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扶桑镜梦 卷一 初试啼声 第七十三章 大功告成

《扶桑镜梦》卷一 初试啼声 第七十三章 大功告成

作者:MerlinCahrin 字数:3060 书籍:扶桑镜梦

  翌日,直秀和小栗等人说了昨天晚上的事情,大家对此不置可否,直秀给山内和吉田道了歉,只带了英子和小栗忠顺、村田永敏去弥太郎家拜访。

  “妇人之仁,难成大事”,路上小栗忍不住教训直秀,直秀知道小栗是好心,但他没法解释,难道跟他说岩崎弥太郎以后是扶桑第一财阀的家主?没法说。只有英子偷偷对直秀微笑,以示支持和鼓励。

  “弥次郎在家么?” 领路的庄屋在院子外高声喊话。

  弥次郎家的屋敷是栋颇为破旧的木屋,稻草顶,栅栏也破破烂烂地,但院子里颇为平整,地面和门外也收拾地很干净。

  弥次郎看到外面有武士随行,赶紧慌慌张张地跑出来。庄屋没理睬他,恭恭敬敬地请直秀一行人入内。

  美轮和弥太郎听到动静也迎出来,直秀、英子赶紧上前,以免这两个跪到泥地上——到别人家做客,作贱主人可不是个好习惯。

  常听人形容家里家徒四壁,这回小栗可见识到了,家具是没有的,障子上的和纸都破破烂烂地,木地板上倒是有几张新草席,但坐下去屁股一沉,估计下面的地板是糟烂了。

  美轮倒了几碗茶出来,别说小栗了,两个狗腿藏八和权六看着掉了漆的木碗都露出了嫌弃的神色。

  “令郎聪明伶俐,能否割爱到高知本人的私塾帮忙?”直秀觉得弥太郎家里太穷,准备以帮忙的名义给弥太郎发点补贴。

  “好的,太好了。”一旁的弥次郎听到还有这好事,也没问什么情况就替儿子一口答应下来——一看就知道,昨天晚上孩子弥太郎回家后压根没告诉这个酒鬼实话。

  “嗯,也要听听孩子母亲的看法”,既然要交好弥太郎,那他的醉鬼父亲也不便得罪,直秀只好虚做应付——清官难断家务事,弥太郎不待见自己的父亲但不一定喜欢别人不尊重他,还是小心为上。

  “大人垂怜,小人一家感激不尽,就是不知道小弥太到私塾能做什么。” 美轮不顾丈夫一直给她使眼色,她还是想确定孩子的前途,别是做仆人,那就糟糕了。

  “这位夫人啊,弥太郎到私塾来当然是读书啊,兰学,平时帮先生管管学生。您要是不放心也可以到私塾来,陪我做做饭什么的。”英子看美轮的谈吐好像也是识字的,出声邀请美轮一起去高知——最近英子也不知道怎么了,和往日的明快不同,愈发多愁善感了。

  “好啊好啊,全家一起。” 弥次郎一听还有这好事,顺着杆子就想往上爬。

  “感谢老爷和夫人收留我们母子”,美轮气的全身发抖,她委屈了十几年,拿这个窝囊的丈夫没办法,但为了儿子,她这回也硬气了一回,无论如何也不能带丈夫去让他把儿子的好事破坏掉。

  直秀示意英子稍等,他笑眯眯地看着小弥太,人情要送到正主这里,实用主义者就是这么现实。

  弥太郎才十二岁,虽然天生聪明,毕竟经历的不多,顿时陷入犹豫之中,按理说应该把老爹这个拖后腿的扔在家里,但这个废物平时经常喝得醉醺醺地,留他一个人还真不放心,这一犹豫就被直秀看出来了,想不到心狠手辣的财阀创始人少年时代也和普通人一样重感情啊。

  “好了,愿意一起走也可以,夫人以后负责私塾的杂务,弥次郎你以后就听尊夫人的安排好了。” 孩子少年时代和母亲亲近,直秀的安排非常符合小弥太的心思,他听了方脸都笑出花来。

  直秀让弥次郎夫妇安排一下家务,之后直接去高知找学次郎,他把小弥太带到身边继续和大家游山玩水。

  安艺郡北富南贫,北部离高知近一些,耕地也多一点,但南部就是彻底的边远山区、穷乡僻壤了,别说小栗和直秀,连山内丰信都被当地的情况吓了一大跳。

  山内家转封土佐是抢了长宗我氏的封地,把原来长宗我氏的武士都赶到农村做乡士,因此对农村的控制力不强,平时只要能收上租子、领民不闹事就不大理会,谁也没心思管一群泥腿子想什么——两百多年来土佐上下割裂的很严重。

  在虎鱼组失势之后,藩厅里只有吉田东洋一直大喊大叫什么土佐民生凋敝啊,领民水深火热啊,但大家包括丰信都不以为然,扶桑天灾不断,天保凶作闹的武士日子也不好过啊,藩主带头三菜一汤,这农夫过的不好怎么了?武士老爷都以身作则节俭度日,泥腿子有的吃就不错了。

  可越往南走,民间的景象越是触目惊心,丰信好几次指示吉田东洋就此打住,转道回府好了,但吉田也不知道和直秀商量了啥,闷着头继续赶路,加上越来越严肃的小栗忠顺也支持继续走下去,丰信阻挡不了,他只能在心里给吉田记了一笔黑账。

  直秀带小栗下乡,就是为了让他看看农村的真实情况,就算吉田阻挡,直秀也会另想办法。

  江户时代的农夫分好多种,有“乡士”、“名主”、“庄屋”这样的豪农,也有“草分”(垦荒地者)、“根生”(土生土长的)这样的“百姓”,还有“水吞”和“小前”、“家抱百姓”(家奴)这样的“分附”。

  安艺郡南部穷的不得了,百姓和分附大半居住在终年不见阳光的泥土窝棚里,光腚、光脚的小孩子不分男女到处都是。直秀进了几家探访,因为衣服不足,没下田的成年人只好裹着破烂被子出来答话,看得英子流泪不止,她身上的零钱走到一半就送光了。

  幕府曾告诫农民:“随便将萝卜叶、豇豆叶、大豆叶等扔掉,就太浪费了,这些东西掺上些杂粮煮着吃,味道是很鲜美的。” 其实幕府是想多了,以贫困农民的收入只能吃麦子、栗米、稗子加上叶子、米糠或者萝卜等蔬菜的拌饭或粥,就这,还是一天两顿——早上、中午必须吃饭,因为要干活,晚饭一般都省了。

  小栗尝过农夫家的菜团之后,粗涩难咽不说,连盐也几乎尝不出来,他非常吃惊,问直秀天保凶作基本平息了,怎么此地依然如此穷苦,是否是此地的村长“庄屋”横征暴敛?吉田挥手让“庄屋”过来,让他给小栗展示手掌,只见粗糙不堪、裂口处很多,另外庄屋面色黝黑、衣服简朴,所以这根本不是庄屋的问题。

  直秀微微摇头,这个问题涉及面太广,他也不好回答。

  武阳隐士在1816年的《世事见闻录》中说,“当今贫富不均优劣差异如此之甚,富裕者一人,其周围贫苦农民达二、三十人”。扶桑此时的穷苦是普遍问题,御领靠土地丰饶和向诸侯吸血还好点,

  其它各家诸侯领地更是不堪——安艺郡毕竟靠海还能打鱼赶海将就一下,本州岛的内陆各藩中有的据说连下级武士都吃不饱饭,何况是农民!

  山内丰信到底还有些良心,和吉田保证会如实向藩主反馈,田租全免不现实,但免除一些还是有可能的,就是不知道免除的田租能否落到这些少地或无地的农夫手中。

  直秀也在小栗的默许下提出了人工孵化鸡鸭和人工授精牛的方法,并承诺安排江户商人到安艺郡来收购特产——当然这里面涉及到土佐的特许经营权的问题,对此山内和吉田一口承诺包在他们身上。

  经过安艺郡的考察,小栗身上多了一层沉稳的气息,在直秀选址盐池的时候也不再袖手旁观,而且因为食物过于精美还骂了两个狗腿一顿。直秀心说这趟没白来,光凭小栗的改变也值得。

  吉田东洋是个实干派,从才谷屋借了一大笔钱,从伊予国别子铜山买来矿渣,从宇和岛买了石炭,发动领民,终于在水无月(六月)攒出了足够数量的水泥,开始建造盐池。

  吉田在做郡奉行之前是土佐的船奉行,在土佐水军人面很熟,通过山内丰信征调了土佐水军的大船和人力,加上才谷屋的八郎兵卫已经从江户利八那里搞来了建造水车的木工,于文月(七月)底安艺郡的盐池终于出了第一批粗盐,大功告成,现场一片欢呼雀跃。

  小栗在盐池建设中跟着直秀从头忙到尾,颇有成就感,他摸着刚长出来的唇髭,得意洋洋。

  江户时代,由于德川幕府不喜欢战国的遗风,因此规定大名、旗本、武士们都不能留胡子。四代将军德川家纲甚至还在1670年下达了“禁留胡须令”。

  大家都忙忙碌碌的,小栗也没时间刮胡子,他摸着胡子茬斜着眼看直秀,直秀懂,这家伙是想回高知了,反正安艺郡的事情已经告一段落,也是回高知的时候了。

  直秀和英子在安艺郡过的乞巧节、盂兰盆节,等回到高知,发现水木私塾大变样——房子没变,但学生多了很多,一副乱哄哄的场面,学次郎见姐姐姐夫回来了,赶紧大吐苦水。

  原来,才谷屋的八郎兵卫和坂本直足从江户回来后,估计是从利八、宽太那里打探到了什么,对私塾更加热情,还介绍了不少亲属和朋友的孩子来读书,有新宫家、泽村家、泽边家、福士家、平井家、西山家、吉村家等好多适龄儿童,还有馒头店的长次郎和远房亲属十七岁的武市小楯。

  直秀走的时候吩咐学次郎来读书的孩子都收下,学次郎遵照吩咐办事,可没想到后面还有家老福冈和吉田东洋介绍来的福冈藤次郎、板~垣猪之助、后藤保弥太、土方大一郎、细川润次郎等人,要不是弥次郎、美轮夫妇从井口村赶来投奔,学次郎和两个水夫根本忙不过来。

  “这是我新收的两个学生弥太郎和中冈福太郎,包吃包住,学次郎你给安排下”,见面直秀就又塞了两个孩子进来,但学次郎已经不在乎了,老师回来自己就算解放了,他和虎之助嘻嘻哈哈地带着孩子走了。

  直秀算了算,土佐的未来名人他收拢了大半,只有佐佐木万之助和谷申太郎漏网,算了,英子在安艺郡生活不习惯,最近身体不好,还是先照顾老婆为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