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琉璃花月琉璃盏 第二十章:京都泼皮多无赖

《琉璃花月琉璃盏》第二十章:京都泼皮多无赖

作者:白鹿饮江 字数:1998 书籍:琉璃花月琉璃盏

  布兰早早起床,跟随教士们推着一辆辆木车,车上装有着热腾腾的麦粥,开始布施给民众。

  “信主得永生。”

  “赞美主。”

  这么一点食物,便滋润这些穷苦人的脾胃,富兰克林更大开方面之门,让许多人进入不对外开放的修道院,进入到礼经的教堂所在。

  朴实无华,庄重安宁,教堂顶端的铜制大十字架,被太阳光辉射照,透出迷人心神的金芒反应。

  桌上供奉着圣物匣,金属容器外表覆盖了银,铜等元素,加上珐琅的使用,描绘许多虔诚人物图像于外处。

  还没接近,桌上香炉燃烧发出的乳香烟雾,随风从教堂的门飘出,甜美的香味令人满足,圣歌传入耳中,许多人见之痛苦流涕,原因其来有至。

  自五十多年前起,为了“筹集军费”夺回圣地耶路撒冷,还有挽救日渐紧张的财政危机。

  “赎罪卷”这种恶物开始发出,金钱便能洗清罪恶,对于许多领主跟商人来说,实在是太划算,恶行事例不断增多,源源不绝的赎罪金币开始流入。

  从刚开始还是小规模且有条件发出,演变最后,甚至连被下达“破门令(开除教籍)”之人,只要能付出足重金币都可重回主的怀抱。

  敛财之风大行,许多地方教只为富人跟贵人服务,所以困苦的民众得不到帮助,教会兼并许多土地,他们反被剥削的更严重。

  望此场面,布兰心理有些被触动,但没表露出来,身旁阿尔贝则是双眼泛红。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离家,他成熟了不少,也不再那么害怕外人。

  这场善举,最后在副院长穿着隆重教袍出场,替众人祈福走向高潮。

  海啸般欢呼声赞美着主跟教士们。

  善行使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来修道院拜访交流的教士跟领主增多,但来自教廷的反对派问责,也少不了。

  原因无它,整笔救济支出,几乎花掉八成的修道院财富,且富兰克林没经过院长同意,私自作为,是挑战上层权威之举。

  不过又不好公开问责,修道院这举动,被几座城市还有佛罗伦萨大书特书。加上许多被救济的民众,到了罗马城后,对外人言,在圣歌中看见教堂拱顶上发出圣光,这可是“神迹”。

  总之,上层间的角力,还轮不到布兰担心,布施结束,学生得了四日假期离院。

  一方面也是缓解财政压力,让离院的学生,自行负担食宿。

  离院前,布兰便写了一封书信通知,当他跟阿尔贝一走出修道院,马上便有两辆马车等着护送。

  梅根家族跟共和国内的另一家族“帕维”,虽然产生争斗,但帕维还不敢在修道院内行凶,所以在里面安全,但出来了可不能轻视。

  爱马豪斯也来了,一段时间不见,长的更加精壮,它看见小主人马上发出愉悦的呼喊声。

  登上铺有软垫的马车内,避免等会颠震,约末两个半小时,布兰终于回到家族在城市中开设的豪华旅店“古德”,拉丁语意为“好运”。

  当马车停下,布兰拉开布帘下车,街道上人响马鸣,十分热闹。

  杂货商,刀匠,木材工,锁匠,医生,甚至书商,糕点师等几条街上都能见着。

  此时是A.E.1311年1月10日,布兰十一岁了。

  许多年纪相近的学徒,急忙忙从布兰眼前穿过。

  此处本有间旅馆,是梅根夫人产业,知晓查曼想开设旅店后,她半买半送,转手将此店一半权利给了查曼家族,还帮忙介绍拉拢生意跟扩建,所以整间旅店内热闹非凡,若再加上马厩,仓库等设施,旅店面积逼近一英亩。

  旅店为木石混搭的两层半建物,一楼为卖酒兼提供食物,也有六间房间给予仆人居住,二楼主要为客房,隔了二十五间。

  再上半层为西蒙以及从庄园出来的重要人物居住。

  布兰从后门秘密进入,接着换上普通常服,戴着顶小帽子掩饰身份,至于阿尔贝已经先被送回家。

  布兰压低帽子进入一楼,选了一处隔间坐下,静静的享用食物。

  护送布兰的车夫护卫杰克,静静呆在对面守卫着布兰,以及帮他先试菜。

  物美价廉的麦酒,加上布兰地提出的便宜简餐,跟雇佣一位吟游诗人说书,使一楼每日都达到七八分的满客率。

  大门口有两位条顿佣兵团的壮汉保镖站着,防止酒醉闹事者。

  因此除了商业街的上店主或者助手,不少来此进行贸易的小商人,也愿意来此捧场,因这样的旅店不会是黑店,暗中夺走他们的货物。

  时近中午,艳阳高照,躲入旅店,用一个生锈铜板点一杯卖酒乘凉的人不少。

  旅馆雇用的诗人来自北意大利地区,三十出头,流浪时曾跟一个舞蹈艺人团体混在一起,因此还有跳舞本事,有时随意拿着一面小鼓,又拍又敲,十分会热闹气氛。

  罗马时代的吟游诗人地位还算不差,他们甚至常出现女主人床上,谈笑风生……但到了黑暗时代,各种经济科技畏缩停滞,这职业几近断绝。

  优美的诗歌无法填满肚子,面包才行。

  到了法克兰克帝国建立,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及两大骑士团建立后,城市开始兴起,光明教世界逐渐恢复元气,这类职业又开始出现。

  但如今,除了在贵族宫廷的吟游诗人地位算高外,一般地方卖艺的吟游诗人除了收入,地位等同农民。

  眼前这位诗人并不认几个字,但他肚子收集不少民俗英雄传说,也不怯场,足够胜任。

  诗人拉着提琴,简单唱了一段英伦地区的民族诗歌“贝奥武夫”。

  这是非常出名的英雄传说故事,不过没得到太多喝彩,酒客们明显更喜欢亚瑟王与他的“圆桌骑士团”,或者亚瑟王妻子与骑士兰诗洛特给亚瑟王“戴绿帽”的故事。

  “能讲讲其他的吗。”

  “冰与火之歌吧。”

  “不听,龙的故事都听烂了。”

  “说猎魔人。”

  “不怕被教会烧死你,敢讲恶魔的故事。”

  “干脆说石中剑吧。”

  这提议总算让大家吹哨鼓掌叫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