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修真世界没有爱情 雾水弥漫 第四节、缥缈仙坊

《修真世界没有爱情》雾水弥漫 第四节、缥缈仙坊

作者:六月冬 字数:1553 书籍:修真世界没有爱情

  宋知书看着桌面上因为清风吹过,而不断翻开的书页。

  一如自己现在的心情,杂乱而又无序。

  对于白昊辰两兄弟的计划,以及执法堂给出的处置,宋知书在考虑该怎么做,有办法吗?似乎毫无办法,根本什么都做不了。

  他内心中再次升起一种无力感,一如当初圣人剑胎被夺,毫无任何办法。

  正如陆明的提醒,自己要面对的那股势力很强,根本无从对抗。

  明知道是故意栽赃嫁祸,却只能眼睁睁看着。

  宋知书沉默,告诉自己不要多想后,便将门窗关上盘坐起来,吸收天地灵气,凝聚在体内,滋养肉身和经脉,但不知为何,始终无法平静。

  就连在修炼的时候,也发现经脉有些堵塞,不如以往那般顺利。

  宋知书感受胸口的那一股郁气,以及杂乱的心神后,良久后放弃修炼,重新走到桌子前,开始默写和翻阅各种文章,想让自己彻底平复下去,化解胸口那股郁气。

  一连三天过去,宋知书都呆在家里,哪里都没去。

  和往常一样,不是在修炼,就是在读书写文。

  一日清晨。

  宋知书站在窗边,放下纸笔,神色平静地看着刚刚抄录的文章。

  字迹潦草,没有一点美感可言,比刚读书时还都不如,那是心静不下来,且胸口那股郁气也堵得慌,根本就化解不了。

  不仅是今天,连续几天抄录的文章都是如此。

  修炼也和之前一样,没有进展,相反还比之前稍有退步,这是心境出了问题。

  “郁气难解,心静不下来,别说修炼了,连读书都读不下去,算了,出去走走吧。”

  宋知书看着面前的文章自语,眼中带着些许笑意,这种笑并不是别的意思,而是充满了无奈,待在家里只会让自己愈发心乱,倒不如出去走走散散心,转移注意力。

  稍作收拾,将所有的东西都整理好后。

  宋知书关上家门,来到了街道上。

  明月城内,目之所及,街道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有人因为收获多而欢喜,也有人因为面露愁苦,一如往常般,并无丝毫变化。

  宋知书有些像一名局外人,静静地看着街道上发生的事情,一切仿佛与自己无关。

  “太昊剑宗太大了,或许自己遭遇的那些,根本影响不到什么,谁又没有无能为力的时候呢?何须一直放在心上?”宋知书自语,感觉这样想似乎好多了。

  就连胸口的那股郁气,也没有了之前那般强烈,心绪也平复了许多。

  宋知书继续走着,并无目的,只是有时候会驻足停留,将目之所见细细体悟。

  “是宋师兄?”

  突然间一道略带熟悉的声音响起,带着惊愕。

  宋知书转过头,发现许久未见的苏婉云就站在身后,对方的境界已经来到了练气七层,想来在这段时间中也收获良多,修为得到增长。

  “苏师妹。”宋知书点头,声音平淡,并无亲近之意。

  “宋师兄练气九层了。”

  苏婉云刚想说话,但很快感觉到宋知书身上的气息非常浑厚,比自己强很多,一时间眼神中带着些许震惊。

  遥想当初,对方不过练气二层而已,现在一段时日没见,居然提升得如此之快。

  看起来相差不多,但苏婉云前些时候才入的练气七层,故而比较之下,完全就不是一回事。

  所以她心中除震惊外,也涌现出一股羡慕,到了练气九层后,筑基可期啊。

  那时候,二人之间就不是同一个层次的人物了,身份差距会很大。

  筑基可晋升外门弟子,能获得宗门更多的资源倾斜。

  或许未来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苏婉云怎能不意动呢?

  “恩,苏师妹也进展不错。”宋知书点头,并未解释太多,只是顺口说了一句。

  “哪里比得宋师兄呢?”

  苏婉云一笑,本想走向前多亲近亲近,毕竟有一个筑基可期的关系,未来自己的境遇也会好一些。

  不过很快,她似乎想起了什么,面色变得有些难看,然后不由后退两步,想尽量远离宋知书,语气也变得清淡了一些:“不过侥幸而已。”

  “怎么苏师妹害怕受到我的影响?”

  宋知书见此一笑,前几日陆明有提醒,所以心里知道是怎么回事,不由开口:“按理说你攀上的白秋玉的关系,不应该害怕才对吧?”

  苏婉云之前和白秋玉巡山,相互之间肯定也认识,即便白秋玉要针对自己身边的人,但也不至于蠢到对但凡有点关系的人都动手。

  但现在连对方都是这种表现,可想而知那些言论已经传到了什么地步。

  “宋师兄说笑了,像师妹这种底层弟子,哪里入的了白师兄的眼,他不在乎,有的是人会在乎。”

  苏婉云闻言后苦笑,能和白秋玉一同巡山,不过是借了关系,自己区区杂役弟子,即便有点姿色又如何,阶层差距太大了。

  何况就算白秋玉身边有许多想讨好的人,拿她下手也不是没有可能。

  无关痛痒的小角色罢了,不会有人在意的。

  宋知书没有开口。

  因为对方说的没错,连刘青那几个都可以直接放弃,何况苏婉云呢?白秋玉的狠毒,自己以前还不了解,但经过最近一系列的事情后,宋知书彻底明白了。

  “宋师兄,若无他事的话,师妹就先行一步了,来日...来日再续。”

  苏婉云出声,眼神中带着些许焦急的神色,显然并不想和宋知书多聊,最近城内的风言风语太多了,不是自己可以承受的,万一被误会了,仙路尽毁啊。

  “好,师妹慢走。”

  宋知书点了点头,刚想再继续多说什么。

  但很快眼角的余光,瞥见了一个熟悉的人影,直接同意。

  “谢师兄。”

  苏婉云躬身,连忙转身,然后头也不回的消失在人群当中。

  宋知书见此没有说话,而是朝着另外一个方向走去,去寻找那道熟悉的人影。

  好在那人因为拉着板车,上面还有一名老妪和一个莫约五六岁的孩童,因此速度不快。

  宋知书很快就追上来了,见到这副场景后微微蹙眉,温和开口:“王壮?”

  中年人听到后当即放下板车转过头,看见宋知书后,顿时瞪大眼睛,止不住惊喜,当即连忙躬身见礼:“宋仙师?小的王壮,见过宋仙长。”

  没错,这个人就是给宋知书送过信,并且赠送雨伞的信差王壮。

  此刻王壮很惊喜,见礼后又不知该怎么说话,只能用双手不断磨着裤腿,最后才想到喊道:“娘,翠儿,快下来见过宋仙长啊,之前和你们说过的。”

  板车上的那名老妪听见仙长两个字,也被震惊到了,拉着孙女走下车,当即就要跪下去。

  这可是仙长啊,是天大的人物啊,像自己这样的凡人不说搭上话,见都很难得。

  “老人家不必如此。”

  未等这一老一少跪下去,宋知书抬手将二人扶起,自然不想受如此大礼。

  老妪也不敢反抗,连忙退了回去,仙长的手自己可不能多碰。

  至于那女童,则睁大眼睛看着宋知书,满眼的好奇,年纪尚小的她还不明白仙长两个字到底代表着什么,只是觉得面前这个大哥哥让人亲近。

  宋知书则抱以一笑,继而看着王壮身后的板车,还有上面的各种包袱,忍不住询问:“怎么?你要离开明月城?”

  “是啊仙长,仙门改制,明月城内房租大涨,本来有送信的差事,也能养活一家老小,可前些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掌柜的突然说人够了,小的也就被辞退了。”

  “辞退其实也没什么,小的就心想再找份差事,大不了再辛苦些,可跑了十几个地方,都说我年纪大不要,小的实在没办法,只能带着老小离开,不然就真的活不下去了。”

  说到这里,王壮不由叹气,带着无奈,心想自己现在有的是力气,怎么就年纪大不要呢?

  可他没有办法,又没有路子,还有一家老小要养活,不走留在城内岂不是等死?

  宋知书听到此话后,起先没什么,但越听越不对劲,眉头微微皱起。

  因为他突然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王壮这样的凡人,城内虽然很多,但也不会缺活做,可为什么会被突然辞退,又跑了十几个地方没人要呢?原因自然很简单,是被针对了。

  又是白秋玉。

  只因为与自己有关系,连凡人都不放过?

  宋知书微微握拳,心中的怒火再一次慢慢点燃,胸口本来平复的郁气再次涌现,但最后还是无奈松开手,温和道:“有什么是我能帮到你的吗?”

  “宋仙长,您是好人,只有您才会和小的这样的人搭话,小的能遇上您是天大福缘。”

  “小的事情您千万别费心,个人有个人的命,走了之后又不是活不了,宋仙长无需劳心,小的不值当。”

  王壮却摇摇头,然后躬着身回答,满脸笑意:“您看看,小的也不会说什么吉祥话,以前跟掌柜的学了两句,临走前小的恭祝宋仙长未来仙道有成。”

  宋知书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因为自己确实什么都说不出来。

  最后二人又聊了两句。

  时间不早,王壮也要启程了。

  黄昏时刻,大日西下,残阳如血。

  宋知书站在原地,看着前方,在不远处王壮走到板车前,如一头老黄牛般,拉着车上的老小,慢慢向着城门口走去,最终不由再吐出几个字。

  “又算了吗?”

  自己胸口中的郁气本来已经被压下去了,可现在又有再起的预兆。

  若说李刀等人因为被利益蒙蔽,被针对落入圈套的话,那还情有可原,也不算绝对的无辜。

  可王壮呢?何其无辜,对方只是一个区区凡人而已了,影响不到任何的东西,也没有一丝一毫的威胁,却因为自己的原因,落得带着一家老小远离明月城的下场。

  宋知书确实不知道该说什么了,看着王壮离开的方向好一会儿,最后才慢慢前行。

  他真的无能为力,如果自己真的选择帮助的话,那白秋玉那里无疑会得到消息,到时候王壮怕是要面对更为凄惨的下场,不仅仅是离开那么简单了。

  所以最终宋知书依旧什么都没做,也做不了,只是在街道上漫无目的走着,可心却无论如何都静不下来。

  一炷香后,宋知书停下脚步,然后抬起头,看着熟悉的明月书院,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进去。

  自己心中有疑问,也有很多杂乱的思绪,怎么都无法理清楚。

  故而想请教文渊先生,得到答案,解除疑惑。

  明月书院中,鲜花溢出清香。

  一座庭院内有两道人影相对而坐,而桌面上的茶水并未动半分。

  “君子有惑?”

  周文渊望向面前沉默不语的宋知书,率先开口,他能看出宋知书心中有一股无法发泄的郁气。

  “是,请先生教我。”宋知书点头,因为确实无可奈何了,不知该如何是好。

  “宋小友那几个朋友的处理结果,老夫也知晓。”周文渊沉思片刻,开口回答:“太昊剑宗执法堂给他们的处罚,确实严重了些,可事已至此,况且小友也已经尽全力了。”

  “平安兄告诉了老夫很多,是有人在特意针对你,可谓计划缜密,毫无漏洞,老夫只小友想出头,但你又能用何种方式呢?人人都知道是在对付你,可他们却从未直接对小友下手,所以用任何理由都是无用的。”

  宋知书闻言,抬起头露出疑惑:“难道我遇上的这些,看到这些,就都只能算了?”

  文渊先生的想法,自己何尝不明白,不理解呢?

  但心中依旧不舒服。

  胸口更是因为那件事情而堵得慌,无从发泄。

  周文渊微微叹气,继续劝解:“那股势力很强,不是现在的你能抵抗的,宋小友你未来会有很高的成就,有时候无需急于一时,前路漫漫,终有小友能出头的时候。”

  说到这里,周文渊饮下一杯茶,他何尝不知道这样的解释有些牵强呢?

  可又能如何?即便自己全力出手帮助,也改变不了局面。

  太昊剑宗的事情,不说明月书院,儒家也管不到,周文渊选择劝解,只是想缓解宋知书胸中的郁气,让他不要钻牛角尖,正如刚才所言,前路漫漫啊。

  宋知书有圣人之姿,不能就这样被一件事情而绊住脚,对方还有更为长远的未来。

  “先生之意,学生明白。”

  宋知书出声,沉默下来,并未继续开口。

  如文渊先生所言,现在的自己太弱小了,的确什么都做不到,就连出头的理由都没有。

  能怎么办?

  没办法。

  过了良久,周文渊见宋知书依旧没有开口,再一次道:“宋小友,老夫有一个建议,倒不如先远离这片是非之地,行万里路,纾解胸中郁结之气,也或许行了万里路,可以想清楚一切。”

  他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让宋知书先离开,不要被周遭之事给牵连,而且不论修行还是读书,最忌讳心中有惑,周文渊也是不想对方被影响。

  一直待在太昊剑宗的话,很容易越陷越深,这不是办法啊。

  离开吗?

  宋知书神色平静,也知道文渊先生是为自己好,如今自己被外物影响,修炼不成,读书也无法静心,里离开确实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最重要的是自己在儒家知圣境巅峰,行了那万里路,或许可以达到知行境。

  然后彻底明悟完美练气的意义,借此儒道和仙道一起突破。

  而且现在遭遇的一切,也全都因为实力不足...

  思绪至此,宋知书站起身来,拱手作礼:“多谢文渊先生教导,学生便依先生所言,先行离开。”

  不离开的话,自己只能看着,日后像王壮这样的事情,也许会一直发生,走出太昊剑宗,行万里路,也说不定另有一番见解。

  “宋小友能想通,老夫心中甚慰。”

  周文渊听到回答,也松了口气,就怕宋知书现在什么都听不进去。

  随即,二人闲聊几句,但也都不是儒家道理,现在的宋知书确实很难有那份心思了。

  不久后宋知书拜别周文渊,走出明月书院。

  回到家中后,他先是收拾了一番,然后拿出自己的身份令箭,赶往录事堂。

  杂役弟子无任务若要离开宗门,需要先行去录事堂登记,拿到出行玉符,不然私自外出的话,属于坏了门规。

  当然,登记的过程并不复杂,宋知书很快就弄好,不过要等待审批,要用七天的时间。

  从录事堂离开之后,宋知书也哪里都没去,径直回到家中,期间也没有和任何人交谈,一切准备就绪,只等七日后去拿出行玉符了。

  与此同时,青山城内,一处灵院府宅中。

  “这么说,宋知书去了录事堂,准备外出离开宗门?”

  白秋玉端坐在大堂上,听完几个外门弟子回禀后,眼中不由露出笑意。

  “回白师兄,是我们亲眼看到的,还问了录事堂,宋知书的确要离开宗门。”有外门弟子回答。

  “白师兄,要不要阻止他?”另一人开口,以他们的势力,驳回宋知书外出的请求,还是不算难的。

  “不用了。”

  白秋玉微微摇头:“他要走便让他走吧,没必要继续纠缠,再说宋知书又不是不回来了,以后要对付他,还有很多机会,不急于一时。”

  宋知书要离开,确实让白秋玉有些惊讶,本以为对方会强行出头的,没想到却是这样的结果,但仔细想想也觉得很正常。

  自己这一系列的谋划,天衣无缝,对方根本找不到任何漏洞。

  不走能怎样?难道还留下来继续斗吗?

  刘青、执法堂、还有诸多外门弟子都是自己的人。

  他宋知书斗得过吗?

  不是白秋玉看不起宋知书,区区杂役弟子而已,加上李青舟不在剑宗,唯一的靠山都没了,自己要对付宋知书,简直易如反掌。

  “是,我们知道了。”几名杂役弟子回答。

  宋知书,现在你也尝到了什么是无能为力的滋味吧?

  逃避有用吗?

  只要你一日不死,一日在太昊剑宗,那现在发生的一切,都只是开胃菜而已。

  思绪至此,白秋玉端起桌面上的一杯灵酒,没有说话,脸上却不由浮现出一抹嘲弄的笑意。

  时间流逝,七天时间一晃而过。

  这七天中,宋知书基本哪里都没去,就待在家中,打坐读书。

  李刀三人自然还在执法堂,虽然处罚已经下来,但他们还要在里面待一段时间,不可能这么快就被放出来。

  明月城,灵屋内。

  宋知书回到家,手中是刚从录事堂拿到的出行玉符。

  玉符的样式很简单,正面刻有太昊剑宗,反面则记录着自己的名字和大致信息,可以代表身份,也算宗门给下面弟子一些保护。

  毕竟太昊剑宗,乃天下三大剑宗之一,有些东西该有还是有的。

  宋知书将出玉符收入储存袋,又收了几件衣物,带上古云大儒给的古符和圣人剑胎后,便走出了门外。

  昨日他去了一趟明月书院,和文渊先生与陆明告了别,所以今天就直接出发了。

  明月城的街道,宋知书已经看过很多遍了,似乎还和之前一样,但每天都在发生故事,不过这些自己现在却没有心思细细体悟。

  来到城外。

  宋知书翻开手掌,圣人剑胎散发出光芒,瞬间涨大数倍。

  圣人剑胎取代了原本那柄木剑的样式,所以从外表看起来并无任何分别。

  只不过他并未立即踏上去,而是转头看向身后的明月城,以及更深处被云雾缭绕的太昊剑宗群峰。

  “这一次行万里路,不知何时能够回来,或许很快,也或许是几年后吧。”宋知书自语,神色一如既往的平静,并没有因为要离开而伤感。

  随即,宋知书踏上圣人剑胎,打出一道法诀。

  咻。

  下一刻,宋知书化作一道流光,冲向天际,下方的明月城也也变越小,直至消失。

  圣人剑胎剑胎虽然只是下品飞剑,但因其特殊性,堪比上品乃至于极品飞剑。

  尤其在宋知书练气九层大圆满的法力加持下,日行八千里都不在话下,不过他此次离开并没有特定的目的地,故而方向的选择也随心而动,走到哪里算哪里。

  不久之后,宋知书驾驭圣人剑胎,离开了太昊剑宗的范围内,遨游在天穹之上。

  只是由于前段时间发生的事情,胸口中有郁气堵结,因而宋知书心中并没有那种御剑逍遥的感觉,也没有多少豪情万丈。

  认清楚了自己的弱小,自己的无能为力,现在哪有那么多的感悟呢?

  宋知书一笑,继续灌注法力御剑全速飞行,像是要将心中的那股郁气都发泄出来,但似乎并没有太大的用处。

  这是自己入太昊剑宗后,第一次离开,上次在外还是在十几年前,那时候自己带着李青舟在外苦苦挣扎。

  很快,圣人剑胎一路飞跃了三百里,下方是各种丛林,隐约中还能见到一些村庄。

  不过由于离开了太昊剑宗的势力范围内,宋知书有时候还会遇上妖兽伤人,大多数都很弱小,而面对这种情况,他当然没有犹豫,御剑进行斩杀。

  那些凡人见到后,一个个跪下口称仙人,这对于宋知书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并没有什么。

  宋知书又御剑飞了一个时辰,见到前方有一座高耸的山脉,准备改变方向。

  因为越是这种地方,遭遇强大妖兽的可能性就越多。

  自己离开太昊剑宗是行万里路的,有些危险自然要选择规避。

  “前方十里,有妖兽的气息,似乎还有血腥味?”

  不过就在宋知书要离开这片区域的时候,忽然发现前方有异常,这种情况自己看过,可能是凡人遭遇了妖兽。

  并未犹豫,直接御剑而去,既然见到了,自然就不能视若无睹。

  片刻后。

  宋知书御剑来到了一条宽阔的道路上,从上面的车辙印来看,应该属于凡人的商道,而那妖兽的气息和血腥味,就在前方。

  宋知书当即落在地上,收起圣人剑胎,但并未放入储存袋,以备不时之需。

  可在当他走过去的时候,眼神当即变化,眉头也不由微微皱起。

  只见在面前,数辆马车被毁坏,衣物食物散落,还有上百凡人的尸体,横七竖八的躺在地上,鲜血浸透了商道,显然已经死去了,而更前方,有一头妖兽,实力大概在练气三层,正要对着最后活着的十余人出手。

  见此情况,宋知书瞬间反应过来,打出一道法诀,圣人剑胎当即化作一道流光。

  噗。

  仅仅是瞬间,那头伤了上百个凡人性命的妖兽,就被轻易斩杀。

  毕竟双方之间的实力相差太大,加上圣人剑胎的威能,区区练气三层的妖兽,怎么可能抵挡?

  另外一边,那十余个凡人见妖兽被杀,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注意到正收回飞剑的宋知书。

  “那是...仙人啊,仙人救了我们。”

  “快快,拜见仙人。”

  “感谢仙人救命之恩啊。”

  十多个凡人性命得救,连忙走过来跪下感谢。

  在大周,凡人并不是没有见过修士,但大多数都是远远地看一眼,如今发现仙人救命,就站在眼前,心中自然感激至极。

  “此地血腥味极重,不宜久留,你们快离开吧。”

  宋知书看着那已经死去的上百人,微微叹气,交代了一声。

  “是,仙师。”

  那些凡人,又感谢一番后,带着亲人的尸首,开始一个个离去。

  见此,宋知书没有说话,这样的事情很多,自己只能见到就出手,至于别的却也无能为力了。

  “是...是宋仙长吗?”

  可就在这时候,一道熟悉的声音传来。

  宋知书闻言心中微惊,然后转过头去,发现正是前几日离开明月城的王壮。

  “真的是宋仙长?”

  “宋仙长,我...我娘,还有翠儿,她们...刚刚都死了。”

  王壮先是惊讶,可很快一脸绝望,他脸上带着伤,面色发白,看着宋知书慢慢走了过来,然后跪在地上,一个大男人,悲痛之下,就这样哭了出来。

  听到此话,宋知书这才发现在不远处的有一辆板车。

  上面躺着一老一少两具尸首,没死多久。

  一家三口就剩下了王壮。

  “我...来晚了。”

  宋知书不知道该说什么,言语中带着歉意。

  为何而歉?

  若非因为自己,王壮会被针对辞退,会离开明月城吗?她的母亲,还有才五六岁的女儿会死吗?

  “宋仙长,您怎么能这么说?”王壮摇头,带着哭腔:“这怎么能怪您呢?这都怪我啊,是我没有能力,是我不够努力,是我对不起娘和翠儿啊。”

  看着不断哭泣的王壮,宋知书彻底沉默下去了。

  王壮,一个凡人,何其无辜啊。

  “我身上有一些灵石,你拿去,找个安稳的地方住下吧。”

  良久,宋知书开口,从储存袋中拿出灵石,递到王壮的面前,这是灵石,虽然只有几枚,但足够普通凡人富贵生活一辈子了。

  “宋仙长,小的多谢您的好意,可我不需要了。”

  王壮摇摇头,擦干眼泪站了起来,有些失魂落魄,:“小的只是个凡人,这就是我们凡人的命,小的知道您是好人,但您是仙长,不必将我们这种凡人放在心上的,宋仙长,小的...该走了。”

  宋知书没有说话,知道对方因为母亲和女儿的死,已然绝望了,什么富贵都不重要了。

  王壮则微微作礼,转过头,拉起板车上的母亲与女儿,和那一日一样,一步步朝着前方走去。可对比在明月城,此刻的他身形佝偻,似乎再也抬不起来。

  不久后在商道上,只剩下了宋知书一人,血腥味依旧。

  他站在原地,久久没有说话。

  无力吗?

  是的,无能为力。

  宋知书脸色看起来依旧平静,但胸口那股郁气,再也压制不住了,充斥着全身。

  自己很不愿意去想,不去理会,御剑继续的万里之行,可宋知书走不下去了,真的走不下去了,不想再往前方迈出一步。

  “还算了吗?”

  宋知书自问,然后沉默了下来。

  感受着方天,很安静,除了地上的血腥味以外,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

  但自己的内心再也平静不下去了。

  不由的盘坐起来,然后看着王壮之前离去的方向,宋知书有太多的疑惑,没有得到解决,有太多的怨气,无法纾解,急迫的想要知道这些答案。

  “君子有怨,何以化之?”

  “君子有怒,何以解之?”

  “君子遇不公,何以待之?”

  宋知书闭上眼睛,连续问了自己三个问题,同时回想这一段时间发现的一切。

  “白秋玉仗着实力夺我圣人剑胎,我拿回之,是我错了吗?白秋玉设计陷害李刀,被执法堂惩处断绝仙路,是我错了吗?天地有善恶,对我不利,就是恶吗?”

  “我行万里路,只为与化解心中郁气吗?难道不是想要企图等修为强大起来,清算一切吗?那如此的话,我与白秋玉,又有何分别,只因为对我不利,我还其人之道,就是善吗?”

  宋知书不断自语,询问自己的问题,将内心中的想法全部说出来,想要得到答案。

  但他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似乎没有任何说服自己的理由,善恶善恶,到底如何是善,如何是恶,自己做的一切,就一定无愧良心,就是善吗?

  宋知书盘坐在地上,各种情绪起伏,各种心思不断出现。

  慢慢的,时间一点一滴流逝,这方天地依旧安静。

  他从白天,一直坐到了黑夜。

  又从深夜坐到了白天。

  宋知书坐在地上,经过日月交替,剖析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寻求最后的答案。

  大学之道,还有前段时间所学的儒家文章,也一一在脑海中呈现出来。

  时间继续流逝,大日升起,照耀万物。

  突然间。

  思考了一天一夜的宋知书睁开眼睛,心中所有的疑惑和想法,同时出现。

  “君子有怨,当以直报怨!”

  “君子有怒,当血溅三尺!”

  “君子遇不公,当以公道换之!”

  “世界无有善恶,君子当知善恶,以良之,尊内心而行之!”

  随着宋知书不断开口,不断明悟,心中不断的疑惑也在不断得到了答案,属于自己的答案。

  此时此刻,宋知书站起身来,眼神愈发明亮,一如刚刚升起的大日,祛除一切黑暗,然后转过头,看着明月城,看着太昊剑宗所在的位置,轻轻吐出一句话。

  “不能再算了。”

  说完这句话后,他念头开始通达,胸中的那一口郁气也不断涌动,似乎在欢呼雀跃。

  今日,就让我炼化胸中这口郁气吧!

  沉思片刻。

  宋知书当即翻手,拿出那枚大儒古符,毫不犹豫捏碎。

  砰!

  古符碎裂。

  一道道儒家正气涌现出来,然后汇聚,组成了一道的人影。

  人影并不高大,身着一袭儒服,很朴素,看起来与常人没有什么两样,可他身上的儒家正气,却无比浓郁。

  正是大儒古云。

  不过这并不是古云大儒的真身,而是一道大儒意志,可以承载一位大儒的所有力量,与大儒亲身而至没有任何区别。

  古云大儒的意志在出现后,先是扫视周围一圈,看着地上已然干枯的血迹时微微蹙眉。

  但除此之外,并未发现任何危险,最后才转头看向宋知书。

  “宋小友,你捏碎古符,有何需要老夫帮助?”

  既然宋知书动用了大儒古符,肯定是遇上了十分要紧的事情,即便周围没有危险,可古云大儒依旧警惕,随时都会出手。

  “古云先生。”

  宋知书面对古云大儒意志,微微躬身作礼,但并没有解释太多,缓缓开口道:“学生要做一件极为要紧并且危险的事情,请先生护我。”

  自己要做的事情很大,或许会捅破天,而为了一切能够顺利,只得寻求帮助。

  闻言,古云大儒意志看着宋知书坚毅的双眼,但并未犹豫,也没有问是什么,轻轻吐出一个字。

  “好。”

  “这道意志可护你一个时辰。”

  话音刚落,古云大儒的意志消散,然后直接化作一缕儒道正气,钻入宋知书的胸口。

  宋知书感觉到那股强大的儒道正气,深吸一口气,翻手唤出圣人剑胎,脚踏其上,然后没有丝毫犹豫,打出一道法诀,以最快的速度,朝着一个方向赶去。

  那个方向,正是太昊剑宗所在。

  不久后。

  明月城内。

  周文渊的弟子陆明,以及明月书院的一众学生,正坐在城门口,伏桌书写。

  在他面前,有诸多太昊剑宗的弟子排队,不时报出自己的姓名。

  圣人坐化,儒道愈发兴盛,不久前又有数位大儒在九城传道,因此很多剑宗弟子都开始报名读书。

  当然想要入明月书院,除名额之外,也是要考核的,而报名的地方,就设在城门口等几个重要的地方,陆明负责的就是这件事情,却因为书院最近过于忙碌,他也会亲自前来帮忙。

  “今日又报名几百个,不知最后留下的能有多少。”

  陆明看着不断增加的名单,心中思索,现在入明月书院可不简单啊,有时候半个月都不会有一个人通过,毕竟人太多了,书院可教不了那么多。

  没有多想,他低着头,准备继续书写。

  可很快,排队的弟子中出现了些许骚动,全都转头望向城门口,窃窃私语。

  “不是说他出去了,怎么回来了?”

  “不知道啊,这才一天吧?”

  有人说话,心中疑惑。

  “切勿喧闹,否则直接取消资格。”

  陆明皱着眉说了一句,然后抬起头,不经意间看了一眼城门口。

  起初他并不在意,但下一刻,陆明看到了一道熟悉的人影,当即神色微变,顾不得书写和维持秩序,直接走了出去。

  那个人,正是刚刚御剑而归的宋知书。

  宋知书被针对,亲近的人被针对的事情,有白秋玉等人推波助澜,因此认识的人不在少数,很多剑宗弟子都听说宋知书离开了,所以看到他回来的时候,自然震惊。

  何止是他们。

  陆明都震惊了,连忙走到宋知书面前,带着疑惑:“宋兄,你怎么回来了?”

  前两天对方还在跟自己告别,说要行万里路,可这才多久啊?

  宋知书看到是陆明后,微微作礼,然后开口。

  “自然有未尽之事。”

  “什么未尽之事?”陆明心中有预感,但不知道到底是什么。

  宋知书闻言,并未立即答话,而是先抬起头,看着执法堂所在的位置,继而平静笑道:“练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