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井泉传 第四十四回 小密儿暗誓问志 地景山拜将封侯

《井泉传》第四十四回 小密儿暗誓问志 地景山拜将封侯

作者:畊樵居士 字数:5679 书籍:井泉传

  唐世勇一生敬佩人才,如此英雄人物,似同儿时梦境般的出现在自已的眼前。英雄相对而视,周密良久无语。此时,唐世勇微微的点了点头,周密相视一笑,而从旁走开了。

  见得周密从旁走开,唐世勇似有所悟,从中领略到人生真理。心想,周密到了这个年龄,也该是人生大志初开之际。不知天下大势何去何从,就取决于这位少年身上了。唐世勇心思中这样想着,天下大事何出何从,也该是为世间指点迷津的时候了。

  周密此时的思维在宇宙中四处遨游着,一刻也不曾停息。总想有一天,世界大同,人民欢天喜地的过着自由的生活。世界繁花似锦,人民相互往来… …然而事实却不能如愿。

  人若无志,如无舵之舟。茫茫人生,犹如浩瀚烟海。只见潮起潮落,日月磋砣。这日里说的是:地景山山顶上有一颗樟树,独树一帜。且直而挺拔,双人合抱不拢,四季常青,树盖如伞。有投机商贩想伐而为木,易之以钱。待要动刀拉锯时,忽而肚痛如绞,就地打滚求饶不成。非得要请上高尚法师,淋香沐浴,焚香祈祷,做了三天三夜的法事,惊动了多少天神诸将,方才免了性命。于是长期以来,人人敬若如神。凡事祈祷,事事灵验;逢年过节,必备斋戒供品供奉。保得一方水土,风调雨顺,人事顺利、安康。

  小密儿生于终间洞,童时常往山顶,必经此樟树下路过。夏日里,尽显荫凉;冬日里,温暖如春。人累困交饥之际,停脚歇息好处处。抬头望向树上,树叶密不透风,树干淡白暗黑相间,枝织密布。寒气逼人,阴森恐怖,隐约有神兵天将藏匿于此,让人不寒而栗。树枝杆上虫公蚂蚁成群,来住如织。在此树上时候已久,成精成怪,兴风做乱。叮一口,先麻后痛,再而痒之,几天几夜不得安宁,郎中没法,医药无方。真是无原无故招受此罪,非神经错乱无知者而为之。只是心驰神往,敬而远之。于是远远观赏,其华盖罗顶,蔚为壮观。树下四面黄土地,面平而土层深。土质圣黄松散,雨天不结板,睛天地滋润。向阳开阔,素有金土地之称。种植红薯,三月天里,就地丢一根开杈三叶红薯滕。秋收里,于根下结出硕大块茎的红薯来。种植的红薯真是与众不同,表面光滑无虫痕疤迹印,生食脆爽、甜润,熟食粉甜可口。但有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只怕是农家舍不得下种。生姜性鄙乖巧,择地而种,已属思空见惯,费劳费神费肥,却难见其果。生姜非寻常之土壤培育不可。这樟树下土地种植生姜经济作物才算不亏此土地的栽培厚爱。秋收的生姜苗深而姜色深黄,块茎盘根错节,姜块饱满光亮而味幸辣。这才是地道的小南山生姜,远近闻名。当真是上天赐与的一块宝地。

  密儿虽时有参与农田下地劳动,只是在农忙季节里。这种强力的体力活逐渐远离了他们童年脚印而去。在父辈们的思想里,大多继承了先辈祖先的传统,虽是两脚泥腿,面黄肌瘦。却也节衣缩食里,心甘情愿的让子女多在学校读点书,将来长大识得几个字,算得几笔数;懂得几个理,说得上几句话,赚得几个生气钱来,养家盘口,实属万幸。然而密儿生性好玩,成天制做手工玩具,做得有形有样,小伙伴们围而观之。却见满屋刀枪棍棒林立,帆船马车疾驰。密儿成天思虑构造,梦境里也时常出神入画。但有问题必追根问源,方才罢休。今日里牧牛回归,读书作业已毕。小伙伴们寻了过来,围在一起,说说平日故事。漫无目的,闲得无聊。顺便出了门,但见缕缕阳光,顺道去地景山,一路览略风景。在池塘里蟾蜍满池,童时见到其满身疙瘩,眼睛泛红的四脚动物,其形恐怖,其貌难咽。平常躲臧于草丛岩石下,鬼鬼祟祟,难寻其踪影。这日里却光天化日之下相互追逐、拥抱。屁股后面还有一长串晶莹剔透的玉带,黑点相间,飘浮于水塘之中。心感恶之,不知萌生何种念头,竟生兵戎相见之气,意在血染地景山。于是众伙伴回家拿起早已备好的神弓利箭,瞄准满弓,上弦射之;一声喝令,箭如雨发。一时工夫,见得池里竹箭飘零。观战果:蟾蜍藏于水中,却丝毫没损。观战间:水陆战场,交锋虽急,形势紧迫。却形同纸上谈兵,只因一怒,一时童言戏耍,却知战场无儿戏,战火无情。密儿所谓的神兵利器,只是充当摆设而已。密儿方有省悟,似有所觉。此刻满头脑的思维神器,觉似子虚乌有般,梦中的神话倾刻烟消缘散。心思时空荡如野,似有所失。池塘家主人闻声而来,大声喝斥。听得声音,密儿慌忙逃跑。众伙伴见状,早就远遁,丢弓弃箭,四散慌忙奔逃去了。

  闲下没事,放牧地景山脚,清清溪水边,拦溪筑坝。水深齐腰平胸,然后开渠引水,推动水车轮转灌溉。放下帆船,航行于水面,借得风势,逆水而行,乘风破浪。众伙伴引已自豪,幸得其意,正暗自欢庆。才知衣服透湿,短裤底都没见一根干纱。河风吹来,略有寒意。经得风吹,方才如梦初醒过来,牛群不知去向。天正要下黑,心里慌乱,头脑空空。但听得家里父母已在呼叫自已的名字,心里更是忐忑不安,于是蹑手蹑脚而回。只得听骂由便,家法上刑悉听尊便。不敢有丝毫反抗之心,免得皮肉之苦。进门看脸色,家里人并没迁怒。回到牛栏旁,才知牛已在栏里吃草。桌上已备了好几个时令小菜,冒着热气。才知肚子咕咕直叫。慌忙换了件干衣服,家人围桌而吃,香甜可口,家馨和详,只觉得已是人间美味。放纵童戏,任由闲游,更有何望哉。

  地景山中腰有一平地,四面有树木竹林环合。鸟唱歌舞,风摆鸣骚。此及人间之仙境。更有中间平放一四方石桌,周围铺满绿荫,松适酥软。天空如洗,彩霞如织,光茫似锦。众伙伴围而坐上,论枪谈棒,无所不说。你一言,我一语。但见彩霞里,锦段光线中。点头评足,访古论今。童言嘴中,酝酿乾坤。由于争执好胜,各持已见;各路神仙,难分胜负。于是众人提了话题:倾刻间翻开了历史画卷,泱泱神州。帝皇将相,渊远流长。文治武力,浩若长空。敢问前程何方,但望理想何在。借得气氛,众皆脱口而出,争先恐后,其志有称王称霸,势如帝皇将相,似过眼云烟般。以示威武,可壮其志。其争争有词,信誓旦旦。密儿默坐不声,观了动向,听了众言,心知人情世俗难为,躲不掉功名利碌的追逐,舍不得世间情爱的缠绵。心似有恨。低眉沉思,不急不燥。或似有故做高雅之姿。其实早前此事早在密儿心中酝酿,欲脱口难吐之势。没借其势,未见其形。也没敢平空起风三尺,狂妄胡言罢了。其实早就听得父亲时常告戒,其声犹如耳旁:“一个人从小就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父亲勤于耕种,没见有其豪言壮语。以今日之言观之,似有事积于胸中多年,而未见其果也。这时,众人推动密儿肩膀,方才反省过来,众皆问:“你长大了干什么啊,说呀。”众皆急盼,愿与试之比高。密儿起身,缓而迈步,说:“素有人云:

  话不在多,听懂就行。

  言不在深,浅尝即可。

  斯是吾邻里,可辨天论天,施才讲武之地也。

  唯吾才疏学浅,不堪重任,唯德者居之。

  论天下之大义,谈笑有雅量、文静之士,而往来无通宵达旦之徒。

  无骨肉分离之苦,无炊米油盐之愁。

  幸甚,幸也。

  吾平生足矣,何思天下之事乎?

  大家听罢,不知周密是何志向,是何心思,故而催促。周密严肃的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将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和平与富强而努力奋斗。”众人不语,沉思半刻,接而相问:“此并非毫言壮语,更谈不上雄心壮志。公不闻大丈夫处世,何不当做将帅,统兵百万,纵横驰骋,战场建功立业,以示大丈夫平生之志。”众人相拥互鸣,深按此道有理,才是人之正道。另一人出而对说:“何不为出相辅以帝室,运筹于帷卧之内,而决胜于千里之外。声名震于天下,以立万世之不朽之功。以舒展其志,以尽其才,平生足矣。”众人皆望密儿,看其有何脸面复言。却见密儿沉思而对答:“夫大丈夫立盖世奇功,必遇惊奇之乱世。密儿缓而徒步说:“我等凡夫俗子,身逢乱世必遭刀箭之光。迁徙而受骨肉分离之苦。”俗不闻,古人有云:“一将功成万骨枯。”

  众人面面相虚,无言以对。是时夜已下临,晚露已降,弯月渐露,星辰布于天空。油灯点亮窗口。粗茶淡饭已上,素菜已备。将枕于竹席之上,梦境神游,不知世界之大。一梦知春宵,但恨其短;一言误终身,不知悔恨。

  细雨纷飞,重雾四野。绵绵山脉,纵横交错。荒野之地,山野顽童,虽有志者,但生不逢其时,不遇其主。俗话闻:“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素不知:龙遇浅滩,虎落平阳。居多因素环绕,困守着山野农村之中的壮志少年。

  天空忽晴忽雨,冰寒雪冻。人有临危应变之机,胆有虎视决战之时。给与取舍,利与争利,诱与被诱,猎与被猎,皆在瞬息之间。岂敢等闲视之。只是空费口舌,浪费心思。童不遮口,语不择言。谈谈笑料而已,又岂有他望呼?

  这一切都在唐世勇的眼里,听到这个信息,唐世勇深深的叹了口气。周密小小年纪,其志向之远大,莫过于此。真是为人类的和平与富强而努力奋斗。其路途之遥远;其理想之远大;其气势之如长空;其心胸之如此宽广;其心思之如此善良。前所未见,唐世勇静静的坐了下来,思绪万千。世世代代已来,神州大地被雕琢得差不多了。忠心人士已思得明主,而神州之外仍是一片黑暗,世界忠心人士向往着光明。唐世勇想通过来,在有生之年,要把整个世界的忠心之士找出来,世界是属于他们的。于是唐世勇把这个信传遍神州各地,好让忠心人士有个准备,随时准备着为世界的和平与富强而战。

  这天,周密放学归来,坐于地景山上,一时四面空阔。放眼望去,云山雾海,连绵几十里。此时周密想起一句话来,心潮澎湃,此起彼伏。“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吞云吐雾;小则隐介臧形;升则于天庭之上;隐则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是龙循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周密感觉此句对自已影响很大,做人做事都有此理。又如,“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可吞吐天地之志,包臧宇宙之机。”周密想到这里,心灵得到了升华。每每念到此处,心在颤动,气势在延伸。口里念着,心里想着,一直延叙在梦境里。

  正在细细的品味,却突然听到后背有声音。周密反过头来看时,,见得小伙伴慢慢的向周密靠近,旨在吓周密一跳。幸亏周密反映能力很强,而最终发现了他的行踪。这时大伙一拥而上,围着周密,非得叫周密一一分封官衔才肯罢休。周密没有办法,说道:“好吧!今天我为大家封一下官级,看谁的官级最高。”大家一时静了下来,倾耳静听周密的评级。周密看了看大家说道:“你可官致军长,长头长脸,高大威武,气相与常人不同。你可官致团长,一脸精明之相,上可安邦,下可扶民。下面一一封了连长,排长。大家正自高兴,突然想了过来,你自已还没封呢?大家眼睛盯着,望着周密。周密无语,一时保持沉默。在大家的催促之下,说道:“我只是一个兵,我永远是个兵,一辈子镇守地方百姓,生活在百姓寻常人之家。”众皆哗然,这一句话出自周密之口。众人皆想:难道他就是一个无理想,无志向之人。一辈子甘愿苦守农村百姓家。大家没有问,只是想想而已。这时周密看了看大家,低着头,头也不回,就走开离群而去。

  唐世勇听到周密说出这样的话,心情非常高兴。甘愿隐姓埋名于百姓之中,过得常人难以忍受之痛苦。果真没有看错,是个人物。小小年纪就高瞻远瞩。其理想之远大;其胸怀之宽广;其心境之清澈;其思维之敏捷。常人不能相比。这时唐世勇想起自已年轻时的事来,在部队一呆就是十来年,各项指标优秀。唐世勇想来一转业必定分配到哪个城市安排一个轻松的工作,拿着国家粮响,可以舒服一辈子。可曾万万没有想到,落到这个地步。下放到农村,过着饥不裹腹的生活。后来上级传达命令,只是为了保护好国家一笔资产,叫唐世勇呆在小南山一个叫做终间洞的地方,安房住宅,结婚生子。一辈子就苦守在这个小山村里。开始的时候,唐世勇有点不安份,开小差。但是后来上级给他安排好一项任务,保护好一笔价值连城的资产。唐世勇这才定下心来,一直等着这笔资产的现身。让他好好的保存起来,可是一等就是几年,没见有任何动静。正当唐世勇心灰意冷的时候,上级又派人下来与他联系,说这批国家物资已经转移。叫他保护好终间洞一位上级,以后会慢慢对你讲起。唐世勇如同做梦般,上级知道他是一个忠诚的战士。在部队的时候受过种种考验,受过种种刑法,始终坚守自已的原则。这时唐世勇在终间洞几户人家里思来想去,这个人物到底是谁?上级也没交待清楚,只是让他等候命令。那时的周密尚在襁褓之中,唐世勇就算再聪明也想不到是他。当时也没有想到婷玉的家庭背景如何。更没有任何资料显示当年谭万克是如何在小南山界内抗击日本鬼子的。后来在模模糊糊的印象里,看到了婷玉的与众不同,和看到婷玉快要生下的婴儿。这才让唐世勇大开眼界。心想必定是他了。让人煞费苦心,终于让有心人有了盼头。上级交待,任何事情都得让唐世勇亲自去查,上级没有任何资料。下一代查上一代的事,从何下手。经过几十年的调查,终于从婷玉的蛛丝马迹中调查出了惊天密秘。唐世勇此时心情难已平静,他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明白了一句真理:真正的英雄是在背后寻找和培养人才的。唐世勇也想成为这样的英雄,他开始在小南山内寻找忠心人士。趁着周密还小,等他将来长大成人,不致于英雄孤单,身旁有人相辅佐。天下大同,到时候培养出千千万万的人才为国效力。也尽自已一辈子来苦心经营的事业没有落空。也不致于一身本事空老于黄泉之下。当时幸亏没有安排在城市的某个角落,而有幸被领导看中,终于降落在了终间洞这块风水宝地上。唐世勇十几年来,走遍了小南山每一寸土地,几乎访遍了每一户人家,寻遍了每个角落仍致小南山山山水水,足迹踏遍了每一寸土地,把小南山翻了一个遍。雕出了不少忠心人士,人找人,人帮人,人搭人。连绵几十里,几百里都是,组成了一张网络。正当唐世勇不知道如何发展之机,周密提出了要为人类的和平与富强而努力奋斗时。唐世勇振奋了,果不见小小年纪,就能提出这样的远大志向,不用雕琢就心中已经折服。几千年来的血脉相溶,终于溶贯成了今日滚滚红尘,一发而不可收。苍天啊!你若有灵,就保佑我们子子孙孙千秋万代,象资江之水涛涛不绝吧!

  唐世勇听得周密有如此之志,顿时心情欢喜不已。确实到了该把心理话向周密吐露的时候,眼见得周密已经成人,唐世勇心中感慨万分,一辈子以来,身在江湖之中积累了人生经验与阅历。这一天,唐世勇来到继珀家里,见得继珀不在,婷玉在后厨煮菜,见得周密在窗下安心学习,唐世勇心有不忍,生怕耽误了周密的学业,但此话不说不行,心中藏了许久,于是就在窗外小许,唐世勇说开了话语,轻声细念道:“到时出身之际,身在庙宇之内,统领天下英豪之际,却有高处不胜寒之感,此时只要把身边的人看清楚即可,运用自如,不必惊慌失意,世上没有一个完人可用的,用人有时用的就是他的缺点。在江湖之上,社会变革之中,样样人都要,缺一不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就会做一件什么样的事,权利这事,基本如此,不管身在何处,皆事事顺其自然,切不可惊惶失意,乱了方寸。”唐世勇停了一下,吸了一口旱烟,苦苦的思索一番,深情的说道:“雕人令本是何物,其实说来不难,做来不易,世上女子之多,美女如云,却不可因一时之快,而废一生之望,毁及一生之事,只可择一而居,却不要因一时之性,而忘了天下之众。及后代子孙之德,此事切勿忘记。历史潮流中,眼见得每个朝代崩纷瓦解,皆因此事而起,择女而妻,乃是一生大计。世间之事,倘若把媒做好就行,相溶相合,世人流传着祖先之血脉,其忠诚之心永远不变,万事皆可休矣,还待何时。”唐世勇说罢,停了下来,吸了一口旱烟,仰天叹了口气,心里暗暗念叨着:“听到了,没听到皆是缘份,也无必过于强求。一切都好自为之,事事皆是命啊!”

  周密正在窗口念书,突然听得窗外有声,知道是唐世勇伯伯之声,一时不知何意,后来听得唐世勇在念叨着话语,周密听得,甚是好奇,不知所说何意,只是一一记在心里。一时独坐窗下,思虑不清,难已解释其中深意,陷入沉思之中,而不能自拔… …

  唐世勇正要离开,却似还有一语未曾相告于周密,一时又想不起来。这时突然灵光一动,语出心意,终于映上脑帘之中。心中大喜不已,说道:“你也曾见我一辈子呆在穷山僻壤之中,一辈子不得出身,困死于锁事之中,奔命于裹腹之间。也着实让人烦恼,但我此生无悔,也干了一番事业,正当功成名就之际,一辈子就当做得此等事来,才是英雄所为,正是常人所说:真正的英雄是在背后寻找和培养人才的。我一辈子所做之事皆在于此,虽然不得其名,但有其实,一生足够了,还有何求乎?”周密此时听得清楚,心想唐世勇伯伯果真是大英雄,一辈子未见他锦衣玉食,却是一心为公,忠贞不二之心,实在难得。听得如此之说,周密也心安理得,一颗悬着的心,即时松懈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