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之1988 第3章 向着梦想,出发!

《重生之1988》第3章 向着梦想,出发!

作者:海泡石 字数:2201 书籍:重生之1988

  回到家,杨卫宁开始淘米,做饭,很是熟练。

  螃蟹清蒸,花蛤辣油,再炒个小青菜,酸辣土豆丝。

  没多久,小姑,哦不对,现在应该是妹妹。

  刚读初二的杨玉娜放学回来了,小丫头丢下书包就钻进厨房。

  往常都是她做饭的,大哥做的只能算勉强能吃,而且工作回来很累了。

  二哥跟她一样上初中,十几岁的男娃娃,根本指望不上。

  为了不至于饿肚皮,杨玉娜小小年纪就早早承担起了责任。

  正要洗菜呢,杨玉娜发现晚饭竟然已经做好了:“哇,螃蟹,还有花蛤,晚上好丰盛!哥你今天发奖金啦?看起来好好吃……”

  她一脸惊喜,伸手去抓花蛤。

  “去去去,先洗手。”

  杨卫成白了她一眼,没想到后世温婉稳重的姑姑,小时候原来是这么古灵精怪的调皮蛋。

  没多大一会儿,杨卫宁也拎着书包跑进家门,风风火火的跟打仗似的,手里还拎着草绳,吊着一条鱼,“大哥,小妹,快看,明天加餐了,我在河里抓到一条鱼!”

  兴奋的小脸通红,就是裤子脏兮兮的还淌着水。

  看着小时候的老爸,杨卫成差点没笑出声来,“行了行了,丢厨房水盆里,赶紧去换身衣服洗把脸吃饭。”

  尽管他已经适应现在的身份,可偶尔还会觉得古怪。

  “哦……”

  杨卫宁乖乖的照办。

  长兄如父,尤其是杨卫成几乎算是拉扯着他们长大,杨卫宁对大哥很敬重。

  杨卫成笑叹,训老爸跟训儿子一样的,全天下也就他这一份了吧……

  一家子吃完饭,杨卫宁自觉去洗碗。

  杨玉娜回屋写作业。

  里外寻摸了一下,杨卫成拎起两个篓子和火钳,抓起手电筒准备出门。

  “哥,大晚上的你还去哪?”

  刚洗完碗的杨卫宁一愣。

  “去海边抓点海鲜,挣点外快。”

  “哇,我也去!”

  “去什么去,你赶紧去写作业,我回来检查。”

  “……”

  杨卫宁一脸失落,无奈地回屋写作业。

  杨卫成心里暗爽,被逼着写作业十几年,没想到还能反逼回去,嘿嘿。

  出门的动静引起了隔壁在门口纳凉的李东注意,一听他要去赶海,兴冲冲的也回屋拿工具一起去。

  两人一人借了一辆自行车,卖力疯蹬。风将杨卫成外套吹得鼓起,他觉得自己变成追风少年,心潮澎湃,没几分钟便到了海边。

  入夜的海滩,黑黢黢的,咸腥的海风吹来微凉,天空中还能清晰的看到星星点点的银河。

  海边滩涂干净,潮涨潮落间带来丰厚的物产,碗口大的螃蟹,沙虫,花蛤、海蛎子……

  想到后世这里已经成了垃圾滩,杨卫成很是感慨。

  感慨归感慨,手下忙乎可没停,手电筒一照,刨地刨得飞起。

  一个多小时后,杨卫宁和杨玉娜也跑了来,还带了两个桶,一家子一起忙活,收获颇丰。

  第二天一早,将海鲜装进蛇皮袋里,杨卫成和李东两人蹬上自行车,直奔市里。

  摆摊大半天,一趟下来,累得够呛,却也收获了将近二十块!

  这可是三分之一的月收入了!

  李东本来还不怎么在意,只当是陪好兄弟找乐子,却收获满满的惊喜。

  杨卫成干劲十足,接下来两天,两人多次往返奔波,光是赶海,就赚到70多块,累惨了。

  期间也没忘记找厂子里的人游说国库券,仗着昔日父母老实本分的好印象,再加上杨卫成也很稳重,居然收到足足三千五百元的国库券。

  很多人把它以低于面值的价格出售变现,一听小杨可以给更高价格,不少人都巴不得借或者卖给他。

  但也有一些人冷嘲热讽,等着看笑话。笑得最凶的,就是梁康泰两口子。

  夕阳西下,厂家属院深处,一栋小院子亮起灯,灯下八仙桌上,摆了四只盘子。在这年月,餐桌上能有这么多菜,意味着家境殷实。

  这是梁康泰家,他一儿一女都已成家立业,如今小院里就剩下两口子度日,逍遥自在。

  “我说,老杨家的大小子最近在忙着借钱、借国库券,你说他想干啥呢?”晚饭时分,胖婶一边给丈夫盛饭一边问。

  梁康泰听着广播,喝着小酒,随手接过媳妇递来的饭碗。

  “他?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去打洞。他一个屁蛋子孩儿,嘴巴毛都没长齐,还能干啥?我看啊,这一下要把他爹妈攒的那点老底儿赔个干净。”梁康泰嗤笑。

  “那老李老赵他们都借了……”

  “那是借吗?压根就是卖,那小子肯定承诺多给钱了,嘿,我看他到时候拿什么付账。老婆子,等着瞧好戏吧!这小子要是不把底裤赔掉,我就跟他姓。”

  刚好收音机里,土匪喊了一句:“天王盖地虎!”

  梁康泰便拿腔拿调,跟着杨子荣吼:“宝塔镇河妖!”

  杨卫成坐在灯下,喝着温水,打量这间屋子。虽然很旧很简陋,但是收拾的干干净净。姑姑的确勤劳,讲究卫生。

  杨玉娜特意缝了个小布包,里三层外三层,将厚厚一沓国库券裹得严严实实,缝进杨卫成里衣胸口内侧。

  21号一早杨卫成和李东攥着买完车票剩下的四百五十块,满怀希望的踏上了去中海的绿皮火车。

  “头一次出远门,我可不放心你一个人去,放心,我车票自己出!”买票的时候,李东死活不让他出钱。

  杨卫成很是感动,李东真是个靠谱的好兄弟!

  只是这一路上,李东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

  “卫成,快点!”

  “卫成,火车速度好快啊,那些树都在飞诶,你说中海得有多繁华啊?”

  “卫成,哇,隔壁车厢的大妈带了咸鸭蛋还有葱油饼,好香啊。”

  “卫成……啊噗,谁特么吐的瓜子皮儿?”

  第一次出远门的李东兴奋的一路嗷嗷的,杨卫成无奈着看着这个傻孩子,眼里满是老父亲般的宠溺慈祥。

  就这龟爬一样的速度还快?

  这家伙要是知道三十年后,火车速度能达到每小时几百公里,岂不是要吓死。

  这会儿的绿皮火车上氛围还很热闹,天南海北的人吹牛侃大山,各地口音闹嗡嗡的,混杂着汗臭,烟草味,屁臭,鸡鸭屎位……

  端的是难熬。

  吭哧吭哧,几个小时后,火车到站。

  随着大部队挤下车,出了站,就看到八十年代的中海火车站,一堆子掮客围上来。

  杨卫成带着有点懵懂带点惶恐的李东挤出人群。

  李东的脸色有些黯然。

  “怎么了?坐车不舒服嘛,要不歇会儿再出发?”

  杨卫成关切询问。

  “不是,卫成,城里人穿的都好洋气,我们穿的这么破旧好丢脸……”

  李东红了脸,拘谨的扯了扯有点短的上衣。

  街上来往的人都穿得光鲜亮丽,各种款式的的确良衬衫,版型挺拓,方领,圆领,假牙边领,连个领子都穿出花来,下身喇叭裤,走起来很是威风。

  “害,我还以为什么呢,等卖了国库券,哥带你去时髦的的确良花衬衫和老燕京布鞋。”

  杨卫成哭笑不得,以95后的眼光看,这穿着打扮土到冒泡。

  安抚了自卑的李东,两人省点钱,一路朝路人打听问话,走着去汇海区的国库券交易所。

  人已经有不少挤在门口,杨卫成紧张又激动地凑过去。

  “诶哟啧啧,挤撒子挤嘛,哪里来的小赤佬,外路人吧?几天没洗澡了,臭死个人,这也是你配来的地方?捡瓶子废纸来早了!”

  前面的大妈嫌弃的白了一眼,满脸鄙夷。

  大咧咧的嗓门引起了不少人注意,杨卫成和李东两人就像土包子进城,被围观脸红成猴屁股一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