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秦汉岁月 第六章 统 一

《秦汉岁月》第六章 统 一

作者:司徒小良 字数:2001 书籍:秦汉岁月

  第六章统一

  公元前221年,地处西北的秦国吞灭了6个重要国家,完成了天下统一的宏图伟业,这是一件影响后世两千年的大事。

  39岁的秦王嬴政回想起自己这10余年的兴兵战事,不免由衷感慨。他一开始断然没有想到,自己最终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周王室权柄衰落,致使战乱纷繁,诸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已经持续了500年之久,以至于已经没有人记得远去的夏商周那些太平日子。

  后世有人评论说,嬴政发动统一战争,残忍杀害六国军民,是非常残暴的。这显然是有失偏颇的。战争并不是首先由秦国发起的,而是自春秋时代以来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是那个时代的主题。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幸免,没有谁可以高举和平主义的旗帜。如果秦国像齐国一样不闻战事,迟早会被其他国家灭亡。诸侯国与国之间打打杀杀,攻城略地,士不解甲,马不驰鞍,数百年来无休无止,老百姓根本就没有安宁的日子,伤亡的生灵难于计数,整个社会蒙受巨大灾难。秦国的统一,一定程度上使得战争停息。

  嬴政再也不希望中原兴起战事。他下令收缴散落在民间的所有兵器,运往首都咸阳集中销毁,全部熔铸成乐器和铜像。为了防止六国王室贵族复辟,他下令各国王室贵族、天下豪强12万家迁移到京畿地区居住,而不是将他们一杀了之。

  血雨腥风的战争时期似乎已经过去,秦国很快就转入了建设时期。刚从吞灭的六国国库中没收而来的资产,足以维持庞大的军费支出和高额的建设费用,一股新朝投资热马上动工——有钱谁还会休养生息过穷日子。嬴政下令,修建以首都咸阳为中心,通达全国各地的陆路和水路交通网、传邮驿站网;修建后世著名的万里长城等一大批重大军事防御工程,巩固边防。

  期间,还统一了全国的度量衡、货币和文字。可能是由于秦国本身就生活着许多外籍官员,他们知道这些日常必备的工具对生活产生的影响。就像他们刚来秦国的时候,也很不适应秦国的货币和文字。这项工作在全国统一之前,秦国就已经在内部实施。在这么多诸侯国之中,也就只有秦国这么做。

  以上这些都是经济基础和社会建设,但最重要的还是政治制度的建设。而其中最为要紧的则是,新君主的称号和国体问题。新君主称号的问题并没有太大的争议,嬴政直接拍板就定了,群臣也很认可。“皇帝”这一称谓就此诞生,并延续了2000年。

  最大的争议在于国体问题,到底是采取分封制还是郡县制,朝野一直争论不休。究竟实施何种政治体制才能巩固秦朝统治,实现长治久安?这是摆在嬴政面前的重大政治课题。

  中国地域如此之辽阔,人口如此之众多,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是嬴政拥有分身术,每个郡都派一个分身去管理。不过皇帝虽然被誉为天子,但他终究不是真神,他只是个凡人。既然作为凡人,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把权力下放给自己最信任的人,让他们作为自己的代理人去管理。这就产生了两种意见,一种是分封制——把权力下放给自己的宗族或功臣,另一种则是郡县制——把权力下放给职业官员。

  分封制,即把嬴政的儿子和宗族或功臣分封到各诸侯国,让他们取代原来诸侯国君的位置,以维护当地的统治。分封制是个成熟的制度,至少已经运行了近千年。当时周朝灭商后,就是担心难以控制幅员辽阔的疆土和统治当地居民,所以才会大规模地分封王室子弟和功臣。

  郡县制则是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命地方官员,由他们代表皇帝直接统治当地居民,而这些地方官员与秦王室几乎没有什么血缘关系。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是否派遣秦国贵族到各地建国,能不能被世袭,他们在封地拥有多大的权力。

  郡县制是个崭新的事物,一种新制度。虽然已经在秦国局部试行了很多年,但如果要在全面铺开,难免会引起巨大争议。

  首先提出异议的就是秦国中央政府的总理——王绾。王绾作为经验丰富的丞相,对管理国家具有深度思考。他首先考虑的是国家治理的问题,如果实行郡县制,国家没有那么多的武装力量去维护当地的秩序。中央政府也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管理地方事务。显然,王绾的担忧是有道理的,他考虑的是秦朝政权的稳定。他才不管什么是先进的政治体制,什么是落后的政治体制,只有符合实际的政治体制才是最好的政治体制。

  而中央政府的另一位副总理,则对王绾提出了反驳的意见,他就是廷尉李斯。李斯提出,实行分封制,在短期内可以迅速恢复国家秩序。但从长远时间来看,却具有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地方君主在势力坐大之后,必然就会威胁到中央政府。刚刚结束的诸侯国混战,就是源自周朝分封的子弟相互诛伐。他们虽然是亲属,却为了地盘和权力相互厮杀。难道大家还想回到那个战争的年代吗?

  经过10余年的战争,好不容易才换来今日的和平。嬴政确实不愿意再回到那些日子,他更不希望将来自己的子孙后代为了地盘而相互厮杀。还是廷尉李斯说得对。(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更重要的是,对于一位深谙权力运作的君主而言,嬴政明白权威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就目前而言,他的子孙和宗族根本没有能力守住一方疆土。因为他的天下不是他一个人打下的,也不是他的子孙和宗族打下的,而是依靠他的众位功臣打下的。如果实行分封制,那受分封必然是如王翦这样的功臣。等到他们独居一方势力坐大,自己和子孙还有能力钳制他们吗。那还不如像廷尉李斯说的那样,派个没有军事势力的普通官员去任职,只要中央牢牢握住军权和任命权,他们即不敢轻举妄动。

  最终,嬴政没有封赐子孙和宗族尺寸土地,只以公赋税重商赐之,让他们享有基本的荣华富贵。施行上千年的分封制彻底被废除,而郡县制开始在全国推行,并延续了2000多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