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明海风云 37 最坏的打算

《明海风云》37 最坏的打算

作者:雾霾下的阳光 字数:1879 书籍:明海风云

  吴道福除了操练琉球水师之外,他还有一个任务,那便是有条件地去经营东倭萨摩蕃所“租借”给洪门的那个无名小岛。

  小岛陆地方圆数里而已,因为岛上聚居海鸟众多,被当地倭人叫做海燕岛,不过因为属于珊瑚岛礁的关系,在未加修整之前并不适合停靠大型船舶。

  但是这难不倒有水泥这个建筑神器的洪门团队,当初李天养提供水泥给吴道福新建西表小港,同样也是想要他利用水泥在这座海燕岛上修建一个可以提供船队停靠的码头。

  既然从倭人手里搞到了这么一个岛屿作为租地,李天养自不会想要它就这么空置着,大元岛那边来人太过遥远,但实际吴道福的西表小港却离此不过十天左右的航程,远比洪门那边来得便捷了。

  之所以想要在萨摩蕃的海域上安插这么一个钉子,李天养也是希望能借此时刻关注倭国这边的动静,以防他们又有什么其他坏的打算。

  有了这个港口,吴道福的水师船队也能顺理成章地,时不时地跑到这里来溜达一圈,同时对洪门的远洋船队提供安全护卫。

  萨摩蕃内里具体对于这份憋屈的协议有没有其他的想法,李天养他们还不是很清楚,但是通过这份协议,洪门跟倭国如今的实际掌控者,江户的德川将军势力,有了深入的联系。

  自万历年间,统一倭国诸大名的丰臣秀吉,劳师动众入侵朝鲜,最终为大明朝和朝鲜的联军打得惨败之后,这随后冒出来的德川家却是对大明朝展现出足够的恭敬。

  而洪门上下如今也算得上是大明朝庭当中的一员,李天养更是官居从三品的武官,坐镇大明朝与倭国极近、极便利的福建海域,其麾下的水师队伍更是实力强劲,对我国都有很大威胁。

  因此,在德川家使者出使萨摩蕃归来,将这一路上关于洪门舰队的实力见闻,和自己收集到关于洪门的情报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大致的认识以后,此刻执掌德川幕府的将军德川家光听取了幕僚的意见,对洪门施以友善的态度。

  洪门的远洋贸易船队能够自由进出德川幕府实际掌控的各大港口,与德川家的人进行贸易,这是许多大明商号都得不到的待遇。

  归根到底,这都是源自于洪门的实力缘故。

  可是即便倭国如今与洪门有着和谐的相处之道,李天养依然没有办法无视倭国人的狼子野心,其中少不了出于后世那一段黑色岁月的见闻,让李天养对倭国有着强烈的敌视之意,但是同样的,也少不了对倭国蕴藏丰富的巨量白银、黄金的觊觎。

  倭国人敢对朝鲜动心思,那凭什么洪门就不能对倭国动歪心眼呢,大元岛虽然孤悬于海洋之上,未来主掌华夏疆域的大清朝女真人,现在还是一只旱鸭子,连东江岛上那一支深入敌后的孤军都收拾不了,真要是李天养最后决定不归附大清朝的话,短期内恐怕这大清朝也对洪没有办法。

  但是李天养总是喜欢未雨绸缪,现在的他野心随着洪门的强大渐渐增长,可在私底下,他却已经开始细细计较起各种选择之后的后果了。

  真当大明朝覆水难收之后,洪门依托海洋和强大水师,独立于海洋之上,是李天养现在最乐观的期望,不过他却担心大清朝要是对大元岛动武的话,他们的压力将会极大。

  华夏大陆的底蕴在那摆着,就算女真人现在是只旱鸭子,没有一支水师队伍,可真当他们掌控了华夏庞大疆域,以举国之力建立起一支水师队伍来,实在不要太简单了。

  而与参机处成员们时常的讨教中,李天养得到了一个关于大元防御的重要结论。

  想要做到大元岛的安全,那便需要洪门能够完全掌控两道防线:其一便是最大元岛与福建之间最外围的一座岛屿,金门岛;还有一道防线,便是洪门已经掌握在手中的澎湖群岛。

  只要这两处岛群能够死死掌握在洪门手中,加上洪门自己强大的海上实力,可以说洪门守住大元岛有了七成的把握。

  只是这个结论看起来很简单,但是真要施行起来,却是非常的难,而且还有一个重要的连带关系。

  金门岛隶属于福建中左所,也就是后世的厦门,彼此仅有区区十里地的海域距离,彼此甚至遥遥相望都能看到彼此地平线,随便一艘渔船都能到达金门岛上,更别说其他的大船了。

  在冷兵器时代还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女真人甚至都不需要太专业的水手架船,便能将身经百战的精锐战士们投入到金门岛上,占领金门。

  而澎湖群岛最外围的岛屿,距离金门也不过一百多里地的距离,好在有这个海峡存在,让李天养不至于失去对抗未来女真人的底气,更让洪门水师队伍有了施展的舞台,否则李天养是想都不敢想要自立一方的。

  不过金门这最外围防线的失去,会使得未来女真人能够以此为踏板,更加容易地接近,并攻击到澎湖群岛中来。

  若是连澎湖群岛都被未来大清人掌控了,那么不好意思,大元岛也不可能守得住了,这大元岛最近的海岸线,距离澎湖群岛,也就不过才五六十里海域罢了!

  未虑胜先虑败,若是就局势真到了那种危急时刻,那么李天养就需要未自己和身边的同伴们找到一条退路,而倭国和琉球王国便成了洪门的首选目标。

  比大元岛距离华夏大陆更远,更容易抵御未来大清人的绞杀,同时还有着不错的人口基数和海洋贸易基础,这些都是洪门未来退路的很好选择。

  相比之下,倭国比琉球王国更加强大,但是也更加富庶,和具有发展前景;而琉球王国土地面积太小,岛上物产也不丰富,虽然其实力以现在的洪门都能具而有之,但是也因此让李天养有些不屑于以此作为退路。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