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汉元1836 第六百一十六章 督师中原(十七)

《汉元1836》第六百一十六章 督师中原(十七)

作者:舟至九天 字数:2243 书籍:汉元1836

  长江之上,张献忠意气风发地坐在船头眺望江水。

  在他身侧,一众被他新封的文武大将侍立在旁,看上去好不威风。

  “哈哈哈,还是定国的计策厉害,俺老张在南湖广一人不杀,便招的恁地多人马,要是再给俺一段时间,这天下俺老张也坐的了。”

  大军船头,张献忠一脸满意地看向被他封为左军都督的李定国,正是因为李定国一力劝说,嗜杀的张献忠才停下屠刀。

  还别说,这年头的大明百姓确实好骗,一听说张献忠不再滥杀,举家投靠的数以万计。

  张献忠此话一出口,他身旁一个白脸长须、长着鹰钩鼻的中年男子顿时有些不快了。

  此人正是被张献忠封为右丞相兼吏部尚书的汪兆麟,这人素来阴狠狡诈,不过他却得了张献忠的信任,竟然还将女儿嫁给了他。

  汪兆麟虽然是个读书人,但是为人却比一般的流寇还要凶残毒辣,当初李定国等人为了避免滥杀,也和他多有冲突。

  因此张献忠一说完,汪兆麟马上在一旁状似随意笑道:“张都督这一手却是是好计策,最近我听长沙百姓之间都在谣传,将张都督称着活命菩萨呢,看来很得人心啊。”

  李定国和孙可望等人都是张献忠义子,现在还都姓张。

  一听这话,张献忠和李定国等人全都脸色一变。

  李定国一脸愤怒地看向汪兆麟,不过还没等他开口,张献忠便先劈头盖脸的骂了过来。

  “狗日的杀才,俺就说你咋这么好心,原来是为自己博名声,怎么地你是打算做俺老张的位置吗?”

  “义父”,李定国噗通一声跪了下来,满脑门都是冷汗,“儿子跟你从天南杀到海北,何曾有过异心,还请义父明鉴。”

  孙可望等人也跟着跪下来道:“还请义父明鉴,老三素来就是这个性子,可不是他想要收买人心。”

  张献忠仍旧是一脸怒色,汪兆麟这话有些戳到了他的心窝子里。

  嗜杀之人虽然看起来暴虐凶猛,但是实际上不过是用杀戮来掩盖心中的胆怯罢了,张献忠就是这一类的典型。

  不过不等他继续发怒,船头另一侧一个声音幽幽传来。

  “大王,大战在即,怎可临阵杀将,还是军心要紧呐。”

  本来觉得自己奸计快要得逞的汪兆麟猛地转眼怒看过去,待看到说话那人时却眼神一滞,强行将自己想要继续挑拨的话收了回去。

  为何汪兆麟对此人如此忌惮,无他,这人正是最早主动投靠张献忠的秀才钟玉和。

  崇祯十二年的时候,钟玉和便孤身一人前往房山投靠张献忠,后来更是屡次献计,帮助张献忠大胜官军。

  这次张献忠称王,也是钟玉和提早便向张献忠提出了预言,言道李自成损兵折将,必然要称王以振士气。

  张献忠营内文武粗听到这话时还都不以为意,哪晓得半个月后便有消息传来,李自成果然在开封称王。

  而这钟玉和更是鸡贼,竟然提早便准备好了称王所需的许多事物,当天直接带着众将劝进,这可把张献忠给高兴坏了。

  不过说来也怪,这人明明有如此多的功劳,但是在张献忠封官时却坚持不受右丞相的官职,偏偏只愿做礼部尚书。

  如此行径,加上知道他在张献忠心中的地位,便是汪兆麟也不愿意轻易招惹。

  果然,钟玉和一开口张献忠马上就停止了怒骂,扔下一句回头再收拾你,继续观赏起他的江面大军来。

  李定国等人这才纷纷起身,包括孙可望等人在内,一帮大西军中的重要将领全都充满感激地看向钟玉和。

  见此情况,钟玉和心头一笑,也多亏了有汪兆麟这样的无耻小人,不然龙头交代给自己收拢大西军众将的任务还真不好完成呢。

  “大王快看,江边有动静!”

  张献忠等人乘坐的是一条三层大船,一个声音从楼船下面传来,引得上层的张献忠等人纷纷转头去看。

  只见浩荡的长江南面,数百名头戴羽盔、身着软甲的官军骑兵突地从岸边树林中钻了出来,沿着江边一边朝北奔走,一边打量着江上的情况。

  “是官军的骑兵,看来武昌早有准备了。”

  孙可望一见这些人马,立即醒悟过来官军的打算。

  不过仍旧端坐的张献忠却冷笑一声,“官军知道又如何,俺老张可不是李自成那般的软脚虾,老子还就不信了,俺这三十几万大军还奈何不得他。”

  说完,张献忠猛地站起来,对着江对岸就猛地捶胸大吼起来:“吼,来杀俺啊,狗官军。”

  “哈哈哈”,江面上,一帮大西军将士哄然大笑。

  张献忠咆哮完后冲着自己的队伍大喊道:“儿郎们,都给俺加把劲,打下武昌,俺老张就要当皇帝了。”

  “打下武昌,当皇帝!”

  长江南岸,曹变蛟有些蛋疼地龇了龇牙。

  “常说楚人沐猴而冠,怎地这北面来的蛮子也是如此扯蛋。”

  曹变蛟的副将,他的堂弟曹鼎蛟咧嘴笑道:“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且让这帮土贼好好开心一下,等上了岸看咱们怎么收拾他们。”

  大西军三十万兵马,并非全部乘船,除却十万顺江而下的水师外,另外还有二十万人全是沿着南岸的陆地一路进军。

  曹变蛟等人本来还打算突袭大西军陆上兵马,不过没想到大西军竟然列阵言明,一行人没寻得机会,只得一边向武昌城通报消息,一边沿途尾随盯梢。

  武昌城头,刘锡命一脸淡然地踏上了西边的城墙。

  明朝的武昌城坐落在长江东岸,西面的汉阳门、平湖门和文昌门等便是傍水而建。

  从他的位置望过去,大约二十里外的江外,隐约能看见大江上一艘艘船只连接成片,遮天蔽日。

  刘锡命身后,湖广巡抚何腾蛟等人脸色惨白,拿着望远镜的双手忍不住地哆嗦起来。

  “阁,阁老,贼兵势众,咱们是不是避一避?”

  “避?往哪儿避?”

  刘锡命转身笑道:“我是督师,并无守土之责,我可以走,尔等却不行,不然我先带着大军去黄州府看看?”

  “不不不,属下胡言乱语,阁老当不得真呐。”

  一帮湖广官员一经刘锡命吓唬当即面如土色。

  现场的不少官员都抱怨起来,当初要是将左良玉麾下大军全都收拢起来多好,否则现在哪用六七万人去打人家三十多万人。

  在这帮大明文官的朴素观念中,人多就是力量。

  刘锡命眼珠子一转想出来个主意,他装作一脸感叹道:

  “这年头为官不易,做湖广的官更难,这样吧,本阁也不难为大家,有愿意辞官的,现在就将辞呈递上来,我准你们出城避难,反正本官是只能与武昌共存亡了。”

  “当真?”

  人群中传出一声惊喜的叫声,刘锡命眉头微挑坚定道:“本阁说话从不反悔。”

  “呜呜,阁老,下官家中前几日才来了书信,说是家母身体欠安,为了尽孝,下官只能辞官了。”

  没想到,湖广的这帮官员还真有脸皮厚的,刘锡命话音一落,马上就有武昌府的推官出来抹泪说道。

  刘锡命嘿嘿一笑,“好,李彪,给他个条子,准他出城。”

  “哗”

  “下官家中也有要事……”

  刘锡命才刚开了例子,马上便有十几个大小官员一下子冲了出来,争先恐后地拜道在地。

  何腾蛟气的脸色更白了,“你,你们,简直是士林之耻!”

  这帮子官员一个二个心中乱翻白眼,命都快没了,谁还管这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