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九钱相师 第360章 大豆饱腹

《九钱相师》第360章 大豆饱腹

作者:不可说 字数:3029 书籍:九钱相师

  谢思飞顿时火冒三丈,说你这老头咋蛮不讲理呢?好好跟你说话,骂人怎么回事?

  老头却一把摘下草帽,十分诚恳道:“小伙子你别误会,我们这儿的确没什么东西。一点儿粮食都没有,只有水可以喝。”

  说完还掏出水壶朝天猛灌了几口。

  谢思飞十分不解,指着老头前面绿油油的一片:“这些....那些不都是粮食么?你咋睁着眼睛说瞎话呢?”

  老头说那些是大豆苗,他们这儿只出大豆。

  而且产的也不多。

  现在不是大豆收获时节,只能喝点水充充饥。

  一边说,一边不忘举起手上水壶朝谢思飞晃了晃。谢思飞不屑来了句你骗谁呢?现在都什么社会了还会有人吃不起饭?三岁小孩儿都不信。

  还说你这老头肯定吝啬,舍不得用自己家粮食待客才编了这么个故事骗我们。又不是不给你钱。

  老头却一脸诚恳说真没有。

  这在谢思飞看来成了大谎话,骂骂咧咧的沿着公路就要去自己找吃的。

  半晌捧着个肚子,大汗淋漓的跑回来:“妈呀师兄!他们这村儿还真没啥吃的,刚才我沿着公路问了不下十户人,个个说没饭吃只能喝水,我瞅着他们面黄肌瘦的,小孩儿更是长的跟喝了三鹿奶粉的大头娃娃似的,估计是真的吧?”

  “小伙子!现在知道了吧?”

  老头抹着脸上的汗,一脸说了你还不信的表情:“我们这个地方,你就是再往前走个十里二十里的,都没有粮食,只能喝水。”

  谢思飞顿时百思不得其解,一屁股坐到老头身边,说大爷,你们光喝水能喝饱啊?

  大爷说不饱能咋地?命吊住不死就成。

  看着我们一脸不可置信,大爷又掏出个东西递到我们面前:“实在饿的不行了,就吃点儿这个。”

  我低头一瞅,大爷杂纹斑驳的手心儿上赫然躺着颗白白胖胖的豆子。

  瞅着我们懵逼的表情,大爷还给解说:“这是我们祖先偶然从一个前辈高人那儿得到的度荒年法子,以前封建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老百姓总吃不上饭,有个叫左慈的道长就传给一些贫苦人民这个法子,以帮助大伙儿度过没有粮食的岁月。”

  什么法子呢?

  说当你没钱吃饭时,选择大小均匀的大豆。

  先将生豆子煮熟,放在手心儿反复搓,直到豆子出现光泽后,两手并拢,豆子压在两手掌间,让手心暖气一直透入豆心之中。

  而后停食一天,即一整天水米不进,啥玩意儿也不吃。

  然后冷水送服三升大豆,这些豆子吃完就不能再吃其他任何东西了。渴了就立即喝水,但千万不能喝热水,因为热水会使豆子发涨导致撑坏肠胃。

  以前有人用这个方法时,就因为不小心喝了热水暴毙而亡。

  这个方法刚使用时,会感觉头晕目眩四肢无力,十多天后就会觉得身体强健有力,而且不会有啥食欲。

  老头他们就是靠着祖先传下来的这个方法,才靠着点儿大豆撑了好几年。

  我们一听恍然大悟。

  难怪老头刚才说他们只喝水不吃饭,看着还跟正常人一样,虽说不是神采奕奕吧,但也没到饿的无精打采的地步。

  老头却呵呵一声冷笑,说:“这法子传到几十年前就没再用了,我们村儿里人都快把它忘了,谁能想到呢?还能有派上用场的一天。”

  “这就奇怪了,”

  我越来越不解:“现在都杂交水稻时代了,好多人让袁农平爷爷给喂饱了没事干,见天儿想着些法子作妖。你们村儿咋还在为粮食发愁呢?”

  说完我又四下看了一眼:“而且你们这些土里种的全是大豆苗,不能种点儿水稻或者其他农作物什么的吗?”

  “我倒想!”

  老头儿不屑白了我一眼:“那也要能活啊!”

  “我们这个地方,除了大豆,任何农作物都种不活,而且就算大豆,哪怕你买一万吨的种子,每家每户年产量也只得几十斤,根本吃不上一年。”

  我难以置信问了句为什么。

  大爷表情淡淡的,好像已经习惯了,说我们这地儿有个旱娘娘,前些年村民不小心把她给得罪了,她一怒之下降罪此地,让这个地方除了大豆什么都种不活,村民们也只得靠着这些大豆充饥。

  “旱娘娘?”

  谢思飞摸着自个儿大光头百思不得其解:“这水娘娘我倒听说过,旱娘娘是个什么玩意儿啊?”

  “嘘嘘嘘!”

  一听这话,本来悠闲用草帽扇着风的大爷立马给吓了个魂飞魄散,丢开草帽就上去堵谢思飞的嘴:“旱娘娘最恨别人对他不敬,而且他老人家千里眼顺风耳,你说什么做什么他都知道。这大不敬之语要让旱娘娘听去,你们可要倒霉了!”

  说完竟一把丢开锄头跪到地上,冲着天上不断磕头作揖:“旱娘娘啊旱娘娘!话可是这小子说的,跟我一点儿关系没有,我跟他们也不熟。您要降罪就降他们的,可千万别算上我啊!”

  跟着没等我们反应过来,已经捡起草帽一溜烟儿跑了。

  把我们整的四脸懵逼,换了家人才打听到旱娘娘怎么回事儿。

  说这旱娘娘是附近囚山上的神仙,主司当地粮食丰收。说白了就是像神话里说的,你这个地方每年产多少粮食,产哪些粮食,都由这位娘娘说了算。

  而且这位还跟西游记里那铁扇公主一样,要村民年年上供。

  每年春初以三牲六礼,彩绸红布去祭拜她。

  否则就不给保佑当年粮食丰收与否。

  以前的人迷信,想着既然有这么个传说那还是拜拜吧。结果真的年年风调雨顺,

  结果真的年年搞个粮食大丰收,就算遇到某个年岁特别艰难,风不调雨不顺,别的地方粮食都让自然灾难给祸祸了,这个地方地里依旧能挖出大个儿的土豆,山药,以及各种农产品。

  总之别的地儿好,这地儿更好。别的地方忍饥挨饿,这地儿仍有吃食。

  年年如此,从不间断。

  村民们也年年给旱娘娘上供,祈求他继续大显神通,保佑当地粮食丰收。

  结果到破四旧时打,倒一切牛鬼蛇神,当地人不给旱娘娘上贡了,忍饥挨饿好些年。

  搞的当地人心有余悸,风气一过去,又把旱娘娘给供起来了。

  还每年到山上给送供品。

  旱娘娘又大显神通,让这个地方继续衣食不愁,成为产粮大地。

  由此还带动了当地发展,生活水平给搞上去了。

  这生活水平一上去当地人就有些飘了,加上近些年无信仰主义越来越浓厚,好多后生竟觉得,我们这儿每年产这么多粮食,全是父母祖辈勤扒肯干,用汗水换来的辛劳成果,跟你那什么虚无缥缈的神仙有个屁关系!

  就这样也不肯给旱娘娘上供了不说,还在村儿里上了年纪的老人拿着拐棍儿追着他们打,逼不得已的情况下才答应继续给旱娘娘上供。

  第二天正逢春分,年轻人们就赶着给旱娘娘的贡品不情不愿上囚山了。

  可他们也没起个虔诚供奉的心思。

  本来给旱娘娘的贡品应该是三牲六礼,这些年还加些不少金银财宝什么的。

  路上那些年轻人看着东西心里就犯了嘀咕,心想这么些好东西留着自个儿吃自个用有什么不好?非要去给那什么虚无缥缈的旱娘娘。

  你们信这套,我可不信。

  之后几个年轻人一合计,就把贡品私吞了。

  只给旱娘娘送去一小碟儿大豆,美其名曰"逗你玩儿"。

  搞得旱娘娘勃然大怒,当年就给他们来了个旱地千里,寸草不生。

  本来他们这地儿是产粮大户,头年就和外地几个粮商签好合约要卖粮食的。让几个年轻人这么一搞,一粒米也拿不出来,赔了人家好几倍的违约金。

  也是这么一碟子的功夫,好些人家里连电饭锅都给卖没了。

  真可谓辛辛苦苦几十年,一下回到解放前呐。

  得罪旱娘娘果然没什么好果子吃。

  可那些年轻一辈依旧不信这个邪,说什么人有旦夕祸福,天有不测风云。

  自然灾害谁能预料?

  意外,一定是意外。

  还呼吁大家开始第二年播种,结果那么多品种粮食撒下去,就大豆生了苗儿,其他一点儿动静儿都没有,有的就算长出来也渐渐枯死了,只有大豆活的郁郁青青。

  到本年丰收时也只收到大豆,连水稻都没活成。

  当地人一寻思,那就只种大豆吧?

  结果还真是收了不少大豆,卖的钱也勉强够一家人吃喝。

  就这样磨了好几年,有些人实在受不了这穷日子,或者每天吃大豆了,逼急了冲着天空破口大骂,全是些对旱娘娘不敬且不堪入耳的脏话。

  结果下一年再播种,每家连大豆都没法丰收了。

  任你天地千千万,撒下大豆过百斤。

  到丰收时就那么几十斤,连以往的零头都算不上。

  而且任由当地正府如何对他们这片拨款拨人,设项目扶持,没用。

  该长不出粮食还长不出粮食。

  好些年轻人被逼无奈去外地打工,可运气也不怎么样,穷的连自己都养不活,更别提顾上家里了。

  剩下在村儿的老人孩子,饿着肚子等死。

  要不是有人在祠堂里翻到这么个吃大豆喝水度荒年的法子,村儿里人早饿死了。

  而那旱娘娘经此一事似乎也不想原谅村民了,无论怎么给她送礼,该荒年还得荒。而且由于这几年太穷掏空了底子,最后礼也拿不出来了。

  我们听的目瞪口呆,谢思飞更是连连卧槽,说还有这种抄作?

  我也寻思这旱娘娘究竟是何方神圣,竟然这么厉害?

  正说着,只听身后的农家小院儿有人“啊!”的一声尖叫,跟着就听到“啪哒”,似乎一个大瓦罐儿摔地上了。

  赶忙和主人家冲进去一看,还真有见一地的黑水,碎瓦罐片子四分五裂躺在黑水上,还有无数的燕子毛和一团不知名杂草,散发着一股浓烈的臭味儿。

  那主人家一见冲上去捡起那团杂草巴拉了几下,顿时也让里边儿的东西吓了个魂飞魄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