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北宋倒马金枪传.第三卷,五台山 〖三回〗

  杨七郎误打误撞,闯进了五台山菩萨顶的后山碧波潭,正巧碰上夜间偷偷儿地出来赏月游玩的皇上和八王。有暗中的巨蟒偷袭君臣,七郎救驾也遭巨蟒的缠绕,就要被大蛇吞噬进肚子啦!此刻暗中来到碧波潭藏身的杨五郎挥着自己的斧子就出来了,来救七弟杨希。

  这件事说起来也就怪了,五郎这一喊,巨蟒本来已经是拖着七郎进潭水中了,眼瞧着水面上漩涡急转而下。猛然间水浪翻涌又起,巨蟒的头又慢慢探出来,它的右眼可能受伤瞧不见了,翻转自己的左脸对着五郎瞧着,似乎跟五郎熟识,歪着头盯着五郎发呆。五郎心说可不能叫你把我七弟给拖到深水里去,谁知道这深潭底下到底有多深哪?五郎箭步蹿到近前,点指巨蟒:“孽畜,还不住手!快将五爷我的兄弟送回岸上,不然不要怪我的斧子下绝不留情!”巨蟒摇头晃脑,也不知道这个怪物琢磨什么呢,把自己的脑袋低到五郎的面前,动作很慢,反而少了敌意一般。可是五郎着急啊,七弟还在水里呢,眼珠子一瞪,舞动手中的斧子就剁。想不到巨蟒不但没躲,反而将头凑过来,一嘴叼住了五郎的斧子,一翻身钻进了水潭里。巨蟒脑袋翻身下水,这边儿尾巴就放开了七郎不管了,一下子将七郎从深潭水底掀出来抛到了岸边。巨蟒叼着斧子,回头又看了一眼五郎,慢慢缩回到水底。大尾巴在水面上啪嗒啪嗒地拍打了几下,波浪汹涌,水花飞舞,眨眼之间巨蟒就没了踪影了。五郎也不管自己的斧子了,拉起来七郎一瞧,果真是自己的七弟,忍不住一把给抱起来:“嘿哟,老七,果然是你!你怎么来的?”

  这会儿山下救驾的人马都上山坡来了,御林军军校连忙将皇上围起来,火把通明!还有太监们领着大家伙儿朝水潭里边放箭,也不管能不能有用了,得叫皇上消气儿啊!不提二帝跟老太监们在这儿如何善后,单说七郎和五郎哥儿俩。好么,潘仁美带着多少人来护驾来,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的,想要拜别万岁爷和八千岁,可是根本就进不去了。七郎先得吩咐赶过来的火山军军校去找回自己拴在松林外边的黑毛虎,自己和五哥再来找寻父帅。因为有人在山中高喊护驾,令公也领着诸子、家将们上山来,没赶上救驾,倒是撞见了五郎和七郎。父子兄弟又得见面儿,各诉离别之情,七郎可算是见着亲人了。刚刚将自己在幽州的奇遇说了个大概,圣上传旨请令公行宫见驾。

  今日晚上就别睡了,文武百官得挨个儿进行宫向万岁请安,说是行宫,其实就是菩萨顶文殊真容院里最大的一间僧人做功课用的经堂,都来了也挤不下,品级低一些的官员请安之后也就都由老太监给打发走了,宿将王侯们留在堂内,等着皇上处置。为什么呢?老太监临危逃走,倒也不过分苛责,毕竟连滚带爬地下山去唤来护驾的军校,这里头不必治谁的罪。可是巨蟒在深潭藏身,五台山又是佛门清净之地,自己今天晚上驻跸山中……你五台后山有此妖物,你十寺住持、都监们可是难逃其责!你如何养这么大的一个妖物在此哪?住持僧乃文殊院广慧大师,对此毫不知情,他从来也没听说过后山的碧波潭里竟然有此巨蟒。问其他执事僧、堂主们,也都摇头不知,无奈老方丈也只得跪倒请罪。二帝今晚上受惊可是不浅,连带八王也难免胆战心寒,知道如若不是七郎和五郎及时救驾,自己和叔皇难保不在蟒蛇腹中为食。可这事也不能多对五台山僧苛责,因为自己和叔皇决定登五台山来降香还愿,并没有提前多少日子降旨到人家五台山文殊院,给老方丈预备接驾的工夫都不够。八王在一边解劝,可是二帝此刻哪儿还听得进去?好嘛,这山后养着这么大的一条长虫,我就不信你们都不知道!这会儿潘仁美就更得势啦,也跟着吹胡子瞪眼睛,大呼小叫的,全山十寺的执事僧、各堂的堂主全都吓得没言语了,不得已全都跪倒请罪。

  正在这会儿,杨令公由智聪长老陪同也来到经堂之外,有内侍臣进去启奏。皇上一听,令公来了,这得请进来上座,为什么?二帝不糊涂,今天要不是有七郎和五郎先后救驾,就算是自己能逃得活命,皇侄德芳是必死无疑!德芳要是死了,自己这颜面往哪儿放?再者说,回去到了汴梁,自己如何跟老嫂子的面前解释呢?当初自己挤对着大侄子在金殿碰死,自己的亲信就告诉自己了,说世间皆说我这皇位不是正当得的,所以必然得逼死剩下的二侄德芳。对他我可得小心在意,不然满天下的人都得说我是担心德芳会抢回他们家的皇位,下狠心杀了自己的亲侄子。德芳要是意外身亡,我可是百口莫辩了。“还不快快将令公父子请上堂前。”“遵旨!”令公领着八虎上堂,分列在两旁,令公也客套一句:“万岁,今夜老臣我护驾来迟,特来请罪。”“哎,爱卿说的什么话,皆是朕我自己贪图清凉,特意地瞒过你们保驾的将官,绝无卿家父子的责任,您可别自责啦!今晚要不是五将军和七将军在山顶救驾,朕我……”“叔皇,您可别再说啦,您是圣天子百灵相助,福运永承!不过,五将军和七将军的保驾之功,也不能不嘉奖……可是,您看看,这些高僧大德们……”八王心里话,您看看,这些位老僧有的年岁都那么大了,虽然说有些位没逼着人家跪倒在地,可是您这一发火儿,再加上潘仁美这帮子人在一旁帮腔,谁还敢踏踏实实地站在那儿啊?可是您虽然是贵为人王帝主,让这么些老僧给你跪倒请罪,可是有损您的德行的。八王替二帝操心,可是嘴上不便明说,拿话往这边儿引,再给皇上一个劲儿地使眼色。二帝故意不看他,假装不知,也有意不理会刚刚进来的智聪长老,吩咐内侍臣给令公设座。令公一看,光给自己摆了把椅子,没老禅师的,这自己哪好意思坐下哇?知道皇上这是吓的,憋了一肚子的邪火儿,这会儿自己怎么说万岁也不会听哇。

  七郎一看,这么多年岁大的老和尚吓得跪在地上?皇上您这就不对了,您是被大蟒蛇给吓着了,好,就算是您叫这大蛇给吞了,可是您也不能怪罪这么多的老头子吧?这错该是谁的就是谁的哇。七郎一迈步就上来了:“万岁,您瞧瞧我,您消消气儿,您没想到在山顶上又碰见我吧?哈哈……”二帝一看七郎,还真的乐了:“延嗣爱卿,朕我还真是没想到,前番令公赶你回京,朕我还有心召唤你回营呢!可是派人到处去找你去,哪儿都没了你的音讯,这可叫我们替你操了不少的心哪!如今你回来就好。啊,快给大家伙儿说说,你这是怎么就上了五台山了哪?”二帝这也是成心的,知道自己也不可能因为巨蟒一事,拿这些方丈、监寺们怎么样,可是我不能惩办你们,怎么也得让你们吃吃苦头!你们就跟这儿跪着吧,我跟七郎好好地聊聊天儿。七郎看不下去了:“万岁,我这一趟这故事就更多啦,您得慢慢听。这么着好不好,您先宽恕这些位老人家,哪能老叫人跪着哪?”这话也就是七郎嘴里说出来,因为今儿晚上是人七郎的救驾之功,二帝总不能一点面子都不给哪?二帝略一沉吟,智聪长老就迈步上前了:“万岁,碧波潭中藏有这条神龙,这些位师兄师弟们以前都不在五台,他们可不知道,只有老衲我略知一二,还请您降恩宽恕他们的罪过,戴罪立功,赶紧去预备明日的法会。这事要是耽搁办不好,您明日的香会如有闪失……”二帝一听眼睛都瞪圆了,好,问了这么多人了,只有你说你知道,好,你们都起来吧!老和尚们纷纷起身谢恩,有些位是领旨退出,备办明日盛会。

  皇上这回可找着顶罪的了,好,智聪大师你说说吧,你明知道山后深潭里藏着孽龙怪蟒一条,为什么不事先警告于朕呢,啊?老禅师点点头:“万岁,要说我五台藏有孽龙,几十年前还真是曾听先师匡圣大师说到过。”哦?这会儿也有人给老禅师搬来了一把椅子,令公也就落座了,都想听听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万岁,五台香火旺于大唐,历代不乏高僧大德在此驻锡说法。万岁您或许尚未知晓,早在唐初就有木叉大士前来本山隐修,便在您今天到过的秘魔岩。后来有东海五百神龙前来索要清凉石,是文殊菩萨用寒冰镇住五百神龙在藏龙洞中与木叉尊者护持。这个可不是老衲我编的,万岁您可查阅《清凉山志》。到了百年之前,有高僧诚慧大师来我五台山常住,大师精研佛典,持戒森严,更有妙法神通,道行高妙,惯会降伏世间毒蛇,弘法度众,拔苦救厄,朝野闻名。大师晚年就隐居于碧波潭侧的洞穴,当时很少有人能见到大师一面,只有先师偶然一次在泉边得见大师真容。老衲至今还记得,先师说诚慧大师身边一直跟随一条蟒蛇,逐年身形增长。直到大师圆寂之后,也有僧人曾见此蟒徘徊、盘踞于大师的坟塔之上……后来就再也没人看见啦。先师曾经告诉老衲说,当年跟随诚慧大师一同修炼的蟒蛇,其实就是菩萨镇住的五百神龙之一。万岁,现在寺中僧侣早已无人见过巨蟒的踪迹,他们怎么会知道碧波潭中竟然还深藏着这样一个灵物哪?”二帝听着老禅师说的故事,摇着头似乎是不信。七郎一听老禅师这么一说,来精神儿了,“对呀!万岁爷,您还别不信,跟您说,这就是一条神龙!哎,可不是什么妖物。为什么这么说呢?它把我拖进水里以后啊,我就瞧见水底下哇,嚯!灯火通明的!别提有多好看啦!那大蟒蛇啊就变成人了,还赠送给微臣我一件宝物,您等着。”七郎转身儿,刚才自己大概齐跟父帅说了些这些天的往事,可是还没来得及交代清楚,本来是带上了鼍龙铠,也是预备要给皇上看看,好证明自己所说的话。可是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老长老用这样的话来对付皇上,自己一琢磨,不如将鼍龙铠献给皇上,万岁爷一高兴,也就不会再为难这些和尚了。

  七郎将这宝铠向前一送,老太监将信将疑,接过来一看,一块一块不知道拿什么缝在一处的背心儿。二帝仔细观瞧,也看不出来是什么东西做的:“爱卿,你这个,就是水底……你所说的神龙所献之物吗?你说这是一副铠甲吗?”潘洪走上前仔细观瞧:“万岁,别听杨七郎信口胡诌,这根本就不知道是件什么破背心儿。”智聪别具慧眼,晃一眼就看出来了,这是北国海岛中的鼍龙宝铠,“万岁,老衲并不知道此物是否是七将军在水底所得,但是却能认得出此物,确是本山深藏多年的镇山之宝!此物乃是鼍龙铠,一点不假,可以刀枪不入!”七郎点点头:“万岁,不信您可以试试,看看到底是不是神龙献宝。”潘洪在旁边眼珠一转:“七将军,您说这是神龙献宝,这是您空口无凭!您说是宝就是宝啦?这么着,您看看现在经堂之上,谁愿意穿上这件铠甲,叫我们几个刀砍、枪扎地试试,试过之后,圣上才知道你所言虚实!您问问,看谁敢!”谁敢啊?老贼这么说,就是要激七郎自己穿上试刀,可是这么一来,老贼就有机会徇私伤人了。八王一看,知道老贼此时还要作祟:“潘太师,要验证此宝,何需人来试哇?将宝铠放在地上,无论刀砍、斧斫,铠甲丝毫不损就知道是不是真的能够刀枪不入了!来呀,内侍臣摆开宝铠,请五将军上前代圣驾试宝。”二帝点点头,是啊,何必要用真人试呢?等内侍臣将鼍龙铠摆放好,请五郎上前——八王这是有心叫五郎再显身手,待会儿这哥儿俩都在堂前露面,好便于皇上加封赏赐。五郎上前,智聪长老吩咐弟子递过来五郎的另一把斧子,五郎抡斧连砍带剁的,再看铠甲,果然是未损分毫。有内侍臣将宝铠端起来,献给圣驾仔细观瞧。二帝倒是从来没听说过世间会有这样的宝物,可是高兴得不得了啦,连连称奇,“嗯,如此说来,果然是神龙献宝哇……”潘洪眯缝着眼睛直哼哼,哎?不对!“万岁,这智聪长老和杨七郎都有欺君之罪!不对,您想啊,要真是像长老说的那样,这条龙本是前代大师留下来的灵物,为何百年之间别的时候它不出来,偏偏在您夜晚游玩碧波潭的时候才出来哪?这个可不对!依老臣我看哪,这准是有谁养好的凶顽猛兽,单等您夜晚前去游玩时才放出来,这是要弑君杀驾!”二帝一听,嗯,也有点儿道理,知道潘太师这是借机找七郎的麻烦,可是这么说也对啊,这条神龙为什么别的时候不出来,偏偏是我到了山头儿了,我站在碧波潭边儿上了,啊,它就出来啦?

  像这个话,皇上是跟老贼一般儿的不讲理,谁能知道那条大蛇为什么偏巧在那时候从水里钻出来哇?按说,这条当年高僧豢养的蟒蛇藏身何地,这些年都流落到何处了,五台山上真就是没人知道——这山里多大地方儿呢?地广人稀,哪儿能老被人瞧见啊?再者说蟒蛇在夜晚本来是出不来的,五台山上连年低温清爽,气温要是过低,这蟒蛇是冷血动物,根本就不可能爬出洞穴。可今天是怎么回事呢?一来,是天气太热了,大蛇还能到处活动。二来是这几天就要开办文殊菩萨六月会啦,上山来的人越来越多,逼得鸟雀、虫鼠远避荒山野岭而去,大蛇出窝觅食不着,这才慢慢地爬到了碧波潭边儿来寻食。可这是说书人帮着跟您各位听众们解释解释,老和尚智聪可不是生物学家,他哪儿能说得清楚哇?智聪经潘洪这么一问,也想不出该怎么说才能给说圆了,刚要开口,经堂外边脚步声紧,再一看正是本山僧正住持大和尚广慧大师。原来方才长老一说起唐代木叉尊者的典故,广慧一下想起来了,自己的禅房里还存有两幅唐代古画,一幅是《清凉胜境图》,一幅是《五龙朝会图》,所描绘的正是智聪长老方才所讲述的木叉尊者的往事传说。广慧大师知道长老是自己打算将罪过全都承担到自己身上才说出刚才的话,自己是本山住持,怎么能置身事外呢?连忙从禅房里找出这两幅画,赶紧再送到行宫,拜见二帝。方丈进到堂前,将这两幅画展开一看,果然画得有秘魔岩龙洞的胜境源流图,其中有题跋文字,对此事交代得清楚。另一幅五龙灵应朝会,所画的是五百神龙在东海龙王的五位太子带领下与木叉尊者斗法之景,最后神龙被绑缚于清凉石上,藏于龙洞之内。二帝一看,古画所画,当然不会是临时编造,点点头,“哎,老方丈所说果然是神龙献宝,可是为何此灵物非得在朕我走到碧波潭边儿才现身出来?这个么,大师您还是未予解说明白哇?”潘洪也哼了一声:“不错,您就是拿出十幅古画出来,也都是过往的传说故事罢了!您二位倒是说说,为何偏偏在此时,蟒蛇现身要害我主?”八王一听,这可是越来越不像话了,这是刁难二位老方丈哇,刚要搭茬儿。说来也巧,老方丈也刚要起身答话,屋子外边猛然间打起闪来,惊得经堂里的文武君臣都是一愣!潘洪吓得一缩脖儿,朝后退了半步,只听得半空中轰隆隆开啦!简直是电闪雷鸣,因为大家都在高山顶上,听得更是格外的真切!大家伙儿都还没反应过来呢,呼啦啦……经堂以外已然是大雨倾盆了!

  这书得跟您讲理。五台山就在北方,到了农历六月盛夏时分,今天大概也就是每年的阳历七月下旬,雨水可就开始多起来了。而且为什么单说今日天气闷热呢?这其实正是大雨将至的预兆,每每暴雨、雷雨在这个季节,全都是在夜间才被逼出来。今天晚上这会儿才天降雷雨,满堂屋里的文武全都傻眼了。智聪长老哈哈一笑:“恭喜万岁,贺喜万岁!历朝历代君王上五台山降香的可不在少数,但当天晚上就赶上五龙朝会的可不多!您听听,雷声中杂着神龙朝会您的贺词哪!您问为何碧波潭神龙早不出来、晚不出来,偏赶上您来到泉边它才出来……这还用问吗?这正是神龙有感,早就知道您今日儿晚上会临幸它隐修的龙泉,这才现出真身来,那可不是打算害您,那是前来朝拜万岁您来的!”苗崇善和李昉、吕蒙正等文臣也都是连连称圣主临幸,必有神迹……这不是为了拍二帝马屁,就是为了给五台山上这些高僧大德们开脱罪名。

  二帝一听这话可就愣住了,这话自己能不认吗?仔细咂摸了片刻,脸上就换了笑模样儿了。“哈哈哈哈,大师啊,您说得可是太好了!也罢,内侍臣,吩咐翰林院图画院的待诏,连夜画好朕的夜游龙泉图一轴,明日朕我要赐予方丈,不得有误!”“遵旨!”皇上出京随身都跟着翰林院的画师,这就相当于是今天的摄影记者,随时候命。像今天这个圣旨一下,别的不说,这几位画师就甭想再睡觉了。有人得跑到山顶上的碧波潭查看地形,还有人得赶紧来找五郎和七郎,看看这哥儿俩身上的穿戴……这些可都不能错。圣旨传下去,可就是金口玉言,什么都不能改,可是地名得按照皇上说的改。二帝传下二道旨意,碧波潭打今日儿个起就算改了名了,立起一块碑来,自己亲笔书写“龙泉”二字,吩咐由皇家拨款,就在此地起建一座龙泉寺!告诉方丈,寺院建成之日,派人按照五郎和七郎的真容,画在正殿两侧的墙壁上,以记录二将救驾的功勋。

  这些事都安顿好了,自然也不再责问二位长老,列座压惊。该七郎说话了,先跪倒拜见圣驾,再给自己的爸爸磕头请罪——自己抗令未遵,没有回东京,而是一鼓气跑到了北国的境内。按规矩,这得先行请罪,等皇上和父帅都说此罪免过,这才站起来诉说往事。七郎可不敢说自己在凤凰岭与杜家的巧遇,这个话不能在人前说,不然自己是罪上加罪,这叫临阵招亲,更活不了啦!掐头儿去尾,最后刘海蟾真人暗中救自己的事也没说,只交代了自己如何在荒村野店巧遇的辽将海中青和土金虾,自己暗中跟随,窃得秘密,干脆杀了二人,巧扮海中青上麻岳山,等等。等说到杀师一事,令公也是一皱眉,觉得不妥,可还没说什么呢,二帝先大加赞赏,令公也就不好多说了。七郎献出五虎擒羊阵的阵图,君臣细看,真是一座恶阵!令公的脸上也落下汗来啦!八王一看,明白了,跟高怀德、呼延赞几位老将一比画就知道了,这要是叫麻衣大仙摆成了五虎擒羊阵,别说此战能否得胜,最少自己这边儿也得死不少人哪!七郎有意隐去鼍龙铠一节,心里话反正怎么说都得献给你,现在我得好好地拍你的马屁,你一答应,我爸爸还能再赶我走吗?

  二帝听完了是真高兴,七郎独闯幽州这一趟可是立下奇功哇!文武齐来祝贺……二帝正在兴头上呢,“来呀,延嗣,跪倒听封!”按皇上的心思是,这一战夺取幽州,收服燕云失地,看起来我就得靠这杨七郎了,幸亏当初没杀。我这时候不加封什么时候加封啊?七郎日抢三关、夜夺八寨,我还没怎么论功行赏呢,上一回叫老令公给四十军棍赶跑啦!老令公嘴上不说,可心里怎么想的我知道,他是害怕国丈潘洪暗害他的小七,还是叫天齐庙立擂这件事给吓的。除此以外,七郎生性鲁莽,好几次不顾性命地夺关斩将,令公恐怕也是担心他在战场上的安危。说是罚他回家奉母,说白了就是躲开眼前儿的杀人战场。皇上心里就跟明镜儿似的,如今南北之战,只要是有杨七郎在,我这□受的洪福可是不浅!这一回韩昌要搬请麻衣大仙这样的人出山,都叫七郎给宰啦,不用问,这是上天照看我,真是要叫我来收复这燕云失地,恢复我长城以南的山河哇!我可不能反应慢啦,于是张嘴就说,卿家……你听封!

  七郎倒不是官儿迷,可是既然皇上都说了,要封我,这就是说我能够留在阵前啦!赶紧上前就要磕头谢恩……令公马上就要阻拦,有人比他还快,谁呀?老贼潘洪潘仁美。“哎呀,万岁,且慢!七郎此时封赏,臣等有人不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