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纵剑乱世 第三章 神秘铁块

《纵剑乱世》第三章 神秘铁块

作者:旧家小院 字数:3005 书籍:纵剑乱世

  或许是开平这一年号续起了北梁的气运,时间匆匆流逝,转眼已到了开平的第十五个年头。

  这片大地上的门阀士族兴的兴,亡的亡,而北梁就像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始终吊着一口气。

  或许是出于顾忌,又或是枪打出头鸟的道理。在没有足够的实力前,没有一个门阀士族愿意冒谋反的罪名把手伸向北梁皇室。

  那样的话,会使自己站在天下门阀士族的对立面上,必定会被群起而攻之。

  这些年门阀士族打得愈发火热,而皇室似乎被大家遗忘一般。

  北梁皇室也只能努力经营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梁州竟成了这天底下难得的安稳之地。

  只不过在梁州境内,充斥着各种势力的眼线。可能是某个酒肆的老板,也可能是马路边的水果贩子,又或者是皇帝身边的大臣亲信。

  罗青山山南,有一处离战线并不远的村子。

  村子里居住着许多人家,因为村子离官道很近,常有前线的守军进行交接。也有不少游客修士,往往会在村子里歇脚。

  所以村里酒肆旅店很多,村民大都以此为生。

  转眼已到了冬季。

  史明正在离村不远的山林里捡拾柴火。

  虽然身体瘦小,好在现在只是初冬,山里的积雪并不是很厚。

  史明每天还是能捡拾回不少柴火,除了满足家里用之外,剩下的还可以卖给酒肆的掌柜,给三叔换些清酒和熟食。

  史明的三叔是村子里唯一的打铁匠。

  这间铁铺是村里的一个哑巴老头所开。十年前史明三叔抱着他来到了村子里,说自己干了多年打铁匠,因为家乡遭遇变故,便来寻个吃饭的地方。

  村里人刚开始对三叔和史明比较谨慎,但还是让这两人留了下来。

  时间一长,他们和老头相处的还算不错,而且三叔的打铁技术非常娴熟,大家也就慢慢打消了疑惑。

  没过两年哑巴老头去世,这铺子便由三叔接手。

  三叔除了给村子里的人锻造日常器皿外,还会打造一些刀剑之类的兵器。

  那些江湖游侠修士,也会常常光顾店铺,买两把趁手好刀。甚至山上的守军也会从这里购置刀剑。

  史明在山林里除了捡拾柴火外,还能时不时的捡到一些煤块。

  虽然数量不是很多,但也可以让家里的炉子烧的旺一些。

  罗青山资源丰富,村子不远处有几座煤矿,但都已废弃。

  罗青山的冬天总是黑的很早,不知不觉,天色已近黄昏。

  山林里光影交错,山林里的雪泛着一层淡淡的金光。

  史明看着西边的天,长长的哈了口气,带出一阵长长的雾气。

  史明喜欢神秘的星空,在这个时候总会感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史明曾记得村里的先生说过这种感觉叫做惆怅,而且这两个字很复杂,自己记了很多遍才记住。

  说来也巧,教史明的先生大约也是十年前来到这个村子的。

  先生姓孔,身材高大。虽然先生从未说过年龄,但史明看着孔先生青白的头发,猜测应当五十左右。

  孔先生带着一口冀州口音,史明听着觉得颇为有趣,久而久之,也就学会了冀州口音。

  孔先生在村子里的一家酒肆当记账掌柜,酒肆老板非常信赖孔先生,平日里酒肆由孔先生打点日常。

  史明总感觉孔先生高深莫测,因为孔先生常常坐在酒肆里屋捧着一本书,嘴里时不时念叨着一些晦涩难懂的话,有时候还会摇头晃脑,神态颇为怪异。

  虽然孔先生年岁有些高,还是一副读书人的模样,但并不是书中所说的老弱书生。

  史明见过几次在在店里闹事的客人,在小二好言相劝无用的情况下,孔先生都会默不作声的走进后厨,然后拎着一根擀面杖冲出来。

  闹事的客人没有一个人能撑得住一擀面杖的。

  史明想到先生讲过的先礼后兵,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但孔先生从来不会教人打打杀杀,而是在酒馆里开了一间书屋,教村里的年轻孩子读书识字。

  不过村民并不认为读书有什么用,还是让孩子多帮家里干些活实在些。

  但是村里的小孩很多都跑到孔先生的书屋,不为学习,只为偷闲。

  三叔每次都会在傍晚喝酒,而且三叔每次喝醉后,脸色就会阴郁的可怕,看的史明心里发毛。

  史明在每天傍晚,总会到孔先生这里来。

  孔先生会拿出一碟花生米给孩子们吃,一般会讲一些历史的逸闻趣事,但大多时候都是些晦涩难懂的话语和史明半懂不懂的故事。

  史明总觉得自己小时候并不叫明,三叔告诉他名字取自古唐诗“月是故乡明”之意,可故乡是哪里呢,三叔从来没有说过。

  而孔先生在讲到这句诗时说是对兄弟的思念之情,史明为此和孔先生争辩了许久。

  不过史明想到三叔排行老三,自己肯定还有两个叔叔,那自己的父亲在哪儿呢?三叔从来没有回答过他。

  史明抖了抖身后的背篓,里面装了小半的煤块。

  史明看着愈发暗淡的天色,准备下山,但远处的雪地上竟然有许多半露在雪地上的煤块,史明心中一喜,连忙过去捡拾起来。

  不知不觉,史明已经走了很远。

  史明抬头看了看四周的环境,虽然还是身处山林之中,但和以往熟悉的环境还是有着些许差别。

  这个地方,史明从来没有来过。

  罗青山虽然很大,但村里人都不敢进的太深,一来山林太大,一不小心就会迷路,二来山林里的凶兽毒虫之类的实属太多。

  史明下意识的挠了挠后脑勺,暗道不妙:这地方,以前从来没有来过。

  但地上散落着很多煤块,史明抖了抖身后的背篓,比之前沉了许多。

  史明暗自心想:我再多捡一些就能装满背篓,这地方虽然从未来过,但离村子也不算太远。孔先生说过所谓富贵险中求,三叔看见这么多煤块,应该不会责怪的。

  史明坚定信心,向更深的地方走去。

  不多久,史明在捡拾时突然感到右手手腕的护腕竟然发出轻轻的振动,史明感到颇为诧异。

  摘下厚厚的兽皮手套,史明使劲挺了挺袖子,将右臂的护腕露出。

  史明轻轻的摸了一下,手指尖感到阵阵冰凉,但胳膊没有丝毫的凉意。

  史明感受着手指尖传来的微微的震动感,这绝对不是冷的原因所致。

  这护腕是史明机缘巧合所得。

  两月前史明在山中捡拾柴火时偶然捡到一块石头,这石块只有鸽子蛋大小,灰银质地。

  史明以为是一锭银子,差点乐昏了头。但一拿竟然没有丝毫沉甸甸的感觉,拿在手中仿佛如无物一般。

  但这石头敲起来嗡嗡作响,有着敲击金属的清脆声音。

  史明拿给三叔,三叔也不知这石头是何物。

  三叔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将这石块扔入坩埚中,是不是一熔便知。

  而石块竟然逐渐融化成类似于水银的形态,奇特的是颜色竟然丝毫未变,依旧是暗灰色的色泽,没有杂质析出,也没有因为炉子的高温而变色。

  三叔前后熔化了好几次,确信此物是一种金属。

  而且冷却后质地极为坚硬,三叔感慨此物太小,不然定要铸成一柄好剑。

  最后三叔打造成了一个小小的护腕,给史明作为玩耍之物。

  史明虽然诧异,但并未在意,甩了甩手腕,准备再捡拾几块就回家。

  史明继续往前走了五六步,护腕竟然振动的愈发强烈起来。

  史明一愣,感到微微诧异。

  看着前面的山石杂草挡住了视线,史明脚步停顿,一定有什么东西引起了护腕的异样,但潜意识告诉他回家是正确的选择。

  史明犹豫片刻,还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绕过了前面的碎石杂草。

  前面的景象让史明微微一愣。

  眼前,竟然是一片白茫茫的空地,空地不是很大,有半里左右,但空地上连一根杂草都没有,光秃秃的一片。

  在这山林茂密的罗青山,显的怪异异常。

  史明环顾了一圈,这空地的形状很规整,近似于圆形,表面非常平坦,在中心有一圈凸起,看起来像极了冬天的湖泊。

  但史明却有种这是蚂蚁窝的错觉。

  可天底下,哪有这样大的蚂蚁,不然村子里的人都早就被吃成精光了吧,史明暗自心想。直了直有些酸痛的腰,史明摘下了身后的背篓,轻轻的倚在树旁。

  史明没几步便走到了空地边缘,俯身扒开空地上的积雪。下面并不是冰,而是褐色的土地。

  史明反身找了根树枝,在前面左戳右戳,慢慢的向那凸起的地方走去。

  史明片刻便走到了空地中心,看着眼前半米高的土堆,史明两步迈了上去。

  站在土堆上,史明愈发觉得像是院子里的蚂蚁窝,凸起中间凹陷,只有周围一圈是高高的土堆。

  不过凹陷处是实地,并没有洞口之类的地方。

  史明拿树枝戳了半天,这才跳了进去。

  这时的护腕已经震得史明胳膊有些发麻,史明不由想起以前敲村里的那口大锣时也是这种感觉。

  史明用树枝扒拉坑里的雪层和泥土。不多时,史明便戳到了坚硬的物体,从土中挖出后护腕像是力竭般竟然停止了颤动。

  史明用手拍掉了那坚硬石块上的泥土,形状和大小很像压扁的粽子,这石头的质感很像铸坊里的铁锭。

  “谁往这地方藏铁块,还搞得神神秘秘的,真是无聊。”史明心里一阵嘀咕。

  只是颜色不知为何有些看不清,史明下意识的举向天空,却看到了一轮高悬的月亮,史明心里一沉,暗道不妙,不由脱口而出:“卧槽。”

  “回去肯定要挨骂了。”史明心想不过孔先生说过卧槽乃是粗鄙之语,还是少说的好。

  史明又扒出了三个类似的铁块。抱起来赶忙跑向了放背篓所在的地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