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明海风云 191 招安

《明海风云》191 招安

作者:雾霾下的阳光 字数:1974 书籍:明海风云

  沈有容其人,实堪称一代英豪,足以流芳百世的军事将领。只是可惜他的功绩,更多在于不被大明王朝所看重的大元岛,也就是明朝官府别称东番之地上,所以当世之时功绩不显于世,也算是这个时代的悲哀。

  大家熟知郑成功其人,奉其为华夏之民族英雄,盖因他从荷兰人的手中收复了台湾岛。但是大家所不知道的是,当世之时,还有一位将领,三拒外敌于台湾之外,功绩不下于郑成功。

  万历三十年东,倭寇侵犯大元岛,正直沈有容驻守福建,他尽起麾下三十二艘战船,拼死出海与之一战,最终将其全歼于岛上。

  又万历三十二年,荷兰东印度公司首领韦麻郎率三艘巨舰,驱逐大明澎湖水师,登上马公岛,妄图与佛郎机人一般定居澎湖。当是时,沈有容将军以一舰前赴马公岛面见韦麻郎,指陈利害,严正晓谕,不费大明一兵一卒便迫使韦麻郎退兵。甚至临去之前,韦麻郎还请画师为沈有容作画,留念以示尊重。

  而最近的一次,则是万历四十五年,倭寇村山等安奉倭国幕府德川家康之命,率十三艘战船入侵大元,其间经琉球之时遇风险失散,大部流于福建附近岛屿,滋扰周边民众。又是沈将军临危受命,先震慑制服倭寇石道友一军,在起兵南下,将倭寇围于东沙岛上,生擒倭寇六十九名,也是大明朝中生擒倭寇最多的一次。

  可惜的是,将军虽然战功赫赫,可却也因此惹得周围官僚眼红,不但不以军功赏他,反诬陷他通倭等莫须有队伍罪名。故此,虽然诬陷之事并我实据,但将军也未能得到朝廷嘉奖。

  然则作为盘据大元岛上的势力,李天养却是对这位将军的所作所为耳熟能详,甚至在心底暗暗佩服崇拜这位气魄如虹的将军。可让他断断没有想到的是,这么一位让他崇拜的将军,却亲自到访鸡笼港,与他交谈,使他有种受宠若惊之余,不无泛起几分担忧与恐惧。

  人的名树的影,作为一个日理万机的大明朝官员,从来都是往来无白丁的交际下,孤身犯险前来大元岛,其中意味,不得不让李天养有所提防:“大人这话说得却是差了,这大元岛,上并不隶属于我大明朝管辖,下又无实际之主人,我等乡野之人开发利用,好像并无犯我大明律法吧!”

  李天养一言,却也恰好说到了老将军的痛脚,使他质问之色不由一滞,脸上面色稍变即逝,恢复沉静。

  老将军军旅生涯数十载,眼界见识自然非比常人,当初他多次为大明朝挡下觊觎大元岛的多方势力,正是看中了大元岛在航海时代对于大明朝的巨大作用。

  奈何大明朝中从上至下,并无一人对这么一个孤悬海外的蛮荒之岛产生任何的想法。虽然沈有容也曾向上官极力建议将大元纳入到福建省内,可总被巡抚大人以各种理由所推脱,致使大元至今仍不被大明朝所承认。

  “东番一直都属于我大明势力范围,绝不容许任何个人和团队染指,所以老夫劝你还是赶紧离去,否则别怪老夫不客气!”老将军虽被李天养说到痛处,但是多年官场生涯没点城府那可是混不下去的,因此径直将自己来意说出:“可别忘了,你们洪堂当初起家之时,可也是做过海寇之事,我大明王朝对于海寇之流,可向来不会心慈手软的!”

  “将军,自我洪堂成立以来,不但少有滋扰沿海,并且一直致力于清剿周边沿海之海寇,保一方之平安。这些事情,本身应该是您大明水师之事,可我到想问问,国家收我等百姓赋税于军事,军队为何却不能保我等百姓安居乐业?”李天养沉着脸,失声痛斥道:“连年天灾人祸,百姓流离失所,士绅官商却是趁机大发其财,收容兼并流民、土地为其所役,官府又做了什么?”

  “好,官府有难处,国家有难处,那么我等百姓就自谋出路好了,开荒拓土、接引流民,我大元岛上万余乡亲离了明朝之地,难道就不属于我大明子弟吗?若非活不下去,我们又怎么会离乡背景的来到这乌烟瘴气之地求存呢?”

  一连几个责问,却是李天养这些年对于大明朝许多不满的发泄,让老将军的脸色益发有些难看:“老夫只是一名军人,政治上的事情我不懂,也不理会,但我想告诉你的是,为了你的家人亲属计较,我劝你们还是遣散了这岛上流民,回归家乡好好生活的好!”

  “回家?我们回家倒是简单,反正到哪里都不会饿死,但是将军您敢当着如今我鸡笼港中数千的乡亲们说这句话吗?抑或你能做出保证,让他们归乡以后,能够有田地可种,有房屋可居?”李天养嗤笑一声,当即向老将军提出几个要求:“只要将军保证以上几点要求,我等立即遣散百姓、部众。”

  “国家自有国家的难处,不是我等军人所能评说的,我也不能做出无法兑现的承诺,蒙骗你等。”深老将军黯然,对于李天养所提要求,他连一件都都做不到,国家糜烂之局,士绅官商普遍的勾连为奸,他的耳目并不少,如何能不知道这些事情呢。只是可惜他只是一介武官,国家民生大事他是掺和不了,也改变不了,他唯一能做的,只是保这福建一方水土的平安,免遭刀兵之苦,就已经是他尽到的最大职责了。

  两人越说越是激烈,李天养把憋在心中对于当世之时的诸多不满纷纷脱口而出,而老将军则依着这些年行走官场的所见所闻,向李天养阐述着官府的不易。一时间屋中争论之声四起,其中自然少不了对于官场、王朝弊端的抨击与回护,好在曹勇义早就被打发了出去,屋中只有李天养、沈有容两人在场,倒也不觑被人告小状之豫。

  随着争论时间渐长,不知不觉,两人竟然闭门相谈足有半日之久。

  “只是你们啸聚海外孤岛,收留本该居于内陆,为我大明朝耕种土地,抚养子弟的百姓于岛中,所作所为,也称不得是国家之福。”沈老将军本以为一介布衣出身的匪众之流,多是贪婪好财之辈,但是一番交谈下来,倒是真让他对眼前这个年不过二十的年轻人惜起才来:“不如我给你们指条明路,弃暗投明,为我大明朝所用如何?”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