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明海风云 195 大军杀近

《明海风云》195 大军杀近

作者:雾霾下的阳光 字数:1861 书籍:明海风云

  豫章郡位于周天江水之南,物阜民丰、鱼米之乡。

  郡中有一小县,名靖安,人口税收在郡内诸县中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县尊姓于,治政四平八稳,既不是两袖清风,也不过分盘剥扰民,官声尚可。

  只是一个月前的一个中午,光天化日朗朗乾坤,县衙后边儿于县尊的私宅里突然传出一阵打雷般的轰鸣,瞬间传遍了全城。

  随即院门前一株很有些年头的龙爪槐轰然折断,砸塌了一段院墙。

  事后住在附近的街坊全都信誓旦旦说,当时于县尊家里除了雷鸣,还传出了兵器的碰撞声、念咒声、怪叫声。

  这之后县尊老爷闭门谢客,已经一个月没有坐堂理事。

  院墙自然已经重新砌好,倒下的老槐树则被劈成了柴火。

  然而在全县城百姓心里,那座宅院连同住在宅院里的县尊老爷,统统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有好事者称于县尊是鱼妖所化,被世外高人发现,出手给打回了原形,所以无法见人。

  也有人传说于县尊才是得道真仙,用飞剑和神雷打杀了年久成妖的老槐树精,结果自己也元气大伤,所以才闭门修养。

  不管真相如何,在县尊老爷不理事的这一个月里,县城里的治安竟是出奇的好。

  这一天,日上三竿,天朗气清。

  一个身穿白色粗布衲衣、脚踩芒鞋的年轻和尚进了城。

  年轻和尚长相普通,但眉眼很是顺眼,五官分开来看并不见得好,合在一起就很协调,让人觉得善良可亲。

  他的皮肤很好,这里说的很好,不是指女人和孩子那样白里透红的水嫩,反而有些泛黄,但是很柔和,像暖玉般温润,像月光般皎洁明彻。

  他先从街边的一间店铺里讨了碗清水喝,跟着问明了县尊老爷的居处,才不慌不忙地往县衙的方向走去。

  每当路边的百姓向这个气质特异的年轻和尚投注来好奇的目光,他都会报以温和的微笑,脚下却绝不停留。

  要在一座小小的县城里找到县衙后宅并不困难,年轻和尚很快来到了一座宅院前,院门前留有一个挺新的大树墩。

  他蹲在地上盯着树墩看了半晌,才去轻轻叩响院门。

  不知他跟门内的老仆说了些什么,片刻之后,连前来探望的县内官吏和豪族富贾都一概挡驾的老仆就打开了院门。

  年轻和尚一路跟着老仆进到内堂静室,见到了几乎被JA县百姓捧上神坛的于县尊。

  于获麟三十出头,面容清癯有文气,身上穿了一件旧青衫,相比之下更像一位教书先生,而不是享一县供养、掌百里水土的JA县父母官。

  他的脸色有些苍白,但眉宇舒展、目光平静,上下审视了一番年轻和尚,温和道:“听闻小师傅来自伽蓝寺,号称周天丛林中神异第一?”

  年轻和尚双手合十:“小僧正是伽蓝寺僧人,法号十二,鄙寺乃是伽蓝菩萨道场,却并不敢妄称神异。”

  于获麟微露惊讶之色,摆摆手道:“十二小师傅不必多礼,今日登门,不知何事?”

  有个古怪法号的十二和尚微笑道:“为施主门前老槐中所藏之物而来。”

  于获麟脸色大变,似是想到了什么,怒道:“你们还敢来!”

  他把青衫长袖一卷,就见一道青光从中飞出,直射十二和尚眉心。

  十二和尚飞身而退,同时右手在身前画了一个圆,其圆如镜,泛着清白色的光芒,一如他的肤色般明彻。

  当!

  声如撞钟。

  于获麟怒哼一声,青光再次飞射,钉在凭空出现于空中的圆月上。

  十二和尚腾空而起,双手抱月。

  圆月泛起水一般的波纹,如泥沼般包裹住绿光,任凭于获麟如何催动,青光都动弹不得。

  失去速度的青光显露出了真实形体,是一柄小巧的青铜戈,长仅一寸,造型古朴,戈身上满是积年的铜锈。

  十二和尚犹有余力,张口赞叹道:“一个月就能驭器,威力也堪比灵感中期的宗师,真是了不得!可惜施主不懂修行,强行以精血催动,只会后患无穷。”

  他缓缓落地,看着脸色更加苍白的于获麟,微笑道:“施主不要误会,贫僧无恶意。”

  说着他双手轻轻一合,如搓面团一般,将那轮圆月收拢在掌心,只轻轻一拧,圆月便消散无踪,瞧着十分神奇。

  于获麟有些意外,抬手一招,青铜戈便倒飞而回,钻入了衣袖。

  他向十二和尚长揖一礼,满是歉意道:“于某孟浪了,十二大师恕罪。”

  传说中的灵气化形,乃是佛门宗师无疑,称一声大师实至名归。

  年轻的十二大师侧身避过于获麟的一礼,笑道:“佛法未明,不敢称师。然而今日厚颜登门,特来为施主说一说缘法。”

  于获麟若有所思,并未迫不及待开口相询,而是延请十二和尚落座。

  待二人相对而坐,老仆奉上清茶又退下后,他才不动声色地道:“还请大师开示。”

  十二道:“小儿独自持金于闹市,乃是取死之道,施主以为然否?”

  于获麟点点头,问道:“何以解救?若弃之于地,岂不可惜?”

  十二笑道:“不如择真主而献之,一本万利,岂不快哉!”

  于获麟眸光湛湛,逼视十二和尚:“真主何人?或当献于天子?”

  十二目直不避,坦然道:“敖莽!”

  于获麟拍案而起,怒极反笑,脸上泛起了一丝病态的潮红:“于某不过一小小知县,竟引得江湖高人与庙堂巨擘纷至沓来,实在是可笑。毋须再言,和尚动手罢!”

  十二却笑了,道:“施主可听说过谪仙帖?”

  于获麟一愣,不知十二和尚为何不杀自己,反倒提及谪仙帖,但还是点头道:“自然听过,不过是士林野史中的无稽之谈。”

  十二摇摇头,道:“经历了月前那件事,施主还如此认为?”

  于获麟恍惚了一瞬,迟疑道:“月前刺杀我的人就是谪仙帖?可我一个毫无作为的小小知县,又没收到谪仙帖,为何杀我?”

  “以小僧猜测,那人原本只是来查看老槐中温养的碧血戈,却正巧听闻了施主的姓名,这才起了杀心。然而神器有灵,不知为何护住了施主。”十二和尚答道。

  于获麟一愣,奇道:“于某的姓名缘何引来杀身大祸?”

  十二和尚很是感慨地笑道:“谪仙帖主事者称作秉笔执事,施主的姓名确实犯了忌讳。”

  毕竟《圣章》在俗世也有流传,于获麟微微思索,很快就明白了其中关键,又气又怒道:“当真可笑!当真霸道!却不知他们何时再来取于某人头?”

  十二摇摇头,道:“神器有灵,虽未真个认主,却任施主驱使,这便是一道护身符,谪仙帖会有顾忌。而且在小僧看来,施主有望在几十年后接到谪仙帖,恐怕施主将来大限到时,谪仙帖便会将施主的性命与碧血戈一并取回。”

  于获麟有些错愕,实在想不明白这些古怪修士心中到底在想些什么,他唯一清楚的是,命暂时保住了,而眼前的十二和尚却明显是敖莽的说客。

  他再次坐下,低头沉吟了半晌,才抬头看着十二和尚道:“不管你是自作主张还是得了敖莽的授意,今日之事,于某发誓绝不对第三人言。然而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附逆之事,于某死不敢从!”

  十二和尚遗憾起身,向于获麟点了点头,在对方复杂的目光注视下径直离开,没有再说一个字。

  正午将近,冬日暖阳明亮得耀人眼目。

  十二和尚走出于获麟私宅的院门,抬头看着那轮煌煌大日,喃喃道:“师父,你说在莲花峰上看周天如掌上观纹,弟子下了峰,才知那天的遥不可及。”

  一副年轻人相貌却成就宗师的十二和尚没有离开JA县而是来到县城北郊一座曾歇脚的小庙外。

  这座甚至没有名字的小庙里供奉着一尊石刻的卧佛,小庙狭窄逼仄,卧佛头顶东墙,脚踩西墙,十分辛苦委屈。

  建庙的年代已不可考,乡民习惯把庙内卧佛称之为自来佛,因为老人们都说先有佛后有庙,这佛是自己跑来的,咱可没请他。

  望着庙门,年轻和尚突然转身面向县城方向,合十为礼,轻声道:“前辈恕罪,神器唯有德者居之,小僧绝不敢染指。于获麟不听我言,日后劫数多有,小僧愿护其三年,以赎罪孽。”

  “不敢染指?碧血戈是神器,江山社稷更是神器!你们这些贼秃可是越发长进了。”

  一道惊雷般的怒哼在十二和尚耳中炸响。

  “三年就想免死?小和尚读经书读傻了?”

  十二和尚依旧平静,恭敬道:“就三年。”

  三字出口,他的面色骤然苍白,眼中流下嫣红的血泪,全身气息却如大海涨潮,飞速攀升。

  “莲花峰上果然都是一群疯子,也罢,就给妙珠贼秃一个面子,三年就三年!”

  十二和尚全身气息又如潮水般退去,径直转身,踏入庙门。

  庙里只有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和尚,靠着微薄的香油钱艰难度日。之前庙外的一番对答,丝毫没有传到他的耳中。

  十二和尚迈步而入,和善可亲的脸上犹自淌下两行殷红血泪,直如一尊悲悯世间疾苦的佛陀,不觉丝毫凄厉,反添几分慈悲。

  他向老和尚合十为礼,随后左手捏法印,捏出一朵栩栩如生的白莲,右手凌空画圆,凭空画出一轮皎洁的圆月。

  老和尚震惊地站起,向着十二和尚噗通一声跪下,五体投地,膜拜顶礼。

  “小僧通诚,恭迎师叔祖白莲法驾,南无伽蓝菩萨!”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