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明海风云 88 事有不如意

《明海风云》88 事有不如意

作者:雾霾下的阳光 字数:2459 书籍:明海风云

  第十七章 (1)

  大明寺的香客比游客多,也是最近几天,游人最多的一个风景区,香客不受紧张的气氛所左右。

  透过食厅左首的明窗,可看到百步外大明寺的宏伟山门,几株银杏矗立如巨灵,游人面目依稀可辨。

  “人的信心非常奇妙,所以说人定胜天。”

  赵辛喝了一口茶,盯着宏伟的大明寺像在自言自语:“当然,人定胜天这句话并不可靠。那只是给失败者的鼓励而已。我有信心获得贡船的皇贡,投入无穷精力,甚至出生入死,信心十足;最后,仍是一场空。聊可告慰的是,我曾经看过船中的金箱银锭。有些人根本不知也没有看到财物,便枉送了命,那些死了的人也信心十足,但胜不了天,天注定他们没命享受这笔不义之财吗?”

  “辛哥,你意何所指?”赵英华问。

  姑娘自称姓赵,同姓之间不便称赵兄,两人年岁相差不远,因此姑娘不着痕迹地称他辛哥。

  赵辛对她颇有好感,把她当成需要保护的小妹妹。

  有时,干脆叫小妹妹。

  “我是说唐朝在大光明寺,做了十年住持的鉴真和尚。”

  他指指不远处的大明寺:“他立志到委奴国传教,先后五次都失败折返。第六次眼疾将盲,竟然到达委奴国竟此全功,成为委奴国佛教的大宗师,也把中土文物灌溉东瀛。结果,数十年前东南海疆,倭寇屠杀了咱们百十万同胞。这位大和尚的信心,对咱们到底是祸是福?大和尚的信心成功了。是胜天呢?抑或是逆天?”

  “这一类的疑问,谁也无法解答。”

  赵英华摇头苦笑:“也许,该向天求解。你认为鹰扬会那位锹会主的消息,可靠度有多高?”

  “那混蛋工于心计,鹰视狼顾,非常重视自己的利益,知道在生死关头,该往哪一边站。”

  他被英华姑娘巧妙地转变话题所导引,回答转变的话题:“他所供给的消息,应该不会有假,真实性不容怀疑,那些消息不会损及他的利益。但其中的重要细节,他隐瞒了一些旁证以留后路。”

  “你是说……”

  “三叉河那条河,有心腹在府城活动,水蜈蚣就是其中之一。我知道的另一个,就是雷塘史家的史百万史富。这个人来历不明,是雷塘的大地主豪绅,连府城人士,也不知道史百万会武功,众所周知他不是江湖人,也不与江湖人士往来。鹰扬会的人,可能发现一些秘辛。因此锹会主说出河豚冯在芒村南汇角有知交,我就知道他一定知道,河豚冯与水蜈蚣史百万的交情,隐瞒可能另有用意,或者替自己留一条后路:等候机会夺取贡船。”

  “你如果科错了……”

  “应该不会错。”他说:“雷塘有小河直达湾头,贡船夜间驶入雷塘十分隐秘。那一带河溪纵横,大小湖泊水塘星罗棋布,地势隐蔽,村落甚少,船驶入芦苇获竹深处,躲一年半载也不易被人发现。未牌时分,出其不意直趋雷塘史家,必有所获。如果落空,再到三叉河 盯着绝剑那些人。”

  “哦!你的打算和行动,从不事先告诉我。”

  英华感到失望委屈:“到现在才透露你要找杭教主的朋友,或者找贡船,我还以为是来游蜀冈名胜呢!该带剑的。”

  “不能事先告诉你。”

  他郑重地说:“多一个人知道,就多了一分走漏消息的危险。杭教主信任我,全盘策划只有我知道如何执行。自始至终,劫船可说完全成功。结果,成功了才出意外。全盘计划只有三个人知道。仍然发生了意外,毛病可能出在杭教主或陈门主身上。要不是他们早有打算故意制造假象。安排另一些人把贡船转手,就是不小心把计划透露给朋友,被有心人不费吹灰之力把船夺走了,小妹,不是我不信任你,而是……”

  “我知道,怕万一我落在有心人手中……”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既然扮演亡命,就必须付出随时皆可能出生入死的代价。当然,你跟着我,我会全心全力保护你的安全,甚至会和你生死与共。但情势不由人,连老天爷也不敢保证苍生的生死祸福,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所以我希望你回到你爹身边。我保证如果夺回贡船,分给你一半,我不是小气鬼。”

  “我明明白白告诉你。”英华转忧为喜,脸上有慧黠的笑容:“假使你夺回贡船,我立即离开你绝不沾手任何财物。我喜欢你。可不想和你一起背钦犯的滔天罪名,嘻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她最后一句话,是模仿他的口音说的,居然相当神似,仅嗓门不够浑厚而已,腔调却维妙维肖,表示心中愉快。

  “呵呵!轮不到咱们做钦犯,除非找到贡船之后,搬金银时被钦差府的人抓到,当堂人赃俱获。”他也欣然大笑:“问题是,走狗们发现我搬金银,能否活着胡说八道。我也会玩灭口的游戏,绝不会像杭教主那些人那么差劲,抢到的贡部还没完全控制,就迫不及待杀我和绝剑灭口,结果一个也没杀掉,后患无穷。”

  “绝剑召来了一大群高手,你为何不接受我爹协助?我爹也有不少朋友……”

  “不,人多了就被人看成真的强盗了。”

  他掏出两吊钱结账:“天色不早了,该走了。”

  “雷塘?”

  “对,雷塘。雷塘史家,史家的人往来府城,通常南行进出北门,那条路一定布了眼线,甚至可能有埋伏。所以我绕道蜀冈,从他们的宅后接近。”

  小河弯弯曲曲;有时需自行牵曳小渡船。

  沿途小村花木扶疏,竹篱茅舍别有风味,小河中鹅鸭悠游,田中菜花有如一片金海,几声犬吠鹅呜,打破四周的沉寂。

  在这里,看不到人间丑恶的一面。

  两人像观赏风景名胜的游客,泰然自若过了一村又一村。

  几乎所有的小村都名实相符,一二十家农舍具体而微,小巧玲珑别有天地,令人觉得此 身已在图画中了。

  如果这时想到刀光剑影,简直是罪过。

  小径傍着小河,杨柳依依轻拂着河面,偶或一声水响,鱼儿跃出水面。要不就是绿影如箭,翠鸟惊鸿一瞥冲入水中,衔着小鱼冲天而起。

  前面路左出现一座有五六户人家的小村,四周杨树成林,另一侧翠竹摇曳,每家屋前皆有果树成荫。

  首先入目的是几个小童,在村口的树下,好奇地目迎陌生人,不住喝止几头狂吠的家犬冲出。

  路右的小河形成湾流,河面似乎扩张了两倍,水流舒畅缓慢,距岸两三丈清澈见底,可看到深绿色的茂密水草随水摇曳。以外水色碧绿,深度难测。

  面对村口的小土堤一段,砌建了三丈长的石级码头,有几位村姑在洗涤衣物用具,仅瞥了两人一眼,便相互叽哩呱啦以土语交谈,十分悦耳,两人似乎一个字也没听懂,不知道她们到底谈笑的内容是什么。

  “这里应该是雷塘了。”英华自以为是:“但分明是河呀!”

  “还在前面。”

  赵辛曾经打听沿途情况,向前一指:“这条河是淮子河的一支上源。雷塘是两座塘,上塘长宽六里,下塘七里。这里的塘,皆可流入小溪河,经常沧海变桑田,淤塞不久又重浚挖掘。我想到的是……”

  “是什么?”

  “淮子河发源在西南的仪真县境,支流与源头甚多,这一段河宽水深,可能有支流通湾头,贡船应该可以驶入,更可藏匿在某些河湾芦获深处,搬走秘载的贡物,拆了沉入泥淖便没有痕迹可寻?”

  “向洗衣的村姑问问看。”

  谈说间,距村口的岔道口已不足三十步,村姑们的悦耳笑谈声清晰可辨,不时有村姑伸手向他俩指指点点,像在评头论足,笑容暧昧而美感十足。

  “你听得懂她们的扬州土话?即使她们有些人曾经入府城,也不会用官话和你交谈,说不定会作弄你。”他不想惹麻烦:“如果引起村内男人的疑心,指咱们调戏妇女,那就很不妙,有理说不清。走啦走啦!”

  “说得也是。”

  赵英华的确听不懂姑娘们的话:“我们家的乡间也不说官话,外人也听不懂。陌生的外地人,没有地方藏匿,江湖亡命没有活动的空间,只能在通都大邑城市为非作歹。”

  “哦!你家在何处?”

  赵辛信口问:“呵呵!说不定你是我赵家这一支的分派呢!”

  “江西。”

  赵英华也信口答:“不会和你同宗,我肯定。”

  “你的家……”

  “京师真定府赵州,我的官话天下大可去得。天下各地真有成千上万种土话,有些地方东村与西村的人,说起话来也有如鸡同鸭讲,听不懂就大动肝火。咱们这些江湖亡命,要找地方逃灾避祸真不是易事。”

  他一面说,一面察看小村:“住在这里享受田园之乐,确也像置身世外,生于斯死于斯,少却许多红尘烦恼。可是……”

  “可是什么?”

  “烦恼来了。”

  “咦!你是说……”

  “村内卧虎藏龙,有人要出来了。”

  村口距道路约五十步,外缘果林翠竹围绕,仅能从枝叶缝隙中,偶或可以看到房屋的形影。

  除了可看到村口的小童家犬之外,不可能看到村内的人影。看到小童和在码头洗涤衣物的村姑,怎么也看不出任何警兆。

  可是,他看出气氛不对,凭他的经验与锐敏的目光和感觉,他看到先兆。

  码头东端河岸,泊有几艘有小蓬舱的代步船,也可装载农产。后段的小篷舱前后没有舱门,从前后看,一目了然;从横方向看,就看不到舱内的光景了。

  果然所料不差,村口西侧枝叶摇摇,钻出四名村夫打扮的雄壮大汉,但左手皆握有连鞘刀剑,脚下一紧,堵住了他俩的退路。

  前面两艘小船内也跳出四名大汉,打扮相同,两起落便堵住了小径,进陆堵住了。

  后面洗衣的村始一阵乱,纷纷收拾器具向村口飞奔。

  前后夹堵,他俩如果抵挡不住,唯一的活路是小村,跳河是死路一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