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盗门百年 第163章 集团化管理的雏形

《盗门百年》第163章 集团化管理的雏形

作者:蝉鸣无声 字数:2028 书籍:盗门百年

  针对车辆厂承包事宜,武汉市并没有指定经营者,而是广泛征求意见,列举了具备承包条件的名录,并在适当的范围采取民主投票的方式。∪菠Ψ萝Ψ小∪说

  国营厂对外承包自去年开始,一直就占据经济类的头条,并且整个舆论都是有倾向,一致看好的。但肖成汉并没有因此而盲目跟风,而是多次安排各类考察组,召开调研会,并从车辆厂这类规模相对小,效益一直不太好的企业开始。

  从各方面反馈的信息,肖成汉基本掌握了承包经营最大的问题,都发生在经营者和职工的矛盾上。因此,由肖成汉主导的武汉国营厂承包政策,破天荒的让国营厂工会代表参与。

  赵锦成没去打听具体进展,只是让厉跃平牵头,由赵仁锋、王文倩、王文斌共同组成一个像模像样的工作组,专门指定承包车辆厂的计划书。

  本来在开始赵锦成还觉得这是肖成汉坑他,等被李科长邀请到总厂,他还觉得自己运气爆棚。再到厉跃平他们拿手计划书以后,他才发现,这压根就是给自己送钱的买卖。能干!

  计划书是很有针对性的,有赵仁锋对车辆厂的了解,王文斌再根据锦成公司这些年对自行车的销售情况,结合厉跃平的思维、王文倩的大局。可以说,这是锦成自成立以来最为切实可行的一份计划书。

  “我们厂只同意由赵锦成来干!”

  工会代表纯粹就不搭理所谓的会议秩序。论证会上,在市长主持声音落下的同时,工会代表就这样说了。

  “都说说吧……”肖成汉尽管在看到锦成公司的计划书时,已经决定了。但会议的议题还是要进行下去。

  “若不是这份计划书,我倒要怀疑这赵锦成是不是私下里做了工作,居然能如此这般的达到全票通过的地步……”

  “书记,我们工会绝对没有……”

  “哈哈哈哈……”

  “别激动,坐下。书记并不是说锦成公司收买你们。把话听清楚再发言。再说了,现在会议已经形成了决议,不会改变了。”

  “看看,工会代表同志先自证清白了。看来锦成公司承包车辆厂,也算是众望所归了。”

  肖成汉本来还准备宣扬一下锦成这份计划书的水准,结果让工会代表怎么一打断,反倒不好再说什么了。他推荐的,避嫌倒不必,可自证清白还是可取的。

  赵锦成却没有轻易地放下这份计划书,即便已经确定了要承包车辆厂之后,他还沉浸在这份计划书中。他对照计划书的模式,认真的反思自己几次大的行动,深刻的意识到计划书模式重要性。

  或许在开始时,针对自己思谋很久的项目,他的决断能给公司带来收益。而随着摊子越来越大,自己不可能做到全面兼顾,很可能以后还会接触自己根本不熟悉的业务。那么,计划书模式就是个很好借鉴。

  从计划书中可以了解一个项目的基本情况,可以明确预期收益,可以有步骤的推行,那怕一个根本不曾接触过行业也能有个清晰的了解。

  “文倩,直接发个文件吧!以后公司所有新开展的业务,都需要用计划书的方式,经过公司集体谈论决定。”这是赵锦成的决定。

  赵仁锋已经正式进驻车辆厂,没有带任何人,也确实不需要带任何人,车辆厂对赵仁锋来说太熟悉了。唯一的区别只是由原来的一个班组长,变成了决策者。

  赵锦成则带着厉跃平到上海洽谈业务,商讨与总厂的合作事宜,并代表锦成公司与总厂签订合同。

  所有业务都在稳步推进。黄连城兢兢业业的开拓货源,徐飞在踏踏实实的运送,徐二平谨慎的调度……就连合资厂也很快就要投产了。

  厉跃平也利用这段相对平稳的时间,详细研究了整个锦成公司的架构,同时与王文倩、王文斌交流着。

  “文斌,是不是你提出比较合适?”

  “我应该说是最不合适了。说句玩笑话,我这算外戚。”

  “你俩想多了,我公爹不会那么多心思,只有对公司好,他会采纳的。本质上赵家跟咱们都一样,都是在为我们家里那个小姑娘在管理资产。”

  “嗯?怎么回事?”

  “我也是偶尔听说,好像锦成起步资金是那个冯迪留给他闺女的!”

  这算是隐秘了,也算是整个锦成最为秘密的底牌。王文倩也是感到厉跃平和她哥所思所想,的确对现在锦成存在的隐患最为有效,才如此说。她不算个嘴碎的人,这样做也是想让厉跃平和她哥放下包袱。

  “总经理……”

  “有什么就说!三人一起来,怕不是小事。这几天见你们嘀嘀咕咕的,说吧。”赵锦成看着王文倩领着厉跃平和文斌进来,说话还有些犹豫,也很郑重其事起来。

  “总经理,是这样,这段时间我详细的熟悉咱们公司的整个架构。有些想法跟文斌和王副总沟通了一下,想和您说说。”

  “整个锦成公司,从本质上来说,是属于您一个人的。”厉跃平可不敢流露出一丝关于冯迪的痕迹。

  “嗯?继续说。”

  “总经理,现在不管合资型材厂还是承包车辆厂,以及和上海总厂签订合同,都是您以锦成公司的名义。这样存在很大的隐患。”

  “隐患?”

  “对就是隐患。总经理,跃平跟我谈过以后,我也觉得确实是隐患。”

  “咱们锦成公司的本业是贸易,而不管合资还是承包都是实业。贸易的成本在货品上,而实业资金量大,收益时间长。两者的风险是不同的。”

  “贸易的风险在于货品积压,很少出现血本无归的风险。而实业就存在投资方向错误后,收不回投资的可能。”

  赵锦成这些天也在忧忧着,他找不到症结所在,也没有合适的解决办法。只是觉得牵扯着官面上和香港人,让他有些不踏实。

  “怎么解决想过了?”

  “总经理,我建议分拆公司。”厉跃平能看到赵锦成对他们此举的欣赏和赞同。

  “我建议将运输和仓储、批发和零售、合资、承包,四个大的业务方面分别成立公司,所为锦成公司的子公司。”

  “那锦成公司的业务呢?”

  “所有公司都还是锦成的。只是把他们的资产要分开,自负盈亏,这样能避免某一个业务出现意外,影响到整个公司。”

  “现在账户不就是分开的吗?”

  “总经理,不一样的。账户分开只是公司分别建立了不同的账户。而分拆,意味着收支都是各自分公司的,不再牵扯锦成公司。相当于锦成公司是东家,而各个业务公司就是掌柜的。”

  最后的这句话还是让赵锦成似乎明白了,可还是有些糊涂。他没有现场就拍板,是听进了,却需要时间去理清楚。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