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之赵武天下 第一章 魏王薨逝

《重生之赵武天下》第一章 魏王薨逝

作者:清平白鹭 字数:3196 书籍:重生之赵武天下

  如果说,人生就是一只蜡烛,那么现在的自己,恐怕就如那支蜡烛一样吧。虽然同样能够发光,能够发热,但是也只不过用所有的精力,昭示自己最后的辉煌。

  魏王努力睁开双眼,想要转头,用尽力气却办不到,想要抬起手,依然动不了,至于脚,就更不用想了。他现在能做的,也只不过是尽量让自己不那么快的沉睡,眷恋着这世间的光明。

  大殿之下,已经有嘤嘤的哭泣声,他甚至不用去看,也知道那里跪着的,有他的大臣,有他的姬妾,还有他的子女们。他们有的是在心痛,有的是在怀念,还有的,也许会高兴吧。

  心痛的,未必是真的心痛,而高兴的,却一定是真的高兴。

  他们高兴什么?高兴自己这个庸人,终于要闭眼了吗?

  公叔痤,想必会怨恨寡人吧。恨我当年不听你的劝告,放走了卫鞅吧。但是寡人不能用他啊,他的那一套东西,虽然对魏国有利,奈何其他宗亲反对,若是强力推行,本就四战之地的魏国,要何人去保卫寡人?更何况当时,韩赵两国对寡人虎视眈眈,若不能让宗亲兄弟团结起来,寡人就真的是孤家寡人了。不信你看,卫鞅到了秦国,按着他的那一套处理,最后不也落得个五马分尸的下场吗?

  孙膑,你也怨寡人吧。是,当年将你下狱的是寡人,将你砍去双足的也是寡人。但是没办法,庞涓提供的证据确凿,寡人不得不治你的罪。因为寡人还要靠庞涓征战四方,谁让他雪了寡人的耻辱,兵克邯郸呢?谁让他带领魏国士兵,百战百胜呢?那就只能苦了你吧。

  还有公孙衍、惠施。虽然你们一个是为了自己的私仇,一个是为了自己的政治见地,却对于寡人,也是怒其不争吧。怪我将张仪引为相国,排斥你们。但是秦国陈兵边境,我就算明知他是双面间人,也不得不那么做啊。

  当年甫登大位,年轻气盛,秉承先祖遗志,却被赵韩两国欺侮,后来发愤图强,任用庞涓,迁都大梁。有人说魏国不在安邑努力奋进,却跑到中原安享太平,致使四战之地,无天险可守,又将河西之土,暴露在秦国之下。他们哪里知道,安邑固然地势险要,土地肥沃,却有强大的防御压力,若是不迁都大梁,恐怕赵国也就渡过了漳水,河内之地也就沦入敌手,赵国何苦秣马厉兵,举兵北上呢?丢失了一个河西之地,换来的是河内河东之稳固,寡人错在哪里了?

  好吧,你们都怪寡人吧,反正寡人已经油尽灯枯了,一段历史需要一个标签,一个注脚,那么这个标签,这个注脚,就让寡人来担当吧。八十多岁,寡人还能希望什么?

  “来...来人”

  “君父,君父,孩儿在此,孩儿在此...”太子跪行到塌前,看着眼前的老人,早已泣不成声。

  魏王看着他,既高兴,又惋惜。如今魏国的局势,自己已经是无力解决了,太子虽然成年许久,但是他能否承担这副重任,自己也不确定。

  “令,公孙衍...为相,惠...惠施为卿...”魏王抻着脖子,努力将全身的力量都用在说话上,虽然他觉得,自己的呼吸越来越重。

  “是...是...”

  公孙衍在众人的最后,虽然魏王声音不大,但是大殿此刻,落针可闻,是以也听到魏王的任命,急急出列,走到魏王榻下,跪拜道:“遵命。”

  魏王没有看他,因为他清楚,这是没有选择的选择,虽然公孙衍的目的并不单纯,但是除却他之外,魏王想不到还有何人有能力帮助太子担下这重任。惠施虽然也可以,但是他的施政措施,实在不是这乱世生存下去的法门,或许只有公孙衍了,他不担心公孙衍会背叛魏国,因为只有在魏国,公孙衍才会最大可能的施展自己的才华,对抗秦国,也只有公孙衍,能够对抗张仪。而惠施,忠心可嘉,可保太子无虞。

  “寡...寡人虚度八十岁月,三十岁余始登大位,虽...有先祖...之遗志,奈...奈何既无文...文侯之经略,亦无武...武...侯之武功,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七...百余里,南辱于...楚...,此寡...人之失也...”

  塌下众人听闻此刻,魏王开始检讨自己一生,心知他大限已到,哭泣不已。太子更是已经嚎啕大哭,不成人形。唯有公孙衍,虽然心中也有些悲痛,却不至于没了仪态。

  在公孙衍看来,虽然魏王一生,见证了魏国霸权的衰落,但是这的确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问题,魏国攫取的三晋中最富饶的土地,本该休养生息,练兵蛰伏。然而先是魏文侯不听吴起的建议,不去趁机消灭秦国,而是隔着赵国灭掉了中山,以致于魏人刚刚离开中山,鲜卑人就东山再起,复立中山。而如今,赵国能够戮力北进,魏国将中山灭国的功绩,是不能不提的。

  而后,武侯继位,一改文候“选贤任能,政通人和”的气象,不但选用贵族担任要职,还排挤吴起等人,迫使其离开魏国。与此同时,四面树敌,北面与赵国联盟破裂,南压楚国,东拒秦国退出河内,风光一时无两。

  但是这两位都忘了,自己虽然承继了大部分晋国的国土,却毕竟不是晋国。自己所占据的河内河东之地,皆是水土丰饶之地,本就无天险可侍,依然四处征战,妄图通过征战来提升自己的实力,从而拉低和其他国家的地理差距,殊不知这样做只可获得一时之利,却不能长久,无异饮鸩止渴。终于在当今魏王在世,酿成了不可挽回的局势。

  “你等...当...以守土...为要...,勿...轻启...兵...燹...”说完,魏王脸色转红,想要说话,却再也说不出来,终于一口气提不上来,驾鹤西去了。

  太子见魏王不再言语,双目通红,颤颤巍巍的举起右手,搭在魏王的鼻息处,却没有反应,终于大哭一声“君父啊!”,俯身在地,痛哭不止。殿内众人知道,魏王业已咽气,再无声息,也真真假假,痛哭起来。

  巍峨的大梁王城中,敲响了庄严的钟声,在落日的映照下,天空似乎撕裂了一道伤口,血色漫天。

  赵国,邯郸。

  熙熙攘攘的城门口,远远走来一群素布衣服的人,人群之中,一辆牛车显得特别突兀,而最让人突兀的,其实是牛车之上,还坐着一位清癯老者。老者约莫五十许年岁,神情庄重,但是衣衫却非齐整,显然是舟车劳顿了。

  一行人通过城门,继续向城内走去,老者站在车内,一边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百姓,一边看着正在翻修的街道,修葺的城墙,正在修筑的排水管道,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夫子,今日不早了,我们还是找个地方住一晚吧。”牛车旁边,一个中年人说道。

  “嗯,我们还有些许钱财,或者可以到驿馆盘桓一两日,再择机面见赵王。”

  “是。”

  “夫子,人人都言,赵国多胡人习性,喜穿胡服,胡风甚重。今日一看,似乎并非如此。”另外一个中年人说道,“好像很多人,颇有些气质,谈吐而不俗。”

  那夫子一言不发,慢慢的,却看出这些人虽然三三两两,但是目的地,似乎都是一致的,那就是长街头上的一处精致的院落,风格不类其他房屋。

  木制的大门,两侧的柱子竟然是石料的,往东西两个方向用夯土延展的两人高的高墙,上面还用了陶瓦。大门形似牌楼,两侧各有四个篆字,一书“高冠博带”,一云“和而不同”。大门玄黑,铜钉兽环,说不出的庄重。大门之上,又是四个篆字:“弃智学宫”。就在众人观看的同时,也有不少人往里面走去。

  “没想到邯郸竟然还有一处学宫,真是稀奇之事。只不过这学宫的名字倒也奇怪,既然是学宫,为何名唤弃智学宫?既然弃智,为何又要来学宫呢?真是奇哉怪也。”其中一个人轻笑道。

  “弃智之意,恐非充虞所言之意。”另外一个学生面露思索的神情,忍不住道。

  “哦?”那叫充虞的人挠挠头,忍不住再去打量那三块匾额,忍不住问道,“那到底是何解?还请公孙兄开解一番。”

  “这十二个字都大有来历,立在此处,似有深意。比如,这‘高冠博带’四个字,乃是昔年墨翟所言,即‘昔者齐桓公,高冠博带,金剑木盾,以治其国’,本是说礼服而已,但是在这里,似乎指的是进入此门之人,当为贤达之士,否则,断不会用高冠博带。”

  “这另外四个字‘和而不同’,乃是孔夫子语录,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之意,意即可以发表不同意见。”

  “不错,这弃智也有典来,当为‘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这绝圣弃智嘛,用在这里,当是不能单单相信一个人话,而是要有自我思考的意思。”说罢,看到身旁的夫子已经眼神放光,遂俯身问道:“夫子,我等所言对否。”

  “公孙丑、乐正子和万章所言,当为这十二个字在此地的用意。”说罢,他微笑着点点头,“原本离开魏国,我等当去齐国盘桓,结果在魏国边境,听闻赵王多行仁政,他国流民,闻风而来。方才转回赵国,一探究竟。没想到这尚未见到赵王,就见此颇有些机巧的学宫,简简单单十二个字,却化用墨翟孔老三家之言,道尽了此学宫的人才、规矩和目的,字字珠玑,当真是大开眼界,如此,我等先入学宫,再行寻找住所吧。”

  众人一副早有所料的表情,赶紧正了正衣冠,准备随着其他人进入。忽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众人赶紧躲避,只见一匹快马从城门疾驰而过,掀起了阵阵泥土,惹得路人纷纷掩鼻掸袖,眼看着马匹驶向王城而去。万章一众人等一边轻斥,一边再次整理衣衫,朝学宫之内走去。

  万章等人暂且不表,却说这快马一匹,疾驶到王城门下,并不下马,大声吼道:“飞鸿特使,速速开门”。城门值守不敢耽搁,赶紧上前验了身份,打开城门。并不下马,直接奔着龙台而来,才弃了马匹,验明了身份,用尽最后一丝力气,交到了白虎厅偏殿的值房,亲眼看着密信进了大厅,交到了一个穿着得体的官员手中,还有四个人围了上去,才双腿一软,几欲跌倒。幸亏两旁值守的侍卫早就见怪不怪,托住了他,将他安置在一旁稍歇片刻。

  稍倾,殿门再次开启,依次走出五个人来,神情紧急的从他的身旁走过,丝毫没有在意自己,进入主殿,他才知道,自己带来的这个消息,分量不小。

  “魏王薨逝了。”大殿之上,赵雍接过赵豹递过来的帛书,十分平静,缓缓说道:“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啊。”

  开卷第一章,没收住。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