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返1980:暴富从头再来 第208章 弟弟妹妹错过开学

《重返1980:暴富从头再来》第208章 弟弟妹妹错过开学

作者:文无良相 字数:1759 书籍:重返1980:暴富从头再来

  朱晓华听着他们的对话,心里一沉,他看了看日历,已经是九月下旬。此时开学已经二十多天。

  这段时间他只忙着经营照相馆的事,一不小心就错过了弟弟、妹妹开学的时间。

  朱晓华放下挎包,去找朱晓燕。

  厨房里,朱晓燕边生火,手里边捧着一本高二《物理》在看。

  这个妹妹其他学科成绩都尚可,只是《物理》极差,上学期都没有及格。暑假期间,她一有空就拿出《物理》书在看。

  此刻正看得沉迷,不知不觉,灶台下的火熄灭了都不知道。

  朱晓华咳嗽了两声,说:“学校开学了,你们过两天便去学校报到吧。”

  朱晓燕一愣,抬起了头。

  朱晓燕赶忙放下《物理》课本,重新生起火。

  朱晓燕说:“我和弟弟不去上学了,要帮你经营照相馆。不然你一个人忙不过来。”

  朱晓华一笑,心想,这两个孩子懂什么经营照相馆。

  不过,想到他俩小小年纪,就这么懂事,懂得为自己着想,朱晓华有点感动。

  他决定无论如何,必须先把弟弟、妹妹送到学校去。

  朱晓华说:“照相馆忙不过来可以关门,你俩必须去上学。”

  朱晓燕着急了,说:“哥,千万别关门。关门了,以后我们一家三口吃什么,喝什么。我可不想再被舅舅卖去工厂当童工。我也不想再去捡垃圾。”

  此时,朱晓明恰好进了厨房。

  朱晓明说:“我也不想再去捡垃圾,太丢人了。哥,我和姐姐要帮你把照相馆做得更大,赚更多更多的钱。”

  朱晓华心中又是一沉,这两个弟弟、妹妹,一个是根本不爱上学,一个是想上学又要为家里人考虑,所以不去。

  但是两人还正是长身体、学知识的年纪。

  朱晓华觉得这事没得商量。

  他严肃地说:“我决定明天把照相馆关门。”

  弟弟、妹妹都是一慌,问:“为什么?”

  朱晓华说:“因为它太影响我们朱家的未来了。让一家子人都辍学了。如果这样,还不如没有照相馆,我们一起挨饿好了。”

  “哥,求求你别关门,我们去上学还不行吗?”

  弟弟朱晓明哀求。

  朱晓燕平静地说:“我们可以去上学,可是现在拍照的人这么多,照相馆只有你一个人,恐怕真的不行。能不能再等几天,等拍照的人减少了,照相馆里不忙了,我们再去上学。”

  她想着等了这么久,照相馆里拍照的人终于多起来了,怎么着也得等这些拍照的高峰期过去。

  朱晓华却摇了摇头。

  一来,上学的事不能再等,再等的话,弟弟妹妹跟不上教学进度,考试不及格,明年恐怕还得留级。

  二来,照相馆的生意未必就会冷淡下去。如果一直这样火爆的话,弟弟、妹妹又该怎么办?

  朱晓华说:“这个你俩不用操心。只要你俩去上学,我会去找人干活。你哥我天生就是当老板的命,怎么,你俩高不高兴?”

  朱晓明反嘴:“你当老板,我高兴。要我上学,我不高兴。”

  朱晓燕说:“如果你能找到干活的人,我们就去上学。”

  朱晓华跟他俩拍掌立誓,说:“就这么说好了。一言为定,我招来人,你俩回学校。”

  朱晓华即刻找来纸壳子,找出钢笔,在上面写下几个大字:“照相馆招工,要求:会用相机,会拍照,懂冲印照片流程,如果会画妆更好。工资,每天三块。”

  朱晓华写完后,又反复看了两遍,直到确认无误,才把牌子立起来,转给弟弟妹妹看。

  弟弟朱晓明看到上面的字后,叫嚷起来:“一天三块钱,好多啊。钱大伯一个月的工资才四十多块钱。一天三块,一个月有七十多块呢。”

  他刚说完,朱晓燕“噗哧”一声笑了出来,纠正道:“叫你背乘法口诀不好好背,还七十多呢,明明是九十块钱。

  “照你这样还给哥帮忙,不怕到时给人算错账,把哥的照相馆给赔了。”

  朱晓明语塞,满脸困惑,一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朱晓华总结说:“所以你俩啊,上学比赚钱重要。最起码要把账算清楚了,才能来给我帮忙。不然照相馆赔掉了,我们全家只能一起喝西北风了。”

  朱晓明这次听进去了。

  他点点头说:“我一定好好学,等学完数字再来给你帮忙。其他的我是不是就不用学了。”

  朱晓燕一个爆栗敲到朱晓明头上:“谁说的,都得学。”

  朱晓明捂着脑门,“哇”地叫了起来:“朱晓燕你又打我!”

  说完,他站起来就要去踢朱晓燕。

  朱晓燕转身跑进厨房,顺手关上了厨房的门。

  这两人隔着厨房门叫战。

  朱晓燕在厨房里说:“你进不来,就没饭吃。”

  朱晓明说:“你出不来,会憋得拉裤子。”

  两人骂着骂着,不时把自己逗笑了,一起哈哈大笑起来。一场战斗就这样消散了。

  朱晓华也跟着一笑,把这块牌子拿到门口。他决定明天清早就把这块招工的牌子挂到照相馆门前。

  招工的任务迫在眉睫。

  此后两日,这块招工的牌子一直被挂在海鸥照相馆门口。

  路过的人频频赞叹:“一天三块钱工资,比工厂领导的工资都高了。”

  可是再看下面的要求,会用相机,会拍照,纷纷打起退堂鼓。

  这个年代,相机是稀罕物品,很多人一辈子都没见过相机长什么样,更别说会使用,会拍照。

  这时的相机还是手动式、机械式,需要人工调焦距,调曝光度,调整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底片、照片的质量。不像三十年后,拿起手机随手一拍便完成。其操作相对比较复杂。

  另外,这时拍一次照片,代价比较高昂,每拍一次,便浪费一张底片。如果再加上相纸、冲印的费用,一张照片的成本抵得上普通人大半个月的工资。

  所以,拍照这种事,是没有太多机会给新手试错的。

  最主要的,海鸥照相馆里拍艺术照的游人很多,大家都慕名而来,当然希望能尽量少排队、少等待,都希望能尽量拍得好看些。

  一连两天,朱晓华都没有找到合适人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