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北宋倒马金枪传.第三卷,五台山 〖五回〗

  呼延赞矫旨搬兵,真真假假,全在心中算计好了。拿着一道圣旨,放在辽王天庆王的桌案上,您看看吧,我是回去取玉玺的,您放我回去,您这会儿是不费一兵一卒,您就能够得着南朝的江山!可是天庆王看完了圣旨,一点不买账,哈哈,来呀,给我捆起来,推出辕门斩首!

  过来好几个北国的军校,不由分说,抹肩头、拢二背,就给捆起来了。呼延赞也真横,一声儿不吭,站起来就往外走,连头都不回,好像生怕这头砍得慢似的。眼看着快走出去了,天庆王一瞧,嗯?怎么连一句话都不带分辩的呢,好像生怕杀头慢了似的,不对……还得问问他:“哎,呼延赞,本王将你推出去要杀,你怎么连一句话都不说哪?”呼延赞心里憋着笑呢,好,只要是你先问我,就算是上了我的当啦!那位问了,呼延赞怎么有那么大的胆子呢?呼延赞的鬼心眼儿可多着呢,他一看,天庆梁王跟自己拍桌子,小元帅韩昌可什么话都没说呢,就他天庆王自己能独断吗?准知道自己这个事儿,他天庆王必得和韩昌商议之后才能定夺,连商议都没商议呢,就要杀我,这不是真要杀我,是想试探试探我的虚实。

  呼延赞就说了:“梁王,你要问我为什么不说话,你不能这么捆着问,若不以礼相待,那你就是欺负我们是败军之将,我乃大宋朝的靠山王,绝不能甘受其辱,那你还不如赶快把我杀了呢!”天庆王一听,嗯,还挺有骨气,这才站起身形,“哈哈哈哈,呼延将军,您可别当真,我是跟您开个玩笑哪!您是天下有名的大将,我们岂能对您这么不恭呢?来呀,把呼延将军的绳索给解开,看座,敬茶!”有人过来把绑绳解开,有人把茶碗给端过来,北国的茶都是奶茶,用的是去了乳酪的牛奶,还得少兑点胡椒和盐。呼延赞端起碗来一尝,喷香,还真好,又咕咚喝了一大口。这口茶一下肚,呼延赞说话了:“梁王、小韩,咳,想我呼延赞,也是顶天立地的一条好汉,少年成名的名臣虎将,我能甘心给你们纳降书、递顺表吗?要依着我,宁肯战死疆场,也不能给你们低头!”嗯,好!说得好!那你干吗来了呢?韩昌把天庆王扣在桌子上的圣旨拿起来,自己看了一遍,噢,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儿。“我呀,我没脸回去见人了,干脆,你们把我杀了得了,杀完了,把我的人头往辕门外一挂,让人家知道知道,我呼延赞到底是个什么样儿的人!不过我可知道,现在满幽州城里就剩我一个人还敢出城闯营,我要是没谈成,或者说你们把我的脑袋往辕门外边一挂,嘿嘿,没人敢来啦!”韩昌心说,别价,我说刚才你一句话不讲呢,我们要真把你杀了,以后就没人敢来做使臣了,谁来和谈呢?要是打你这儿把这口封死,宋朝君臣就只能是决一死战啦!

  韩昌瞧着这位挺有趣儿,不怕死还是个浑不论,说吃吃、说喝喝,坐下来也不拿自己当客人。“呼延将军,您这个……假如说要是放您回南朝,您是打算从哪条路走啊?您是走雁门关呢,还是走瓦桥关?”呼延赞没反应过来,啊……雁门关在西路呢,那多绕远儿啊,当然是走瓦桥关啦!“哦,小韩哪,你要问——我自然是要走瓦桥关!”啊?嘶……天庆王倒吸了一口凉气,身子朝后一仰,拿手一摸自己的后脑勺,“这个么……嗯……”俩三角眼一眯缝,盯着呼延赞瞧,把呼延赞给看毛了,哎,他这是怎么回事儿?我一说瓦桥关,他怎么摸后脑勺呢?呼延赞不知道,老贼潘洪已然派自己的亲信将密信送给了天庆王,告诉他在五台山令公阻驾被贬瓦桥关这件事儿,这样儿,天庆王知道杨家将不在幽州,才敢发兵围困幽州。他摸后脑勺干吗呢?当年令公拿九环金刀在他后脖颈上足足压了有一夜,坐下病了,一想起杨继业,就觉得自己后脖颈子上麻得慌。韩昌嘿儿嘿儿冷笑:“不对吧,呼延将军,杨令公父子全都在瓦桥关呢,他们不就是救兵吗?您走瓦桥关,要是见着他们,您还用得着回东京去取玉玺吗?”哦……呼延赞这才听明白,合着他们已经打听准了,知道杨令公在瓦桥关待着呢。嗯?他们怎么知道的呢?呼延赞哪能想得到有内奸哪?老呼脑子快嘴也快:“哈哈哈哈……小韩哪,我跟你说,甭管我是回去取玉玺,还是到瓦桥关搬请杨令公,咱得先说说这个杨继业他能不能来救驾,要是搁着我,我就不来!噢,他皇上用不着的时候把人家乱贬一气,说给派去催粮就给派去催粮去啦?如今用得着啦,好意思觍着脸去求吗?您就琢磨吧,就说我厚着脸皮去瓦桥关请他去了,人家是没骨头的人吗?他们能来吗?”

  天庆王听呼延赞这么一说,呣,也有理啊,金刀令公杨继业是多么出名的英雄人物,像他这样儿的人,连我们北国人都很敬重,南朝皇上却不予重用,一直都不把主帅的帅印给他——现在兵败幽州再搬请人家来救驾,人还能来吗?再看呼延赞已经把自己这碗奶茶给喝见底儿了,回身儿叫后边的小番给续上,这边又抓了一块奶豆腐,在嘴里头嚼着,一边接着胡扯,“我没脸再去见我那些同袍老友啊,我还有脸再去见杨令公吗?他要问我,呼延赞,你回东京要干什么去?叫我怎么说哇?梁王千岁,小韩哪,咳……这么说吧,反正我把实话撂给你们了,我就知道你们得疑心于我,我这个大活人就搁在这儿了,放我过去还是不放,就听你们的了。”这阵儿,天庆王忽然间满脸堆笑:“哦哈哈哈哈……好,呼延将军,孤王就相信你所说的,放你出城,来呀,你们几位护送呼延将军出营南下。呼延将军,孤王军务繁忙,恕不远送啦!”呼延赞脸上汗都快下来了,连忙站起来,“好!你梁王果然是好样儿的,好朋友!既然如此,老呼我告辞啦!”“请便吧。”

  呼延赞转身就走,这心都悬到嗓子眼儿上了,眼看快要走出了大帐,就听见身后天庆王一拍桌案,“嘟!大胆呼延赞,竟敢诓骗孤家!快快给我拿下了!”哟?呼延赞赶紧一扭身,我这什么地方露出破绽啦?就看韩昌拿着方才扣在桌子上的圣旨,面带微笑:“呼延将军,您急着回京,您怎么不把这份圣旨带好哇?你身上一定另有圣旨!来呀,给我搜身!”有小番二回抢过来,给呼延赞又绑上了。

  韩昌走到呼延赞的面前,“呵呵呵呵,呼延将军,您要是急着回去取玉玺,您怎么把这道圣旨愣给忘在这儿了呢?我看你们回京取玉玺是假,到瓦桥关搬救兵是真!你身上一定还夹带着另一道圣旨!来呀,给我搜身!”呼延赞一跺脚,嗨!我怎么单把这个要命的家伙给落下了呢?想到这儿,老呼拿眼睛瞅着自己的肚子。嗯?韩昌在旁边察言观色呢,一看呼延赞脸上变颜色儿了,直踅摸自己的肚子,呣……你老吸着肚子干吗呢?甭问,这里边藏着干货呢!“来呀!把他的袢甲绦解开,把护胸甲摘喽,看看他肚子里边塞的都是什么?”小番真的就来解呼延赞的袢甲绦来了,老呼还装相呢,假装不乐意,扭来扭去,等护胸甲一摘掉,呼啦!珍珠、玛瑙、翡翠、钻石零零碎碎地掉了一地。啊?韩昌低头仔细这么一看,正是昨天晚上,辽国进献给宋王的礼品,都叫呼延赞给划拉到自己身上了。

  天庆王走出来,蹲下来一摆弄,哈哈大笑:“我说呼延将军,您怎么还干这个哪?您在南朝贵为王驾,您还稀罕这些玩意儿吗?”呼延赞可是真会演戏,大脑袋一低,一言不发不说,大眼珠子眨了眨,愣还真掉出几滴眼泪来。韩昌毕竟还在年轻,再者说此刻虽有潘洪的密信往来通讯,也不至于给他们透露呼延赞的为人哪?所以看见这位黑面大汉,误以为是个浑浊闷愣的将军,可不知道此人心里是八窍玲珑!两位都凑过来,“哟,呼延将军,您这是为什么呢?”“咳!到这一步,我就实话跟你们说吧,我呀,早就不打算回去了,为什么呢?别看我在大宋朝是堂堂一个靠山王,其实啊,我混得可太惨了!大宋朝九王八侯里头,数我混得惨,我这是有衔无职。我跟曹王比不了,人家是挂名儿的国舅爷;我跟高王比不了,人家是老驸马爷;我跟山王杨令公更比不了啦,人家八个儿子个个都是官儿……我们家呢,就我一个人儿吃俸禄,我那王府上上下下,都靠我一个人儿养活着……咳,你们是不知道哇,你们北国哪儿有我们南朝——特别是我们东京城的开销大哇!你们这儿房子不要钱,满草原上您看上哪一块儿您就在哪儿一扎帐篷就得,是不是哇?我们那儿?您就甭想啦!哪一块地都给您规定好喽!您想在哪盖房子,您只要是一动土就有人来查你!您说了,您买呗?东京城的宅院?天子脚下?您知道一所宅子得花多少钱么?啊?”天庆王和韩昌什么时候听说过这事啊,都摇头:“呼延将军,怎么你们南朝……哦,你们南朝的王爷,你们连一处宅院你们都买不起哇?”

  “那敢情!你们俩都没听说吧?古往今来谁也没听说这种事!我告诉你们吧,我老呼我贵为王爵,我是开国的功勋——怎么样?我这辈子所有的俸禄加在一块……也就够买到东京城里的一所小院子。王府?您就甭妄想啦!可是我们还得吃饭哪,我们横是不能光在屋子里躺着喝西北风吧?到现在,嗨,我们家只好是住在东京城外的远郊,每天我上殿得起五更爬半夜的才能不迟到,我可太不容易了我!梁王千岁,小韩哪,你们要是好心,放我回东京,我本打算也不去传旨了,我捎带点儿值钱的东西回去,变卖变卖,后半辈子我就找个好地儿猫起来安享晚年啦!你们以为我真要回去搬救兵哪?哪儿的事儿呀,这道圣旨已经是废纸一张了!你们把这圣旨一扯,该怎么打幽州你们还怎么打呗,反正我是眼不见心不烦啦。”呼延赞这是编瞎话呢,别说,还真就叫他给圆回来了。

  天庆王一琢磨,哎,还真是这么一回事儿,呼延赞不容易啊!这就叫话赶话,说到这儿了,天庆王紧跟着客气:“嗳,瞧您说的,您那么大的本领,您哪能混得那么惨呢!”“谁难受谁知道,您两位要是还疑心,就甭放我走啦,反正跟哪儿都是吃饭。”“不不,您还得回京城,您怎么的也得把玉玺给要回来。您不是缺钱吗?好说啊,他宋王给不起,孤王我给得起,来呀,先把呼延将军的绑绳松开!”“别别,我说梁王、小韩,别待会儿又出个什么岔子再捆我,还是别松开了,省得费事!”“瞧您说的,您别往心里去,来来,松绑、松绑!这个奶茶再给来壶热的,这牛肉再给切两斤的来!快着点!”

  就这么,老呼二番返回到大帐落座,屁股刚一坐下,老呼心说真悬哪,我说话办事得小心点儿了,“啊……梁王,别怪我贪财,您说话可得算话,取玉玺是您叫我回去取的,我把玉玺拿到幽州城,您可得给钱!”呼延赞这么一说,天庆王和韩昌就当真了,呼延赞肚子里那些珠宝啊,是他临走的时候,怕路上有用钱的地方,顺手抓的,没想到,还真派上用场了。天庆王听呼延赞催着要钱,踏实了,“咳,还等您回来干吗,孤王我眼下就办。”说完了这个话,天庆王吩咐下去,工夫不大,五个小番捧着各色珍宝就来了,外带黄金、白银,方便呼延赞路上用的。另外,还吩咐手下给准备好通关的腰牌,一会儿工夫做得了,给呼延赞送过来,呼延赞往自己腰里一别,就算是齐活了。韩昌又叫人给准备好了路上吃的、喝的,在马上挂了好些个大包小包,弄得呼延赞还有点不好意思,“哎呀,你们这个准备得也**镇啦!”韩昌说:“老将军您别客气,我们北国人就是这样,虽说是两国交兵,但您现在是我们的客人,绝不能叫您在路上饿着、渴着。我知道您的事情紧急,我和狼主就不留您啦,您赶紧上路吧!”“好,既然如此,我就告辞啦!”两下告辞,呼延赞上马出了辽营,奔南边就下来了。天庆王觉得这回算是大获全胜了,一战决胜,不但说挽回了败局,还摧毁了宋军的主力。传令全军歇兵庆贺,这边儿怎么吃喝玩闹,暂且按下不表。

  简短截说,呼延赞有了出关的腰牌,一路自然是很顺当。除了卢沟桥,一看,涿州镇守的宋军已经叫北国人给战败逃窜了,去了哪儿也不知道。再往南,易州的城头也已然是北国的旗号啦!这可是真够快的!看起来小韩的计策可不是临时想出来的,这小元帅是早就打算好了的!也不知道几位北国的降将到底如何了?自己搬兵心切,无心留意,连夜赶路,到了第二天正午,眼看到了界河。草桥关前还是大宋的旗号,等过了草桥,赶紧到瓦桥关来找令公。令公在帅堂正办公务呢,一抬头,哟!呼延赞一个人来了,知道准是幽州出事儿了,再细这么一说,东平王高怀德阵亡、老国舅曹彬生死不知,令公眼泪就下来了,顿足捶胸。呼延赞紧着劝:“二哥,您也别太难过了,大哥能死在阵前,也是做大将的本分,现在不是伤心的时候,咱大宋朝好悬就得亡国啊,您得赶紧想辙怎么去幽州解围!”令公说救兵如救火,可咱这个粮草还没催办好呢——我来这儿也才两天哪!咱们得把粮草车都备办好了,押着足够大军吃用的粮食一块儿去幽州才成啊!监军王源也很赞成,一查,到第二天一早,全部催运来的粮车就能到齐了,那好,令公就吩咐大家各自整顿本部,准备两天后一早发兵幽州。

  别人都没事儿,单杨七郎急得受不了了,哎呀!有仗打还不赶紧出兵?这觉都睡不好!睡睡醒醒,好不容易熬过了第二天,实在是待不住了,趁着天黑,悄悄儿把自己的马带出来,轻车熟路,出了关口直奔草桥。他呀,想得个首功,趁着没人的时候自己先到辽国连营里好好地冲杀一番,抢先去解围,别叫皇上等急了。这个七郎呀,就是这么个脾气。赶出了草桥关,前边就是辽国的地界了——按说此一战都归了大宋,可是自打韩昌兵困住幽州,涿州、易州又相继失陷。七郎还是不能再走官道,大道上都有辽国的哨卡。七郎琢磨自己要单枪匹马闯幽州,可别把劲儿都给耗在路上,带上了自己前一阵子从北国盗来的腰牌、衣帽,照旧扮成海中青的模样,连过几关,就到了卢沟桥前。七郎心里头明白,卢沟桥乃是进出幽州城池的南北要道,一定有辽国军队在此把守,自己单枪匹马来闯幽州这一仗打这儿就算是开始了。果不其然,七郎策马扬鞭踏上卢沟桥刚走到半截儿,对面桥楼后面是瘪咧号角齐声轰鸣,“哞咪……哞……”从对岸冲过来一支人马,但见为首一员番将:

  身高体壮,膀大腰圆;身披皮盔皮甲,胸前狐狸尾搭甩,脑后雉鸡翎高插,生的是凶眉恶目、阔嘴咧腮、满脸的浓胡须。手里端着一口牛背刀,稳坐在马鞍鞒上。

  这员番将把大刀一摆:“呔!前面来的小南蛮听真,从哪儿来的赶紧着还回哪儿去,卢沟桥现如今乃是军戎要塞,寻常人等不得乱闯!”七郎仔细看过地形,这石拱桥上可以容十匹马并行,够宽绰,要是在这个地方见仗也能厮杀得开。就在马上稳了稳身形,掂了掂金枪,对番将说:“来将你也要听真,某乃是大宋金刀杨令公之子,七郎杨希杨延嗣是也!前日遇到呼延老将军搬兵,故特来幽州救驾解围。尔等识相的快快让开大路,如若不然,你来看!就要尔在枪上领教!”这个番将一听,哦,敢情是救兵来了,够快的啊,那就不用多废话啦:“噢,原来是要到幽州解围的。俺乃是右军大都督铁木宽,奉我家元帅将令在此把守。你既是宋朝的救兵来到,不必多言,还不快快在俺的刀下纳命来!”铁木宽报过了名,杨七郎这才叫枪下不死无名之鬼,抢个先手把马往上撞,一杆枪力贯千钧就奔铁木宽的前胸刺过来了。铁木宽不认得这是霸王力贯枪法,先慢后快,举刀要往外磕,哪儿是他磕得动的?这一枪后劲猛烈,只闻听“扑哧”一声乌金虎头枪就洞穿了胸膛:前边儿没缨,后边儿见尖儿。七郎怕大枪一时不好抽出来,要是有番兵一拥而上自己可就难办了,顺势把后把叫足力气,“起!”将铁木宽尸身高高挑起甩向卢沟桥下,这就叫“卢沟桥上马不回环,枪挑铁木宽”。番兵见主将和这员宋将没走上一个照面儿马不回环就被挑落于桥下,“哎哟!咱们都督完了,咱们可惹不起这位,快跑啵!”乱作一团,哪儿还有胆子来拦挡七郎?全都纷纷逃散,七郎就闯过了卢沟桥。

  过了卢沟桥要向东才是城池的正南门,七郎还不了解地理形貌,仍然是一路向北,走着走着,就看见前面扎着层层的连营,营帐后面远处影影绰绰是一座城池。望望日头,七郎知道这是到幽州的西门外了。这阵儿七郎正没杀过瘾呢,打马如飞奔第一层连营的辕门就冲过来了。把守辕门的辽兵刚才得到信儿了,说是有一个宋朝大将单人独骑前来闯营,赶紧派出一队弓箭手在辕门前这等着,远远一看杨七郎过来,也就不用问了,就是这位枪挑了都督铁木宽,还问什么,一声令下,放箭!啪啪啪啪……万箭齐发!

  此正是:

  燕雀处堂室已危,虎豹归林山不摧!

  下一回是老贼潘洪挟私报复,杨七郎才要奋虎威力杀四门!请您接着听下一卷书《金沙滩》,才是杨家将七郎八虎闯幽州千古悲歌一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无下一章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