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山寺杏花之寻亲 第二十四章 往事不堪回首(一)

《山寺杏花之寻亲》第二十四章 往事不堪回首(一)

作者:玉在匣中 字数:6560 书籍:山寺杏花之寻亲

  等朱氏走了,一家人这才依旧坐下来吃饭。只是,经过朱氏这一出,拿起筷子愣了半天,叶氏忽然觉得没有什么胃口了,只说自己不太舒服,放下碗筷便回屋里了。

  见状,陈继兴颇有些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带着千言和叶枫继续吃饭。叶氏不吃,他却是要吃的。

  地里还有好些活要干呢,不吃饭怎么有力气做事?

  成婚前他原听人说起过,只说婆媳、妯娌关系是这世上最难处的两种关系。又见了陈继旺、陈继达两个亲哥哥与黄氏、朱氏的“奇异”相处模式,却依旧不以为然。

  只因他深深觉得,这一切的纷扰不过是人吃饱了没事做,庸人自扰。换了他,决计不会这样。

  现在看来,不过是自己当时年少无知罢了。

  只是,也幸好他不懂诗书,要不然,若是知道世上还有“至亲至疏夫妻”这种话,只怕是会更加失望。

  其实,无论是婆媳关系,抑或妯娌关系,严格说起来,不过是围着亲情衍生出来的一种关系而已。可以亲密,也可以生疏,这原本就是再正常不过的。

  但是,相较于这两种关系,夫妻关系只会更加复杂,更加令人捉摸不透。想来李冶在写这句诗的时候,也是充满了无奈的,又或者是处于一种顿悟的状态,要不然也不会发出这样有移情功效的感叹来。

  想想也是,可以当作依靠,可以深情共白头,也可以瞬间反目成仇各自飞,这样的关系的确令人迷惑和不知所措。

  而你除了感慨,却不知该如何是好。

  叶氏一家不知道的是,提着篮子往回走的朱氏,一路上无论是见了谁,都会不厌其烦地重复几句相同的话,那就是对于昨天的事,刘老太太和黄氏是有些过意不去的。特别是黄氏,得了老太太的训,深感自责。

  因此,刘老太太派了自己来叶氏家送鸡蛋,以示慰问。

  当然,她自己昧下了一半的鸡蛋这件事,她可是只字未提的。也就是说,这一趟她既出色地完成了刘老太太交给她的任务,回去自会得婆婆高看一眼,又白白得了十五个鸡蛋,还把黄氏给比到尘埃里去了。

  总之一句话,朱氏的活可没白干,简直是一举多得。

  果不其然,朱氏前脚刚送完鸡蛋,隔天村里便陆续有好几个人在遇着叶氏时,不断在她跟前说刘老太太的好话。

  说来说去无非都是同一个意思,即语重心长地规劝叶氏,只说刘老太太有多么多么不容易,希望叶氏能够孝敬她。

  至于过程,那就是说,大家都知道陈继兴的父亲过世的早,她一个女人拉扯着几个孩子长大成人就很不容易了。现在还要帮衬着儿女各自成家,着实难得。

  现在人老了,还要从牙缝里省下鸡蛋照顾后辈。即便是叶氏的娘家弟弟昨日在人家的生辰上大闹,人刘老太太也能不计前嫌,当真是大度。

  如此云云。

  若是换了以前,叶氏定是会诚惶诚恐地点头称是。而这一次,无论对方说得如何唾沫横飞、天花乱坠的,叶氏的神情始终是淡淡的,既不附和也不反对。

  反正你说是,那就是吧。

  不过,叶氏在心里倒是颇为赞同对方的一句话。的确,刘老太太不容易,但严格说起来,这年头谁都不容易。

  老人体谅年轻人还要肉疼的给鸡蛋的确是不易,但年轻人一直隐忍、活得比猪狗都不如,每年都要接受来自老人的侮辱,一样叫不易。

  不过是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罢了。

  对方见叶氏是这种态度,简直不复以前的贤惠和小心翼翼,当真是膨胀了,心里便有些生气,仗着自己年纪大,抱怨了几句,转背便去了老宅跟刘老太太说了。

  闻言,刘老太太倒没说什么,更未说叶氏的坏话。反正,她要的从来都只是人心,而不是真要把叶氏怎么样。这倒让那几个去“告密”的老人越发感慨,当个婆婆也挺不容易的,不仅要照顾晚辈的生活,还有照顾晚辈的情绪。

  只是,黄氏头一个觉得这话听着舒心。

  但凡是说叶氏的坏话,她就觉得中听。经过昨日的事情,她算是彻底恨上了叶氏和叶枫了。

  陈继旺就不说了,这是她男人,而且自己还用扫把砸中了他的头,所以被他骂几句甚至捶几下出气,黄氏是毫无怨言也不敢有怨言的。

  至于朱氏,根本不足为惧,现在就让她先得意着吧,总有一日,她总有办法让她哭都哭不出来。

  无他,只因今天早起的时候,朱氏看她的样子就像是在看一个天大的笑话,又用一种十分怜悯的眼神看着她,这让黄氏十分不舒服。

  只是人家又没说话,不过是一个眼神,她便是想找茬也是难的。

  不过,还真别说,由于谨慎,虽然身处黄氏眼皮子底下的朱氏没有遭到黄氏的报复,倒是叶氏家到底被一直伺机报复的黄氏找到了两个好机会,搞得叶枫简直焦头烂额的。

  所以,宁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这句话可不仅仅只是说说而已。想来,说这句话的人当初也是有极其惨痛的教训和切肤之痛的。

  只是,无论是说叶氏坏话的旁人,又或者黄氏,又或者刘老太太,他们永远都不会明白的是,以前那个贤良淑德、大度开朗的叶氏到底去哪里了?

  是被他们联合起来活生生给吃掉了!

  为女则弱,为母则强。

  现在的叶氏,是更加适合生存的叶氏,是醒悟之后想要过好自己生活的叶氏,更是谁敢欺负自己的孩子便可以为之拼命的叶氏。

  这也是叶枫更加喜欢和欣赏的叶氏,或者说能够活得更好的叶氏。在这个村子里,要么学樊氏做一朵腹黑的白莲花,要么,就跟查五婶学学厚脸皮。

  因着地里的活不再是像种玉米、割小麦那般简单的农活,加之天气越来越炎热,叶氏便说什么也不让俩个孩子跟着下地了。

  不得不说,叶氏的坚持也是有道理的。一来千言的确越来越大了,马上就要六岁了。就如查五婶那几个大嘴巴婆娘说的一样,晒黑了就不好看了。

  俗话说得好,一白遮九丑。相较于其他女孩子,千言的肤色确是黑了不少。

  再者,现在地里的玉米已经长到大约有一米高了,按照叶枫的提示,要开始进行第一次追肥了。只是,千言还没这些玉米苗高,且无论是挖坑还是浇大粪,千言都是不会的,去了也帮不上忙。

  就这样,叶氏和陈继兴将这项活全部包了下来。

  好在那玉米叶子现在还是嫩嫩的,刮过皮肤的时候也造不成什么伤害。等过段时间,玉米长高,这些叶子就会变得越来越硬,越来越利。

  若是赤着手臂,很容易被割出一道一道的血痕来。

  等俩口子给家里所有的玉米施完肥,看了看天气和玉米的生长状况,这日,叶枫便郑重地对陈继兴道:“姐夫,我瞧着现在倒是很适合开始套种了。”

  他知道陈继兴自打种玉米开始就一直在等着这一天,想来陈继兴听了这个消息是会很开心的。

  果然,听了叶枫的话,陈继兴很是兴奋,拉着叶枫问了半天的注意事项。叶枫自然不会藏私,都一一回答了。

  至于来源嘛,自然是说自己在书上看到的。

  叶氏听了,在一旁感慨道:“要不人都说这念书好呢。依你这意思,这书上竟是啥都有呢。有香料的方子,有救人的法子,还有套种的门路……”

  这些,都是以前叶枫为自己的本领找的借口。

  闻言,叶枫便笑道:“可不是么!只是啊,书上有的可不仅仅是姐姐你说的这些,有些人就说了,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

  虽然不大听得懂叶枫在说什么,但见他充满自信地侃侃而谈,陈继兴便在心里想到,读书是好,也要有儿子才行啊。儿子,儿子,他现在一看见叶枫就会想到这两个字,也不知道是不是在后悔那次没有答应刘老太太过继的提议。

  只是,陈继兴很快便将这件事抛到了脑后。对于他来说,套种才是一等一的大事。

  以前倒是没这么想过,更未见人这般种过,所以陈继兴心里还是有些忐忑的。

  好在有叶枫在,加之玉米与玉米之间的间距也是足够了的,所以,在叶枫的指导下,陈继兴和叶氏在那些间距上隔几十公分便垒起一个小小的土包来,又将刚刚剪下的红薯秧子插了下去,并及时浇了水。

  至于种土豆就更简单了,只需挖好坑,将切好的土豆裹一层草木灰晾干,择日种下去,盖上土浇上水就是了。

  就这样,在大伙的不解和质疑中,几天时间,陈继兴家的几亩玉米地便或套种上了玉米,或套种上了红薯,显得那么与众不同。

  不得不说,陈继兴家的运气极好。

  这几日白天是晴天,晚上便开始下雨,连着几日都如此,倒像是老天为了配合陈继兴家的套种而刻意调出的模式。

  几日后,由于天气极好,雨水又足,那些套种的红薯秧子已经成活了,土豆也开始发芽了。

  但是,对于这种新型的种植方式,村里人的反应可是不一样的。有好奇的,有赞同的,自然也有嗤之以鼻的。

  而在这其中,更多的是不屑一顾,觉得陈继兴家多半会以失败告终。毕竟种庄稼种了一辈子,还未听过这种方法。

  倒是赵氏比较大胆,去陈继兴家要了一些红薯秧子,又去城里买了些土豆,又与陈继兴讨了种植的法子,有样学样地将自家的两亩玉米地全部套种上了红薯和土豆。

  见状,查五婶便貌似好心地拉着赵氏的手说道:“赵家妹子,不是我说你,陈继兴家胡闹,你咋也跟着胡闹哩。这些土豆,你留在地窖里放着,等没粮食的时候再拿出来吃,你们娘俩也够吃上一阵子了。现在倒好,全部种了下去。到时候土豆没收成,玉米的产量也上不去,我看你家明年咋办。”

  查五婶说的正是村民们的所想,毕竟,玉米杆那样高,遮隐蔽日的,下面的红薯和土豆能有收成么!

  且自从洗脚水事件后,与黄氏一样,查五婶便彻底恨上了陈继兴一家。此刻得了机会,恨不得将陈继兴塑造成祸国殃民的白痴形象。

  对此,赵氏只是笑了笑:“谢谢查姐为我们娘俩考虑,只是凡事总有个开头不是。反正不过是这一季,试试罢了,不行的话明年就不这样种了。”

  查五婶见自己的目的没达到,便扭着屁股去了别处。反正现在很多人都等着看陈继兴家的笑话,有的是人与她志同道合的。

  而查五婶却不知道,托叶枫的福,经过这几个月的努力,现在赵氏家里放着几百斤的小鱼虾蚌肉螺丝干,家里的猪和鸡鸭都长得极好。

  所以哪怕是这次的套种失败了,明年她和千良一样能过得很好。

  更为关键的是,那些土豆总共不过花了几百文。至于红薯秧子,那是叶氏家剩下的,根本没花钱。

  也就是说,两亩地,她不过是投入了几百文而已。

  至于玉米,她早就跟着陈继兴家追了肥,现在长得郁郁葱葱的,比村里其他人家的都长得好,想来产量是不会差的。

  对于这些争议,叶枫和陈继兴自然都是知道的。

  不过,他们并未解释,也不打算解释,更不会强行拉着任何人跟着自己一起试种。的确,这样种是有风险的,毕竟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完全没有风险的。

  但是,这风险又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毕竟有自己这个农大毕业的人在。

  可以预见的是,丰收几乎是一定可以的。只是,等到了秋天,用事实说话,比用语言解释有力多了。

  很多时候,语言的确是很苍白无力的,特别是像这种新事物,有时候根本解释不了。

  总之,套种,捞小鱼小虾、螺丝蚌壳螃蟹,下地干活,喂鸡喂猪,洗衣做饭,纳鞋底做鞋子,叶枫觉得叶氏这段时间过得充实极了。

  绝望,死心,有时候反而是新生活的开始。

  只可惜,就在叶枫觉得叶氏已经走出了阴影、开始努力过好自己的日子时,一件尘封已久的往事解开了他想知道的这个家庭的过往和秘密。

  而知道真相之后的叶枫才明白,有时候,知道真相不一定就会豁然开朗,因为知道真相后,你有可能宁愿自己什么都不曾知道。

  至少还可以在梦里骗骗自己,这些事从未发生过。

  这一日,便是五月的最后一日。

  这一晚,叶氏和陈继兴的表现都有些奇怪,搞得叶枫一头雾水。

  吃晚饭的时候,陈继兴也不似往日那般积极,而是说自己没啥胃口,只吃了不到平时一半的食物。叶氏更是似乎有些不舒服,做好晚饭便去睡下了,连饭都没吃。

  对此,叶枫有些担心地问陈继兴道:“姐夫,姐姐这是怎么了,需要看大夫吗?要不,我去请毛大夫过来?”

  叶枫倒是问过叶氏,但叶氏只是说自己没事,不过是白天干活累了,想睡觉而已。但那表情,一看就是有事。

  而且,自从自己在叶氏家住下来以后,毛大夫时不时的便会来家里跟自己讨论那个“海姆立克急救法”。为了名气,毛大夫倒是很好学,时常用几文钱成功哄骗村里的孩子当模特,开始操作那按压和各种急救技巧。

  经过叶枫的仔细教学,毛大夫已经完全掌握了这个急救法。这不,上个月他还成功施救了青竹村一名落水孩童,赢得了“活神仙”的美誉。

  所以,叶枫和他的关系还不错,至少让他来家里为叶氏诊治一下还是很容易的,而且还不会收诊金。

  闻言,陈继兴却是有些支支吾吾、躲躲闪闪的,但肯定地告诉叶枫叶氏没事。

  见俩口子都不说,叶枫心里虽然存疑,但也没办法,想着兴许是这段时间干活太多,真的累了吧。于是,叶枫也没多想,到了时间也就去睡了。

  第二天一大早,还在睡懒觉的叶枫便被满院子“嗷嗷嗷嗷”、“咯咯咯咯”、“嘎嘎嘎嘎”此起彼伏的鸡鸭和猪叫声给惊醒了。

  不得不说,自家养的这些鸡鸭和这几头猪就像是在歌唱比赛似的,一声比一声大,一声比一声惨,似乎这样就能引起主人的注意,给它们喂食。

  由于天气炎热,叶枫心里便有些烦躁,但更多的则是迷惑和不解。要是换了平时,叶氏早就将它们喂饱了,早上很少听见鸡鸭和猪叫的。

  像叫得这么凶的,还是头一回?

  难道,叶氏睡过头了,又或者说,病倒了?

  是了是了,叶氏昨天晚上连晚饭都没吃,就说不舒服直接睡觉去了,想来是真的病了。

  要真是病倒了,那可得赶紧去看大夫,再不然就去山上找点草药偏方啥的也行,拖久了可不好。想到这里,叶枫便迅速坐了起来,穿好衣服,准备去叶氏的屋里看看情况。

  结果,刚出屋子便看见千言在堂屋里坐着,双手支着下巴发呆,而且闷闷不乐的样子,连自己出来都没发现。

  这下,叶枫便更加迷惑了,同时心里也更加的不踏实,看来的确是有什么事是自己不知道的。

  只怪自己昨天晚上大意了。

  想到这里,叶枫便上前拉着千言的手,温和地问道:“起来多久了啊,跟舅舅说说,怎么一个人在这里发呆,你爹娘去哪里了啊?”

  叶枫望了望四周,并无陈继兴和叶氏的身影。

  看了看叶枫,千言这才噘着嘴无精打采地说道:“爹娘早就起来了,洗了脸拿着包袱就去城里了,早饭都没来得及吃呢。原本打算等你起来了之后跟你说了再离开的,但刚刚大牛来喊爹娘,说是牛车今天要早些出发,因为李大娘生病了需要去城里看大夫。”

  一般人有个头痛脑热的第一反应都是先扛扛,抗不过去了便去溪边或者山上寻些草药。像李大娘这样动不动就去城里看大夫的倒不多。但人家里经济条件不错,自然是十分爱惜自己的身体了。

  只是,叶氏和陈继兴有什么事情需要跟着进城呢?

  来这里这么久,陈继兴也就是偶尔去城里一趟,卖自己编织的竹器,或者购买一些家里所需的东西。

  叶氏因为要照看家里和孩子,且去了又多一份开销,一般是不会跟着去的。

  这样一想,叶枫便心知有事,但却不确定千言是否知道,毕竟她年龄尚小,很多事大人未必会告诉她。

  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叶枫问道:“那你知道你爹娘去县里做什么吗?”

  没想到千言立即回答道:“我知道呀,他们去找我姐姐,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去的。”

  千言这样说,叶枫一时倒是说不出话来。

  他这才想起,之前叶氏明里暗里都指出过,这个家里是丢过一个孩子的。而千言,也不是这个家里的老大,应该是老二或者老三。

  叶枫还记得,叶氏似乎说过自己被老宅那边磋磨似乎掉过一个孩子,加上家里走失的大丫,所以千言多半是老三了。

  叶枫自然也知道,一个家庭丢了孩子后的情形。

  前世,他是D市民间寻亲组织的志愿者,在帮扶别人的时候,也目睹了许许多多悲伤的故事。

  只是,一个家庭丢了孩子之后,被拐卖的那个孩子的命运固然十分悲惨,但是,留在家里的孩子也好不到哪里去。

  有些夫妻丢了孩子后便会放弃手头所有的工作,一起外出寻找孩子,一找就是几个月。

  这还是短的。

  有些意志坚定的,往往一找就是几年甚至几十年。

  而家里的孩子,则只能交给亲戚甚至是邻居看着。

  孩子丢了,工作辞了,没了经济来源,大人变得更加暴躁不安。遇到那凡事喜欢迁怒于人的,更是会怪家里留下的那个孩子没有看好弟弟妹妹。

  虽然并非朝打暮骂的,但是冷言冷语冷暴力就会让这个孩子处于崩溃的边缘。

  叶枫看过某个卫视的一期节目,就是专门关注这一类孩子的。而这样的孩子接受采访时总说,他们宁愿自己才是走丢的那个,这样一来,至少可以让父母时刻牵挂着,而不是整天对着父母那一张拧得出苦水的脸。

  “好在”这是在古代,家里一般孩子众多,最少的也会是三四个。加之经济条件和客观环境都不允许外出寻找孩子,所以留下来的才能继续成长。

  就拿叶氏一家来说,按照千言的说法以及自己的观察,他们每年也只是这一日出去寻找罢了。

  平日里虽然悲伤,但是生活依旧混得下去。换了其他家庭,兴许一日都不会出去。

  若非如此,叶枫都不知道千言此刻又会是怎样一番情景。

  叶枫实在是不知道要怎样去安慰千言,也许刻意的安慰反而会让她觉得自己可怜。

  所以叶枫心里此刻只有一个念头,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贩子都是最可恶的那一群人。为了自己的私利,搞得一个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

  这样的人就应该遭天谴,下地狱。

  虽然不知道怎么安慰千言,叶枫觉得现在自己能够做的就是让丫头把早饭吃了,然后再把家里的鸡鸭和猪喂了。

  让这个家尽可能地看起来与平时无异,人才会少受一点刺激。

  虽然,只是看起来像而已。

  叶枫先是温柔地拉着千言去洗了脸,然后二人往厨房走去。结果,厨房里的一幕让叶枫都有些忍不住想哭。

  桌上依旧是平日里常见的咸菜,饼子,稀粥,只是,除了饭菜的量几乎是平日里的一倍以外,这一次,桌子上齐整地摆着五双筷子五个碗。

  那多出的一副碗筷是谁的,为什么会这样突兀地摆出来,答案不言而喻。

  也许,这么多年来,每到这一日,这副碗筷便总是会这样出现。空空的碗,亦如叶氏和陈继兴的心,空落落的。

  找到孩子之前,心里的伤口永远愈合不了。

  至于那多出来的饭食,估计是留着叶枫和千言当午饭的。看样子,叶氏和陈继兴是要到晚上才能回来了。

  叶枫忍住悲伤,带着千言吃了早饭,将碗筷洗了,又想方设法一边逗她玩,一边将鸡鸭和猪喂了。

  好在这些事叶枫都是会做的,要不然光是鸡鸭和猪叫就让人心烦。

  吃完饭,叶枫便欲带千言出去玩,奈何千言说什么都不出去,只说要留在家里守着。

  谁说孩子不懂事的?

  家里出了事,他们往往是最敏感的。

  到了中午,叶枫原本打算自己下厨做些不一样的吃食逗千言开心的,但奈何他厨艺有限,且食材全无,也只好作罢。

  不过是把早上留下来的剩菜冷饭热了,将就吃了。

  千言也是出奇地听话,叶枫说什么,她就做什么。平日里不愿意学做饭,叶枫跟她讲如何熬粥,她也认真地听着。

  但她越是这样,叶枫便越是不安。他还是喜欢平日里那个蹦蹦跳跳、古灵精怪的小丫头。

  下午的时候,叶枫带着千言去湖边打了猪草,又将第二天早上需要的猪食准备好了,放在竹筐里,只等明天早起的时候下锅煮就行。

  只是早上的剩菜剩饭中午便吃完了,叶枫只好熬了粥,又拿了些咸菜出来,二人简单吃了,权当做晚饭了。

  喂完猪,见天色已晚,叶枫和千言合力将鸡鸭赶进了圈里,叶枫又让千言洗了脚,给她讲了几个故事,便将千言哄睡了。

  千言一睡,叶枫便坐在床边陪着她,顺便等叶氏和陈继兴归家。一边等,一边想,等叶氏回来,一定要问问清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自己到底是做过志愿者的,问问情况,也许有能用得上的地方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