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婚字当头 第三章 齐心谋发展

《婚字当头》第三章 齐心谋发展

作者:昨夜南归 字数:2585 书籍:婚字当头

  午后的阳光落在路霖蓝色的衬衣上,透过发丝印在脸上:“你好,我是路霖。”

  安西连忙笑着道:“请进,请进。”

  安西看着杯子里的碎茶叶,红着脸将茶递给乡长和路霖:“这个确实不好意思,村里茶叶喝完了,还没来得及买。”

  “没事,没事,以后这个村是好是坏可就看你们俩了,你们责任重大啊,目前这个村还有20户没有脱贫,土坯房也还有50户没有拆,村里经济也不行,单说村委会卖个茶叶都要去乡里,更何况村里其他人了。”乡长看着杯子里的茶叶,语重心长的说道。

  路霖立刻表态:“乡长放心,我来就是给村里找项目的,出发前,领导说了,要全力支持明水村经济发展。”

  乡长立刻眉开眼笑:“小路啊,以后明水村就靠你了。”

  路霖拍着胸脯:“放心吧。”

  安西想着村里有了项目,村民就不用整天苦哈哈的挖地球了,走之前,乡长交代安西:“路霖是市局的领导,你一定要配合他工作,生活上多帮助。”

  安西满口答应,待乡长走后,安西给路霖找了间向阳的房子,说道:“这个房间阳光好,前面也没什么遮挡物,只是床和衣柜有些简陋,希望领导不要嫌弃。”

  路霖放下行李箱,看和一张简易的木质床和布衣柜,确实有些简单,不过也还能凑合:“已经很不错了。”

  安西始终觉得房间太空,然后忍痛到自己房间搬了2盆花过来,又把扫把等一些生活工具拿过来才离开。

  村民大会二日后举行,村里都对这个新来的年轻人充满了好奇,一听是市上的,一些大妈三天两头就往路霖办公室跑。

  “路书记,我娃想去市里学校上学,你能帮帮我不?”

  “路书记,我儿子都32了还没媳妇,您能给介绍一个不?”

  “路书记,······”

  ······

  安西望着满屋子的人笑着摇摇头,她刚来的时候,村民也是热情高涨,连着一周将她围的水泄不通,天色近晚,众人才退去。

  村委会就安西和路霖两人,做饭的任务自然就落到了安西投上,想着好歹路霖也是客人,不能再吃泡面,便蒸了米饭,炒了青菜。

  “条件艰苦,路哥你坚持下”在路霖强烈要求下,安西把领导改成路哥。

  路霖说,他也只是单位普通干部,不要一口一个领导叫着,这样太生分,也不好。

  “没事,就当养生了。”路霖一点也没有架子,为人随和,吃完饭主动洗完。

  安西:“路哥,这碗我来洗吧。”

  路霖卷起袖子,露出一口大白牙:“以后你做饭我洗碗,工作一起做,生活也互相帮助,大家都是同事,哪能什么都你来呢,是吧。”

  安西想了想,点点头:“好吧,那我先看材料去了。”

  白天两人结对下乡,自从路霖来了,安西彻底抛弃了她的小电动车,路霖开着他的大众行驶在蜿蜒狭窄的村道上,时不时有村民扛着锄头,背着背篓亲切地和他们打招呼。

  路霖虽然在来之前了解些谢春花婆婆家里情况,但来到现场后他深刻明白了人间疾苦四个字的含义。

  谢婆婆老年得子,儿子结婚后媳妇嫌家里太穷,扔下一个6岁小孩卷走家里积蓄一去不复返,谢婆婆的儿子谢松靠着打零工,每月寄700回来,年久失修的老房子在几次暴雨后不堪重负,裂了好几道口子。

  安西劝谢婆婆搬离,但是谢婆婆说:“安书记,我的土地都在这里,搬出去了,庄稼怎么办啊?”

  路霖看着谢婆婆花白的头发,脸上的褶子压得眼皮都抬不起来,瘦小的身子被生活压弯了腰,穿着一双草鞋,身上的衣服满是布丁,一开口讲话就会咳嗽不止。

  “婆婆,现在国家政策好,你们家三个人可以补助7万5呢,您看你这房子住着多危险啊,刘大妈家的房子我们给您租好了,你就带着米娃搬过去吧。”安西拉着婆婆的手,手上深深浅浅的沟壑让她想起已故的外婆,老人旧居对故土都有种难以言说的情感。

  谢婆婆嗓音很低:“安书记、路书记,谢谢你们,可是我这房子已经习惯了。”

  “婆婆,你这里不安全,夏天雷雨天又多,你看你们家谢米也需要个好的读书环境,要不然影响孩子高考。”路霖说道。

  大概是听到谢米的学习,谢婆婆犹豫了半响,重重地点了点头道:“好,但是,我还是要回来种土地,还有我的这些猪。”

  安西笑了笑道:“婆婆你放心吧,这些你每天来看着,你搬出去我们找人把这危房拆了,然后还在这给你起房子,你说行不行?”

  “行”谢婆婆颤颤巍巍的起身收拾东西,老人家东西不多,衣服很少,安西和路霖帮着收拾,安西看见老人床头放着三人的合照,老人拿起来给路霖指着:“路书记,你看这是我儿子,这个是我孙子。”

  儿子孙子都很孝顺,只是家里实在太穷了,儿子又没有技术,只能干一些工地上的活,一个月也就一千多块钱,索性孙子争气,学习成绩很好,学校也会发一些奖学金给他。

  路霖看着照片上的三人,衣着的简谱,脸上充满笑容,不仅鼻子一酸道:“儿子很优秀,很好。”

  老人小心翼翼的将照片放在衣服里层,又用几双干净的鞋子压在上面。

  谢婆婆终于搬去刘大妈的房子里去,房租是安西和路霖两人辏的,半年也就二千多,农村里的人很实在,不会计较太多。

  谢婆婆有了刘大妈的照顾,安西心里放心不少,隔天就找来推土机将房子推了,听刘大妈说,在房子被推了侯,谢婆婆经常望着那片废墟流泪。

  路霖动作很快,一周时间,谢婆婆的房子就开始动工了,请的是村里的小包工头,手下有几个人。

  包工头姓刘,一个高高大大的汉子,黝黑的脸上时常挂着笑容:“谢大妈这房子早该拆了,这太危险了。”

  路霖道:“是啊,刘大叔你得赶紧把房子给谢婆婆修起,争取让她在新房里过个新年。”

  “放心吧,没问题。”

  路霖很希望这里,虽然地方条件差,但风景好,人淳朴,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一周五天时间待在村里,了解每家每户的情况,规划村里的产业。

  安西和路霖商量了好久,想要一个见效快,投资低的产业确实不容易,从养殖业到种植业,从生猪到核桃,他们都细细核算过,有的投入大见效低,有的投入低收益低。

  “你说,到底什么适合我们村?”安西抓了抓头,瘫坐在椅子上。

  “要不然我们种花吧?”路霖想到市里的几个大型花卉市场,提议道。

  “种花投资小,风险低,见效也快,而且如果我们专门弄出几百亩来种花,还可以促进旅游呢?”

  安西一拍头道:“对呀,我怎么没想到。”

  “因为你笨呗。”路霖笑了笑。

  两人工作很合拍,生活也其乐融融,安西负责群众工作,路霖负责回局里要钱。

  分工明确,路霖所在的局很重视这项工作,短短一个月时间,钱已经到了乡政府账上,可是安西的群众工作却没什么进展。这头按下去,那头又起来。

  安西很苦恼,望着一群人唧唧喳喳,安西叹了一口道:“乡亲们,这个地不是让大家免费拿出来的,村里租大家的行不行?”

  “不行,土地你拿去了,我干什么?我的玉米怎么办?”

  “对啊,土地村里拿去了,我们怎么办?我们是农民,我们的工作就是种地,没地了,我们吃什么穿什么?”

  “大家安静一下,村里租了大家的地,会给大家租金,也会让大家到产业园来工作,这样大家每个月都有工资。”安西道。

  “不行,你一个丫头片子能有这么大本事?能让我们都领上工资?”

  “是啊,你看她年龄才多大,说这么大的话也不怕闪了舌头。”

  “唉,现在的年轻人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

  “小安啊,不是大叔说你,这么大的事,还是让乡长来吧,你看大家都不相信呢。”王林大叔是村里唯一一个知识份子,以前在乡里的小学交过几年书,后来因为改制下了岗。

  “大叔,路书记已经拿到钱了,项目也正在走程序,只要大家同意,我们下周就可以签合同,土地的租金就会立刻打进大家的账户的。”安西道。

  “不行,你要先把钱打给我们,我们才把土地给你,还有我们现在种的土地怎么办?这些玉米还不能掰呢。”

  安西想了想道:“那这样,我们先签合同,一个月侯等大家把庄稼收了,我们再签合同行不?”

  王林道:“这样也可以,不过这个园子谁来管理?”

  王林不愧是读过书的,一下就说道点子上,安西笑了笑道:“这也是我接下来要和大家说的,我们要成立一个合作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