是要打开市场,弄得上等白糖,价格偏贵。

  当然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给这些小官僚的分成不变,孟青善表示这次自己可以不赚钱。

  不过要求他们务必回款要快,而且以后的白糖采购,希望这边先付一半货款,白糖运到远东港口之后,他们马上结清剩余货款。

  这边的几家小头头当然没意见,他们同样希望保证货物运到之后早点结清货款,因为货款结清后,他们就能收到自己额外的收入。

  商议完白糖的事情之后,孟青善没有再多呆,带着给哥嫂买的衣物乘机返回了华国。

  虽然这次白酒的事情让他撞了一头包,不过他也看到了另外一个在苏联能赚钱的门路。

  那就是服装。

  在这几天里他转了不少商场,他发现这里的衣服普遍都贵。

  特别是夹克运动鞋之类,更是普通衣服价格的好几倍。

  这让他生出自己设计几款夹克,去自己粤省找做工好的服装厂,给他们下订单生产,然后自己往这边倒腾的想法。

  运动鞋就没办法了,国内现在还没有像样的运动鞋生产线,这个暂时先不考虑。

  这次回去的航班是直飞京城的,因为之前他就托人帮自己在京城找四合院。

  上次在苏联跟自己哥哥通电话的时候,老哥告诉他这边已经有了四合院的消息。

  下了飞机没顾上休息,孟青善就给这边的委托人打了电话,约好第二天去看房。

  还别说,这边收集到买四合院的消息还真不少。

  第二天看了五座四合院,三座院子因为太过破烂,毫无翻修价值,被他划掉。

  剩下的两座院子是两家个人的,一家已经办好出国手续,家里留了一个人专门等着卖了房子直接走。

  还有一家是正准备出国,卖房子主要是为了筹一部分出国费用。

  已经全家办好出国手续只剩一个买房的那人,可能着急赶紧卖掉房子离开。

  说话非常干脆,直接跟他亮了低价,用RMB买就是十万,能用米元就是一万八。

  如今国内开始出国热,汇率虽然是五点多比一,可你拿着出国手续去银行兑换,只能兑换千来米元,想多弄点米元只能去黑市上换。

  黑市上兑换就吓人了,一比八都是心善的。

  孟青善看了那个院子,面积不小保存的挺好,北房三间很宽敞,东西厢房各两间,南房三间。

  东南边的厨房好像是后来改的,厕所在西南角,这玩意好像都在这个方位,老祖宗的说法,反正孟青善也不懂。

  院里还种着不少花草,冬天叶子都没了,主人为了这些花草过冬,还特意修建过,看来这家的女主人是个有讲究的主。

  这个院子一看就和别的小四合院不同,不光院子大一圈,房间也盖的比其他四合院的房子大了一圈。

  留在这里买房子的男主人姓刘,四十多岁戴个眼镜,衣着虽不是什么名牌,但也干净合体,是个注重生活品质的。

  他对孟青善介绍说,这房子是他爷爷和老父亲两辈人攒钱在民国时期买下的,以前是个什么贝勒府。

  闹腾的那几年这房子被充公,前些年才还给他们家,可惜老爷子已经不在了。

  房子一应手续齐全,不是自己非要比别人卖的贵,是这院子是别的那些小四合院没法比的。

  当初的贝勒府,选地儿就有讲究,地势高房子下面还建有排水暗渠,也就是现在的下水道,保证下大雨别的地方淹了这里没啥事。

  听着这位老刘的介绍,孟青善也能听出他心中的不舍,不过人都跑国外了,舍不舍的肯定要舍了。

  看了一圈,孟青善直接问:“这院子我很喜欢,真心想要,如果用米元一万五怎么样?”

  大家都清楚黑市换米元一万五绝对超过十万RMB了,这老刘犹豫了半天:

  “说实话这房子如果不是我着急一家团聚,真不会这价给你。

  好吧,只要你这边钱给清,咱们尽快办手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