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天才邪少 第479章 大闹一场

《天才邪少》第479章 大闹一场

作者:陌上猪猪 字数:2670 书籍:天才邪少

  吴承嗣见已经安抚好了记同这边,便在寒暄了几句话之后,借口要看一下儿子,离开了记同的书房。

  阎王这边伺候好了,阎王身边的小鬼自然也不能怠慢了,不过好在自己还有个管家,伺候小鬼的活好在用不着自己拉下脸面亲自去做。

  等吴承嗣从记同的书房出来的时候,整个县衙上下再见到吴老爷时,一个个都是毕恭毕敬的,就差点没把自己当成亲爹一样伺候了。好在记同此时正一个人在书房里,像疯狗见到屎一样,在吴承嗣送的银子堆里遨游。如果让他看到自己手下的这帮衙役,用如此馋媚的方式围着吴承嗣打转,记同非得气死不可。???..coM

  在这个时代有着“仆随主姓”的传统,吴府的管家自然也不例外,管家的名字叫吴隐,这个名字还是吴家的爷爷吴经义给起的。至于吴隐原来的名字叫什么,已经几乎没有人记得了。只知道他是现在吴府里最老的一批奴仆之一,也是混的最好的一个。

  吴隐此时已是五十多岁的高龄,在那个时代早已经是风烛残年,百病缠身的他,之所以到现在还没有回家养老,除了他自己不愿意放弃吴府优厚的待遇之外,更重要的还是吴承嗣舍不得这位老管家离开自己身边。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句话放在老管家身上再合适不过了。管家这个词听着好听,但说到根上也不过就是一个高级奴仆而已。而众人看到的吴府老管家吴隐,却是一位衣着光鲜,手拄拐杖,身旁随时还有两名青年随身服侍的老爷做派。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吴承嗣的父亲呢……

  而这位老管家也没有辜负吴府给予他的优厚待遇,就在吴承嗣与知县交谈的这一短暂时间里,把周围的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

  行贿或者说是给予对方好处,不是简单的往对方手里一塞钱就这么算了的。这里边也是有大学问,怎么样让对方没有理由拒绝,怎么样让对方在收到自己的好处后感觉不是自己在帮助他,而是感到自己欠了对方一个人情,怎么能在几句话的交谈中,如何让对方感觉如沐春风,顿生好感。吴府的这位老管家,可以说做的是面面俱到。

  并且更难能可贵的是,吴隐还能做到人人有份。衙门里的人也同样分三六九等,当班站岗的衙役和在后衙里挑水拉粪的奴仆完全是两类人,你要是当着衙役的面给他送一个红包转过头来再当着他的面再给奴仆送一份红包,那就不是送礼了,而是在得罪人……

  而吴隐就有这种本事,当着什么样的人,说着什么样的话,即便是在众目睽睽之下,与不同身份的人交谈,也不会让周围的人产生不适感。反而会觉得这位老先生和蔼待人,顿生亲切。

  就这样,吴承嗣与吴隐两人同时分头行动。吴承嗣一边以乡绅的身份拜见当地县令即不会显得唐突,吴隐以吴府管家的身份与县衙里的衙役仆从交谈也不会显得突兀。

  一番操作下来,不光县老爷觉得舒服,县衙里的人也会觉得吴府的人会办事,更重要的是在送礼的时候很好的把县老爷和一众属下很好的分隔开,不会让记同有一种自己下属被人收买的不适感。而收到好处的一帮下属事后除非脑子被驴踢了,才会跟自己的老爷说自己收了钱……

  此番送礼,不仅仅只是为了吴家的案子,也是为了吴家在县衙后院养伤的这段时间,能得到县衙里的人很好的照料,不至于缺医少药的没人管。

  在处理好了县衙里的人情世故后,吴承嗣等人终于来到了吴家所在的卧房。一推开门,众人便闻到了屋里传来浓厚的药味,隐隐的还能闻到一丝血腥味。

  记同还是很够意思的,再给吴家分配房屋的时候不是随便指了一间了事,而是在后院特意找了一间闲置的草堂,是那种书房与卧房连在一起的草庐。不但屋子里非常的宽敞,在墙角处,还特意临时加了一道屏风在里面放了一个恭桶。可以说是非常够意思了。

  为了给吴家治伤,房屋里点的灯多达几十盏,深夜的房间里亮如白昼。屋里的几名道士依旧在吴家身边忙前忙后,累的是大汗淋漓。

  看到这副景象,吴承嗣赶紧命手底下人准备好上好的酒席,又命令随身的好几仆人给道士们打下手让这几位道士休息一下。

  给吴家治伤的几位道士此时的确已经累得不轻,他们从下午开始一直到深夜就没停下过,此时早已是又累又饿,赶忙谢过一声后,走到堂屋的书房处坐下休息一会儿。顺便与吴承嗣交代一下吴家的伤情。

  “几位道长,吴家的情况怎么样了?”几位道士刚坐下,吴承嗣便迫不及待的问道。

  “吴居士莫慌,吴师叔(吴家)的情况已经暂时稳定下来了。”几位道士中一位留着山羊胡年近四十,同时也是众道士中年纪最大的道士开口说道。

  吴家的年纪不大,而吴家的师傅静慈在收吴家为徒的时候也不过才二十出头的年纪,但这也不碍着这位老道士喊吴家为师叔。

  静慈道人的本名不叫静慈,静慈是她的道号。至于她的本名或者说她俗家的名字叫什么,可能因为静慈是女性的关系,知道的人很少。就连吴家也是在耍无赖般的纠缠了静慈很久后,静慈才在私下无人的时候悄悄告诉过吴家一次,说完后还严令吴家不准外传。否则就要逐他出师门。

  静慈在上清宫的辈分相当之高,要不然也不会年纪轻轻的就穿上大红色道袍(红色道袍一般只有高等级的道士才能够穿),而给吴家治伤的老道士年纪虽大,却也只是穿着一身玄色道袍而已。吴家身为静慈的徒弟,辈分自然小不到哪儿去,所以老道士才称吴家为师叔。

  而静慈为什么如此高的身份,却在重临山这座连道观都称不上的小地方呆了八年,而职务也只是一名小小的祭酒,其背后的原因,值得人深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