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帝国星象 跑江湖好可怜 魔君之冕2

《帝国星象》跑江湖好可怜 魔君之冕2

作者:明致 字数:4889 书籍:帝国星象

  1676 年,爱德蒙 · 哈雷于大西洋南部的圣赫伦娜岛上度过了一年,目的是要研究南半球的星空。约 40 年后,于 1718 年他对比自己的天体测量和托勒密的《天文学大成》之后,发现了一直都被当作是“固定的”恒星的自行运动。大角星和天狼星都有显著的移动,而当中天狼星更在之间 1800 年内向南移动了 30 分角(约为月球的直径)。

  1868 年,天狼星成为第一颗被测量出运行速率的恒星。威廉 · 哈金斯爵士仔细检查了天狼星的光谱,并观测到一个显著的红移。他因此得出结论:天狼星以大约 40 km/s 的速度远离太阳系。虽然对比近代测量出来的 7.6 km/s 速度数值相差过大,不过那次的测量却开始了天体径向速度的研究。

  不过最新的观测结果表明,天狼星正在靠近太阳系,在大约 6 × 10^4 年后它的视星等将达到峰值,届时天狼星将变得十分明亮。在这之后它将逐渐远离太阳系,不过在这之后的 2.1 × 10^5 年内,它仍然是天空中除太阳外最亮的恒星。

  天狼星观测方法编辑 天狼星的视星等约为 -1.46,使其成为夜空中最亮的恒星,几乎为第二亮的老人星的两倍。然而,它仍然不如月球、金星或木星光亮。水星和火星偶尔也会比天狼星更亮。天狼星几乎能从地球上任何有人的地方观测得到,只除了居住于北纬 73° 以北的人无法看到。可是,一些在地球北边的城市观测到的天狼星也并不会升得很高,如圣彼得堡的天狼星只会升到地平线上 13°。由于天狼星的赤纬约为 -17°,因此从南纬 73° 起它是一颗拱极星。7 月初从南半球可以看到天狼星在太阳下山后下山,又在太阳升起前升起。在适当环境条件之下,天狼星甚至能在有太阳的时候被肉眼看到。当然,天空要非常清,观测地点的海拔必须要高,太阳要低低的挂在地平线上,再加上天狼星要在头顶上,十分难得。

  基于天狼星双星系统的环绕运行轨道,两颗星的最小分距为 3 角秒而最大分距为 11 角秒。在他们相距最近的时候,要在观测时分别出两颗星体十分困难,因为白矮星天狼星 B 就在和它很近却有比它亮许多的天狼星 A 旁边。要清楚分开它们,除天气理想外,则需要一座口径至少有 300 mm 的天文望远镜。1994 年,两颗星到达了它们的拱点,从那时开始,这对双星开始远离对方,用天文望远镜分开它们就更加容易了。有着离地球 8.6 ly 的距离,天狼星 A 和天狼星 B 占据了 8 颗最接近太阳系恒星之中的 2 颗,而且更是第 5 接近太阳系的恒星系。

  尽管天狼星的光度仅为太阳的 25.4 倍,但距离近使得天狼星如此明亮。其他相似的星体有昏暗的南门二,对比于遥远却极亮的超巨星如老人星、参宿七或参宿四。距离天狼星最近的大型恒星是南河三,距离约为 5.24 ly。1977 年发射的旅行者 2 号飞船,在完成了研究四颗类木行星的任务之后,预计将于大约 2.96 × 10^5 年之后到达 8.6 ly 以外的天狼星。

  天狼星天狼星 A编辑 天狼星 A 是一颗蓝矮星,半径约为 1.711 R⊙。光学干涉仪量度出此星的半径,估计角直径为 5.936 ± 0.016 mas。它的自转速度约为 16 km/s,因此并没有有效地把星体压扁成椭圆形。织女星则以更高速的 274 km/s 自转,使其成为扁球体。

  天体模型指出天狼星 A 形成于一次分子云坍塌的时候,到了 10^7 年之后,其能源的生成已经完全由核聚变提供。其核心成为了对流层,并利用 C-N-O 循环制造能量。人们预测,天狼星 A 会在其形成之后 1.76 × 10^9 年之内用尽储存在核心的氢。此时它会经历红巨星阶段,届时天狼星 A 的光度将大增。然后它将温和下来,成为一颗白矮星。

  天狼星 A 的光谱有着很深的金属线,显示出一些重于氦的元素的增强(如铁),因此也被归为 Am 星。相比于太阳,天狼星 A 大气层里相对于氢含量的铁含量为 Fe/H = 0.5,也等于 100.5,意思是说它大气层中的铁的含量是太阳的 316%。不太可能整颗恒星都富有金属元素,而其实这些金属元素都可能是悬浮在位于表面的一层薄对流层上。

  天狼星天狼星 B编辑 天狼星 B 的质量大于太阳的质量,并且是已知最大质量的白矮星之一。它差不多有 1.1 M⊙。然而这么多物质却被压缩成约为地球的大小。其表面温度为 25000 ± 200 K。但是,由于在内部已经没有能量的生成,剩余的热量会以辐射的形态放射出外太空,天狼星 B 终究会渐渐冷却,这需时要多于 2 × 10^8 年。

  一颗恒星要经过主序星和红巨星阶段才会成为白矮星。约为 1.2 × 10^8 年前,天狼星 B 可能是一颗光度更高的蓝矮星,光谱在 B4-B5 之间,质量约为 5M⊙。天狼星 B 成为红巨星的时候,可能增加了其伴星天狼星 A 的金属量。

  天狼星 B 最初由碳及氧元素组成,这两种元素是形成天狼星 B 的已死亡恒星里的氦核聚变产生的。这些元素被更轻的元素覆盖,并根据质量来分层,因为天狼星 B 有着高表面重力。因此,天狼星 B 的外层大气层几乎为纯氢,宇宙中最轻的元素,光谱中也找不到任何其它元素。

  天狼星天狼星星团编辑 在 1909 年埃希纳 · 赫茨普龙是第一位提出天狼星是大熊座移动星群之一的人,他在观测天狼星系统在天空中的移动路径之后得出这个结论。

  大熊座移动星团是由 220 颗恒星组成的,并在太空有相同的移动路径。其最初形成时是疏散星团的一部分,从此便逐渐脱离引力的牵引。不过,在 2003 年和 2005 年作出的分析却表示天狼星未必属于这一星团。大熊座移动星团估计年龄为 4 × 10^8 ~ 6 × 10^8 年,而天狼星的金属量和太阳的相似,因此年龄可能只有 2 × 10^8 年,对于这星团来说太年轻。

  天狼星可能属于一个提出的“天狼星星团”,另外可能属于这个星团的疏散恒星有御夫座 β、北冕座 α、巨爵座 β、波江座 β 和巨蛇座 β。此星团是太阳附近 500 光年以内的三个星团之一。其余两个为毕宿星团和昴宿星团,都各有几百颗恒星。

  天狼星星座文化编辑 天狼星名称来源

  天狼星西名 Sirius,来源于希腊语 Σείριος,有“烧焦”的意思,它的先阳升日过后夏日的暑气就来了,古人认为天狼星和太阳同时升起时正是夏季,天狼星的光和太阳的光合在一起,才是夏季天气炎热的原因,因此才把天狼称为 Sirius。古希腊人称夏日为“犬日”,因为只有狗才会发疯似的在这样酷热的天气里跑出去,因此这颗星也被称为“犬星”。

  天狼星天文坐标 古埃及人称天狼星为 Sothis,是“水上之星”的意思。天狼星的英文正统名称来自于拉丁语 Sīrius,又来自古希腊语 ∑εριο(Seirios 是“热烈”或“炎热的天气”之意),但是这古希腊词也可能在希腊古风时期之前从某处发展过来。最早发现使用这个名称要追溯到公元前 7 世纪赫西奥德的诗作《工作与时日》中。

  天狼星还有另外超过 50 个编号和名称。在阿拉伯语里,天狼星被称为“ㄆ”(拼音:al-椁‘rā 或 al-shira,中文:“首领”),英文的另一称谓 Aschere 就从其而来。在梵语里,天狼星是 Mrgavyadha(“猎鹿者”)或 Lubdhaka(“猎人”)。当被称作 Mrgavyadha 时,天狼星代表楼陀罗(湿婆);在斯堪的纳维亚,天狼星就被视为 Lokabrenna(“洛基放下的火”或“洛基的火炬”),日本土语称之为青星(Aoboshi)。在中世纪的占星术里,天狼星是一颗 Behenian fixed star.

  天狼星诗歌记录

  自宋仁宗天圣元年至宋神宗元丰四年是北宋的“承平”时期,也是苏东坡的“承平”时期。虽自出蜀以来苏东坡便于宦海中漂泊不定,于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诸地辗转任职,然这一时期的苏东坡对北宋朝廷并未丧失希望,仍然期待得到朝廷的重用,一展其政治抱负。此种政治热情与人生理想于其累累诗作中屡见不鲜。

  苏东坡填过的几首江城子中,有两首是具有较大影响力,《江城子 · 密州出猎》是一首比较有典型性的词。说典型是因为这首词可以认为苏东坡的第一首豪放词,写完之后他本人对自己的作品也十分得意,数日之后他写信告诉朋友鲜于子骏的信中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西北望,射天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 · 密州出猎 》)

  此词当是苏东坡知任密州太守之时所作,时虽已年过而立,当不算年老。然何以自称“老夫”?苏东坡后于黄州所作的“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念奴娇 · 赤壁怀古 》)或许便是东坡自称“老夫”之缘由吧。姑且不论苏东坡“老夫”之语出何由,且看其满腹凌云壮志,报国情怀。“西北望,射天狼。”当是指北宋时位于北宋西北的西夏政权。北宋在继澶渊之盟之后又与西夏签订和约,每年送银七万二千两,绢十五万三千匹,茶叶三万斤给西夏,长期以来造成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北宋国内的仁人志士更是满腔壮志,希望能够早日平定西夏,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

  全词气势恢弘,通过出城打猎这个娱乐活动,表现出一个文人志在抗敌报国、为国平乱的远大抱负。

  最后一句“西北望,射天狼”值得推敲一下,如果以为是从苏轼当时所在地理位置“西北望” ,那就错了。因为天狼星处在南半球,从地球北半球看是绝对不会位于西北的。《正义》:“弧九星,在狼东南,天之弓也。”《宋史 · 天文志》:“弧矢九星在狼星东南,天弓也。”也就是说天狼星在弧矢西北。因此苏轼用“西北望”,是从弧矢九星的位置说。

  与此相仿,《楚辞 · 九歌 · 东君》里有一句“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是屈原用天狼星影射当时在楚国西北部的强秦。

  苏轼表达“西北望,射天狼”类似心境的诗词还有:

  河西猛士无人识,日暮津亭阅过船。

  路人但觉骢马瘦,不知铁槊大如椽。

  因言西方久不战,截发愿作万骑先。

  我当凭轼与寓目,看君飞矢集蛮毯。

  (《郭纶》)

  乱山围古都,市易带群蛮。

  瘦岭春耕少,孤城夜露间。

  经过边有警,征马去无还。

  自顷方从化,年来亦款关。

  颇能贪汉布,但未脱金镮。

  何足争强弱,吾民尽玉颜。

  (《戎州》)

  天狼星古埃及文化

  在古埃及,每当天狼星在黎明时从东方地平线升起时(这种现象在天文学上称为“偕日升”),正是一年一度尼罗河水泛滥的时候,尼罗河水的泛滥,灌溉了两岸大片良田,于是埃及人又开始了他们的耕种。古代埃及人认识到该星偕日升起,尼罗河三角洲就开始每年的泛滥。而且他们发现,天狼星两次偕日升起的时间间隔不是埃及历年的 365 天而是 365.25 天。古埃及把天狼星在黎明前自东方升起的那一天确定为岁首。可以说,我们使用的“公历”这种历法的前身,最早就是从古埃及诞生的。

  天狼星(效果图) 我们知道,金字塔都是从天文学的角度构思建造的。天狼星是少数与金字塔相关的星球之一,不过,恰恰是这种对天狼星的关注倒使人感到相当奇怪。因为,人们要从孟菲斯城观察天狼星时,只有在尼罗河泛滥初始,贴近地平线的微茫晨曦之中才能见到它。在埃及有一本内容详细的历书——公元前 421 年的,够让人感到迷茫的!这本历书以天狼星升起(初显为 7 月 19 日)为准,并且确定年周期为 3.2 × 10^4 年左右。( 争议:《天狼星历书》看来完全是一种纯粹假定的产物,一种概率计算,因为它确实从来没有能预报过尼罗河泛滥和与之相关的现象,即天狼星在晨曦笼罩的地平线上出现,纯系偶然。尼罗河不是年年泛滥的,况且尼罗河不总是在同一天泛滥的。究竟为什么出现一本《天狼星历书》呢?这方面也再次出现一种古代的文献资料?有没有被古代祭司作为秘密小心翼翼地隐藏起来的经文资料或者承诺呢? 我们无从得知)。在埃及,几乎所有宗教建筑和丧葬建筑的朝向都具有天文学意义。被埃及人用准直仪对准的天体之一是天狼星。许多神庙都朝向这颗星(例如:丹德拉的哈托尔神庙)。

  天狼星是夜空中最亮的一颗星,易于寻找。然而,仅此特点并不足以解释全部。建筑师们已牢记这一确切位置:即接近 7 月 15 日时天狼星在天空中的方位。在古埃及,天狼星在每年此时重返天际。为何说是“重返”?没错!我们无需苦习天文学知识便可理解这一点: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以及地球自转导致夜空中的星象每晚都不同。夜幕降临时,一部分星升起的时间一天天地推迟,直至在夜空消失数周,之后又重返天际。事实是,每年 7 月中旬,在“逃遁”70 天之后,天狼星又重新“现身”。日出前,它出现于熹微的晨光里,闪耀在埃及的天空。然而,凑巧的是,一年一度的尼罗河涨潮-这一埃及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事件也发生在此时。每年 7 月中旬,当天狼星在黎明前从东方升起,尼罗河便开始泛滥。一些淤泥随河水溢出河床,滋润了周围的土地。等到潮水退却,农民便着手在肥沃的土壤上播种。埃及所有的农业生产都与尼罗河涨落潮息息相关。于是,埃及人便视天狼星为神明,顶礼膜拜,就连所建神庙的朝向都要与天狼星升起之处保持一致。

  另外还有一个与此相关的谜题,是与天狼星相关的。古埃及人最爱将天狼星与伊西斯相连结。伊西斯是奥西里斯的妹妹兼配偶,也是荷鲁斯之母。在金字塔经文中有一段话,正是针对奥西里斯所写:

  你的妹妹伊西斯来了,你高兴,你爱。你把她放在你上面……因为有了孩子,伊西斯变大了,就像赛普特(Sept,指天狼星)一样。荷鲁斯 · 赛普特(Horus Sept)以赛普特居民的名义生了下来。

  对这段文字也许我们能做出多种解释。但最让人感兴趣的,显然是从“因为有了孩子,伊西斯变大了”而暗示她的“双重身分”。不仅如此,孩子生下后,荷罗斯并没有离开,而是留下来成为了“赛普特的居民”。

  作为一颗不同寻常的星星,天狼星在北半球的冬夜里格外明亮闪烁。一如金字塔经文所示,它有着双重星球系统身份:我们所见为天狼星 A。天狼星 B 则围绕在天狼星 A 周围,只是因为其体积太小,光度太低,我们的肉眼无法看见罢了。美国天文学家艾尔文 · 克拉克(Alvin Clark)直到 1862 年才用当时最大、最新的天体望远镜,发现了它的存在。这也是世人第一次见到天狼星 B。然而,金字塔经文的撰写者,又是如何得知天狼星为一个双重星球系统的呢?

  无论是古埃及人还是“诸神”,他们必然都用了大量时间进行天象的观测,特别是对天狼星的观测更加深入。古埃及拥有一份极为方便的天狼星周期历法概念,他们相信这是天神所赐(古代埃及历的周期为 1460 年,太阳历的周期为 1461 年)。

  所谓天狼星周期,亦即“天狼星再次和太阳在同样的地方升起的周期”。在固定的季节中,天狼星自天空中消失,然后在太阳升空天亮以前,再次从东方的天空中升起。从时间上计算,若将小数点的尾数除去,这个周期则为 365.25 日。尤其让人惊讶的是,我们用肉眼能够辨别的 2000 颗星星中,精确地以 365.25 日为周期,与太阳同时升起的星星只有一颗,这也正好是天狼星“正确的运动”(Propermotion,这颗星球在宇宙中运动的速度)与岁差运动的结果。同时,在古埃及的历法中,特地将天狼星比太阳早升空的那天,定为元旦日。而此前,在海里欧波里斯,这个金字塔经文的撰写地,古埃及人早巳计算出元旦日的来临,并通告了尼罗河上的所有神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