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毒妻不下堂 第一百九十章 扑朔

《毒妻不下堂》第一百九十章 扑朔

作者:石欢 字数:2771 书籍:毒妻不下堂

  严清歌他们来的时候只有五十人左右,回去的时候,队伍里却有了近百人。多出来的四十多人,是被他们从死人堆了扒出来的顾军伤兵。

  这些伤兵的伤口都不算严重,没有医药治疗也可以活下来,算是给他们补充生力军了。

  顾军部一千多人嚼用的粮草和用品,加上静王部原本就有的东西,即便被蛮兵掠走了一些,剩下的还很多。

  周教头这三个月缺吃短用怕了,搜刮的非常干净,造成的结果,便是每个健康的士兵,包括严清歌在内,都要一人看着三到五匹车辆。车子有两百辆出头,被牛马拉着,慢吞吞行进在草原和山间。

  为了防备被人看到,严清歌他们又只能选择晚上赶路,白天找地方躲起来。

  就算对地形熟悉,严清歌一行人赶回玉湖时,也是七月末了。

  他们离开了,岛上的人也没有闲着。玉湖小岛经过一番建设,俨然已经有了小小水寨的雏形。

  严清歌一去就是半个多月,如意一看到她,就扑上来抱着她抹眼泪。

  严清歌拍了拍如意的肩膀:“别哭了。这次我们出去带回不少粮草,大家可以不用挨饿了。”

  说是粮草,但其余日用补给也不少,这里面甚至有两大车棉花、布匹,和一箱子茶砖、半车酒,以及大批的调味品。

  看到这些东西,如意的眼睛都直了。

  “大……大小姐,你是怎么弄到这么多好东西的。”如意飞奔过来,眼睛快要从眼眶里瞪出来。

  转而,她欣喜的笑起来:“大小姐就是厉害!之前他们也出去探查过消息,可是什么都没找到,大小姐一出马,便弄到了这么多吃的、喝的、用的。”

  严清歌摇头道:“这次是我们运气好,守株待兔,才弄到这些东西,下次就这般好运气了。”

  这两百多车粮食和用品,大大解了岛上的燃眉之急。

  人多力量大,他们带回的物资很快就被归置整齐,分门别类的储存起来。

  严清歌出去这一趟,累得不轻,她身心俱疲,进了帐篷,倒头就睡。

  一觉醒来,已经是近黄昏了,她竟睡了一整天。

  严清歌坐起来,见屋里多了不少东西,如意正抱着针线,在门口就着余晖缝什么东西。

  她走上前一看,见如意在缝被面,问道:“如意,你缝这个做什么?”

  “是周教头送来的,他说青州冬天很冷,所以给咱们送来棉花和布料,让咱们缝几床被子。过几天还要我去教教别人怎么做,岛上三百多人盖的被子,我一个人可缝不过来。”如意停下针线,拉着严清歌进了屋里。

  “大小姐,周教头还送来了一箱子小玩意儿,好像都是笔墨古玩什么的,还有几本书在里头,说给大小姐消遣的,我也不懂,便放着没动。”说着,如意指了指角落里多出来的一口樟木大箱子。

  周教头倒是有心了,当时打扫战场那么忙,还不忘给她搜罗这些。可惜,她再也不像之前那么有闲情逸致。

  她随意打开箱子,见里面乱七八糟的扔了一堆东西,有瓶瓶罐罐,有笔墨纸砚,有几本蹭的乱七八糟的书,还有几卷画轴随意插在这些东西的空隙间。

  严清歌拿出一只镂花铜香炉,这香炉色泽温润,炉体很轻,炉壁用了繁复镂空的手法,显得并不薄,层次感十足。这是一只典型的前朝御制香炉,是几百年的老物件了,因为被人时时把玩的缘故,看着不旧。

  这种好东西,想不到在军中也能见到。

  严清歌随手将那东西递给如意:“这香炉底有长倒刺,用来做烛台插蜡烛刚好,拿去用吧。”

  如意也不知道这东西的精贵,哦了一声,看了看,欢天喜地道:“这倒刺用起来刚刚好,以后我们就不怕蜡烛放地上爱倒了。”

  严清歌又随手处置了几样东西——近千年前的青铜铭文大盘,以前是做皇家礼器用的,被她交给如意放在室内的地灶上做烤盘;精巧的宫造银花瓶,被当水罐;一只羊脂白玉雕成的无暇玉璧,被拿去垫了桌角,这桌子是士兵们自制的,手艺粗糙,桌腿长短不一,用起来总是晃荡……

  箱子里的东西越来越少,终于,轮到了那些画儿。

  严清歌思量着,这些画儿是拿来引火呢,还是揉一揉当草纸用?

  随意想着,她展开了一副画卷,顿时呆住了。

  这画无比的熟悉,分明就是当初她在京城时,被贼人偷走的那副卫樵的画。

  当时她家里养的小狗还叼下了贼人的一片衣服,她让炎修羽帮着查案,查来查去,没了后文。那画也没什么紧要的,她渐渐就不放在心上了,谁知道,竟在这个时候再次看到。

  如意见严清歌脸色难看,探头来一看,吃惊的叫了一声。

  这幅画在严清歌屋里挂过,如意也认得。

  “把剩下的画拆开。”严清歌脊背发毛,立刻抽出所有的画,递给如意一半儿,迅速的都打开了。

  那五六卷画全被打开了,每一副都是卫樵亲手所画。

  有的是花鸟,有的是山水,画风精致秀丽,清雅非常。

  严清歌的眉头却越皱越高。

  她对如意道:“去叫周教头来。”

  如意晓得这件事的重要性,立马奔出帐子。

  今晚拉回了这么多粮草补给,周教头正满面红光,和同袍喝酒庆功,被如意生拉硬拽过来。

  进了门,他还哎呦哎呦的揉着胳膊:“如意姑娘的指甲又长了。”

  严清歌没工夫跟他开玩笑,指着地上摊开的五副画,问道:“周教头,这些画是怎么回事。”

  “这些画啊,是我从严小姐庶妹的营帐里搜出来的。严小姐该不会是嫌弃这是你庶妹的东西吧。不喜欢烧了就是了,嘿嘿!”周教头对这些画倒有印象。

  他是个武夫,认识的字儿不超过一百个,画上题的名字,卫字他还认识,樵字就不晓得了。所以,他根本不知道这是大周叛徒的画。

  严清歌摇头道:“这五副画,我怀疑别有机关!”说着,她拿起当初在京城被偷走的那副,递给周教头,道:“这五副画,全是卫樵画的。这一副曾经是我的,去年我家里遭了贼,贼人值钱的东西一概没动,只偷了这幅画和我的一些信件。”

  周教头的酒意立刻醒了三分。

  他接过那画,认真看了半晌,什么也没看出来,索性席地而坐,和严清歌、如意一起研究起这画到底是怎么回事。

  三人看了许久,都看不出来名堂,眼看深夜了,严清歌对周教头道:“周教头,时间不早,你回去歇息吧。这些画放着,一时半会儿也丢不了,我们慢慢琢磨就是。兹事体大,还希望你不要随便对外人说。”

  周教头颔首应下,出去了。

  这五副画的秘密,严清歌怎么看都看不出来,连练箭法时,都受了些影响,不再像之前那般箭无虚发了。

  严清歌明白,这件事不解决,会成为她的心结。

  这日,从练武场回来,严清歌拿凉水洗过脸,喊来如意,道:“如意,你去和周教头说,将当日我们救回的伤兵全叫过来。”

  说来也怪,那日他们救下的人,全都是顾军,没有一个静王军之人。兴许静王军中有人对这些画知情,但这条线索显然没法找了。

  不多时,周教头跑了过来,问道:“严小姐,你叫那些人做什么?”

  “我想再问问那晚三军作战的情况。”

  “哦,这好办,我早就一个个和他们谈过了,里面大部分人都只顾闷着头打仗,知道情况的不多,我将知道情况的几个唤来就是。”周教头说道。

  不多时,周教头带了七八个士兵过来。

  回到岛上后,他们知道了严清歌的女子身份,又有周教头耳提面命,加之原炎军对严清歌无话不从的态度,让他们也跟着对严清歌无比恭敬。

  行过大礼,他们站在旁边,等着严清歌问话。

  严清歌道:“你们可有谁看到了那名蛮将的脸。”

  “回严小姐,我看过!那蛮将生的非常好看,若不是一身都做蛮人打扮,身材非常高大,脸上也涂了蛮人的花纹,我差点以为那是我们大周人。”

  “他是如何种好看法?”严清歌问出口,又觉得不妥当,又道:“是不是带有一种儒雅之美?那人是不是头发很黑,皮肤很白,瞧着给人的感觉,像是一幅水墨画儿。”

  卫兵皱着眉头想想:“他长的是像是一幅画儿里的人物,可是不大像水墨画儿,像是彩画儿。”

  严清歌给他绕糊涂了。

  她本来疑心那蛮将是叛出大周的卫樵所扮,可是卫樵这人的气质,怎么都和彩画儿不搭。

  “那严淑玉和那个蛮将说了什么,你们可听到了。”

  “没有!那个妖女和蛮将说话的时候,我们已经战败,远远的根本听不清楚。后来,有个蛮人将妖女绑在马上带走,路过我身边时,我听到妖女喊,说什么叫人顾念旧情,不要伤她的话,才觉得妖女和蛮将认识。”一人回道。

  “可那蛮将说的分明是蛮话!”另一人辩驳道:“我亲耳听得那蛮将高声用蛮语指挥北蛮兵。我看,那个妖女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

  严清歌越听越糊涂,而那些死里逃生的兵将们,因为各自当初看到听到的情况不同,而争辩了起来。

  事实如何,真相又如何,扑朔迷离。难道,那个蛮将真的是土生土长的蛮人不成。

  ...

  ...

  (天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