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扶桑镜梦 第四十四章 无声之处有惊雷

《扶桑镜梦》第四十四章 无声之处有惊雷

作者:MerlinCahrin 字数:3662 书籍:扶桑镜梦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861年9月上旬,西乡隆永回到了阔别三年的扶桑,此时他中既有游子归乡的亲切,但也有前途未卜的惶然。

  但船只一入箱馆,他就大吃一惊——这是哪,我是谁,这是扶桑?!

  只见船只往来不绝,码头上喷着黑烟的蒸汽吊塔正在忙碌,远处还有高耸的灯塔,虽然和新约克、圣弗朗西斯科都无法相比,但无疑也是一个现代化的港口。

  西乡做梦也没想过能见到这幅景象,直到晚上偷偷下船看到大久保,他才相信这不是骗局。

  “今日方知正助之眼光。”

  1850年,直秀到鹿儿岛“拐骗”众人,西乡不但自己不上当,还把直秀看好的村田、川村等都按下了,要不是大久保举家相从,直秀差点竹篮打水一场空。

  大久保哈哈一笑,示意码头不是长谈之地,将西乡等人让进了马车。

  远国初归,当天晚上直秀以家宴款待,席间大家都很是开心。

  但和别的留学生不一样——他们到箱馆就算到家门口了,可西乡还惦记回鹿儿岛呢,因此在席间他试探直秀:

  “救命之恩,劝学之义,隆永永世难忘,唯有在鹿儿岛常颂平安,来生再结草衔环相报了。”

  啥,这是想赖账啊。

  直秀哑然而笑,这西乡好大个子却不老实啊。

  虽然扶桑、北米相隔遥远,但家书里有送啊。自从认识直秀后,西乡家就有钱了,加上隐居大殿齐彬的有意关照,他留学这三年家里人也平平安安的。现在提什么“永世难忘,下辈子再说”,这是刚到就想跑的节奏吗?

  想到这里,直秀不禁暗暗佩服齐彬,这君臣相得、笼络人心的手段真是了得。

  不光是西乡这一件事,其它事齐彬干的也不赖啊。

  因为西乡和月照失踪,这“戊午密旨”一案到了幕府也没抓到岛津家的实锤,加上当今公方样还娶了人家的公主,因此岛津家居然没受到啥大打击——当然了,岛津家的强大实力也让幕府投鼠忌器。

  岛津上代家主齐彬虽然名义上退位了,但依然掌控着大权——尽管和幕府扶持的笔头家老忠教一系斗得不可开交,但因为他开创的集称馆诸产业近年大见成效,因此基本盘相当稳固。

  估计西乡是从家书中知道的吧,这是着急回鹿儿岛大展身手啊。

  实际上,放西乡回萨摩是箱馆的定计,因此直秀并无阻碍之意,但西乡你也不能吃干抹净就跑路啊,这也太伤自尊了。

  再说了,直秀还真不敢就这么放他回去——倒不是因为西乡还是悬赏捉拿要犯的身份,而是怕他回萨摩画虎不成反类犬,一顿骚操作坏事了怎么办。

  这家伙留学的主业可是“社会科学”,万一兴头上来一顿神忽悠,如果齐彬和萨摩藩好高骛远,那幕末画面就清奇了——直秀倒不是想指手划脚,可大家以后要合作的,怎么也要达成一些共识才好。

  因此,他和西乡在席间击掌为誓,“绝不强留,但你得在北地好好看看,以免所学在鹿儿岛水土不服。”

  “这话在理啊”,西乡一琢磨就留下了。

  其实他也有点受宠若惊,本来他以为是自己的际遇是好友大久保的照顾,但三年下来,他可不敢这么想了——虎次郎处处对他优待,这大久保的面子可能盖不住啊。

  直秀到底在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西乡也想确定一下才好放心。

  之后,西乡就被安置了一个假身份,开始以商人的身份在箱馆体察民情。

  因为他容貌大变,倒也无虞被人认出身份来——以前西乡虽然生活不错,但要到处奔波,因此是个黑胖子,但三年留学下来,气质儒雅了不说,还居然皮肤白皙了许多,加上嘴里塞了东西,因此得以恣意行走。

  可毕竟要避嫌,因此直秀也无法安排他细细体会,比如炼铁所或者奉行所这样的紧要之处,西乡自然无缘考察。

  可就面上这些,对有心人来说那也是足够了:

  第一条,箱馆到处

  都是泊油路,这点连新约克都不了啊。

  北米此时,大城市里一般都只有“马卡丹路”,这其实就是一种碎石路,只有特别重要的街道才是石板路或砖路,但很少见;至于偏僻之处和乡村,那干脆就是稍作修缮的土路而已。

  而箱馆这个扶桑港口城市,却到处是煤焦沥青铺就的平坦石子路,虽然偏僻的地方是煤渣路,但主要街道也不得了啊,西乡不免啧啧称奇。

  等有机会问过大久保他才知道,箱馆也是逼不得已——炼铁所扩张,焦炭的产量也大大提高了,这煤焦沥青不用白不用啊。

  第二条,箱馆洋人众多,但颇为彬彬有礼,与扶桑人相处很是和睦。

  虽然西乡1858年被绑上船的时候,箱馆尚未对外通商,但当时已经是对外的补给港了,西乡虽然待的时段极短,但当时也听说了一些南蛮人的不法之举。

  怎么现在就突然和睦起来?——西乡是留过洋的,自然对洋人的趾高气扬深有体会,因此他十分好奇,这是怎么做到的?

  他小心翼翼地打听了一下,这才知道,洋人这么温和一是不敢二是不便。

  不敢么,自然是因为箱馆几乎家家户户有军械。

  自1858年直秀上任箱馆奉行以来,他以幕府同意北地全民皆兵为由,大肆训练乡兵,只要表现好就发个“同足轻”的帽子。因为同足轻对外说起来也是足轻啊,可以苗字带枪,因此广受欢迎。

  本来,町民以为这是直秀的敛财之计——当时有钱的町人买个足轻的身份,这样的事情不要太普遍。

  可时间长了,大家发现奉行所不收钱,还低价提供火枪,因此人人踊跃。

  这手里有了家伙,自然胆气就不一般,曾经有洋人水兵闹事,结果事情闹大了被几百持枪町民围住。

  自此之后,箱馆风气为之一肃。

  至于不便嘛,是因为箱馆市井公平买卖,很少发生讹诈之事;而且,最重要的是,直秀和英米两国在此地的知事交好,西洋人和本地人起了冲突,都是秉公处置,从无偏袒之事。

  据说,嘉永七年(1854年)签署的和亲约定没有这一条,但根据安政五年(1858年)签署的通商约定,这洋人犯事是洋人自审——传说当时是因为幕府不熟悉西洋法令,因此无法共同断案,只好请洋人自审。

  可直秀何许人也,他指出其中的荒谬,当初的通商约定写的的“如扶桑官吏不参与,则西洋人该国可以自审”,也就是"领事与地方官会同公平讯断"。

  根据这一条,只要西洋人和本地人有冲突,直秀就跑去当联合法官。

  而箱馆最大的洋商势力,是英吉利汇通洋行和米人汇理洋行,和直秀就差穿一条裤子了,这两国知事拿人家的手短,自然要“秉公处置”——万里来航是为了发财,不是为了置气,这个理由足够了!

  秉公处理了,官面上有此姿态,加上箱馆民风悍勇,这洋人自然不会过于嚣张跋扈。

  等1860年亚罗号战争结束,1861年春季,小约翰.布莱恩正式接任英吉利箱馆知事后,以他和直秀的交情,这沟通更是极为顺畅。

  于是,在1861年西乡在箱馆看到的,就是西洋人和扶桑本地居民一片和睦的景象,这和其它地方大不相同——此时,扶桑各地攘夷之声不断,袭击西洋人的事件时有发生。

  当时比较有名的袭击事件有:

  最早的,安政六年(1859年)八月于横滨,有鲁西亚见习士官、水兵各一人被砍死,另有水兵一名负伤——可能是直秀乱入的原因吧,本来发生在七月结果转到了八月。

  安政七年(1860年)二月,同样在横滨,一名兰国船长及一名随员被杀。

  到了今年就更厉害了。

  万延元年十二月(1861年1月),米人公使馆的通译修斯肯,在江户光天化日下被刺身亡。

  万延二年二月,更是发生了著名的长冈啸聚之事,“水户藩士子弟脱籍屯长冈驿,啸聚无赖至千八百人,移檄日:‘绍故黄门遗志,以举义旗。一将率水军略横滨,烧馆鏖夷。一将率陆军入

  江户,诛吏之许互市者。’”

  江户赶紧派人弹压,好不容易才平息此事。

  可当年和历五月,第一次东禅寺事件还是发生了:

  和历五月二十八日(1861年7月5日,水户浪士袭击了英人在江户的公馆东禅寺,造成馆员奥利范特、长崎领事莫利宋二人负伤——也有说三人的,同时杀死幕府派出的护卫十余人。

  从此时起,“英吉利置兵横滨,戎装赤目,日赤队。”

  这些还都是比较有名的,其它辱骂、冲撞和互相殴打的事件,更是在长崎和横滨时有发生。

  因此,作为对外通商的三港,只有箱馆能太太平平,实在是令人诧异的一件事。

  至于让西乡感概的第三件事,当然是箱馆贸易的繁荣了。

  其实,横滨此时囊括了八成以上的对外贸易,但箱馆的贸易和横滨有很大不同,这才是让西乡惊诧的。

  万延元年(1860)闰三月,幕府发出了五品江户回令,命令“对外交易中,杂谷、水油、蜡、吴服(丝绸)、生丝等五个品种只能在横滨统购统销”。

  实际上,除了以上五种,茶业、蚕种和水产裱物也是洋人采购的大头。

  但无论那样,其实大宗商品都属于原料,至于手工品的瓷器、陶器、木制漆器等,也有一些但份额不大。

  而进口的民间货物,在以洋布、洋纱等纺织品为主外,还有其它一些工业产品,如各种铁器。

  但在箱馆,除了水产裱物交易外,对外贸易尽是一些新东西:

  首先是毛皮。

  北地多产毛皮是有名的,这出口理所当然,可进口毛皮是咋回事?

  其实是米船大量运来北米野牛皮,然后运走皮带、皮鞋、皮包等物品。

  当然了,西乡不知道,虾夷地的槲树皮可以提取丹宁酸,而植鞣法还不是唯一的进步——虽然北地在铁鞣法、铬鞣法上进步不大,可制革工艺北地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远超同济,湿加工和干加工工序的改进,以及大量新式机械的诞生,已经使制革业成为北地的支柱产业之一。

  其次,卷烟也成了北地的拳头产品。

  1853年,加勒比地区率先使用了苏西尼卷烟机,每台机器每分钟可生产相当于60支卷烟。

  可直秀多狠啊,他把1883年米人邦萨克的卷烟机提前搞出来了,连续成条然后分切成支,每台每分钟出产250支卷烟。这可是后来米国烟草大亨发家的资本,提前二十几年出现,能不大杀四方么。

  而且,丰原的研究所正在研制新一代的落丝成条卷烟机,产量可增至每台每分钟1000支以上——直秀觉得这就可以了,后面1960年出现的“吸丝成型”,这个步子就迈不动了,能顶一百年还不香嘛。

  这卷烟的利润之大,实在是不可描述,反正直秀觉得丝袜既然搞不出来,那卷烟称霸不也挺好的。

  为了保证原材料的输入,北地采用了配额制——也就是说,原材料运来的多那能运走的货物也多,而且价格还有优惠,其实就是将一部分利润转移给材料提供者。

  至于捕鲸获得的鲸油、甜菜出产的糖类,和已经初见规模的香水、化妆品,这些都是贸易中的抢手货。

  再配合规模越来越大的捕鱼业带来的鱼干和裱物,这箱馆的进出口贸易是越来越火红了——当然,直秀也想抢洋布的市场,但问题是原材料不太给力啊,内销都不够,外卖还是免了吧。

  而这一切的背后,则是每年约两万青壮移民的涌入——自1859年7月扶桑对外通商后,经济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各地开始民不聊生,而这时箱馆奉行所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终于借这个机会进入了高速膨胀期。

  在目眩神迷之余,西乡有个很大疑惑,“箱馆这样江户不知道么?就算直秀干的好对幕府有功,可光军械泛滥一样就是大忌,就这么放任下去?”

  其实,江户倒是想管,但问题是顾上啊,这内忧外患之际,德川家和京都小朝廷及诸多外样大名的博弈已经到了关键时刻,谁还有心思管偏远的北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