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之完美人生. 第521章 惨样

《重生之完美人生.》第521章 惨样

作者:百里荒芜 字数:2649 书籍:重生之完美人生.

  白玉离开后,谢长渊便盘坐在大树下面,他闭上双目,身躯佁然不动,好似一尊铁像立于此地。

  “呼...嗬....呼..嗬...”

  他呼吸绵长,按照古法记载的小乘呼吸法进行吐纳,此法能够通过呼吸,调动体内气血运转,战斗时爆发巨力,同样能够修补恢复自身的钢铁之躯。

  自从接触到了“血管”这一新的概念,谢长渊很快就能感受到体内的血管存在,如今使用呼吸法加深感官,慢慢的,他已经能够感受到体内几条最为粗壮的血管。

  这些最粗的血管,分别分布于颈部和四肢,它们似乎有共同连接到的地方,那就是心脏。

  谢长渊听着自己的心跳,同时感受着血液的流动,心脏每跳动一次,血液就会有明显的涌动感,二者互相配合,将血液以及体内的庚金之气调动起来,流淌全身。

  慢慢的,谢长渊沉溺在这种感觉当中,宛如心脏化作战鼓隆隆作响,血管中的血液宛如江涛汹涌,而在这一过程中,谢长渊的感识也在慢慢深入,逐渐的,他从几条大血管沿伸出去,进而感受到了那些细若针织的血管。

  血管分布宛如枝叶开散,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限,密密麻麻,细不可查却又遍布全身,其复杂程度远远超乎了修行者的经脉分布。

  而谢长渊近乎忘我的状态,在此方面越发深入浸淫,久而久之,他几乎能够在脑海中观想出体内的血管图。

  “呼!”

  谢长渊心跳都然加快,引起体内气血翻涌,而在此时,血液流动的速度也在加快,一股蛰伏体内的力量正在慢慢唤起,他的体表也在此刻转变成了烙铁一般的赤红色,身边隐隐有滚烫的气墙形成涌动,高温弥漫出去,四周的草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干枯。

  “原来如此”谢长渊心中道。

  他已经摸透了血管内的所有动况,自从打熬出金刚不坏之身,他还是第一次如此明了的看清自己体内的情况。

  由此可见,“血管”一说属实。

  谢长渊睁开眼睛,体表开始慢慢恢复为铁青色,他从地上站了起来,发现身后一棵大树已经在他方才的影响下烘成了枯木,生机全无。

  他抬起手掌,看着自己的手心,目光宛如洞穿了皮肉,能够看见自己手中分布的血管,以及其中流转的庚金之气。

  “看来以后需要收集一些特殊金铁了。”谢长渊目视远方。

  按照广济和尚的说法,金刚不坏之身还有精进的空间,那就是金铁中的特殊庚金气入体,调动奇特属性为己所用。

  南方的宗门内,还有更为高深的紫府境、元婴境甚至化神的强者,这都是他目前无法匹敌的存在。

  既然有了道路,谢长渊心中久久埋藏的忧虑也在此刻荡然无存,原先,他打熬金刚不坏之身最多也只能媲美一个武神境炼体狂人,一旦碰上两个那就只有逃跑的份了。

  现今他需要在旅途中收集有用的金铁,以这种违背常理的方式提升自己的实力,再往后,或许也能和那群道门仙人一战!

  谢长渊微微一笑,旋即一步踏出,身影宛如化作一缕青烟消失原地,下一刻,他已经出现在一百丈之外。

  .....

  宋国的京都名为汴梁,乃是万里江山的中枢所在,此地汇聚达官显贵,富贾豪绅,行走在大街上的人十个中就有三四个家中有人在京任职京官的,只是职位大小之分不一样而已。

  天子脚下,汴梁城的繁华程度远远超乎其余城池,不论白天黑夜,街道上永远是车水马龙,来往人群络绎不绝,处处皆是香软红土。

  只不过,这座千年的古城最近有了些许变化,这或许和当朝皇帝赵朔即将下定的一道圣旨有关。

  街头上,偶尔会出现一些披着奇异蓝色斗篷的人,他们派发着一种比文人手中宣纸还要细腻精致的纸张,上面印着一排最为醒目的四个字,就是“十二神宫”。

  他们来往于街头分发传单,过往的人大多都很好奇这种从未见过的精细白纸,都会接过来仔细观阅,在他们对纸张的工艺啧啧称奇的同时,也会对这个名为“十二神宫”的组织有所好奇。

  几天的时间,整座雄城足足几百万人口,没有一个不知道十二神宫的存在。

  有人预感,宋国要发生大事了。

  果然,没过几天时间,汴梁城东西两处就建起了两座高台,每天都有两名身披蓝色斗篷的老人盘坐于此,宣讲十二神宫的教义。

  教义很短,也很好理解,不需要一个时辰就能诉说完毕,可是每天登台宣讲的人却乐此不疲的说了一次又一次,而总有些人如同魔怔一般,站在台下一站就是一天,听得如痴如醉,甚至有个别极端的,听完更会欣喜若狂,立马回家取出全副身家打算捐赠给十二神宫。

  持续几日,十二神宫已经成为官僚场所、富家庭院乃至于街头市井必谈的话题,汴梁城的百姓对于十二神宫的印象也在越发加深。

  一天夜里,东城一座占地不小的府邸内。

  府内装饰堪称浮华,雕梁画栋,青砖碧瓦,屋檐的制式更是皇室子弟才能使用的庑殿顶。

  由此可见,这座府邸的主人身份不俗。

  一间书房内只点燃一盏油灯,一名衣着华贵的年轻女子静坐在案前,手中捧着一本全国女子都需通读的《女诫》。

  只是,女子看这本书的时候,嘴角往往会挂起鄙夷的微笑,时不时冷哼一声,似乎只是一时兴起拿来看看,完全只是找找乐子而已。

  年轻女子的面相极好,生有一双标准的丹凤眼,眉若弯钩,肤如凝脂,眼角一颗泪痣,眉间一朵红花印,宛如画卷走下来的福泽仙子,标致艳丽,冷艳高傲,却又带着与生俱来的贵气。

  她粗略翻看了几页《女诫》,仿佛没了兴趣,直接丢到了一边,然后拾起了另外一本《诗集》

  诗集,并非上古先贤流传下来的绝世佳作,而是现今盛行于世间的才子新作,这名女子似乎酷爱诗集,一本《女诫》完全拿来消遣看待,却对这诗集看得津津有味。

  偶尔看到算上佳作的,还会不经意轻声朗诵几遍,然后才会满意的翻读到下一页。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女子眼前一亮。

  她细细品读这首诗,只觉得这首边塞诗的悲壮气势令人动容,前两句描绘万里疆场的苍凉悠远,以及士卒一去不复返的悲壮,体现出深刻的厚重,而后两句则是无尽的感慨与坚定,却又好似感慨叹息,最重要的还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爱国之情。

  女子似乎从未见过此等佳作,翻书的手搁置在案上,美眸久久流连于这首边塞诗。

  “此诗甚佳,只是这飞将是谁?龙城、阴山分别指的又是何处?”女子在脑海中回忆,似乎从未在史书典籍里面见过这些词汇。

  一时想不出来,女子也就不再多想,只是看见书角处有署名,此诗的作者乃是锦衣卫正五品千户徐七的亲侄子,名叫徐安。

  “改日定要见上一面。”她默念道。

  女子收起书籍,但是精致面容上还带着笑意,似乎还在回味那首秦时明月汉时关的佳作,心中没来由的有些欣喜。

  正在她闭目养神的时候,书案前,屏风之外却忽然凭空洒落一阵花瓣雨,紧接着在花瓣中出现了一道高挑的倩影。

  此女出现的十分不合常理,只见她赤着一对玉足,身材火辣,容貌绝美,身披赤红色薄纱衣裙,隐约浮现的玲珑身段令人心生火热,胸前雪白的半露酥胸更是让人直欲喷鼻血。

  她莲步款款,看似在行走,却两脚不沾地,仿佛地面太脏,根本不值得一对精致完美的玉足触碰。

  此女,正是与谢长渊有过一面之缘的神花教圣女。

  而此时,她却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了这名身份不俗的女子的书房内,俏丽的脸蛋上浮现出微笑,可称风华绝代,媚意天生。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