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凉州往事 20

《凉州往事》20

作者: 字数:15683 书籍:凉州往事

  六月末这个空气里弥散着浓浓草药香的后晌,水家大院后院一间小客房里,一件秘事不为人知地发生了。按照药师这一行的规矩,刘喜财让拾粮行了简单的拜师礼,磕了三个响头,就算将他收到了自己门下。

  19

  药师刘喜财将拾粮唤进屋里,叫了一声:“娃,你坐。”

  这是几天后的一个后晌,刘喜财没去地里,他说身子不舒服,在屋里歇了一天。拾粮也因为别的事,没去狼老鸦台。

  拾粮有稍稍的愣怔。刘喜财从来就唤他“粮”的,忽地唤出个“娃”,他还不习惯。

  刘喜财又说了一声:“娃,你坐。”

  拾粮只好在炕沿上跨下。

  药师刘喜财盯着拾粮望,那目光,忽儿一片暖,忽儿一片湿,忽儿,又成了一片云,让人摸不透,他这么望做啥哩?

  “叔——”拾粮发着软儿,叫了一声。

  药师刘喜财动了动,动的是身子,可拾粮觉得,整个屋子都在动,天也在动,叔的心,也在动。

  “娃,我问你,想不想做药师?”药师刘喜财忽然问出这么一句。拾粮心里,一下就给问麻了,问紧了,问得,都不敢作答了。

  “抬起头!”药师刘喜财忽地抬高了声音,目光,逼住受惊的拾粮。“跟叔说,你心里,想不想做药师?”

  拾粮吞吐着,半天,怯怯地道:“叔,我想,好想……”

  “那你告诉叔,做了药师做什么?”

  这事,拾粮从没想过,从爹让他上路的第一天,他心里,就记住一件事,人活着,不能老是受穷,穷让人欺,穷让人辱,穷让自己都瞧不起。可这些跟做药师无关,想做药师是跟了刘喜财后,不,是跟爹在后院草棚里坐了一夜后,还不,比这还早,应该是青石岭上有了第一缕药香后。

  “说。”药师刘喜财显然急着想知道答案。

  “叔,我不晓得,我就想做药师。”

  这回答完全出乎刘喜财预料,但也让刘喜财看到了拾粮的另一面,这娃老实,还没学会撒谎。

  “那好,我再问你,将来有一天,你做了药师,头一件想做的事,是啥?”

  拾粮想了想,比刚才略略从容地答:“让爹过好日子。”

  “还有?”

  “不让沟里乱死人,拿药救。”

  药师刘喜财怔怔地盯住拾粮,片刻,一把揽过拾粮,紧紧抱在怀里,泪,就在这一刻涌出,涌进他心里,涌进不为人知的秘密里,涌进他一大片伤痛里。

  “跪下!”药师刘喜财忽然喝了一声。

  拾粮不明不白的,扑通一声,就给刘喜财跪下了。

  六月末这个空气里弥散着浓浓草药香的后晌,水家大院后院一间小客房里,一件秘事不为人知地发生了。按照药师这一行的规矩,刘喜财让拾粮行了简单的拜师礼,磕了三个响头,就算将他收到了自己门下。然后,双手扶起拾粮,用一种从未有过的声音说:“娃,记住了,今儿起,你就是我刘喜财的腿,刘喜财的脚,更是我刘喜财的眼睛。我刘喜财这点本事,有能耐你就全拿走,但有一条,你至死也不能犯。”

  “叔,哪条?”

  “药是用来救人的,不是害人的。”

  拾粮重重点头。

  “不只是药,做了药师,等于就把自个也变成了药,这做人,也一个理,你可一辈子记得?”

  “记得。不害人,只救人。”

  “好,往后,你就是一味药,苦药,良药,能背得住痛受得住辱经得住天塌地灭却一心心只救人的药。”

  拾粮再次点头。

  “那好,接下来,我教你三条,这三条,你要牢牢记住,犯了哪条,叔都不饶你。你跟叔的缘,都在这三条里,犯,你就走,叔一刻也不留你。”

  这次拾粮没点头,而是用牙紧紧咬住了嘴唇。

  一股血渗出来。

  殷红的血。

  “用心种药,药就是你,你就是药,药旺你旺,药败你败。药是你的心,药是你的肉,药是你的姊妹。”

  “药海浩荡,万草皆为药,只取其精华,识其性别,药能救人,更能害人,是救是害,取自你的能耐。打今儿起,你要熟悉百草,牢背药理,要做到眼、耳、手、鼻、心皆能识药。一种草叔只教你三遍,记住了,三遍,能不能记下,就全在你了。”

  “药跟医不同,医之理,在于对症下药,以药救人。药之理,在于万草何能取天地精华,采山之灵气,药师,就是把山川天地融于一草中。记住,你种的不是药,是灵气,药无灵,草一株。人无灵,尸一具……”

  药师刘喜财还在说,拾粮心里,却沉得快要装不下了。

  这以后,拾粮变了,变成了另一个人。无论田间地头,还是后院马厩里,拾粮就像鬼迷了般,不论干活还是走路,那嘴,总是动着的,却又不发出声音。喜财叔也真能做得出,一种药,真就只说三次,从种植到采撷,从叶面到茎干、花瓣,药性,药理,通遍儿只讲三次,讲完,就像忘了这回事,再也不提起。能不能记下,就全看拾粮。拾粮不识字,有些字甚至从没听过,但,他有一双耳,一颗心,从耳里到心里,从心里再到嘴里,喜财叔讲的,就先囫囵吞枣全记下了。

  记下了。

  “这娃是个神娃。”有一天,姓曹的药师无意中听见拾粮背给喜财叔听,惊讶中就说出这么一句。拾粮刚要喜,喜财叔恶恶地瞪了一眼:“去,给我洗袜子去!”

  水家大院表面的平静并不能掩去它的内乱与恐慌,这一天,县长孔杰玺骑着一头青骡子来到青石岭。县长孔杰玺一直在县城等水二爷,水二爷判断得没错,孔杰玺被钱困住了,他请水二爷去县城,就是想跟他商量着借钱。水二爷没去,孔杰玺便知道,这借钱的路,算是让水二爷堵死了。

  出门迎接的是副官仇家远。仇家远自从在拾草的事上显出非凡的当家能力后,就博得水二爷的好感与尊重,眼下他在大院里,已有相当高的地位。除了水家父女,他对别人都是说一不二。

  两个人握手寒暄,一前一后走进院里,管家老橛头赶来接过骡缰绳,用一种十分稀奇的口气说:“县长大人也骑骡子呀?”县长孔杰玺未理睬管家老橛头,目光焦虑地往上院瞅。副官仇家远说:“二爷去了西沟,看他亲家去了。”

  “亲家?”县长孔杰玺一时没反应过来。

  “就是斩穴人来路。”仇家远说。

  孔杰玺哦了一声,面目有些暗淡。他刚从平阳川来,仇家在凉州城的生意出了些问题,有人瞅上了仇家的生意,想据为己有,这事着实费了一番周折,好在,事情处理得比预想要好。他跟仇达诚再三合计,这事目前还不能让仇家远知道,怕他分心,小伙子年轻,又当着副官,别一激动惹出什么是非。

  “怎么样,凉州城那边可有动静?”仇家远问。

  孔杰玺知道他是问什么事,摇了摇头,苦笑道:“血腥一片啊。”

  “你也别怪,眼下西安城也是一片吃紧,就连陆军长,也轻易不敢说话。”

  孔杰玺点头,眼下国共两党闹得不可开交,清理乱党的声音,一天紧过一天,就在几天前他离开凉州城时,又听到杀人的消息。这次抓到的,是凉州城共产党的一个大人物,还有黑风谷那个黑三,也被秘密处决了。他老婆大嗓门,眼下被关进了大牢。

  两人正说着,管家老橛头捧着茶壶进来了,张罗着要倒茶,县长孔杰玺忙把话岔开,问:“最近药长势可好?”

  “好,好,天爷像是长了眼,雨下得格外勤,太阳也足。”

  “仇副官,你还说天爷长眼哩,这老天爷,我看是眼瞎了。”管家老橛头接话道。县长孔杰玺没接话茬,接过茶杯,呷了一口。尔后,装出一副累了的姿势。管家老橛头忙献殷勤道:“要不,我给你铺个被窝,你先眯会?”

  县长孔杰玺躺在炕上假寐的空儿,副官仇家远快快去了趟车棚。这车棚,是水二爷专门为他腾下的,里面,锁着他上次从马车上带来的神秘物件。管家老橛头一直想解开这里面的谜,可惜,水二爷发下话,谁敢往车棚那边多走一步,打断腿别怨人。

  黑饭时分,水二爷骑马回到了青石岭,进门就说:“这梦真准,真准啊。”

  水二爷是因一个奇怪的梦突然决定前去看望亲家来路的。早上起来,水二爷说梦见了宝儿,宝儿托梦给他,拾草在那边不安心,她牵挂着爹爹来路,说水家豪宅大院,她爹却住一孔破窑洞,天一下雨,窑洞里漏得立不住人。水二爷左思右想,还是决计去一趟西沟,再咋说,也不能让新过门的媳妇儿不安心。结果去了西沟,果真见来路的窑住不成人了。

  “唉,他那孔破窑,也该收拾收拾了。”

  管家老橛头趁势说:“要不,给他家盖座新院子?”

  “新院子?你当我水家有金山银山呀?明儿个打发几个人,拉几根柱子,在窑口搭个遮雨棚。”管家老橛头失望地点了点头,原本想借给来路盖房的机会,自个家里也修两间厢房,看来,如意算盘打得早了。安顿完事儿,水二爷才问:“孔亲家到了?”

  管家老橛头忙点头道:“看,一忙反把正事儿给忘了,县长大人来多时了,都睡过一觉了。”

  “哦?”水二爷脚步慌乱地往上房走。

  这夜,上房的灯一直亮到天明。水二爷发下话,除了副官仇家远,闲杂脚步一概不许迈进上院。副官仇家远更像个忠诚的卫士,整夜守在上房门口。谁也不知道,县长孔杰玺跟青石岭财主水老二究竟密谈了什么。第二天太阳映红整个青石岭时,县长孔杰玺起身离开水家大院,人们清清楚楚看到,他的脸是阴着的。

  巍峨险峻的青石岭突然间斑斓多姿,一派妖娆。吸足了雨水和阳光的中药像是一夜间绽开了花蕾,最先开花的是甘草,呈钟形的花萼环抱着蝶似的花冠,密密集集地盛开,或紫红,或蓝紫,一下就让七月的青石岭娇艳绚烂。接着是黄芪,黄色的花冠一旦盛开,整个山岭便显出一派富贵。站在岭顶,五颜六色的花瓣绕得人睁不开眼,仿佛,青石岭成了花的海洋,花的世界。人们的记忆里,除了野花野草,青石岭只有罂粟花的芬芳。可今儿个,这七彩斑斓的绚丽之景简直就让人们窒息。种药人在一片哟哟的兴奋声中,享受着两位药师带来的美景。

  狼老鸦台上,拾粮矮小的身影藏在花海中,远处望去,那瘦小的影儿就像被花快要榨干了似的。药师刘喜财跟在他身后,一言不发地看着他务弄药。拾粮边给药施肥边背:“黄芪,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茎直立,上部有分枝。总状花序腋生;花萼钟状,密被短柔毛,具五萼齿;花冠黄色,旗瓣长圆状倒卵形,翼瓣及龙骨瓣均有长爪;花期6—7月,果期7—9月。”

  刘喜财听到这儿,微微一笑。

  吃完腰食,两个人照例蹲在山坡上喧谎儿。近来,两个人的喧头越来越多,拾粮的话也越来越多,也只有这时候,这一老一少才显得轻松,才显得跟这满山遍野的花衬托出的仙景儿相配。漫不经心的喧谈中,药师刘喜财已对拾粮的身世有了大概的了解,但,有件事儿,一直堵他心里,总也问不出口,今天,刘喜财打算豁出去了。

  “娃,跟叔喧喧,你妹妹咋得的病?”

  拾粮默了半天,张不开口,见叔是真想听,屁股动动,拉开了话头。

  都怪三憨爷。

  三年前那个绿把一切遮盖了的日子,羊倌三憨爷像是跟拾草较上了劲儿,非要把这个小丫头给唱倒唱服。唱完了八月,三憨爷接着唱起了九月:

  “九月里的桃梅花九呀重阳,

  我和我的小妹妹闹呀花香,

  花香要要闹呀,

  小妹妹羞得人难当。

  十月里的桃梅花冷冻呀寒,

  我和我的小妹妹缝呀棉袍,

  缝个花棉袍呀,

  小妹妹穿上绕三绕。”

  拾草兴奋了,手卷成个喇叭,仰起脖子就唱:

  “十一月的桃梅花冬子呀节,

  我和我的小妹妹把冬子过,

  做了顿肉掰刀呀,

  小妹妹吃起来味道好。

  十二月的桃梅花正呀一年,

  粉蓬那个花轿子娶呀姑娘,

  娶了个才姑娘呀,

  小妹妹模样儿粉又俏。”

  刚刚唱完,拾草就看见,一只鹰打天上飞过来,飞到三野地她头上。拾草鹰鹰的叫着,手舞足蹈。山顶的三憨爷也看见了鹰,啊啊了两声,猛喊:“拾草,小心。”

  话还没落,盘旋着的鹰突然一个下扑,直直的,振着翅膀,就往拾草头上来。拾草吓得妈呀一声,刚要转身跑,那鹰,已到了眼前。

  那只叫做鹏的鹰定是把拾草当成了什么,过后人们都这么说,就连东沟的何大鹍,也认定鹰把拾草当成了什么。当成了什么呢,谁也说不出,但绝不是人!何大鹍说得很肯定,从没见过鹰扑一个活人的,莫非?何大鹍话说了一半,不说了,留下许多悬念,让人们去猜。于是,关于拾草的种种传说,就在沟里响了起来。来路一家子却没闲心听,叫做鹏的鹰虽说没把丫头拾草叼走,但它足足在三野地玩了半个时辰,不高不低,就在拾草头顶悬着,拾草啊啊的叫声中,鹰像是很兴奋,却又不直接袭击拾草,像是带着某种恶意,故意拿拾草开心。两只硕大的翅膀发出雷鸣般的彻响,震得拾草耳膜要烂。拾草那一天是经历了一场比死亡还骇人的劫难,直到三憨爷连滚带爬打山顶滚下来,滚到三野地,做出一副跟鹰豁命的架势,叫做鹏的鹰才像戏耍够了般,发出一股子嘲笑,振翅远去了。

  这时的拾草已昏了过去,三憨爷连嚎带叫地扑向拾草,掰过拾草的头,捧住拾草的脸,草呀草呀地叫,却发现,拾草早无半点人气。

  一个好端端的丫头,就因了一只鹰,成了这样。

  山坡上寂静无声,讲着的人和听着的人,全都一副表情:骇,恐,惊,然后是茫然,死了一般的窒息。

  细碎的风里,飘来一阵阵小桃梅:

  “七月的桃梅花七呀月七,

  天上的那个牛郎会呀织女,

  牛郎哥哥在河东呀,

  小妹妹织女在河西……”

  日子转瞬即逝,七月很快过去,八月眼看着也要过去。水家大院越来越吃紧的味儿令每个人都将心提得高高的,说不准,哪天就会突然炸出个事儿。

  这吃紧的味儿还是来自战事,越来越多的消息从外面涌进来,有人说日本人已占了中国大半个河山,有人说日本人把国民党的军队快要灭完了,也有人说,是国共分裂给了小日本机会。

  战事越紧,关于药材的消息就越紧,水家大院的味儿也就越紧。

  惟一不吃紧的,就是水英英。七月到八月,水英英的身影突然活跃在药地里,这可是件新鲜事,就连水二爷,也被英英的变化惊住了。每每看见英英往地里去,他便打远处跑过来:“你到地里做什么,活是下人干的呀。”水英英不理自己的爹,照旧迈着步子,往地里走。地里的中药齐扑扑往高里蹿,蹿得英英心里痒痒,忍不住就跳进去,学着吴嫂的样,拔草或者为药施肥。一阵风儿吹来,绿浪连着绿浪,快要把她淹没了。英英的心被中药感染,也泛起了旺盛的绿。她开始认真地学做农活,像一个老实的庄稼人一样,把自己交给地。几天下来,她的脸黑了,太阳把那一片黑扩展到脖子里,谁望了也心疼,就她自己不心疼。有时,她的脚步也会溜到狼老鸦台,溜到刘喜财和拾粮后头。拾粮专注的样子吸引着她,嘴里咕叨咕叨的神秘劲儿也激发起她的好奇,她会冷不丁地问:“你咕叨什么呢,能不能大声点?”

  拾粮听见,会吓一个愣怔,等看清是三小姐,那张脸就会兀自红成一片。但他是决然不敢跟三小姐乱说话的,只能憨憨地笑笑。这一笑,就露出一口洁白的牙来。水英英还是头次发现,来自西沟的长工拾粮长一口漂亮的白牙。这口牙跟她家男人的迥然不同,不管是父亲水二爷还是弟弟宝儿,在她的记忆里,牙都是焦黄一片,跟烟熏的炕洞一个颜色。就是她的两个姐夫,牙也没这么白,更没这么好看。

  冲这口牙,水英英开始喜欢这个来自西沟的小长工。

  于是,心情好的时候,她也会主动走过去,问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比如西沟多少户人,都住什么样的房子?东沟英英是去过的,因为大姐在那里,对西沟,她就很陌生,只知道有这么一块地方,却不知这地方住着什么样的人。听了拾粮的回答,她才明白,原来东西二沟是不一样的,西沟住的,多是逃荒过来的穷人,整条沟里,人们都住着窑洞,房屋是想也不敢想的一个梦。

  “好好干,你要是真能把本事学下,我让爹给你盖一院房。”这一天,英英忽然就说了这么一句话,惊得走在前面的刘喜财都回过了目光。

  七月到八月,发生在三小姐英英身上的另一件事,就是她再也不跟副官仇家远横眉冷对了。不是说她跟仇家远恢复了以前的关系,没有,她只是想通了一件事,人家现在是副官,是帮她家挣银子来的,不是以前那个冒冒失失的淘气鬼,也不是二姐水二梅的小叔子,人家是西安城陆军长身边的红人,县长孔杰玺见了他,都要礼让三分。这么一想,那个堵在心里的疙瘩就没了,真没了。再跟他相对时,目光就能坦然,心也坦然。

  坦然好。水英英最害怕自己不能坦然,现在居然做到了坦然。于是,她跟仇家远恢复了说笑,有时,还开一两句玩笑,但仅仅是一两句,开完她就走了,再也不像以前那样留恋他。

  九月头上,薄荷、益母草等中草药开始采割了,日子一下忙碌起来。偏在这时候,药师刘喜财老家带来口信,说他老母亲不行了,得赶紧回去料理后事。

  副官仇家远先是不答应,说:“正是忙的时候,你走了谁来操心收药晒药?”水二爷也是一样的话:“这忙活了半年多,你就不能顶到头啊?”

  “顶到头?我老娘都没命了,我还能顶到头?”药师刘喜财心里急着老娘,说话的口气就坏。

  水二爷干咳两声,心里尽管十二个不乐意,但也不能不让人家去守老娘,要不,人还生儿子做啥?

  商量来商量去,副官仇家远说:“去吧,你把收药的事跟曹药师多安顿安顿,你娘如果平安,就早点回。”说话间,掏出一张银票,道:“拿着,路途远,路上甭受罪。再者,你娘要是真的百年了,甭省钱,养儿一场,不能让老人家空着手走,发个大丧,也好……”副官仇家远忽然说不下去了,拧了下鼻子,不说了。

  水二爷也不好干打发,犹豫再三,跟管家老橛头说:“去翻翻,院里有啥派上用场的,多给点。”

  当夜无话,二天早起,一头青骡子驮着一条毛线口袋出了院,口袋里装得满当当的,拾粮牵着青骡子,边走边抽泣。药师刘喜财道:“抽啥抽,又不是不回来,看你这孬相,还想当药师哩。”

  “叔——”

  “给我把头抬起来,哭哭啼啼的,哪有个男人样?跟你安顿的话,记住了?”

  “记住了,叔。”

  “回去,用不着你送。”

  说完,一把夺过缰绳,拉土崖下,身子一跃,跳上青骡子,走了。

  拾粮痴痴地望着大草滩,直到喜财叔的影子全没了,才孤独地往狼老鸦台去。

  后晌下了地,天已麻黑,拾粮拖着乏累的身子走进院,猛就听水二爷喝:“来路家的,你来!”

  到了上院,水二爷不由分说啪啪就给了他两嘴巴:“你个混账,吃里爬外的东西,说,昨儿黑偷了啥?”

  拾粮被搧昏了头,半晌,黑着脑子问:“二爷,你说啥哩,拾粮不懂。”

  啪!又是一个。“还敢犟嘴?来人,给我绑起来打!”

  拴五子立马打墙角落里跳出来,手里拿着早已准备好的绳子,将拾粮绑了。

  “你是好说哩还是歹说哩?”等绑好,水二爷又问。

  “二爷,拾粮真不知你老人家说啥哩。”这时候的拾粮已不再害怕,看眼前的景儿,院里好像出了啥紧要事,说不定跟喜财叔有关,喜财叔不会没走成吧?

  “给我打!看他嘴有多硬!”

  没容拾粮挣扎,拴五子的拳头已噼噼啪啪落下来,拴五子也真够狠,他的身子比拾粮壮很多,手上劲又大,劳作了一天的拾粮哪还能经住这样的打,两眼一黑,倒了下去。

  等他再次睁开眼时,已躺在后院草棚里。立在眼前的是副官仇家远和曹药师几个。拾粮感到头又晕又胀,嘴里又干又苦,胸口发出一阵阵剧痛。“水——”他唤了一声。

  “想喝水是不?”说话的是曹药师。“说吧,娃,把你昨黑里干的事说出来,说出来就有水,还有肉拌汤。”

  拾粮忍住剧痛道:“曹叔,你让我说啥哩,昨黑,昨黑我啥也没干啊。”

  “没干?那你就好好躺着。”说完,曹药师就出去了,他看上去很生拾粮的气。

  副官仇家远摸了把拾粮的头,又摸摸他胸口,跟吴嫂说:“拿碗水给他喝。”吴嫂快快端来一碗水,等拾粮喝过,副官仇家远又问:“你真没干啥?”

  “没,真没。”

  “好,我信你。”

  这话让在场的人感到意外,特别是拴五子。副官仇家远丢下众人,往上院去了。不多时,狗狗跑来说:“二爷发话了,让拾粮哥先吃碗饭。”

  水家大院到底丢了什么东西,就连副官仇家远也不知晓,曹药师他们就更无从得知了。副官仇家远是在晌午时分听到水二爷的叫嚣声的,很厉,当时他在睡午觉。副官仇家远跳出屋子,水二爷的叫嚣一声连着一声响在院子里,中午时分的院子是很安静的,草滩也很安静,下地干活的人们午饭是在山上吃的,干粮就水萝卜,这样可以节省时间。仇家远侧耳听了一阵,意识到水二爷那边可能发生了啥事,但他没急着赶过去。急着赶过去不好,让人家多想,他扩了两下胸,回到自个屋里,坐等水二爷的召唤。

  直到后晌,拴五子都从古浪县城回来了,水二爷还是没唤他。看来,事情出的并不是太大,兴许水二爷做了个噩梦,一生没睡过午觉的水二爷近来居然尝试着睡起了午觉,可据仇家远的观察,他一次也没睡踏实。午觉不是每个人都能睡踏实的,在西安的时候,陆军长就从来睡不踏实,还骂:“老子来人世上一趟不容易,这午也睡晚也睡,岂不是把好好的光阴全给睡掉了?”还有,平阳川他父亲仇达诚也从来不睡午觉,父亲有句口头禅,说懒病都是睡出来的。仇家远正好相反,自从在西安跟着陆军长后,他就自动养成了午睡的习惯,不是他懒,关键是干他们这行,必须时时刻刻保持旺盛的精力。陆军长共有三个副官,仇家远是到陆军长身边最晚的,他的所有习惯,都是跟着另两位副官学的。

  仇家远正在乱想,就见拴五子让狗撵一般,慌慌张张往山岭上跑,不多时,管家老橛头还有吴嫂狗狗几个,上气不接下气地回到了院里。上院里闹腾了好久,才有人走进来说,二爷唤他。

  仇家远到了上院,水二爷并没告诉他发生了啥事,只说:“院里有了贼,他一件重要的物件不见了。”

  “啥时丢的?”

  “就昨黑。”

  仇家远哦了一声,不知怎么,突然联想到刘喜财,但很快又摇摇头。水二爷道:“仇副官,你是办过大事的,这贼,就在院里,你一定要帮我抓,现在就给我抓!”

  到底丢了什么?一连两天,副官仇家远都在思考这个问题,种种迹象表明,水二爷丢的,并不是啥值钱玩意,但,这东西,在水二爷心里很重要。

  拾粮已经三天没下地了,拴五子那顿暴打实在厉害,到今儿个浑身还疼得不能动弹。水二爷像是打消了对他的怀疑,还特意让狗狗留下,照管他。昨天夜黑,曹药师忽然来到草棚,在他身上揉捏一番,还拿热毛巾裹着草药,给他热敷了一阵,伤痛弱下去,但心的痛,却一天比一天猛。

  午后的斜阳洒满院落的时候,拾粮听见马厩里一阵响,心想定是三小姐回来了。拾粮挨打那天,三小姐水英英去了东沟,是大姐带信让她去的。果然,后院里响起山风的响鼻,那响鼻打得很亲切。这院里有二十几匹马,拾粮不用眼,拿耳一听,就能准确地听出是哪匹。尤其是山风和二爷的坐骑烈鹰,那声音真是特别,拾粮喜欢这两匹马,它们真是好马。

  等马厩里的声音消失后,拾粮原又闭上了眼,眼睛刚闭上,狗狗的脚步声就到了。狗狗端一碗萝卜拌面汤,要他吃。拾粮摇摇头,说吃不下。“吃不下也得吃,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狗狗的嘴巴子挺利索,这些天,多亏了她照顾拾粮。

  “你哪儿学来的这些?”拾粮觉得狗狗有意思,这个比妹妹拾草小不了多少的丫头,不但嘴巴子会说,人也挺机灵,心眼儿尤其好。拾粮长这么大,除过妹妹拾草,再没谁唤过他哥。现在,狗狗左一声哥,右一声哥,唤得他心里真舒服。一听到这声哥,身子的疼痛当下就少了许多。

  “拾粮哥,吃吧,这拌汤,是我偷偷拌的,二爷不知道。”

  拾粮不敢再推了,挣扎着接过碗,大口吞咽起来。院里是不许偷着做饭的,要是发现,定会打个半死,怪不得狗狗边劝他边朝院里巴望哩。刚吞了几口,碗里突然冒出一个鸡蛋,一个嫩生生的荷包蛋!

  拾粮骇了一跳,紧跟着,心被某种东西汪洋住了。

  吃完,狗狗并不急着去洗碗,消灭证据。怪怪地站在拾粮面前,一双眼睛扑闪扑闪,半天,悄声说:“拾粮哥,知道不,二爷屋里丢了啥东西?”

  拾粮大瞪着双眼,到现在也没谁跟他说到底丢了啥。

  “我告诉你,千万甭跟别人说。”狗狗快快扫了后院一眼,凑近他耳朵说:“一双绣花鞋。”

  “啥?!”

  拾粮还在犯愣,水英英的声音就到了:“凭啥要栽赃给人家,不分青红皂白就打,是牲口啊?”

  拾粮赶忙挣弹着挪动了下身子,三小姐水英英的脚步已到了跟前,看见拾粮的窝囊样子,水英英恨恨道:“你没张嘴啊,没有偷凭啥要挨打?”

  拾粮嘴唇动了动,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水英英一把掀起他的衣服,拾粮身上红一块青一块的伤就让她看到了。

  “拴五子,拴五子!”水英英的声音响彻在后院里,喊了半天,才记起,拴五子在地里。恨恨叹了一声,又问拾粮:“疼不?”

  拾粮硬撑着说:“不疼。”

  “疼你也不敢说,没出息的,你就不能厉害点啊!”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样东西,扔给拾粮。拾粮一看,是一沓子膏药贴。水二爷和英英都骑马,家里常备这个,这东西金贵着哩,冷中医那儿都没有,是水二爷从凉州城买的。拾粮怕人看见,慌忙就将它藏了。

  水英英的声音已响在厨房那边:“狗狗,狗狗,死哪去了?”

  狗狗可能正在消灭罪证,刚才她也就走得快,再慢半步,就让三小姐撞上了,撞上不要紧,要是让三小姐闻见鸡蛋味,那可不得了。拾粮正在替狗狗担心,就听三小姐说:“这两天你好生伺候来路家的,传我的话,每天加两个鸡蛋,另加半碗白米汤。”

  拾粮愕在了草棚里,他怎么也没想到,水家三小姐会下这样的指示。

  这天后晌,院里又发生了另一件事,水英英把拴五子捆起来打了。理由是,水英英指派拴五子给山风梳毛,山风不让梳,拴五子瞅瞅四下无人,就对山风下狠手,结果刚打了一下,水英英就出现了。

  21

  水家大院里里外外被采割的草药晒满的时候,大梅和二梅挤在同一天来到了青石岭。水二爷正在后院里喝骂新来的帮工,让他们脚下小心点,别把药踩坏了。二梅在身后怯怯叫了一声:“爹。”

  水二爷转过身,目光愕了几愕,忽然道:“我不是你爹。”

  二梅瘦了,黑了,水嫩的皮肤变得粗糙,脸上松垮垮的,甚至都有了皱纹。看得出,这段日子,她有多熬煎。这煎熬都是因为仇家在凉州城的生意,水二爷也是不久前才知道,对凉州城仇家仁字号起了贪念的,是一个叫冯传五的人,此人势力大得很,他已先后霸了凉州城孙、李两家大户不少生意,都是以前方战事的名义。如果不是县长孔杰玺等人从中周旋,怕是仇家仁字号,已经到了他手里。就这,听说仇家也花了不少银子,只是,在青石岭负责种药的副官仇家远,并不知道这些,二梅两口子跟公公一起,把这场风波顶过去了。

  二梅又唤了一声:“爹——”

  水二爷这才扭过头,正好看见一年轻帮工脚下踩了药,水二爷一下不依了:“你眼让屎灌住了呀,看不见那是药。”

  大梅以为爹是冲她们发脾气,不服气地说:“你给谁耍威风哩,走,二梅,找英英去。”说着话,姊妹俩真就往外走。

  “回来,你两个外人家的,没看见院里都是药么?”

  两个人在后院门口停下,等水二爷出来。就看见拾粮背着一麻袋药,打上院那边绕过来。大梅说:“他就是西沟来路家的拾粮,干活可卖力气了。”二梅说:“不卖力气爹能留他,爹是谁,你我还不清楚?”

  看见拾粮汗流浃背累得要死的样,两人同时叹出一口气,转开身子,给拾粮让出一条道。拾粮的目光微微在两人脸上扫了扫,平静地闪开了。二梅就说:“这娃,一看就老实。”大梅接话道:“可不,我听帮工们说,他心可灵巧着哩,会背《本草纲目》呢。”

  “真的?”二梅有点不信。

  “谁会背《本草纲目》,乱呔吣。”水二爷正好听到,抢白了一句。

  到了上屋,水二爷还阴着个脸,没等二梅开口,就骂:“你家不是忙得脱不开身么,怎么倒有闲工夫串门子来了?”

  水二爷骂这话是有原因的,冷个脸也是有原因的。山上四处要收药,水二爷怕忙不过来,就差拴五子先后去了东沟和平阳川,想让两个女儿女婿抽几天空,帮他把药收了。没想,她们一个比一个忙,都说腾不开身。女婿忙倒也罢了,毕竟人家不姓水,可大梅跟二梅说忙,水二爷心里就很不是滋味了。眼睁睁看着她爹往死里忙,这号女儿,养了不是白养?水二爷本来就在这事上有疙瘩,大疙瘩,方圆几十里,他惟一被人戳脊梁骨的,就是没个儿子。原指望两个女儿能帮他把这个疙瘩解开,哪知……

  “爹,我们不是赶过来了么。”大梅知道爹为啥生气,赔着笑道。

  “赶过来看你爹的笑声?”水二爷冲大梅恨了一眼。

  大梅扑哧一笑:“爹现在发大财,我们巴结还来不及呢,哪敢看笑声。说吧,叫我们做啥?”

  “啥也不做,嘴搁便宜了吃。”

  “爹——”二梅不高兴了,为回这趟娘家,她跟公公差点吵了嘴,若不是男人家宽心里惦着药,急着让她来,她还来不了呢。

  三个人正说着话,英英打地里回来了,一进院,听说两个姐姐来了,药也顾不得往后院放,扔给下人,就朝上院跑来。姐妹仨见了面,甭提多高兴。英英在两个姐姐脸上连着亲了几口,又打又闹的,还嫌不够,嚷着让爹出去。水二爷一看她们三个的亲密劲,心里的气消了。笑着道:“好,好,我出去,我出去,现在我连屋里蹲蹲的权力也没了。”

  当天后晌,水家破天荒宰了一只羊,招待自家两个女儿,羊肉的香味弥漫在院里时,水家三个女儿,正按爹的分工,分头把着三摊子,忙着验药晒药装药。等忙到天黑,吃了香喷喷的羊肉饭,姐妹仨再也顾不上爹,钻南院英英屋里说悄悄话去了。

  就在同一个晚上,水家大院外面的草滩上,另一对黑影儿,也在唏唏嘘嘘地拉话儿。

  斩穴人来路是在天黑时分上路的,他算好了时间,打西沟到青石岭,放快了脚步走,三个时辰就到,正好是水家大院人睡定。果然,他刚在马莲墩上坐下,草滩上便响起熟悉的脚步声。

  这马莲墩,是来路和儿子拾粮的暗记,几个月前,来路决计离开水家大院时,就曾牵着儿子拾粮的手,指给他看:“记住了,娃,这地方背风,也避人,往后,爹和你,就在这儿说话。”这以后,来路偷偷来过两次,一次是在拾草咽气前,一次是在拾草咽气后。父子俩,就以这样的方式传递着安慰,传递着牵挂。

  拾粮来到马莲墩前,轻轻学了声夜猫子叫,来路忙说:“娃,我来了。”

  拾粮蹲下,来路立刻拉过娃的手,哽着嗓子说:“娃,他们,他们又打你了?”拾粮说:“没。”来路把拾粮的手攥得紧紧的:“娃,你不要瞒爹,爹眼不瞎耳不聋,水家咋欺负你的,爹都知道。”

  “没。”

  “我苦命的娃——”来路说着,就要哭。拾粮忙提醒:“爹,这是在人家眼皮下。”

  来路噤了声,抹了把鼻涕,恨恨地甩掉。“娃,忍,刀架脖子上也忍,我不信你熬不出个头。”

  拾粮嗯了一声。怕爹伤心,将水家大院最近的变化一一说给爹听,特别是说到三小姐水英英,他的声音都变了:“她对我不像先前那么狠了,还让狗狗给我打荷包蛋。”

  来路不相信,以为儿子骗他。拾粮便将挨打前后的经过又说了一遍,来路听得怪怪的:“怎么会呢,三丫头那脾性,出了名的臭,怎么会对你好呢?”

  “她是真好,我身上的伤,还是她给的膏药贴好的。”

  “好就好,好就好啊,只要三丫头不欺负你,你的日子就好过了。”来路由衷地说。

  见爹不再难过,拾粮从怀里掏出一个用大黄叶子包着的鸡蛋,递爹手上:“爹,你吃。”

  “娃,哪来的。”

  “狗狗给的。”

  “你吃。”

  “我吃了好几个哩,这个,爹吃。”

  父子俩推让半天,来路终究还是抵挡不过鸡蛋的诱惑,剥皮吃了。

  草滩上飘起一股淡淡的蛋香味儿。

  来路心里,升腾起一股子做爹的幸福。

  吃完蛋,来路打了个嗝,又问:“这阵子,学下啥了?”

  “叔走了,没人教我,我自个揣摩着哩。”

  “你喜财叔的事爹听说了,没他,你更要用功。对了,曹药师肯教你不?”

  拾粮一时不好作答,来路心里,似乎明白了,道:“种药的事,爹跟冷中医打听过,不难,只要你用上心,三五年就能学会。冷中医说,一要下苦功记,二是要用心儿辨认。天下的草药,多着哩,不见得就是药师教你的这些,光冷中医的药铺里,就有好几百种。”

  “爹,我在辨哩,今儿个,我还在岭顶草丛中辨出一种药哩。”

  “这就好,这就好,爹就怕你光知道死记,不知道活辨。”

  夜色浓稠,稠得化不开,九月的草滩里,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22

  曹药师终究还是控制不住,把火撒在了拾粮头上。

  药是分开采的,就是说谁种的药谁领人采,在院里分开晒。一开始,人们都往曹药师这边跑,尤其拴五子几个,好像成心要给拾粮难堪。慢慢,情况就不一样了,先是吴嫂狗狗几个,接着,往狼老鸦台这边来的人多起来,后来,竟连三小姐水英英也来了。三小姐一来,拾粮这边的人气,就比曹药师那边旺了许多。

  这也罢了,反正水二爷又雇了不少帮工,曹药师是不会担心没人跟着他采药的。

  但,谁也没想到,岭上会起闲话。闲话一开始只在几个人中间传,传着传着,就挡不住了,药地里,路上,晒场上,甚至院里,帮工们只要碰上头,就都交头接耳,神神秘秘议论。议论个啥,闲话。闲话是是非,闲话是祸根,闲话,是撒在当事人心上的一把盐。

  两个药师种的药不一样,曹药师的药个小,茎细,像是没吃饱的娃,长得不精神。刘喜财的呢,肉厚,叶肥,那药儿,一采到手里,感觉就实腾腾的,让人想起水二爷种的罂粟。这还不算,长地里差别还不是太大,不细心还瞅不出,一晒院里,让风儿吹几天,太阳晒几天,这差别,一下就显了出来,想遮掩都遮掩不掉。哪怕你不懂药,哪怕你当它是草,还是一眼就能望出二者显显的差别。

  曹药师脸上挂不住了,不是挂不住闲话,闲话他压根就没当回事,是挂不住这差别。身为药师的曹某人当然不会对院里的景致视而不见,事实上他也在焦躁不安地观察着,等待着,等待太阳把差别晒小,等待风儿把刘喜财的那点优势吹走,这样,越来越响的闲话,就都成了一个屁,只臭一下院子,是熏不倒人的。

  可惜,他还是让闲话熏倒了,熏得越发不安了。

  这一天,曹药师莫名其妙就来到了狼老鸦台,拾粮正在专心致志采药,他的身后,一左一右跟着狗狗和吴嫂。站在地头,曹药师的眼生出一股猛痛。不是拾粮刺激了他,是这一地还未采尽的药,是这九月的风吹不走的花。种了一辈子药,凭啥就老是种不过别人呢?种不过刘喜财倒也罢了,输给拾粮这要饭的,让他心口子咋平?

  “拾粮,拾粮你个狼吃的!”曹药师一激动,就学青石岭的话喝骂起来。

  拾粮一个转身,他太用心了,曹药师猛乍乍一声,吓着了他。

  “曹叔,你说啥哩?”

  “说你爹个头!你娃子倒长精神了,我的话也听不着了?”

  “不是,曹叔,我不是采药哩么?”

  “采,采,有你这么采药的么?你瞅瞅,这一地的药,你采了多少?丢东拉西,你尽挑肥的肉多的采,瘦的呢,扔了?”

  拾粮往后一看,的确他只采了肥的肉的,那些瘦的细小的,还好端端长在地里。这不是刘喜财安顿的,药师刘喜财只说,采药的时候,拿眼睛去采,眼睛带着手,手就知道该怎么采了。喜财叔说得很笼统,具体咋采,没说。按药师们通行的做法,采药是从下埂子往上埂子挨码茬儿采,不漏,不遗。药多,人少,这样采省时省力,再者,不管肥瘦,采到院里都是药。

  拾粮没。拾粮是拿眼睛采,眼睛让他采哪朵他采哪朵,同一朵上,眼睛让他采哪个叶他采哪个叶,眼睛看不上的,先留着,交给风儿和阳光,过几天眼睛又能看上,再从头采。

  “好啊,怪不得人都往你这边跑,这边好磨洋工啊。”曹药师终于逮着了把柄,逮着把柄就得教训,于是他站地埂上,狠狠教训起拾粮来。教训了一阵,厉声道:“回头来,打下埂子往上采,一个也不留!”

  拾粮没动弹,犹豫片刻,原又低住头采药去了。

  狗狗紧张地看着曹药师,生怕他扑进地,搧拾粮哥一顿。

  曹药师果真扑进来,因为走得猛,脚下响起噼噼啪啪药折断的声音。“天,药,药……”狗狗大叫。拾粮还是没理,他不信,曹药师真敢把这一地的药给踩了。

  曹药师控制不住自己了,控制得住他就不会到这地里来!就在曹药师抡起拳头要重重发泄到拾粮头上时,地边响起一个声音:“曹,出来抽烟。”

  地边站着的,是水二爷。水二爷身后,立着三小姐英英。

  水二爷怪得很,院里响了那么多闲话,他居然听不见,一如既往地,对曹药师好。

  “曹,出来抽口烟啊。”

  曹药师只好掉转头,赔着一脸笑,到地边抽烟。水英英看了眼曹药师,又看了眼被他刚才踩折的那些药,一声不吭,进地采那些断了枝的药去了。

  曹药师发泄完的第二个后晌,水二爷出其不意地站到了拾粮后头。一个眼色递过去,狗狗和吴嫂背着药下山了。地里,暂且就他二人,帮工们离得远,说话听不到。

  水二爷静静地盯着拾粮采药,看他手儿灵巧地打这朵药跳到那朵药,看他准确地把一片片肥肥的叶子或花骨朵摘下来,看他……水二爷眼花缭乱,都不知道该看什么了。

  末了,水二爷一言不发,走了。

  九月底,中药采割暂告一段落,采花和叶的,全已采完,剩下要采茎干和根的,还得等段日子。水二爷吩咐管家,宰了三只羊,煮了三锅羊肉,又让吴嫂几个挖了几筐新山药,羊肉垫山药,水家大院升腾起浓浓的香味。水二爷也生平头一次端着碗,蹲院里跟下人们一起吃。药香和着肉香,溢得水家大院就像又娶媳妇似的。曹药师端着碗,远远地躲在墙旮旯里,这些日子他不跟水二爷说话,也轻易不跟下人们说话,脸上始终挂着跟人过不去的颜色。拴五子倒是殷勤,一口一个曹叔,叫得亲热。正吃着,就见水二爷端碗走到拾粮身前,拾粮刚要起身,水二爷已将吴嫂特意舀给他的一大块羊肉夹给了拾粮。拾粮惊了几惊,不敢相信似地原又蹲下了。

  曹药师看见了这一幕,很疼地闭上了眼。

  水二爷丢下碗,他吃饱了,吃爽了,吃得心里一嘟儿一嘟儿往外溢喜悦。他抛下众人,径直走向马厩,牵出烈鹰,豪爽地跃上去,“驾”一声,奔到了草滩上。

  九月的草滩,飞腾起水二爷被滚滚喜浪鼓荡着的身子。

  如果不是突然而至的一场惊吓,整个九月都将是完美的,是足以令水二爷记它个十年八年的。

  是在羊肉吃完的第五个日子,大梅二梅已前后回了婆家,头一天下了场细雨,很绵,刚刚湿润了草皮,院里上下忙着把药垛起来,水二爷不放心,还特意拿出些破口袋破毛毡,叮嘱着把药盖好。水二爷想起什么,要找拾粮,却不见这娃的影子。

  第二天,天还没放晴,人们全都躺草棚里缓精神。这些日子,也真是把大伙给忙够了,忙怕了,所以这样的天气,是很讨大伙喜欢的。水二爷又在上房唠叨,大约是水英英又跟拴五子惹了什么事,闹得他不愉快。水英英现在越来越跟拴五子过不去,每每望见这个下人,总要挑起点事儿,惹得拴五子老远见了她就躲。水二爷觉得这不是什么好事,拴五子是他看着长大的,人还不错,腿也勤快,一度,水二爷还在心里悄悄琢磨,如果实在找不到更好的主,就把拴五子招进门算了。不过这想法也只是在他脑子里转了一转,具体招谁进门,啥时招,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定夺的,他必须借助时间,还要看丫头英英的脸色。

  水二爷正瞎想,猛就听狗狗连哭带喊跑进来:“不好了呀,二爷,拾粮哥,拾粮哥他……”

  “慢些说,狼又没撵你。”

  水二爷见不得院里人惊惊乍乍,大小有个事儿,就像狼来了似的,喊得人头上起疙瘩。

  “二爷,拾粮哥,拾粮哥……”

  狗狗越急越说不出话。水英英打外面走进来,恶恶地瞪狗狗一眼:“你拾粮哥死了!”

  “还没呢,不过,快了。”

  “啥?!”水二爷惊得,一蹦子就跳出了屋。

  正赶上吴嫂失魂落魄往上屋来,两人差点撞个满怀。

  “出啥事了?!”水二爷一把抓住吴嫂问。

  “来路家的,来路家的昏了!”吴嫂拉着哭声道。

  水二爷跟着吴嫂跑上山岭时,拾粮四肢蜷着,抽搐成一团。脸惨白,嘴角往外溢白沫。水二爷一摸,头上还有热气,冲跟来的水英英喊:“快抬人,往院里抬。”

  水英英也顾不上喊别人,自个抱起拾粮,就往山下跑。后来有几个下人追过来,从她手里接过拾粮,轮番将他抱进了院里。

  拾粮躺在草棚里,头上的冷汗珠子一般往下落,嘴唇血紫血紫,水二爷连问几句,他都翻着白眼仁答不出话。水二爷急了,这症状,跟当初药师刘喜财的症状差不多,只是,比刘喜财更骇人。

  定是吃了什么?水二爷心里想。

  “拴五子,拴五子,你个慢死鬼磨蹭什么,快骑快马去东沟,请冷中医来。”

  拴五子磨磨蹭蹭,极不情愿地上了马,往东沟去了。

  狗狗端来一碗醋,哭着眼儿要给拾粮灌。水英英一把抢过来,蹲下身子,亲自给拾粮灌醋。

  醋灌下去半天,症状不见轻,人疼得越发厉害。狗狗急得,捏着拾粮的手问:“拾粮哥,到底哪儿疼啊?”拾粮眼仁子白了两下,不动了。吓得狗狗一把松开他:“拾粮哥死了,拾粮哥死了呀。”

  “夹嘴!”水英英喝了一声,将狗狗骂出了屋。水二爷心里急得出汗,唤吴嫂去上屋拿人参,说拿最粗的那根。吴嫂慌着脚步,钻进上屋半天不见出来,水二爷气得又骂:“没一个顶用的,拿根参都拿不来。”自个正要往上屋走,吴嫂倒给出来了,手里,真拿根大人参。狗狗急忙从远处奔来,一把夺过人参,气也不吭地去了厨房。过了两袋烟的工夫,众人的焦灼中,狗狗端着一碗热腾腾的人参汤,来到后院。

  水英英接过人参汤要给拾粮喂,水二爷伸过手,说了声:“我来吧。”水英英也不跟爹争辩,默默递过碗,走到一边了。水二爷望着碗里的人参,眼睛忽然就模糊起来。

  这根人参,是水二爷最值钱的,是三年前去凉州城时托一个老友花大价钱买的,买回来自个一直舍不得吃,藏在上屋一个很不起眼的地儿。不知道吴嫂咋就偏偏翻着了它?水二爷并不是心疼,他只是感慨,看来,啥都是有定数的啊,自己舍不得吃的东西,原来是留着给拾粮这娃救命哩。

  水二爷一边感慨,一边一点点的,往拾粮嘴里喂。按沟里人的说法,人不管吃了啥,只要喂了人参,这命,丢不掉的。水二爷祈祷着,老天爷啊,你可千万甭让这娃走,这娃,是我的宝贝哩。

  参汤喂下去很久,拾粮脸上慢慢有了色,一直守在拾粮边上的水英英脸上也终于有了色。她跟吴嫂说:“不打紧,这来路家的,命大。”吴嫂听了,眼里的泪才算止住。

  太阳落尽的时候,拴五子才打东沟回来,进院就说:“累死我了,早知道白跑一趟,还不如不去。”

  水英英猛从屋子里跳出来:“人呢,拴五子,我爹让你请的人呢?”

  水二爷也闻声走出来,一看马上没人,心里登时凉了半截。

  “没在,问了一圈子,都不知去了哪。”拴五子说。

  “不在?”水二爷的目光怪惊惊搁拴五子脸上,不知咋的,今儿个拴五子这话,让他不信。

  “就是不在嘛,在了我还能请不来?”

  水英英想发作,水二爷忙给女儿使个眼色,叹了一声:“天意,天意啊,看来只有听天由命了。”

  父女俩原又回到草棚,心,再次为拾粮紧起来。

  水二爷怀疑得没错,拴五子压根就没去东沟。“我才没那么傻哩,爱死死,爱活活,管我屁事。凭啥要我一趟趟去请人?”他先是骑马在草滩上遛了一圈子,然后到姊妹河边,九月底的姊妹河越发清澈,咆哮的河水发出蓝莹莹的光儿,河边的金打碗还盛开着,映得河两岸一派绚烂。拴五子本是个对景呀色呀不上心的人,这阵儿,却像是贪恋起来。他采下一大把金打碗,边走边扔,嘴里喃喃道:“我叫你偏心,我叫你偏心,死,死了才好!”

  估摸着时辰差不多了,拴五子才骑上马,晃晃悠悠往回走,一路上,他忽儿想起水二爷,忽儿,想起水英英,总之,尽是一些跟水家有关的事儿。

  黑饭时分,院里的人齐了,一听拾粮中了毒,全都围过来看,个个脸上,全都染了同样的颜色。曹药师也走进草棚,摸了把拾粮的头,又摸摸肚子,说:“啥东西这么厉害,能把个活人一下子药倒?”

  副官仇家远就是这时走进院里的,这两天他的步子来回在青石岭和古浪县城奔,中药一采割,他就要考虑往外运的事。看见拾粮惨白的脸,还有抽风似的不时搐动着的身子,紧起声音道:“不能这么耽搁,再耽搁下去,怕是真要出人命。”

  “那咋办,冷中医又不在,这沟里沟外,谁还管用?”水二爷急了一天,这阵儿,都不知咋急了。

  “骑快马,往古浪县城送。”副官仇家远果断地说。

  “怕不中吧,这娃,能动弹?”

  “是啊,躺着还行,一动弹,怕是连气都接不上。”曹药师道。

  副官仇家远不语了,这担心不是没道理,如果路上折腾出个啥事,怕是更不好收拾。

  “那也不能这么等下去呀?”他环顾四周,目光最后在曹药师脸上停下。“曹药师,这百草之理,你懂,不管吃了啥,总有解的方法吧?”

  “我懂个啥?”曹药师身子下意识地往后缩了缩,道:“人参喂下去都不管用,怕,中的不是一般的毒。”

  “曹药师,你就想想法子吧?”水二爷几乎是在恳求了。

  就在曹药师这不行那不行的推托中,谁也没留意,狗狗悄悄从人堆里抽出身子,摸进马厩,牵出一匹快马,跳上就跑。等人们反应过来时,她已出了院门,吴嫂吓得在后面喊:“我的天,那是快马呀,你也敢骑——”

  终于熬过一夜,这一夜,谁都过得艰难。水二爷几乎隔半个时辰就跑后院一趟,来了就问:“好些没?”一直守在身边的吴嫂痛苦地摇摇头。她的手牢牢地抓着拾粮,生怕一松开,这娃就蹬腿走了。拴五子也是没睡,他怕狗狗骑马去东沟,那样,撒谎的事可就露馅了。他又气又怕,哪还睡得着。

  睡着的怕只有曹药师。拴五子半夜里进来过两次,两次都被他一如既往的鼾声弄回去了。

  天色薄明,第一缕晨光洒进院子的时候,拾粮突然叫了一声,跟着,全身就猛烈地抖起来。吴嫂紧着喊:“来路家的,来路家的你醒醒。”拾粮大约听清了吴嫂的叫,双手挣弹着抓住吴嫂,嘴巴大张着。吴嫂紧一声慢一声,都不知喊啥了,就听拾粮模模糊糊发出沙哑的声音:“爹,草草,草草,爹——”

  “来路家的,来路家的!”

  “草草,你等我,等我——”

  “快来人呀,来路家的要往阴间去了。”

  水二爷趿着鞋,一脸惊慌地跑来,正好听见拾粮最后一声喊:“草草——”水二爷猛地捶了下自个的心窝子:“天呀,我烧了一黑的香,还是没留住他。”

  就在人们闻讯往草棚这边来时,院门外,草滩上,一头青骡子驮着一个人,使足了劲儿往水家大院跑。骡子上的人似乎意识到院里出了事,不停地吆喝着青骡子,青骡子跑了一夜,眼看跑不动了,无奈背上的人催得紧,朝天嘶了一声,扬起蹄子,像是要拼尽最后一丝力气。

  小伍子第一个看见来人,未等青骡子停稳,他就跑过去:“刘药师,拾粮,拾粮他……”

  “拾粮咋了?”

  问着话,药师刘喜财已跳下骡子,一把拉过骡子上的褡裢,就往草棚里扑。“天意,天意啊。”水二爷看见刘喜财,知道拾粮死不了了,当下瘫在地上,长叹道。

  药师刘喜财摸了下拾粮的鼻子,翻开眼皮看了看:“醋,快拿醋!”吴嫂说:“不顶用的,灌了几次了。”

  “叫你拿你就拿,多啥嘴!”刘喜财急得要吼了。

  “我拿,我这就拿。”吴嫂手忙脚乱,往厨房里去。水英英已端着醋,走了过来。这一夜,水英英也没睡着,听到药师刘喜财回来的消息,紧着就从南院跑了过来。

  醋端来,药师刘喜财却没急着灌,望了下四边围的人:“都出去,看热闹到草滩上看去!”

  帮工们一见刘药师发了这大的火,吓得脚下一抹油,出溜出溜出去了。

  草棚里只剩了水英英一个人,刘喜财望了她一眼,说:“你也出去。”

  水英英听话地出来了。

  刘喜财一把拉下草帘子,院里的人便啥也望不见了。

  药师刘喜财不敢怠慢,当下解开裤带,冲拾粮嘴里就尿,嘴里尿不进,又冲鼻孔尿。后来尿到了耳里,眼里。尿完,刘喜财用劲撬开拾粮的嘴,硬往进灌醋。一边灌一边捏他的鼻子,膝盖用力顶着拾粮肚子。终于,一碗醋灌了进去,拾粮的身体有了反应。刘喜财一阵喜,知道这娃有救了,忙翻过他的身子,用劲在他后背上搓,搓了一会儿,打褡裢里掏出一个小药瓶,往手心里倒了点药水,又搓。搓完背再搓耳朵,然后用劲提起拾粮的身子,将头和脚朝下,使劲儿甩。甩了几下,又将他翻转身,支起脖子,打褡裢里掏出一种晒干的草药,点燃,在他鼻孔上熏。熏着熏着,拾粮猛一抬头,哇一声吐了出来。

  “天呀,你总算吐了。吐,使劲儿吐。”刘喜财边说边拿一根草往他嘴里插,草插到嗓子眼上,拾粮再也忍不住,哇哇地连着吐起来。

  外面听见拾粮呕吐的声音,都知道,药师刘喜财把拾粮救活了。

  水二爷仰天长笑:“老天爷,你还算长个眼睛!”

  时间又过去了好一阵子,拾粮终于睁开了眼,朦朦胧胧中,看见抱他的是喜财叔,嘴唇动了下,唤了一声叔。

  “娃,你可吓死我了,要是我晚来半步,怕是,你我就见不着了。”刘喜财热泪纵横,再也控制不住自个。

  拾粮挣扎着,抓住喜财叔的手:“叔,我看见妹妹了——”

  “胡说!”刘喜财一把搂过他,心里,忍不住热泪滚滚。

  “娃,你吃了尿毒草。”良久,药师刘喜财说。

  “叔,我不识得,我看它长得怪,心想定是药,就尝了一口,莫想……”

  “你个糊涂的娃啊,那是轻易吃得的么?”

  就在这时候,院里突然响起一阵马蹄声,紧跟着,响起狗狗跟来路的声音。谁也没想到,狗狗连夜去了西沟,又连夜跟着来路去了断魂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