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汉元1836 第六百七十章 吕宋汉王(十一)

《汉元1836》第六百七十章 吕宋汉王(十一)

作者:舟至九天 字数:2303 书籍:汉元1836

  那声音陡然道:“你说甚么?”

  这时,不但那声音这样问,连我也想问白素,这样说是甚么意思?

  白素笑道:“我说你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你没听过这句话么?你得了聚宝盆,发了大财,却不知收敛,到处张扬炫耀,终于招致了杀身之祸 ”

  在白素说到这里时,我听到那声音发出了一下凄楚的呻吟声。

  我早在听到白素说到“你得了聚宝盆”这际,就自然而然扬手在自己的头上,打了一下。

  我责备自己:早该想到了!

  那灵魂,自然是沈万三的灵魂!

  和我们在沟通的,正是当年的沈万三,聚宝盆的主人,也是那宝盆的主人,那块板上的金漆记述,就是他留下来的。他在被明太祖害死了之后,灵魂就附在那块板上(奇怪何以不附在宝盒之上),一直到现在。

  他是宝盆的主人,自然知道宝盆的秘密,但也不是全面了解,所以,他才“不敢轻易尝试”。

  事情愈来愈明白了,我不禁有点手舞足蹈,大声道:“沈员外,你好。”

  虽然我有许多许多怪异的经历,但是向一个明朝洪武年间富甲天下的著名人物打招呼,也是一桩又怪又有趣的事,所以我的声音中,充满了愉快。

  可是那声音却干涩之至,毫无高兴的成份:“一点也不好!”

  我“哈哈”一笑:“那能怪谁,你放著有活路,却不敢去走。”

  那声音 沈万三的灵魂(以下简称沈魂)恼怒道:“你知道活路是甚么!”

  我心情大好:“就是不知道,这才问你。”

  沈魂没好气:“我也不知道。”

  我追问:“你不可能全然不知,只是知得不周全,对不对?你不妨说出来,和我们参详一下。”

  我这样说了之后,沈魂又有一会没有反应,我又道:“你也该知道,我们三个是平常人,你现在的身份,也已为我们所知。最主要的是,那宝盆如今下落不明,就算你把一切说出来,也不会有任何损失,那情况和当年你被人知道了你有聚宝盆大不相同。”

  这一番话,颇有说服力,所以沈魂有了反应,他长叹一声:“说来话长。”

  我大乐:“不怕,只管慢慢说,我们有的是时间。”

  却不料这句话引来了沈魂强烈的反应,他冷笑了一声:“有的是时间?嘿嘿,人生下来,就向死亡奔驰,这死路历程,弹指即过,你有的是时间?”

  我吸了一口凉气,一时之间,被沈魂的话堵得出不也声。

  更重要的是,沈魂的话,和我们以前的一些假设,很是吻合。

  在温宝裕还未失踪之前,我们讨论死路的意义,就曾想到过,人生之路,就是死亡之路。如今沈魂也是这样说。

  当然,沈魂已经历过死亡,他对于人生之路就是通向死亡之路,当然有更深刻的体会,这就像暮年之人,对于一生光阴弹指即过有体会奇*|*书^|^网,青春少年却是难以想像时光飞逝之快速。

  我沉声道:“是,你说得对,是我失言了,请你长话短说 生命实在极其短促,不可浪费一分一刻。”

  对于我立即“认错”,沈魂似乎很是欣赏,居然出口赞赏:“孺子可教也。”

  我道:“请再说你的事。”

  他又静了好一会,才叹道:“真不知从何说起!”

  白素道:“先说你是如何得到那宝盒和聚宝盆的。”

  他并没有立即回答,只是发出了一阵欷虚之声。我怕他不知如何开头,所以提醒他:“关于你的事,传说多,正式记载少,你是一代传奇人物,就这样湮没在无稽的传说之中,多可惜。要是你和我们详细说了,我们可以帮你立传,使你这个传奇人物,青史留名。”

  有道“三代以下,无不好名者”,我这一番话倒是大大打动了他的心,他的声音显得兴奋:“现在,人家是怎么说我的?”

  我道:“说你救了一群青蛙,那群青蛙报恩,给了你聚宝盆。”

  有关沈万三如何得聚宝盆的传说很多,但属于正式记载的却不多,只有《挑灯集异》中,有比较具体的记载,我曾在记述《聚宝盆》这个故事时引用过,好在字数不多,不妨再引用一次 这一次,这记载是否事实,还能得到沈万三自己亲口证实,真是一大乐事。

  记载如此说:

  “明初沈万三微时,见渔翁持青蛙百余,将事锉剞,以镪买之,纵于池中。嗣后喧鸣达旦,聒耳不能寐,晨往驱之,见蛙俱环踞一瓦盆。异之,持归以为浣手器。万三妻偶遗一银记于盆中,银记盈满,不可数计。以钱银试之亦如是,由是财雄天下。”

  我对这一段记载的印象,很是深刻,大致还可以记得,所以当时就背了出来。

  背完之后,我问道:“如何?事实确是如此?”

  沈魂的回答是:“约有三成可靠。”

  我大喜:“传说有三成是事实,已经很不错了,真实的情形如何?”

  沈魂支吾了一阵:“其实,整件事虽是我的经历,但是我仍然模模糊糊,如在梦中一般,莫非当真是人生若梦,梦如人生?”

  他又感慨起来,我想问他,是不是由于如此,所以他一直不明白活路何所指,也不敢去尝试。

  不过白素先我说了:“你就照实说好了。”

  沈魂道:“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我也不怨甚么人。那日清早,我出门营生,沿河而行,那河有三道桥,先过哪一道桥,绝无所谓。往日,多过第二道或第三道,那日,却偏过了第一道桥,这才遇上的。”

  他那样开始叙述,连我也感慨起来,因为人生无常,一个看来是微不足道的决定,往往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这一切,却又像早已在冥冥之中,安排定了的。

  我常说,一个人离家外出,走左边或是走右边,往往可以决定以后的一生,沈万三一开始叙述所说的话,也就是这意思。

  我沉着地问:“过了第一道桥,你遇到了甚么呢?”

  沈魂道:“在第一道桥的对面,有人在卖蛙 若是我不过第一道桥,就遇不上,那就万事俱休了。”

  我不理会他的感叹,追问道:“真是有渔翁在卖青蛙?”

  一个渔翁在桥头卖青蛙,这是日常生活中极寻常的事,我也难以想像事情是怎样发展下去的,更不明白何以当时沈万三会心血来潮,救了这批青蛙。他那时并未发财,心地再好,也难在市场之中,把所有待宰的小生物全买下来放生。

  所以,其间必有曲折,那是可以肯定的。

  果然,我一问之下,他的回答大是迟疑,先道:“这卖蛙的……并非渔翁,卖的……也难说……是青蛙!”

  我一时之间,不明白他的意思,他又道:“那卖蛙的,只是一个浮浪子弟,常日三瓦两舍,不务正业,谅他也没有这份耐性去捉蛙,况且 ”

  我叹了一声:“正如你所说,生命短促,所以,请你还是摘要来说。”

  白素瞪了我一眼:“由得沈员外怎么说,他说得详细,必有道理!”

  我心中不服,想说“谁卖蛙不是一样”,但白素既然如此说了,我也就忍住了不出声。

  沈魂连声道:“是!是!就是怪在那浮浪子弟在卖蛙,所以我看多了两眼,才看出了怪处来。那一《奇》篓子蛙,约有好《书》几十只,看来像《网》是蛙,可是却又……直到现在我仍然很难说那……是不是蛙,或许那……是蛙仙,所以和寻常的蛙有所不同。”

  他解说了半晌,我总算有些明白了,他见到的那一篓青蛙,和寻常的青蛙,颇不相同,可是却又说不上那是甚么来。

  由此可知,那是一篓几十只“类似青蛙物体”。

  白素很是用心:“那蛙有多大?”

  沈魂道:“较常蛙为大,约有四个常蛙大小,当时围观者甚多,就有人七嘴八舌,说这蛙好大,不知吃不吃得。”

  白素又问:“那装蛙的篓子,是寻常的竹篓?”

  沈魂道:“不是,其色黝黑,像是铁丝篓,但是又不重。一篓子连蛙,我提在手上,也觉甚轻,那篓子的孔又细又密……我总思疑那是蛙仙。”

  我闷哼一声:“或许是蛙精。”

  白素更正我的话:“是外形和青蛙相当接近的一种生物。”

  我听得白素如此说,心中陡地一动。

  我一向思想天马行空,会忽然一下子奔驰开去。这时,我忽然想到,我在《原形》这个故事中,曾对精怪有一定的设想,设想甚么精甚么精,全是甚么的生命形式有了变化之故。

  但这个设想却无法解释何以非生物也会成精,例如扫帚就常常成精,本无生命,何来生命形式的转换。

  这时,我说那是“蛙精”,白素则说是“类似青蛙的一种生物”,她的说法,解释了这个问题。应该有一种情形是,甚么精就是类似甚么的一种生物 扫帚精,是类似扫帚形状的一种生物。

  这种生物,自然不是地球上所有,多半能力超卓,所以自然而然成了精怪。

  这可以说是我无意之中的一大发现,此际,当然表过就算。

  那篓“青蛙”后来给了沈万三很大的好处,所以他才怀疑那是“蛙仙”,实际上,是白素的说法最可接受:类似青蛙的生物。

  我忙道:“请说下去。”

  沈魂道:“那浮浪子弟听得人议论是不是能吃,坏他买卖,撩拳掐臂,就要和人敌对。我那时望着那篓青蛙,只见透过篓孔,内里的蛙,目光灼灼,个个都望定了我,而且……而且耳际似闻得求救之声,隐约听到的是……啯啯,救我们,啯啯,救我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