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汉元1836 第七百二十七章 封藩日本(一)

《汉元1836》第七百二十七章 封藩日本(一)

作者:舟至九天 字数:2086 书籍:汉元1836

  “嘟”、“嘟”、“嘟”

  三声响亮的汽笛声在北京城外响起,激起几万围观百姓的阵阵惊呼。

  “娘,快看,大火车冒烟了”

  人群中,一个小女孩指着眼前的庞然大物向自己的娘亲兴奋大喊。

  “这都是皇帝陛下领导有方啊”

  就在人群的正前方,近千名器宇轩昂的羽林郎目不斜视地维持着现场的秩序。

  而在人群的最里面,大汉皇帝刘锡命带领苏谨等内阁重臣也正一脸开怀地准备剪彩仪式。

  这里就是新建成的北京火车站。

  从元武元年到元武五年,经过五年的建设,北京通往天京的火车线路总算正式通车了。

  “朕宣布,大汉第一条铁路正式通车。”

  “万岁”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猛烈的欢呼声。

  大汉朝第一个五年计划得以顺利实施。

  有赖于充足的资金支持,大汉发展的势力从一开始就显得势不可挡。

  五年时间里,大汉的人均寿命从38岁提升到了57岁,粮食产出更是连年丰收。

  在国有体制的支持下,纺织业、化工业、机械制造业等蓬勃发展。

  等到元武五年统计寺进行统计时发现,这五年中每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都达到了惊人的10%以上。

  如果用白银来计算,大汉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了20亿两白银,不仅完全恢复前明最盛时期,更是超出了一半还多。

  加上大汉帝国政治体制稳定,二次分配机制完善,整个大汉国民的生活水准都开始直线上升。

  这一切直观地体现在火车站周围围观群众的衣着和精神面貌上。

  此刻的大汉国民,不说穿绸披缎,但是也不像前明时还需要穿打补丁的衣服。

  人人都开始穿细棉布,各式服装款式、颜色更是层出不穷。

  大汉不像前明,社会中还要区分三六九等,因此从一开始,整个大汉的社会氛围就显得十分宽松。

  至于人口方面,大汉更是从建国时的1亿2千万人急速扩张到了1亿5千万人。

  各个方面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姿态。

  “皇帝陛下,光荣号列车已经准备完毕,请您登车。”

  一名身着制服的列车长帅气走刘锡命面前,啪地向他行了一个军礼。

  身着龙袍的刘锡命微笑颔首点头,带领着众臣登上了光荣号列车。

  经过五年的建设,天京城也已经初步完成了城市建设。

  刘锡命早已在半个月前的朝会上宣布,将要尽快向天京搬迁。

  而这趟火车也将承担这一光荣的使命,护送大汉皇帝陛下及内阁成员前往天京。

  “万岁”

  “万岁”

  随着火车缓缓启动,看着刘锡命透过车窗向大家挥手,围观的百姓再次沸腾了。

  看着窗外的景色缓缓移动,苏谨、窦玉泉等人心中无限感慨。

  谁能想到,这几年的时间能有这么大的变化,简直就像天翻地覆一般。

  “陛下,有此神器,我大汉控制西域、漠北就易如反掌了。”

  这五年时间里,大汉军方也没闲着。

  西北方面军已经攻入了准格尔,正式宣告东汉西域都护府所辖领土已经全部纳入了汉军手中。

  至于北面更是凶残。

  有充足的后勤作为支持,汉军士兵已经基本将北海以东的罗刹人清扫干净,将整个西伯利亚纳入了手中。

  大汉朝廷也正式建立了鲜卑道,并设置政府机构。

  这个时候罗刹国虽然已经扩张到了鲜卑,但是他们凭借的是小股部队逐年渗透的方式,整个罗刹国在鲜卑不过数千人而已。

  面对汉军成建制的部队,这些罗刹人第一次知道了土著人面对他们的时候是什么感觉。

  如果不是因为鲜卑道地域实在过于广阔,这帮罗刹人只怕一个都跑不掉。

  苏谨一脸激动地拱手,“臣申请在今年的财政预算中多给运部拨付一些,今年一定要再开建两条铁路。”

  专门的包厢中,刘锡命哈哈大笑。

  “丞相,你这是要修遍全国的节奏啊,不过铁路也不是说修就修的,如果不是因为天京到北京一马平川,这条铁路也不会修建的这么快。”

  刘锡命这话一说,苏谨等内阁大臣全都连连点头。

  运部的报告他们也看过,修建铁路需要注意的地方很多,现在大家也不得不佩服皇帝陛下的先见之明。

  先期在平原上修建铁路,进而为铁路建造打好基础。

  经过这五年的建设,运部成熟的建设团队已经在同时开工二十条铁路的建设工作,总里程达到八千里。

  刘锡命笑眯眯地看向苏谨,“大家放心,这铁路是肯定要修的,但是也不能耽误其他地方的大事。”

  说完刘锡命看向一旁的太尉曹变蛟。

  “太尉,军方关于日本和南洋方向的行动准备的如何了?”

  曹变蛟一身戎装激动行礼。

  “陛下放心,有金吾卫和国安寺的配合,三军都督府在南洋和日本的工作开展顺利,预计今年内就可以启动相关工作。”

  “嗯,南洋朕是不担心的”,刘锡命点点头。

  白皮们现在在南洋还只有荷兰人控制住了爪哇岛,其他地方更多的实在各地苏丹手中。

  这五年里,汉军已经完成了十二艘铁甲舰的建设,只是四、五战就将荷兰人和其他苏丹国的海军尽数消灭。

  一脸懵逼的荷兰人还想派人到大汉来探听铁甲舰的情报,然而现在的大汉早已经对外国人实施十分严厉的入境法规,对于本国也开始了国家安全教育。

  甚至就连汤若望、利类思这些外国传教士都被金吾卫这些情报机构盯得死死的,白皮想要搞到大汉的各种技术简直如同登天。

  正是在这样的火力打击下,暹罗、马来半岛、巽他群岛都相继落入了汉军手中。

  当地的这些苏丹国更是不服的一律全部消灭,投降的也要按照大汉的国策和宗教政策进行改化。

  有赖于华夏文明在南洋的赫赫威名,加上汉军如同天兵一样的力量,南洋中敢于抵抗的国家不多。

  至于荷兰,如果不是现在有些腾不出手,汉军早就将其剿灭了。

  刘锡命现在真正担心的是日本。

  无他,日本实在是人口太多了。

  将近两千万的人口,悠久的历史以及单一的民族体系,这些让日本在东亚比朝鲜还要独特。

  随着朝鲜王刘锡贤的封藩建国,原本就自称小中华的朝鲜跟大汉的关系变得更为亲密,甚至汉军都已经开始少量地使用朝鲜军随同作战了。

  “陛下放心,军方在日本的准备很充足,相信一旦发动,必然如同雷霆之势。”

  “希望是吧”

  火车隆隆声中,天京逐渐出现在了大汉君臣的面前。

  看着眼前如同仙境一样的城市,苏谨等人全都张大了嘴。

  就连刘锡命都忍不住惊叹。

  这座将华夏建筑文明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的城市,必定成为世界的中心。

  元武五年七月一日,大汉朝廷由北京搬迁至天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