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汉元1836 第一卷 第二章 乡村见闻

《汉元1836》第一卷 第二章 乡村见闻

作者:舟至九天 字数:3015 书籍:汉元1836

  刘锡命出得屋来,发觉虽是冬日,但是刚好碰上太阳当空,照得身上暖洋洋的,心情不由得一下舒畅起来。说起来这也是蜀人的普遍情节,四川冬季多是阴天,一出太阳大家都跟过节一样,要不说蜀犬吠日呢,少见多怪嘛,呵呵。

  围着家里房子转了一圈,他的心里却渐渐沉重起来,照这情况看,家里虽不至于家徒四壁,但也肯定是捉襟见肘了。

  房子是典型的农村凹字型结构,正堂和一边耳房到还是青砖为墙、黑瓦做顶,但是墙上、屋檐都能看到破损的地方。另一边的厨房却是泥土做墙、茅草做顶,刘陈氏忙碌的身影时隐时现。厨房外边搭了个小棚子,里面养了几只老母鸡安静地蹲在窝里。屋的两边空地上种着一些白菜等蔬菜。

  依稀记得厨房前几年因为失火被烧了,不过家里因为要供养父亲读书实在是没有余钱,只得修泥墙将就了。

  哎,看来要带领老刘家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任务还很艰巨啊!

  阳光穿透门前大树枝叶的缝隙,照在房顶和墙上,交错的瓦片和茅草也仿佛在光影中述说着一个家庭的变迁。

  说起来也是无奈,这年头普通之家供养一个读书人实在太难,如果最后考不上什么功名那更是亏到姥姥家去了。但是如今天下间徭役摊派实在是太重,即便是小康之家,只要被衙门胥吏、乡间大户盯上了,几下就能把你洗白回家。但是,如果家里能出个秀才就大为不同了,除了秀才本人免除赋税徭役不说,还可以免去家中一个成年丁口的徭役。若是中了举人,那更是大把的农民想要投献土地,隐匿户籍,所以才有这么多人拼了命想要读书做官。

  “娘,我出去转转,一会儿就回来。”刘锡命冲在厨房里忙碌的刘陈氏喊了一声。

  “可别走远了,待会儿就开饭了。”刘陈氏头也不回地说道。

  走出院子,两个弟弟正在屋前骑竹马打闹,刘锡命心里一动,虽然自己有原主的记忆,但是有些东西总是模模糊糊的对不上号,把这俩小家伙带上说不定还能多打听点儿事。

  刘锡命对他们说道:“你们俩没事跟我出去逛逛,万一路上碰到个兔子什么的咱们还能开开荤。”

  刘锡贤、刘锡安两兄弟欢呼一声跟了过来,却全然没注意二哥什么工具也没带。

  说实话刘锡命看见他俩也是发愁,这尼玛双胞胎长得太像了,就记忆中那点印象实在是分辨不出谁是老三,谁是老四啊。

  只得装作熟悉的样子对两人说道:“老三,我在家里躺了多久了?现在脑袋不利索,实在想不起来了。”

  “我知道,我知道,三哥让我来说。”

  刘锡命这才认出来,比较文静的这个应该是老三刘锡贤,眉毛间还隐约有颗黑痣,蹦跶出来这个应该是老四刘锡安,性子比较跳脱。

  特么的,刚才让自己多吃青菜也是老四。

  只见刘锡安说道:“二哥你从昨天躺倒现在一整天啦,娘说你是累到了,担心的不得了,可是明明你也没比我们多干多少啊。”

  他转了转脑袋,用怀疑的眼神盯着刘锡命“你不会是不想干活,装的吧?”

  emmm,刘锡命心里一万头神兽奔过,说好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呢?

  “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啊。”刘锡命连忙一个否认三连。

  你丫还用这种眼神看我是几个意思?

  “老三你看什么看,你们这个样子我很心痛啊。”

  刘锡命装作恶狠狠地对刘锡安道:“我看你小子是三天不打就不知道谁是老大!”冲过去逮着刘锡安的脸狠狠rua起来。

  “你才不是老大,你是老二。”刘锡安挣扎着跑开。

  刘锡命一时手滑没抓住,一把逮住身边的老三也开始rua起来,三兄弟笑闹着打成一团。

  玩闹间,三人上了家门前的几人宽土路,两边的水田由于是冬季,露出一截一截的稻茬来。顺着土路往前望去,只见围绕着这条路歪七扭八地坐落着二三十间房屋,基本都是茅草屋顶,只有尽头有一座大的青砖房子。正值做饭时间,村子里冒出一股股炊烟,看得刘锡命心神恍惚。

  刘锡命指着路边的几块田故意说道:“这些田放了水还可以趁冬天种些菜嘛,空着太可惜了。”

  刘锡贤奇怪地看着哥哥道:“咱们家又没有壮劳力,怎么可能忙得过来?”

  哦,原来这几块都是自己家的田。还好,还好,好歹农夫山泉还有点儿田。

  不过这村子里的田地也太少了吧,刘锡命站在村头远远望去,感觉整个村子开垦出来的土地也就两三百亩的样子,心中疑惑又问起两个弟弟来。

  老三认真回道:“现如今谁还敢种田,若真是自己开了荒地,还没种出什么呢,县里的差役就要上门来收赋税,再加上各种徭役摊派,普通人家谁承担的了。”

  正说话间,一个穿着蓝白色粗裙、外束一件黑色短围裙、头上包着蓝色裹巾的妇人,跨着一篮子菜从右边的一条小路走了过来,看见刘家三兄弟站在路边,她冲几人招了招了手笑道:“这都快晌午了,你们几个小子怎么不在家吃饭啊?”

  说完又对着刘锡命笑道:“二娃子,你这般快便好了,我就说嘛,壮小伙子能有啥事,不过你这还是要注意身体,看把你娘担心的。”

  刘锡命正不知道怎么开口呢,老四叽叽喳喳把话接了过来:“吴婶,我娘正在做饭呢,你这还都没生火,彪子哥不又得满村找吃的去。”

  哈哈哈,这么一说刘锡命脑海里倒是浮现出一个高壮的身影出来,正是吴婶家的儿子李彪。说起来这家伙也是好笑,都说半大小子吃死老子,这李彪不过才十六岁,不仅块头壮,吃的也不是一般的多。

  吴婶家也和自己家情况类似,早年丧夫,全靠吴婶一个人到处找活才把李彪拉扯大,但是要想把李彪喂饱也是难上加难。这不,经常到了饭点儿,李彪就端着个碗满村里讨吃的,不光这样,每天但有空闲就漫山遍野到处找能吃的。

  “他又去江边摸鱼去了,估计等会儿就回来,我这正回去做饭呢,你们要是想吃也过来尝尝。”吴婶道。

  刘锡命一把拉住蠢蠢欲动的吃货老四,拱手道:“谢谢吴婶啦,我娘待会儿该叫我们了,我们出来转转就回去。”

  吴婶笑呵呵地说道:“二娃子还真是个斯文人了,那你们先玩,我回去做饭去了。”

  三兄弟正准备道别时,旁边茅屋里走出来一个年轻妇人,看模样也就二、三十岁,尖脸、吊梢眉,穿着一身白布裙、白布裤,上面还有一、两个补丁,看见三兄弟和吴婶站在门前,阴阳怪气地说道:“哟,这不是老刘家的崽子嘛,二娃子你没死啊,我说嘛好人不长命,祸害活千年,哪儿能有什么事。”

  刘锡命一听脸马上沉了下来,这尼玛哪儿来的泼妇指桑骂槐的。

  旁边吴婶斥道:“陈家媳妇,哪儿有你这么说话的,怪难听的。”

  刘锡贤、刘锡安紧绷着小脸,两人拉起刘锡命的手就往前跑,回头说道:“真是丑人多作怪,吴婶你先忙,我们先走了。”

  只听得陈家媳妇在后面气急败坏地吼道:“小兔崽子,没教养,你们娘就教出了你们这几个东西,看老娘下回不收拾你们。”

  真是出门踩了狗屎,刘锡命的心情一下被破坏的干干净净,不过这也没办法,一样米养百样人,再说了鸟大了啥林子都有。

  听着老三、老四气哼哼地说起这陈家媳妇,刘锡命才知道,这妇人一直以来就嫉妒自己家,自从老爹去世以后总爱跟刘家没事找事地闹一闹,再加上村里的几个长舌妇,刘陈氏都要退避三舍。

  再往村里走了一阵,刘锡命发现这路到是比村外平整了一些,虽然也是坑坑洼洼,但总算不是到处泥泞了。

  道路两边的屋子基本都是泥巴房、茅草屋,好些家的男人们都在院子里晒着太阳、抽着土烟,一群群孩子在旁边打闹。看见三兄弟路过,有的人家点头打个招呼,有的也不搭理,大多都是穿着灰白色交领窄袖短衫、长裤。

  刘锡命也是看得惊愕,记忆中张家湾就在嘉陵江边,整个村子土地还算是平整,不说全是上田吧,但是中田也较多,怎么整个村子的人生活条件这么差。

  他找了借口说是头疼记不起来了,拉着两个弟弟将每个人物一一询问核对了一遍。

  再往前路过一户人家时,刘锡贤、刘锡安却拉着刘锡命快步往前走,一脸厌恶的表情。

  刘锡命转头望去,只见一个男子穿着破烂的长衫躺在院子中央,这时老三看他打量屋里,悄悄说道:“这是村里的懒汉曹二,听娘说他们家祖上也是出过读书人的,不过到了他这儿就只剩下偷奸耍滑了,平素里啥活儿也不干,只知道偷鸡摸狗,村里人怕他耍横也不敢逼急了他。”

  “前年咱们家大黑丢了肯定就是他干的”,老四在一边奶凶奶凶地道。

  刘锡命默默记下曹二这人,他心里知道,农村里最麻烦的就是像陈家媳妇和曹二这样的泼妇、泼皮,人家都不要脸了你还能怎么样。

  张家湾村子不大,一会儿就走到了村头的砖瓦房边,只见这是一栋两进的院子,院子外墙具是青砖,院子里的堂屋四角翘起,飞檐从院墙边露了出来,院墙屋檐瓦当上还隐约可以看见花纹,从正门看进去一扇写着倒“福”字的照壁墙挡住了视线,大门口挂着一块匾额写着张宅。

  没等刘锡命发问呢,老四开口说道:“这是张玉成张地主家的宅子,他们家有狗,咱们别靠太近了。”老三也点头说道:“就是,娘也说他们家不好相与,咱们看看便回了吧。”

  刘锡命闻言估摸了一下时间,母亲在家里应该也快把饭做好了,于是点头同意,牵着两个弟弟往回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